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傻
4小时前
更新/谈修仙,躲不掉。其实何一发文写币安创业过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二十一世纪“凡人修仙传”。没有高大上的词汇,而且明显看出那不是刻意,是赤裸裸的真实。 草根文化是币安的产品基因,国际化是币安的市场视野。把这两个要素结合起来的加密流量巨头中,唯有他们CZ何一他们两人组合。其实互联网上一轮的巨头,字节、拼多多和美团有何尝不是。很多人今天只谈字节(尤其是他们自己)的技术驱动,是从垂直搜索摸索出来的推荐引擎,其实张一鸣在今日头条前一个产品是内涵段子手(是不是有点中文XX的梗),拼多多在决定发力之前,还在买量运营的垃圾网页游戏市场里打打转。又一次和白鸦喝酒,听这哥们谈了一晚上,从淘宝到蚂蚁。他说你知不知彭蕾很多次被工程师气哭,原因就是不会用。我问后来怎么办?他说大家只好回去改。 何一之前的公司、有一家叫做一下科技,产品是秒拍。我之前的一个下属是他们最早的天使投资人。有人告诉我,寻找战略投资,秒拍的创始人韩坤见到雷军的时候,从手到脚都在抖,但是那时候他们的品牌和流量效应也是非常引人注目。 互联网时代,从腾讯到360,气质完全不同吧,那时创始人台前的表面,到了内部的产品经理养成培训,除了普及API和SDK这样接口知识,都有让PM三分钟变小白的第一讲。 AI让新技术浪潮不断跨越,覆盖上一层一度茂密的植被,从互联网到AI和Crypto,旧的产品框架一直被打破。但是都有一个重要的驱动力,一直不变,围绕凡人的需求。 人间烟火和欲念,是永远不过时。把市场注意力给他们的时候,好运不会差。 请何仙姑继续真实。
0xWizard
8小时前
不少朋友问我,你什么性格? 我说,急躁。 他们都是不信的。 你怎么会急躁?看着文字那么淡定。 我入圈是20年9月,因为急躁瞎冲,被群友忽悠接盘,差不多到20年11月,已经总资金腰斩了,注意,那是在牛市。 后面玩明白了,才开始慢慢好起来,依然遇到 cover 3次差点归零,kp3r被麻吉埋差点破产。 在 nft 阶段,最初浮盈1m,最终差不多 2m 的小图片躺在钱包地址里归零。 到铭文阶段,在 ordinals 我瞎冲归零的土狗不计其数,有的也是最初很看好的,都有角度,都有“社区”,都有“朋友”说不错,甚至有的我也在推上聊过,最终都归零了。 在solana meme 阶段,我瞎p的标不计其数,在玩明白之前,差不多拿了30万刀到链上,亏掉了20万刀,包括 act 我也是20m以上接盘,一路脚斩的。 在链上就是这样,不管是没玩明白,还是被群友 fomo,被人 rug,还是自我感动相信了一些叙事,都会亏。 大部分坑要么发生在我没有影响力的时候,发了归零了但是无人在意,要么在我有影响力的时候被我过滤掉了。 就是因为性格急躁,并不是天生的 trader 圣体,才会在一次次痛苦中反思,希望想深/想透/想明白,然后让行为和性格去契合认知。 只要玩链上,玩 crypto,大部分都是坑,我也不例外,过去5年大部分时候是亏的,只是搞清楚规则,不少后面拿到了那个真正的大结果。 朋友给我的建议: 要么无视别人看法,继续表达所有观点,错了也无所谓;要么过滤掉所有一段,只提二段,只在观察很久慢慢建仓再提。 我选后者吧。 我的亏钱历史,是真实的 crypto trader 成长史,没那么多永赚,只有挣扎着一点点学习和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