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外交、国防首长轮番会谈 北京对涉台议题不让步】🇨🇳🇺🇸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美国国务卿卢比奥(Marco Rubio)周三 (10日)进行通话。根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导,王毅向卢比奥表示,美方近来的消极言行损害中方正当权益,“干涉中国内政,不利于中美关系的改善与发展”。 王毅也警告:“在台湾等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美方务必谨言慎行。”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皮戈特(Tommy Pigott)也透过声明称,卢比奥向王毅强调美中在一系列双边问题上,进行开放和建设性沟通的重要性. “双方也延续在吉隆坡的交流,讨论其他全球与地区议题。”但并未提供细节。 在此之前,中国防长董军9日也和美国防长海格塞斯(Pete Hegseth)首度举行视讯会议,这是川普政府今年一月就任以来,双边国防领袖首度直接交流。 美国国防部指出,海格塞斯告诉董军,“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也不寻求政权更迭”,但他直言美方在亚太地区拥有重要利益,并且会“维护这些利益”。 中方则称此次是“应约”通话。董军称,中美两军的关系应基于平等、尊重与和平共处,并警告任何“以武助独”、“以台制华”或外部干涉中国的行径都将挫败。 “我们始终专注发展自己,坚定捍卫自身正当权益,遏制、威慑、干涉中国是绝对行不通的。”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董军与海格塞斯通话正值中国举行香山论坛之际,但双方均未提及今年美方是否参与、由谁参与的问题。 中国国防部发言人蒋斌10日宣布,越南、新加坡、俄罗斯、法国在内的100多个国家防务部门代表都将出席17至19日举行的北京香山论坛。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在联邦法院不断受阻,随着案件上升至最高法院,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周日表示,若最高法院也裁定特朗普今年对各国加征的关税“违法”,美国可能会需要退还数百亿美元已征收的关税。 贝森特在周日接受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采访,被问及特朗普政府是否准备好退还关税时说:“如果法院下令必须这么做,我们就必须执行”,但表示他对于特朗普政府将在这起案件中胜诉“充满信心”。 美国上诉法院在8月29日裁定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措施违法,但将裁决生效的日期延后至10月14日,意味着在此期间,特朗普政府对各国施加的关税政策依然有效。与此同时,特朗普已请求最高法院在11月初听取上诉辩论,并就对等关税的合法性做出最终裁决。 根据统计,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已经从特朗普针对特定国家的关税中,征收了超过700亿美元的税收,而特朗普自今年初上任至8月为止,征收的总关税金额已超过1800亿美元。 此前,特朗普根据1970年代的《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宣布对全球多国征收对等关税。今年5月,纽约一联邦贸易法院认定,特朗普征收全球关税的行为超出了《国际经济紧急权力法》赋予总统的权限;上诉法院在上个月底也认为该法并不包含赋予总统征收关税或类似措施的权力。
【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 时隔9年访台会晤赖清德】 美国联邦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维克(Roger Wicker)与参议员费雪(Deb Fischer)周五(8月29日)在印太出访期间,搭乘美军专机访问台湾,并与台湾总统赖清德见面。这是自2016年马侃(John McCain)率团访台之后,再度有美国参院军委会主席访台。 今年7月,中国驻美大使馆曾要求维克等人取消访台行程。根据美国在台协会(AIT)发布的声明,美国国会代表团与台湾高层领袖进行一系列会谈,讨论美台关系、区域安全、贸易与投资,以及其他与双方利益相关的重要议题。 美国在台协会声明称,美国国会代表团此行凸显出“美国正致力强化与台湾的伙伴关系,并再次确认了美台对强化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共同承诺。” 维克抵达台北松山机场时向媒体表示,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和台湾及美国盟友讨论如何促进全球的和平,“就是雷根总统所说的‘以实力求和平’。”维克称:“我们今天站在这里,是要重申美国与台湾数十年来建立的伙伴与安全友谊关系。” 赖清德在接见维克等人时表示,台湾位在印太第一岛链,直接面对威权的威胁,称台湾明年的国防预算将占比GDP超过3%,预计2030年前可比照北约标准达到5%;在两岸议题上,赖清德则强调“秉持维持现状的精神”。 据路透社报导,美国参议院预计下周审议价值近一兆美元的《国防授权法案》(NDAA)。维克称,《国防授权法案》在涉及台湾的部分将会增添相关条款,但并未透露具体细节。 维克访台之际,正值部分美国跨党派国会议员对川普在与中国谈判贸易协议时,淡化安全议题表达担忧。不过,白宫官员解释,川普在推动贸易议程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维持良好个人关系的同时,依然致力于亚太地区的安全事务。
德国工业部门正在加速裁员,其中汽车行业受创最为严重。 德新社援引安永(EY)咨询公司的一份分析报告称,过去一年,汽车行业净裁减约 51,500 个岗位,占该行业员工总数的 7%。根据联邦统计局数据,截至 6 月 30 日,德国工业就业总人数下降 2.1% 至 542 万人,一年内减少约 11.4 万个岗位。 自 2019 年以来,德国工业就业已减少约 24.5 万人(降幅 4.3%)。与此同时,工业收入持续下滑——第二季度下降 2.1%,已是连续第八次下降。除电子行业外,所有行业销售额均下滑。汽车制造商尤其受到需求疲软、来自中国的激烈竞争以及电动车转型的冲击,收入下降 1.6%。 德国工业还面临高能源成本、官僚主义、国内需求不足以及与美国贸易紧张等压力。安永指出,美国关税和对华出口下滑对制造业打击沉重。 包括 梅赛德斯-奔驰、大众、博世、大陆集团和采埃孚(ZF) 在内的大型企业已宣布削减成本计划,保时捷 则拟大规模关闭其电池子公司 Cellforce。 裁员并不限于汽车行业:机械制造业和金属生产分别减少 1.7 万 和 1.2 万 个岗位,而化工与制药行业则基本保持稳定。 安永警告称,这一趋势可能持续,势必影响应届毕业生和年轻工程师的就业机会。德国汽车和机械行业招聘新人数量已远低于往年。 安永执行合伙人 布罗希尔克(Jan Brorhilker) 表示:“我们将看到大学毕业生失业率上升——这种情况在德国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了。”
中国知名博主“编程随想”(本名阮晓寰)2023年被中国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7年有期徒刑,上周五(8月22日)在被捕4年后,首度在狱中与妻子贝女士见面。根据贝女士23日在X上发布的贴文,阮晓寰“瘦成细条、骨节突出”,牙齿因为缺乏维生素脱落,但精神状态良好。 贝女士在贴文中写道,周五的探监持续20分钟,两人讨论到阮晓寰将针对中国检方证据链的缺失提出申诉,“我们不会放弃法律途径继续抗争”。她也提及,将对于中国国保大队在二审期间威胁阮晓寰及其家属改用上海律师的行为,提出行政诉讼。 根据中国“维权网”报导,阮晓寰被判刑后,父亲及兄长都被中国警方约谈施压,要求阮晓寰改任用政府为他聘请的律师;阮晓寰的妻子也被警方围堵约2个小时。随后,上海法院在阮晓寰案的二审期间,强硬派遣“法援律师”在法庭上侵占辩护席位,导致阮晓寰妻子委托的律师无法行使辩护权,阮晓寰家属也对此提出抗议。 上海中级法院在2023年2月一审裁定阮晓寰煽颠国家政权有罪,判处7年徒刑、剥夺政治权利2年,将在2028年5月9日服刑期满;二审维持原判。 阮晓寰早在2021年5月10日就在上海的家中被警方带走,次日被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刑事拘留,电脑、手机等私人设备皆被搜走;同年6月被正式批捕,中国官方指控他长期对政府存有不满情绪,且“编写100多篇带有造谣、诽谤性煽颠文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意图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1977年出生的阮晓寰在2009年创建了“编程随想”部落格,最初以编程技术文章为主,后来转为分享“翻墙”方法,以及数百篇对中国共产党体制的批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