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理事会发言人周五表示,欧盟高级官员和中国领导人将于7月在中国举行下一次峰会,庆祝双方建交50周年。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并宣布大幅加征关税之前,欧盟曾于1月宣布计划举行欧中峰会。 《南华早报》周五报道称,由于上一次的中欧峰会是在中国举行,本次应轮换到布鲁塞尔,但习近平无意在今年访问欧洲,并坚持由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欧盟方面则认为,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希望习近平能亲自出席,以象征性地强调双方关系的重要性。 欧洲理事会发言人周五表示:“我们正在与中方协调,确定会议日期,预计将于7月下半月在中国举行。” 法新社指出,欧盟面临着微妙的平衡技巧,一方面要寻求与华盛顿这个难以预测的盟友进行谈判,以避免关税并实现贸易伙伴多元化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努力控制自身对中国的贸易担忧。 周五早些时候,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敦促欧盟与北京携手抵制“单边霸凌”,他指的是特朗普征收的全面关税。 欧洲联盟发言人前一日称,欧盟与中国已同意为中国制电动汽车制定最低售价,以此替代欧盟去年决定实施的加征关税措施。 欧盟发言人表示,欧盟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再与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进行通话时,双方同意研究制定中国电动车最低售价。 德国《商报》报道,相关谈判已开启。 去年10月底 ,欧盟终裁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反补贴税。
作为对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的报复行动,4月4日,中国国务院公告宣布,自4月10日12时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金融市场对这场贸易战的升级作出了负面反应,股市纷纷下挫。经济学家们认为: HAUCK AUFHäUSER LAMPE银行经济学家巴斯蒂安·赫珀勒 (Bastian Hepperle): “在美国祭出‘关税大锤’之后,中国迅速作出回应。贸易争端正在持续升级,短期内看不到迅速结束的可能。局势将持续紧张,因为美国提出的惩罚性关税中还包括了非关税壁垒,这些领域很难迅速作出让步。这对中国经济来说非常不利,原本国内经济就疲软,如今出口部门也面临重压。即使出台更多刺激措施,恐怕也难以实现5%的增长目标。” ING 首席经济学家卡斯滕·布热斯基 (Carsten Brzeski): “这清楚地表明我们正处于升级的漩涡之中。中国显然认为贸易争端已无法‘和平解决’。这也增加了其他国家,尤其是欧盟仿效此举、让局势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对德国经济来说,这将意味着通胀压力上升,因为全球范围内价格都在上涨。而德国的出口行业不会从中获益,因为美国对华出口的商品与德国出口商品存在很大差异。” 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约尔格·克莱默(Jörg Krämer): “中国此前对美国的关税行动多以防守为主,而今天中国的强硬反击标志着这种态度的终结。美中贸易战已全面展开。后续的谈判恐怕只能取消少量关税。美中之间的贸易将会大幅萎缩。许多中国企业可能会尝试将无法销往美国的产品转向欧洲市场。这种新增供应短期内可能会压低欧洲的通胀率,直到欧盟也开始对中国的竞争加以反制。贸易战没有赢家,只有输家。” 汉堡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西鲁斯·德拉·鲁比亚(Cyrus de la Rubia): “指望各国在美国的强势姿态前俯首称臣、不作出任何回应,这种想法从一开始就是不现实的。现在要看美国将如何回应中国的这一动作。美国无法通过撤回安全保障来对中国施加压力,唯一的选择可能是加强对台湾的军事保护。但考虑到美国当前的政策走向,这种姿态是否具备足够的可信度,令人质疑。在两大贸易强国互相加征关税的背景下,贸易战的升级已成为全球经济面临的重大风险,而且这个风险还在持续上升。”
据美联社援引知情人士报道,🇺🇸美国政府禁止驻华公务人员及其家属,以及拥有安全许可的承包商与中国公民发生恋爱或性关系。据悉,该政策于今年1月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离开中国前不久开始实施。 尽管一些美国机构已经对此类关系制定了严格的规定,但自冷战结束以来,一刀切的“不许交往”政策尚未有报道。美国驻其他国家的外交官与当地人约会甚至结婚的情况并不罕见。 美联社称,去年夏天就已有禁止驻华使领馆人员与当地安保和其他中方服务人员发生恋爱关系的规定。伯恩斯大使在离任前将这项政策扩大到禁止与所有中国人发生此类关系。新政策涵盖美国驻北京大使馆和驻广州、上海、沈阳和武汉的领事馆,以及驻香港的美国领事馆。 这项政策于今年1月份通过口头和电子讯息的方式传达给驻华美国人员,但尚未公开宣布。美国国务院表示,不对内部事务发表评论。 冷战期间,美国驻外机构雇员曾是各国情报机构获取敏感信息的重点对象。解密的国务院文件显示,1980年代后期,美国政府禁止驻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的工作人员与当地人交朋友、约会或发生性关系。在苏联解体后,这些限制有所放松。 在中国,新禁令出台之前,驻华美国人员必须向上级报告与中国公民的任何亲密接触,但并未明确禁止他们发生性关系或恋爱关系。 前中央情报局分析师、华盛顿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主席彼得·马蒂斯 (Peter Mattis) 表示,至少有两起中国特工勾引驻华美国外交官的案件曾被公开,但他近年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案件。他补充说,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国家安全部不仅通过间谍收集情报,还可能威胁或恐吓普通中国人索要信息。这意味着任何与美国外交官约会的中国公民都可能受到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