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朱韵和
关注
统计数据
1982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7999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朱韵和
7个月前
陈永贵说:我到中央才知道,我们这些大老粗并不是搞政治的料,我们抓具体的工作,搞经济和农业还可以,搞那些歪门邪道不行,根本不是人家的对手。华国锋也不行。我几次看到他在中央的会议上,气得手在发抖,连话都说不出来。比如,给刘少奇平反的前几天,我到他家,他当着我的面,给毛主席的画像鞠躬 说:主席,我对不起你,你原谅我吧!他处于紧张为难的状态。 陈永贵说:毛主席批评江青,我看完全是对她的一种爱护,绝不是要打倒她;这些,我们政治局的同志都看得很清楚。华国锋也看得清楚。他也曾当着江青、张春桥的面讲过:江青同志,我永远听你的,当你的忠实助手。对主席的一家,我们世世代代都要忠于和爱护,在任何时候都不做损害主席一家的任何事情。我听到了都感到好笑,华国锋就象小孩子讲话一样。后来我对华国锋有了看法,特别是我们下台以后,我就知道华这个人的下场也好不了多少。尽管现在我不想多说他了,其实全国人民都知道。 华国锋幻想在他让步以后,邓小平会让他继续当任党的主席,我给他打几次电话,他都不接。他害怕人家说他在搞小动作,有意和我们拉开距离。 陈永贵说:吴德就对我说:坏了!我们都让英明领袖给出卖了,这个人可是个极端自私的人。我还不相信,说:“你应该相信华主席是有办法对待和处理这个事情的。”吴德说:“屁,他有什么经验。这两年尽是胡耀邦、邓小平牵着他的鼻子走。他在左右开弓地自打嘴巴,把人都丢尽了,他还要再说什么?”我当时也问过汪东兴,他说:“只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华主席应该心中有数。”但是,没几天汪东兴也沉不住气了。他也对我说:“看来华国锋这个人靠不住,他把我们都甩出去,他自己也是保不住的呀!” 陈永贵说:一天,华国锋对我说:你去问问邓小平,看他还要不要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究竟还要不要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毛主席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理论还算不算数? 陈永贵说:有一次,在国务院开会完毕后,我要求和邓小平谈话,就在人民大会堂他的临时办公室里,我问了他那几个问题,邓小平听后笑了笑,我看他笑得非常可怕。他对我说:你以为还是“四人帮”在台上的时候吗?提的问题这样可笑,简直象三岁小孩那样幼稚。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我是最有资格讲这种话的人。什么是毛泽东思想?我最有发言权。你才加入共产党多久呢?永贵同志,我希望你还是按照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首先检查一下自己吧。一听这话我就头发胀了!我对他说:你不要忘记你站出来时你的检查,你不要对党中央耍两面派,你应该考虑一下,现在你应该走什么路线的问题。邓小平不等我说完这些,就提上他的皮包走了。事情到这个地步,我简直是没有办法了。 ---秦楚:国务院前副总理陈永贵揭中共高层内幕
#陈永贵
#中央政治
#华国锋
#刘少奇平反
#毛主席
#江青
#农业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谈到华国锋时,陈永贵笑着摇了摇头说:我以为他真有毛主席的两下子呢,没想到他是个松包。他没有毛主席的千分之一。把毛主席交给他的好端端的江山,丢了个一干二净!我早就对他说:华主席,你千万不要把邓小平给放出来!要是把他解放出来,人家要说我们是毛主席的叛徒,是背叛了毛主席的事业的。再说 ,邓小平出来,能把你放在眼里吗?而华国锋还给我做工作说:“毛主席给了他(邓小平)一个机会,我也给他一个机会,他会对我感恩戴德的。等于我给他一条生命嘛!”你看看华国锋他多么傻瓜!后来也就在华国锋下台后,我和他谈话时,他才对我说:我们这些人,搞政治就是不行!抓些具体工作还可以,搞阴谋诡计不行。我说那还不是你把四人帮搞掉的嘛!他脱口而出:“因为他们(四人帮)不是真正搞阴谋的,如果他们搞阴谋诡计,我们也搞不过人家。”以前我还相信他,看来他也是个鬼。 ---秦楚:国务院前副总理陈永贵揭中共高层内幕
#华国锋
#陈永贵
#毛主席
#邓小平
#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陈永贵说:叶剑英早就想动手了。叶剑英在一次政治局会议上这样讲过:“抓四人帮是顺从民心和天意的,早在毛主席病重期间,许多人就和我商量,也和小平同志研究,乘毛主席不在北京的时候,把江青、张春桥这些人抓起来,然后再和主席商量。我们考虑再三,觉得没有把握。除非周总理和我们配合,我曾经试探 过总理的口气,但周总理对毛主席忠心耿耿,我只要一提起江青,总理就断断续续地说:要听毛主席的话,相信毛主席。他很厌烦和我讨论江青的问题。” ---秦楚:国务院前副总理陈永贵揭中共高层内幕 (作者秦楚,是陈永贵的老朋友)
#叶剑英
#四人帮
#江青
#张春桥
#毛主席
#周总理
#政治局会议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几段早期中共领导人情爱与政治之间的故事: 中共发起人之一施存统的夫人王一之,当年被称为"中共之花"。共产国际的张太雷以俄文翻译身份回国过上海,施存统请他到家中吃饭,张太雷一见王一之就动了心,诱奸了王一之,不久公开同居,施存统气得与共产党断绝关系,同时双目失明,直到他另外结婚,施存 统改名施复亮(意思是双眼恢复光明),恢复正常生活。这是中共初期闹得很大的事,当时因为张太雷属于共产国际的工作人员,共产国际说,只要张太雷的工作表现好,中共无权干涉他的私生活。 蔡和森的夫人向警予,曾任中共中委。在上海,她的二家和单身的彭述之住在一座房子里。当年的向警予,也被称为早期最能干的女活动家,在公众场合,她言词动人,很有威严,一回到家,她要同时和两个中共要人鬼混,这事又闹到中央,陈独秀问向警予,你到底爱蔡还是爱彭,向警予说:"我不知道。" 后来,蔡和森和向警予同时去了莫斯科,两个人心情都不好,蔡和森又和当时李立三的夫人李一纯结了婚,向警予和一个蒙古人结了婚。当时有一个说法是,李立三为了安慰蔡和森,和政治上争取蔡和森,故意把自己的老婆送给蔡的。蔡和森和彭述之为了争夺向警予,这两个人在中共五大上斗争激烈,后来成了终生的政治敌人。 瞿秋白夫人杨之华原是中共创党人之一沈定一的儿媳妇,杨之华很漂亮,到上海大学时,上海大学全校引起了骚动。后来杨之华与沈定一的儿子离婚,与瞿秋白结婚。婚后瞿派去苏区,中央坚持要杨留在上海做地下工作。当时党认为杨之华既然长得漂亮,可以利用她的女色为党作出很多奉献。杨之华当时的任务是和男同志假扮夫妻,她在假扮夫妻时为了拒绝"上床",得罪过不少高级领导人。杨之华的公公沈定一后来退党,原因很多,其中一条是"共产党玩女同志,简直是赤白党"。赤白党是上海话骂人无赖的意思。反驳沈定一的人说,男女同志间为了党的工作,私人间偷鸡摸狗,不属反党,党是无权干涉的。 ---《中共历史的见证——司马璐回忆录》
#中共历史
#政治与情感
#施存统
#张太雷
#王一之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一杯水主义"这个名词,最初是一位瑞典女共产党人柯仑泰说的,她认为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男女就是杂交的,这种杂交就是"一杯水主义"。 我说到没有任何中共文件证明所谓共产党人的"一杯水主义"。但是,早期中共党人,绝大多数是男性,女同志是极少的,所以每一个单位都有争夺"女同志"的斗争。在那个时代 ,也有的女性为了表现自己的解放,女同志成了三角四角恋爱的主角。据早期留俄的老同志说,当年莫斯科的女同志,如果不拥有几个亲密的"男同志",就可能被人讥为落后封建,早年中共领导人中的男女纠纷常常闹到党中央,党中央无法讨论,就由陈独秀裁决,陈独秀也因此被称为"大家长"。 ---《中共历史的见证——司马璐回忆录》
#一杯水主义
#原始共产主义
#中共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0年前的今天,2014年12月31日晚23时35分,上海外滩跨年夜发生踩踏事故,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
#上海外滩
#跨年夜
#踩踏事故
#2014年
#纪念
#公共安全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968年 木城涧煤矿
#历史事件
#煤矿
#1968年
#工人安全
#中国煤矿
#矿难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美军在杭州的军旅生活稍许轻松一点,我们住在曾经是仓库的建筑内。当地的百姓为美军提供一些基本的服务,如这个年轻女孩正在军营附近帮艾伦运送一袋要洗的衣服。 2.杭州火车站距离空军基地很近,1945年秋,我们有幸获得批准乘火车到几小时路程以外的上海去做一次旅行。我们饶有兴趣地与站台上卖水果 的妇女讲价,好买一些在路上吃。 3.昆明护城河边 4.划船的姑娘 ——照片来自《飞虎队眼中的中国》。
#美军
#杭州
#军旅生活
#二战
#飞虎队
#上海旅行
#当地民众
#昆明
#中国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童子军 2.杭州农家姑娘 3.派到军营做帮工的成都小伙子 4.在田间歇息吃饭的农民一家人。 ——照片来自《飞虎队眼中的中国》。
#童子军
#杭州
#成都
#军营
#农民
#飞虎队
#中国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958年夏天,在中国土地上,突然之间冒出了数不清的大学,仅仅比后来的土高炉少一点。始终走,不,始终狂奔在全国前面的河南省,先是一个地区办一个大学,后来一个县一个,一个公社一个。那个被伟人称赞,说是跃进规划像一首诗的河北徐水县,不仅办起了一个拥有12个系的综合大学,而且县下每个公社都 有一个红专大学。这种大学是怎么办的呢?徐水,还有山西平遥的综合大学,是把原来县里的中学挂上大学的牌子,中学的老师变教授,再配上些老农,算是土专家,教室原封不动,只是原来的教研组变成了系。 ---张鸣《历史的坏脾气:晚近中国的另类观察》
#中国教育
#1958年
#大学膨胀
#跃进运动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你敢“造谣”! 1964年,当局打造的“庄园故事”在强大的国家机器推动下,开始轰轰烈烈推向全国,成千上万的人来到庄园参观,接受“阶级斗争”教育。 可是,在庄园附近,居住有不少认识刘文彩、了解真相的居民。当局非常担心有人向参观者说出真相,于是,从1964年秋起,一场专项镇压和驱赶行动在庄园附近展 开(该行动姑且称作“纯洁庄园周边阶级队伍行动”)。 “行动”先以抓人、打人、批斗、判刑为前锋,制造恐怖气氛,接着下达驱逐令,驱逐庄园周边一些当局不放心的农民。该令规定:没收他们的房子和所有家具等,而且工作必须当天完成! 人们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惊得目瞪口呆。他们没有感受过“水牢”、“地牢”的恐怖,但是,他们要遭受当局怕他们说出真相而施加的恐怖。 这些被驱逐者们都被定为“坏人”,在发配地他们被歧视、挨整、克扣口粮等等。 此外,对凡是敢讲真话的人,不管是“深受迫害”的长工,还是“阶级兄弟”的贫农,中共当局一律加以“造谣”的罪名,并以铁腕镇压。 该“行动”首先在刘文彩的近邻和亲友中展开,因为这些人最了解情况。 首当其冲的人叫刘福田。刘福田曾是抗战老兵,1937年出川抗日,抗战整整八年。后来他又在刘文辉手下当过连长,1949年随刘文辉部队起义。因他家没有田产,土改划成分时定为贫农。鉴于刘福田与刘家的关系,当局认为他最有可能说真话,便决定拿他开刀。1964年9月,刘富田被抓起来,罪名是刘文辉的“伪军官”。他先是遭到一阵暴打,然后被绑到各种会上去批斗,最后被定为反革命分子。1964年10月1日,本地开大会,刘富田被当众宣布逮捕,判无期徒刑。 ---对大地主刘文彩庄园的采访 作者: 谭松
#历史
#阶级斗争
#政治事件
#1964年
#中国历史
#庄园故事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他救助群众 讲述人:陈发洪 当年刘文彩雇工,82岁 采访时间:2013年1月17日 地点:安仁镇苏家虹桥村 我是解放前三年迁移到这儿来的,当时生活没得着落,去给总办(刘文彩)打工,最初做些杂活,扫地呀,打水呀,后来也帮他在唐场、苏家这些地方收收粮。我在那儿打工,玉米饭都没吃过,一天三顿大米饭 ,随便你挖(舀)。不是鸡就是鹅,不是鹅就是肉,那个生活还差了吗?总办对人好得很!他救助穷人,看你家里贫穷的情况发票,一升的,两升的,你就拿那个票到安仁街上的洋楼里去称米。现在安仁啥子房子都拆了,那个洋楼不准许拆,要保护。他如果不帮助穷人,会死好些人。那些没得办法的人找到他,说家里有困难,总办就掏出纸来,写个条子,让他去称米。他那个思想同毛泽东是一样的,救助群众,救助困难户。随便哪个帮他干活,不欠人家一分钱,干完活就拿钱。穷的人呢,就白送钱给你。文彩中学就是他修的,好多人,光木匠就是几百。这么大的篜子,一天要蒸多少饭?随便吃。做完活就给钱。他在整个安仁,说话巴巴实实(实在),轻言细语,不扯个把子(指讲信用,不撒谎),同老百姓处得很好。 问:《收租院》里说他凶恶得很呢。 陈:那个东西是伪造的嘛,是造他的舆论。说交不起租就牵人家的猪、牵人家的牛,尽是乱球鸡巴说。他要真这么干他还想不想有人来种他的田?那是不可能的事!假的!编造的!! 问:你饿过饭吗? 陈:统购统销时我就饿得心慌,浑身没得力,走不动,脚肿得这么大。公社化时(大饥荒时),一天只有二两米,最后连二两米都没得,唉呀,惨!就我们这一带,饿死了好多人!那日子,一会儿这个饿死了,一会那个饿死了,还没得人帮着埋。每个人都怕自己也饿死了。不过,我们家还没有死人,我们这个队死得也不多,为啥子?我们生产队在河坝边,河坝上种了很多萝卜、瓢儿子菜,有一、二十亩,我们去挖来吃,救了命。 ---对大地主刘文彩庄园的采访 作者: 谭松 图:当年刘文彩雇工陈发洪
#刘文彩
#救助穷人
#解放前
#打工
#安仁镇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李志绥在书中提到了毛泽东的多处行宫,如西湖刘庄、韶山滴水洞、武汉东湖宾馆、广州小岛招待所、上海的西郊宾馆等等。张戎在书中也提到毛泽东有十五处行宫。这里主要介绍一下上海西郊宾馆的一些情况。 西郊宾馆位于上海西部的一片密林之中,建于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这片密林面积很大,有数万亩 ,在江南水网平原极为罕见,称之为上海之肺,对于调节上海气候,净化上海空气有很大作用。毛以前来上海一般都住在哈同宾馆。因哈同宾馆位于闹市之中,毛感到不方便,而且哈同公馆人员较杂,毛在宾馆招待女友的消息也不胫而走,这让毛深感不快,后来毛一度住在专列上,不肯下车。这引起了上海市委书记柯庆施的不安。柯是毛的心腹,在党内的资格很老、地位很高,在上海更是一方诸侯。柯提议为毛泽东建造一座行宫,柯说:“毛主席是我们的伟大领袖。他老人家来上海视察工作,是对我们的关心,对我们的爱护,更是全上海人民的骄傲。可是我们却不能为他老人家提供一个合适的休息之所。这是我们的失职,这是我们的犯罪,我们对不起他老人家,对不起全国人民,必须立即解决这个问题。”柯的提议很快得到毛的同意和中央的批准,为毛建造行宫的工作被列为上海一号工程,绝密的政治任务,抽调工程兵部队昼夜施工,行宫也很快建成了。那时中国正处于大饥荒时期,饿殍遍地,人民的生活惨不忍睹,而上海却在为毛大兴土木。 毛的行宫从外面看并不起眼,多数是平房,也有几幢小楼,星罗棋布的分布在密林之中。虽然是平房,可是却极为讲究,坚固结实、高大宽敞,里面空间很大,装饰陈设也极为考究,富丽堂皇、庄重气派,材料大都由香港购来。房间的隔音效果很好,墙壁装饰材料铺有消音层;窗户玻璃也使用了双层防弹玻璃,从里面可以看到外面,外面却看不到里面。 室内还建有毛泽东专用的游泳池,按摩室以及放映间等等。室外种了一大片草坪,还挖了一个水池,因毛不喜欢中式园林,所以室外景点布置有点西化,可以说是中西合璧了。行宫警卫森严,整个密林被列为禁区,设了三道警戒线,禁止外人踏入,最外的一道警戒线在密林外边,通往密林的所有路口被放了岗哨,拉了铁丝网,每隔一段距离还有岗楼;密林中间又设一道警戒线,拉了电网,隐蔽了许多暗哨;密林的中心,毛的行宫周围更是戒备森严。通往毛的行宫只有一条公路,曲曲弯弯的穿过密林,途中更要经过多道检查。整个行宫的警卫服务人员有六七百人。行宫建好后不久,大约在1961年,毛泽东就来到了上海。柯庆施小心的陪侍毛参观了行宫,期望能得到毛的赞赏。不料毛不置可否,只冷冷的说了一句:“种这大片草有什么用?……” 毛的这句话使柯紧张万分。柯立即将负责园林规划的专家找来,商量怎么办,如何落实毛的指示。考虑到种粮食不大行,必须播种,见效太慢,于是决定铲除草坪,移栽蔬菜。柯将行宫的工作人员和不值班的警卫都召集起来,布置了铲草坪种蔬菜的任务,为了不打扰毛,白天不能干,只能在夜里搞。并规定了一条纪律,不准喧哗,不能影响毛休息,谁违反了纪律就处分谁。一整夜,柯庆施都守护在现场,小心翼翼的监工,有时还亲自帮帮手。众人一看不可一世的柯庆施都如此的紧张郑重,更不敢怠慢,一个个诚惶诚恐的闷着头干活,忙碌了整整一个通宵,才将蔬菜种完。这时柯已是疲惫不堪,衣服上泥水斑斑。一直到日上三竿,毛才醒来,看到草坪没了,种满了蔬菜,对柯庆施赞赏的点了点头,柯一颗悬者的心才放了下来。 这件真实的故事深刻的反映了毛的专横霸道以及共产党内那种等级森严的人身依附关系。柯是政治局委员,党内元老,一方诸侯,也是威风八面、说一不二的人物。在毛的面前却卑微恭顺的像个奴才。 毛在统治中国的二十八年中,很少住在北京,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全国各地的行宫之中,过着帝王般奢侈的生活。老百姓的生活,人民的疾苦,他漠不关心,尽情享乐。对那些烦琐而具体的国家事务,更是不屑一顾。他自己不干正事,却对那些想干点实事的人指手画脚,横挑鼻子竖挑眼,上纲上线。他关心的只有他的权势地位。他呆在幽暗的行宫之中,成天算计的都是如何巩固他的权位,如何打击他的敌人,如何让人民臣服于他的淫威。这就是毛泽东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的上海行宫──西郊宾馆 作者: 云松
#毛泽东
#行宫
#上海西郊宾馆
#历史
#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无论是在中国的还是国外的-已经开始揭开这神话的面纱。其中最著名的是张戎(英文名:Jung Chang)和John Halliday,他们对毛泽东的生活和行为进行了严厉的复述,其论点是毛和他的追随者是嗜血的暴徒,他们通过反平民的暴力、险恶的操纵和不应得的好运气一路到掌权。中共在其初创期 的残酷和根本不受欢迎与许多其他研究人员的发现一致。 中国的历史学家孙淑云(音)进行了一项特具启发性的调查,她追朔了毛及其共产党人“长征”的足迹——1934年至1935年从江西山区撤退到延安。在整个旅程中,她采访了一些尚且在世走过“长征”的老兵和当地居民,发现他们讲述的关于长征的事件,版本比中共宣传的负面得多。Jean-Louis Margolin、Frank Dikötter和Rudolph Rummel研究了中共上台执政期间对平民进行的广泛暴行和非人道待遇。Otto Braun第一手记录了毛及其追随者在1930年代的许多虐待行为,但他的报告由于政治上的权宜而被他在俄罗斯的上司搁置一边。 这些调查和其他调查的结果正在揭示国共内战的真相。与中共的宣传相反,毛泽东和共产党人在其初创期的大部分时间里不大为人所知,而那些听说过他们的人倾向于以矛盾的或完全敌意的态度来看待他们。产生后一种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毛的领导下,中共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两次大清洗中故意大批杀人,并持续地对平民进行屠杀和虐待。 共产党通过部署大型常规军队而不是通过全国各地爆发叛乱来击败国民党。此外,他们的军队主要由苏联装备,主要从农民征兵,而不是踊跃的志愿者。事实上,在整个内战期间,在敌后,并没有一次是自发的亲共的民众叛乱,即使在1940年代末中共即将取得完全胜利时。1949年,江西是最后向中共投降的堡垒之一,而那里是毛及其追随者1930年代所在地及第一个完整的中国苏维埃所在地。当地居民记得毛的统治是如此恐怖和令人厌恶。 ---《国家利益》杂志:历史是中共最大的敌人 作者: Francis Grice/编译: 赵亮
#历史学家
#张戎
#John Halliday
#毛泽东
#中共初创期
#暴力
#操纵
#历史研究
#孙淑云
#中国历史
#西方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红军在川陕革命根据地达县地主住宅石门上所刻的标语。
#红军
#川陕革命根据地
#达县
#标语
#历史
#革命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973 年,化学教学 摄影师:福尔曼.哈里森。
#1973年
#化学教学
#福尔曼.哈里森
#年度摄影
#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974年12月31日的《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1974年
#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世上哪有这个道理?! 讲述人:唐学成 原刘文彩佃户 采访时间:2013年1月16日 地点:大邑县韩场兰田16组 以前我家租刘文彩的田,有十多亩,我和我老头(爸爸)唐新顺都给刘文彩种田。家里养得有三头大黄牛。那一年,大概是1947年,我们欠了租,牛又被土匪抢了。那天,刘文彩出来,我老头遇到他了,一 下子给他跪倒。刘文彩赶忙说:“你啥子事?啥子事哟?”我老头说:“今年天干(旱),牛又被偷了,欠了点租。”刘文彩说:“今年交不起就算了,明年再来嘛。”就这样,就叫我老头回来了,租也免了。过了几天,刘文彩派了两个人,给我们家送了一头黄牛来。那头牛我们一直喂到解放后,搞初级社时被集体牵走了。解放后要我父亲去诉苦,他坚决不去。 我们给刘文彩交租,一般每亩交一担一到一担二,一担谷子300来斤。刘文彩在我们这儿就有一个仓房,打谷子时,早上担去,回来做一阵活路又担去,那儿饭是长期开起,随便你吃。给刘文彩交租交湿谷子,田里打起来就交了,后来(解放后)交公粮必须交干谷子,晒好几回他都说不干,挑去好几次都上不起,老说谷子还不干,喊你“再晒,再晒!”有时,担去半个月都交不脱,不找熟人根本就上不起。刘文彩只交谷子,而且是湿谷子,其他就没有了,给共产党还要交油菜,交不起就交钱。 我老头是1957年饿死的,那个时候就没吃的了。那时,搞浮夸,没有产这么多粮,报些空头数字,要按那个空头数字交粮,要逼你承认你有多少粮食,要把数字填够,不交出来就要斗你,逼得你把口粮交出来,就把我们分得的口粮强行拿走,世上哪有这个道理?! 我老头在坡上割牛草,来不起了,我弟弟把他背回来,没粮食吃,他死了,有吃的我老汉死不了。 ---对大地主刘文彩庄园的采访 作者: 谭松
#刘文彩
#土匪
#租田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刘文彩帮我建家园 讲述人:陈克明 刘文彩的雇工,1928年生 采访时间:2009年8月22日 地点:大邑县安仁镇吉祥街 我住在安仁镇民安村5组,“解放前”是安仁11保7甲。那一年,好像是1936年,我才几岁,在读私塾。那天晚上,有人把我家房子烧了。为啥烧?有个叫吴篾匠的人,是一个孤人,他原来的屋基卖给了 刘辉林(音),卖了后他去帮刘辉林碾米。他偷他(刘辉林)的谷子,刘辉林就把田拿给我们做,不给他做了。吴篾匠因此怀恨我们。晚上,他把酒泼在我们墙后面堆的草把子上,点燃。我们是草房,有14间,一点,“轰”地一声就烧起来。一刻钟都没得,14间屋就全部烧完了。 那天,徐达三(音)在刘总办(刘文彩)那儿帮他收谷子,他回来看到我们房子烧了,就来看伤到人没有。我老汉(爹)对徐达三说:“徐大爷,你到总办那儿去帮我们说一下,我们这么惨,全都烧了,我家十几口人,怎么办?” 徐达三第二天去找总办。总办说:“去告个码头(即去袍哥组织求帮助),弄点钱帮他修好。” 过了六天,没有动静,我们又找徐大爷。徐又去找总办,结果总办把这个事忘了。他马上说,那我去看看。当天下午,总办就来了,还扛了个鸟枪。我老汉给他下个全礼——跪下磕个头。 总办说:“起来起来,你们人伤到没有?”我们说,人没伤到,只是猪没有跑出来,烧死了。 那时正在修新公馆,总办说:“我去找两个人来看一下。” 他找了×汉轩(音)和刘四爸,一个是包工头,一个是泥工。他们来看了后第二天就开工了。 他们把修新公馆的木料拉来,打桩桩,门的框框是我们直接到新公馆去拿。这期间他还找了保长蒋奂村(音),叫他来帮忙整这个房子,材料不够就由他买,在他那儿去报账,反正要包修好。 花了多少钱我们不晓得,只晓得是100个工,同样的给我们修了14间房。 那些年,逢年过节,尤其是过大年(春节),附近的穷人都要去找他,说:“总办,今年过不起年”。一般都给一斗米,至少给五升米。一斗米嘛42斤半。他对穷人很有些好。 交租的时候要招待饭吃,还有人专门去吃饭——帮别人挑石谷子,去后就在那儿吃饭。 对了,再说说刘文彩帮我家修的那14间房子吧。它们在“大跃进”时全部被拆毁了。为啥呢?那时要搞亩产万斤,需要我家房子墙上的土泥砖去肥田,一下子就拆了。以后20多年我们一直没钱修房子,那些年,卖个鸡蛋是走资本主义,做点手艺要缴款,做点生意是投机倒把……直到改革开放,邓小平搞土地承包,我们才挣了钱,重新在旧地上盖起了房子。 ---对大地主刘文彩庄园的采访 作者: 谭松
#刘文彩
#大邑县
#安仁镇
#房屋被烧
#吴篾匠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笔者查找了许多相关资料,发现有确凿的史料证明,直到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整个中共地方割据史和建军扩军史就是一部武装贩毒史。包括毛泽东,邓小平以及习仲勋在内的所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人人有责。用当时的毛泽东的话说:鸦片起到了为中国革命“打先锋的作用”。到王震在延安率部种植罂粟, 炮制鸦片的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初,中共各大地方割据集团就已经有了长达十年的武装贩毒运毒史了。 ---夜话中南海:“没有大烟土就没有共产党”是千真万确 自由亚洲电台
#中共历史
#武装贩毒
#毛泽东
#邓小平
#习仲勋
#中国革命
#鸦片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中共武装贩毒历史要追溯到井冈山时期 北京人民出版社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版的由中共中央党校党史教研室编撰的《中共党史参考资料(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记载:1928年7月4日,湘西南特委军委毛泽东向中共湖南省委报告,反对省委将红四军主力调离井冈山,陈述了6条理由,其中说道:“从经济上 讲,四军人数如此之多,每日至节俭需要现洋七百元。湘南各县焚杀之余,经济破产、土豪打尽。朱(德)部自二月抵耒阳时起即未能筹到一文,仅靠卖烟土吃饭。” ---夜话中南海:“没有大烟土就没有共产党”是千真万确 自由亚洲电台
#中共历史
#井冈山时期
#湘西南特委
#毛泽东
#红四军
#经济破产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我在林彪身边三年,林彪从来不洗脚,他只在杭州九莲村洗过一次澡。是澡盆,水温45度,我们几个警卫员把他抬进去,泡一泡,搓一搓,以后再也没有洗过。刷牙不用牙膏,洗脸用香皂。两条毛巾,小毛巾放水里,捞出擦一遍脸,在湿毛巾上打上香皂,往脸上、脖子上擦,擦完后紧接着用干毛巾擦干净。我们站在 他跟前,怕他低头昏倒,给他递递毛巾什么的。1955年以后林彪洗脸不用香皂了。他很少出汗,衬衣一星期换一次,挺干净的。一出汗他就是病了。他出汗没准儿,冬天挺凉,他感觉出汗,只是他自己感觉,你看不出他大汗淋漓,只是他身上有点潮。他不说出汗,你不知道,但是从他的表情能看出来,精神不太好。 林彪吃饭以青菜为主,不喝水。馒头切成小方块,放在碗里蒸,倒开水一泡,一顿吃二两。黄瓜放盐,不放油,煮熟,连汤带水,吃点黄瓜片,吃菜花,不吃炒菜。后来林彪大便不干燥,那时尽拉稀,从来没有便秘过。他三餐不重样,中午吃一个红烧鸽子,切成一块块,吃一碗藕粉,广州时吃过一个时期的甲鱼。杭州吃过鲥鱼,青岛吃过鲫鱼。吃红烧肉切一小块,不能有一点肥肉,小米粒大的肥肉也要弄出来。 ---林彪内勤谈林彪与高岗 作者: 王汝钦舒云
#林彪
#个人习惯
#生活细节
#历史人物
#政治人物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毛不喜欢洗澡,一九四九年以后就没洗过。他喜欢的是让人用热毛巾天天给他全身擦澡。他不洗头,喜欢享受理发师给他篦头的快感。毛也喜欢舒舒服服地每日一按摩。他不爱进医院,医院的设备加最好的大夫上门服务。要是毛不高兴见他们,他们就留在那里等候召见,有时一等几星期。 毛不讲究衣着,他爱的是 舒服。他的鞋多年不换,因为旧鞋才舒适。必穿新鞋了,他让警卫战士替他穿松了再穿。他的浴衣,毛巾、毛巾被都补了又补,一床毛巾被有五十四个补丁。但它们可不是平常的补丁,是拿到上海去请手艺最好的师傅精致地织补的,费用比买新的不知高过多少倍。这不是什么“艰苦朴素”。世界上许多随心所欲的巨富和极权者,常有这类享乐怪癖。 当然,一国领袖享受些奢华、别墅,没有什么了不起。毛的不同是,他一边尽情挥霍,一边把自己打扮成节约的楷模,要全中国人民都在极端艰苦中过日子,对挪用国家财产远不如他的人无情惩罚,乃至枪毙。 在性生活方面,毛统治下的人民忍受比清教徒还清教徒的约束。分居两地的夫妇一年只有十二天探亲假,千百万中国人成年累月没有机会做爱。私下的性发泄可能带来公开的羞辱。有个华侨回到祖国,有次忍不住手淫,第二天被迫在宿舍床头贴出供众人嗤笑的“自我批评”。 毛本人的性生活却是完全的放纵。一九五三年七月九日,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发了为中央警卫团选拔文工团员的决定。彭德怀一语道破,说这是“选妃”。后来这成了整彭德怀的一条罪状。彭的反对不起作用,部队文工团成了毛的应召站。毛在各地的别墅,也都挑选了对毛胃口的护士、服务员,随叫随到陪毛睡觉。 毛偶尔给女友们一点补贴,有时也给身边人或亲戚一点钱。数目最多不过几百块,但毛总是每一笔都仔细亲自交代。多年来他的管家每隔一段时间要向他报一次帐,毛不时还察看帐目。 毛补助身边人的钱是从中央特别会计室拿出来的,“特会”存着他的稿费。那年头中国绝大多数作者都不许出版,而人人都得“读一辈子毛主席的书”,毛著作的销量可想而知。据毛身边人说,一九六○年代,毛的稿费达两百万元以上。这在当时简直是天文数字。与此相比,毛身边一般工作人员一年工资大约四百多元,有的农民一年辛苦到头才得现金不过数元。 毛的中国产生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百万富翁:毛泽东。 ---张戎:《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泽东
#生活习惯
#洗澡
#健康
#生活方式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968年 石家庄铁路分局
#石家庄
#铁路
#1968年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7个月前
1968年 北京针织总厂
#北京针织总厂
#1968年
#纺织工业
#中国历史
#文化大革命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