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DW 中文- 德国之声
关注
统计数据
482
文章
1
粉丝
0
获赞
3322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DW 中文- 德国之声
3周前
汽车是男人的天下?其实改变汽车世界的,不只是男人。让你开车更安全、更舒适的一些发明都来自女性! #futuremoves #dwrev #汽车
#女性
#汽车安全
#汽车舒适
#发明
#futuremoves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3周前
“获奖者告诉我们,持续增长并非理所当然” 诺贝尔经济学奖周一(10月13日)揭晓,三名经济学家获奖,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理论的阐释。三位经济学家分别为美国/以色列经济学家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法国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Philippe Aghion)和加拿大经济学家彼得·豪伊特(Peter Howitt)。 其中一半奖金授予莫基尔,以表彰其通过历史观察,“确定了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持续增长的必要因素”,另一半奖金共同授予阿吉翁和豪伊特,以表彰他们“通过创造性破坏实现持续增长的理论”。 诺奖颁奖机构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获奖者的研究成果阐释了科技如何催生新产品和新生产方法,取代旧产品和方法,从而提高全球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人类历史上,经济停滞,而非增长,是大部分时期的常态。他们的工作表明,我们必须意识到并且应对持续增长面临的威胁。” 更多内容请看:
#诺贝尔经济学奖
#创新驱动增长
#乔尔·莫基尔
#菲利普·阿吉翁
#彼得·豪伊特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3周前
【三年前的今天 四通桥抗议震惊世界】 2022年10月13日,一名抗议者在北京四通桥公开抗议,矛头直指最高领导人习近平。该抗议者后来被报道名为彭立发 (彭载舟),他也被称为“四通桥勇士”、 “孤勇者”等。 这起事件发生在中共二十大前夕,图中“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文革要改革、不要封控要自由、不要领袖要选票、不要谎言要尊严、不做奴才做公民”的巨型横幅震惊了世界。该事件也被认为催生了“白纸运动”——这场绵延中国多地的抗议一定程度上促使中国当局结束了“清零政策”。 “四通桥勇士”被警方带后下落不明。“维权网”等曾经报道称,他被中国当局秘密羁押,也有报道称他在2025年夏天被秘密判刑。不过该信息DW无法核实,中国官方没有发布过任何相关信息。 今天是四通桥事件三周年,我们重新贴出2022年10月14日DW针对四通桥事件进行的报道( )以及此后不久DW专栏作者长平发表的相关评论文章( ),重新回顾这一历史瞬间。如果您有一些对于该事件所代表意义的思考,也欢迎分享给我们。
彭立发被判九年,四通桥勇士的命运引发关注· 15 条信息
#四通桥抗议
#彭立发
#习近平
#二十大
#白纸运动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3周前
【被哈马斯扣押的剩余20名人质已全部获释】 据以色列媒体周一报道,哈马斯已释放了所有剩余人质。周一早些时候,哈马斯先移交了20名幸存人质中的7人,此后又移交了剩余的13人。 至此,这些人质们被总共扣押了738天。以色列媒体称,所有获释人质“状况良好”。 在特拉维夫“人质广场”,成千上万人为人质获释欢呼、拥抱和哭泣。“我太激动,太高兴了,这种感受难以想象,我整晚都没睡,”人质尼姆罗德·科恩(Nimrod Cohen)的母亲在前往雷姆军营(获释人质被转移至该以色列军营)的途中说。 28名人质遇难者遗体也将获得移交。与此同时,近2000名被关押在以色列的巴勒斯坦被拘留者和囚犯将获释。 哈马斯释放剩余人质是根据美国总统特朗普促成的停火协议,这是结束加沙地带两年毁灭性战争的关键一步。目前,特朗普已经抵达以色列议会,准备发表讲话。他说,“战争结束了”,“这是伟大的一天,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并表示“哈马斯将按计划解除武装”。
加沙深渊:停火谈判僵局,人道危机加剧· 693 条信息
加沙哈马斯与以色列达成停火协议事件· 221 条信息
#哈马斯
#人质释放
#以色列
#特朗普
#停火协议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3周前
【中国发布台湾“心战大队”18人悬赏公告】 在台湾承诺强化防务隔日,中国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周六悬赏1万元人民币,征求关于18名台湾军方心理作战人员的线索,称他们散播“分裂”信息。 🇨🇳厦门公安局表示,这18人是台湾军方“政治作战局心里作战大队”(简称“心战大队”)的核心成员,并公布了他们的照片、姓名及台湾身份证号码。声明指其“长期策划实施煽动分裂国家活动”,并补充指出,若提供有效线索,将提供最高1万元人民币的奖金。 新华社在报道中称其“ 架设反宣网站抹黑攻击,制作反动游戏煽动分裂,伪造影音内容混淆视听,运营反动电台反宣渗透,调度外部力量诱导舆论,迷惑两岸民众,真实目的就是宣扬‘台独’谬论和煽动分裂国家”。 🇹🇼台湾国防部发表声明称,相关指控反映出“以极权政体之霸道顢顸思维”,意图分化人民、矮化台湾政府,“实施认知作战之意图明显,手法粗糙拙劣”。 台湾国防部指出,中共一再透过官媒发布此类报道,利用台湾自由民主社会资讯流通之特性,拼凑、伪造个人资料,“意图分化台湾社会、打击民心士气”。声明还强调,“捍卫国家安全、保护人民安全福祉,是每位国军官兵责无旁贷的职志”。 由于台湾情报人员不会公开赴中国,且中国法律体系对台湾无管辖权,这份通缉公告主要具象征意义。 👉台湾总统赖清德周五在国庆演说中,誓言将更加努力强化台湾防务,并呼吁中国停止扭曲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并放弃以武力及胁迫方式改变台海现状。中国外交部则回应称,赖清德“老调重弹兜售‘台独’分裂谬论”,是“麻烦制造者”“危险制造者”与“战争制造者”。 今年6月,中国曾发布类似悬赏,寻求逮捕20名台湾“资通电军”,称其涉嫌对中国网络进行攻击。台湾国防部回应称,“中共此种老调重弹卑劣行径,不会动摇军心士气”。
台海军事对峙升级:大陆军演与台湾汉光演习· 80 条信息
#两岸关系
#悬赏通缉
#认知作战
#台独
#军事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3周前
美国总统特朗普长期以来一直觊觎享有盛誉的诺贝尔和平奖,在其两届总统任期内都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对这一荣誉的渴望。 昨天(9日),在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公布的前一天,特朗普表示:“他们(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必须做他们该做的事。无论他们做什么都行。我知道这一点:我不是为了这个才这么做的。我这么做是因为我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尽管特朗普获得了多次提名,但其中许多提名都是在2025年诺贝尔奖2月1日的截止日期之后获得的。 美联社指出,特朗普及其支持者可能会认为,不授予他该奖项的决定是对这位美国领导人的蓄意侮辱,尤其是在总统参与促使以色列和哈马斯启动结束这场持续两年的毁灭性战争的第一阶段之后。 历史上曾有三位美国总统在任时期获得诺贝尔和平奖:西奥多·罗斯福(1906年)、伍德罗·威尔逊(1919年)和巴拉克·奥巴马(2009年)。吉米·卡特于2002年获奖,此时距离他卸任总统已有整整二十年。前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于2007年获奖。 奥巴马在其总统任期初期就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特朗普昨天在谈到奥巴马时说:“他什么都没做就获奖了,他们把诺奖颁给了奥巴马,因为他除了摧毁我们的国家什么都没做。” 特朗普经常说他结束了七场战争,这是他应得诺奖的理由之一。尽管他声称已经解决的一些冲突仅仅是紧张局势,而他是否在缓解这些冲突方面发挥了作用仍存在争议。 曾正式提名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的国家和政要包括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柬埔寨首相洪马奈和巴基斯坦政府,他们都称赞特朗普在帮助结束各自地区冲突方面所做的努力和贡献。 截至发稿,特朗普尚未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对今年诺贝尔和平奖公布的结果发表评论。
#特朗普
#诺贝尔和平奖
#渴望
#争议
#内塔尼亚胡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4周前
人工智能(AI)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母公司OpenAI 周二(10月7日)发布“公共威胁报告”,宣布封锁多个疑似与中国政府有关连的ChatGPT帐号。 OpenAI指出,部分用户曾要求ChatGPT介绍社交媒体监听工具,和其他监控计划,但此举违反OpenAI的安全政策。 随着美中在生成式AI领域的竞争持续升温,OpenAI在报告中针对生成AI技术可能被滥用的安全风险示警。 OpenAI也封锁了多个中文帐号,并称这些用户利用ChatGPT协助网路钓鱼和恶意软体活动,甚至要求ChatGPT研究如何透过中国的深度求索(DeepSeek)平台进行更多自动化功能。另外也有部分疑似和俄罗斯犯罪集团有关的帐号,因利用ChatGPT协助开发恶意软体被封禁。 自截稿为止,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尚未回覆相关报导。 OpenAI自去年2月开始发布“威胁通报”,已累积封锁并检举了超过40个网络。该公司强调,ChatGPT会拒绝“明显带有恶意”的要求,“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存在新型攻击手法的证据,也没有发现我们的模型为威胁行为者提供了新的攻击手法。”
#OpenAI
#ChatGPT
#中国
#网络安全
#AI安全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4周前
德语媒体:中国为何长期无缘诺贝尔科学奖项 奥地利《标准报》评论称,迄今为止,只有一位中国科学家获得过诺贝尔奖,但在科研领域,中国却正在取代美国的霸主地位。《新苏黎世报》评论称,朝鲜当权者金正恩已经成了中俄两国炙手可热的争夺对象。
#中国科研
#诺贝尔奖
#金正恩
#中俄关系
#国际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4周前
日本共同社引述多名相关人士的消息透露,对于靖国神社本月17日至19日的秋季例行大祭,日本自民党总裁高市早苗考虑放弃在此期间前往参拜。 此前,高市在处理日本与亚洲邻国关系时态度强硬、立场保守。在二战历史遗留问题上她一直持鹰派立场,而且在明知这会激化与邻国矛盾的前提下,曾多次坚持参拜靖国神社。 当选为自民党总裁之后,高市早苗认为,继续参拜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中韩两国的强烈反对,最好避免将其发展成为外交问题。 共同社还报道称,高市计划于本月27日至29日出席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访日行程,目前行程安排尚在协调中。她还希望在本月底于韩国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寻找机会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共同社引述高市的一位亲信表示:“我们应该避免在峰会前点燃任何冲突的火花。”
#高市早苗
#靖国神社
#中日关系
#外交
#避免冲突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4周前
德国联邦政府任命的一个科学顾问组近期提交的一份报告指出,为了避免养老金体系崩溃,经济学家们建议到2060年在德国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73岁。 据《图片报》报道,经济学家们认为,多年来德国经济产出一直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增长不足和人口的结构性问题。 此前,德国经济部长凯瑟琳娜·赖歇呼吁将退休年龄延长至70岁,引发了争议。科学顾问小组的新提案则更进一步,认为应该将退休年龄与预期寿命的提高联系起来。 今年5月,丹麦议会以压倒性多数投票决定,到2040年将退休年龄提高到70岁。该规定适用于所有1970年12月31日后出生的丹麦公民。自2006年以来,丹麦一直在根据预期寿命调整退休年龄。当时,丹麦的退休年龄仍为65岁。 据德新社报道,德国经济部长赖歇的经济顾问也发出了警告。德国正处于严重的结构性危机之中,如果不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可能会导致去工业化和国际竞争力的丧失。他们提出的战略包括大幅提高退休年龄这一备受争议的要求。 拟议将退休年龄提高至73岁可能会对德国社会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德国金属工业协会(IG Metall)在2020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已经显示,67岁的退休年龄对于大多数员工来说是无法实现的。超过一半(55%)的行业员工认为自己无法继续从事目前的职业直到67岁。即使是很多企业本身也对这一变化感到措手不及。
#德国养老金改革
#延迟退休至73岁
#经济结构性问题
#IG Metall调查
#凯瑟琳娜·赖歇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4周前
德国前总理默克尔在接受匈牙利媒体《游击报》访问时称,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负有部分责任。 默克尔在访问匈牙利的时候接受了这家媒体的采访。她在采访中表示:“2021年6月,我感觉普京不再认真对待《明斯克协议》,因此我希望建立一种新的形式,让我们能够以欧盟的名义直接与普京对话。” 《明斯克协议》签署的目的原本是为了结束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的顿巴斯战争。 默克尔在采访中说,2021年6月举行的欧洲理事会会议上,她和法国总统马克龙提议与其他领导人进行直接谈判,以应对俄罗斯在乌克兰边境附近的集结。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支持这一举措,尤其是波罗的海国家,波兰也反对。”她说道。 默克尔说,这些国家“担心”“我们不会制定共同的对俄政策……无论如何,(与普京的对话)并没有发生。后来我卸任了,普京的侵略开始了。” 她还暗示,新冠疫情也是普京决定发动全面入侵的原因之一。她表示,封锁意味着欧盟领导人与普京之间定期的面对面谈判“无法实现”,“如果不能会面,如果不能面对面讨论分歧,就无法找到新的妥协方案。” 默克尔的这番言论引起华沙和波罗的海国家的不满。长期以来,波罗的海地区一直为德国对俄罗斯构成的主要安全威胁的自满态度感到不满。 据Politico报道,拉脱维亚前总理克里什扬尼斯·卡林什说:“我一直告诉她(默克尔),你不能‘真诚地’与普京打交道,但她认为波罗的海国家错了。” “我很清楚默克尔的观点,但令我惊讶的是,在乌克兰发生了这么多事之后,她竟然仍然这么想。” 爱沙尼亚外交部长马尔古斯·查赫克纳在社交媒体X上表示,俄罗斯对这场冲突负有全部责任。“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的唯一动机只有一个:它拒绝接受苏联解体的事实以及它永不放弃的帝国主义野心。” “俄罗斯应独自对此次侵略负责。” 波兰前总理马特乌斯·莫拉维茨基也在X上表示:“安格拉·默克尔通过她一次轻率的采访,证明了她是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对欧洲最具危害性的德国政客之一。”
#默克尔
#乌克兰危机
#波兰
#俄罗斯
#外交争议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4周前
台湾总统赖清德近日接受美国广播节目“The Clay Travis and Buck Sexton Show”主持人赛斯顿(Buck Sexton)专访。他在提及两岸关系时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称,习近平曾向特朗普承诺“不会在他任内出兵攻打台湾”,因此台湾希望能希望能继续得到特朗普的支持,并称特朗普若让习近平放弃武力攻台的话,必定会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赖清德也指出,如果能和特朗普直接对话,他会建议特朗普特别留意习近平在台海、东海及南海等地的军事演习与扩张行动,并说“当台湾被并吞后,中国会更有力量在国际上跟美国竞争,改变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最后也会冲击到美国的本土利益”,呼吁特朗普总统能够持续维护印太的和平稳定。 中国方面尚未回应赖清德的说法。 此前,特朗普曾多次展现对诺贝尔和平奖的渴望,他在今年9月底曾表示,自他上任以来已化解多场冲突,如果没有获得诺贝尔和平奖,那将是对美国的“侮辱”。 本届诺贝尔和平奖的结果将在本周五(10月10日)揭晓,但外界普遍认为特朗普获奖的机率不高。
台湾:主权争议下的两岸交流与认同博弈· 448 条信息
#赖清德
#特朗普
#习近平
#台海
#诺贝尔和平奖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4周前
【美国和日本科学家获得2025年诺贝尔医学奖】 两名来自美国、一名来自日本的生物与医学研究者共享今年度的诺贝尔医学奖。 当地时间10月6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玛丽·E·布伦科(Mary E. Brunkow)、弗雷德·拉姆斯德尔(Fred Ramsdell)和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以表彰他们在免疫系统调控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 评审团认为,“他们的发现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奠定了基础,并促进开发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新疗法。”
美国与日本科学家共享2025年诺贝尔医学奖,揭示免疫系统新奥秘· 5 条信息
#2025年诺贝尔医学奖
#玛丽·E·布伦科
#弗雷德·拉姆斯德尔
#坂口志文
#免疫系统调控机制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1个月前
德国外交部长10月5日启程前往海湾地区,就美国总统提出的加沙和平计划展开系列磋商。瓦德富尔将先后访问卡塔尔和科威特等国。他呼吁欧盟和海湾地区的伙伴共同努力,为推动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的加沙和平计划作出贡献。“过去几天传来的信号让我相信,以色列政府和哈马斯已经为采取必要步骤做好了准备。不过,现在仍需要各方为此提供支持。”
以色列在卡塔尔发动袭击引发国际谴责· 102 条信息
#德国外交部长
#加沙和平计划
#海湾地区
#卡塔尔
#科威特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1个月前
特朗普“大而美”对撞“奥巴马健保”? 美国联邦 #政府关门 ,在华府不是新鲜事。特朗普在上一任期内,曾创下政府关门 35 天的史上最高纪录,这回白宫与国会的对立僵局,和过往有什麽不同?为何联邦僱员坐如针毡,担忧一旦离开办公室,就回不去了?
美国政府停摆危机:参院再度否决拨款法案引发混乱· 76 条信息
#特朗普
#奥巴马健保
#美国政府关门
#政治僵局
#联邦雇员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1个月前
你看过了吗? TilTok 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网友争相模仿中国孩童跳舞的片段“龟兔又赛跑”,内容来自于北京第十九届舞蹈大赛第一名的表演。大量高难度动作,令许多人赞叹。 但是,了解中文语境的网友却在看完表演指出:舞蹈背后跟中国教育体制与学童过度竞争有关,引发这波挑战的反思与讨论。
#龟兔又赛跑
#中国儿童舞蹈
#高难度
#教育体制
#过度竞争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1个月前
美国商务部长的"美台晶片制造五五分"构想,在台湾引发争议。台湾行政院副院长郑丽君10月1日回应,这次谈判没有讨论到此事,台湾未曾承诺,也不会答应这样的条件。 台湾国安会咨询委员徐斯俭9月底在波兰接受DW专访。他认为,台美可以务实讨论晶片合作,帮助美国建立AI优势地位,符合台湾利益。他还对美国在台协会最近提到"台湾地位未定"表达肯定。 看完整报导,请到DW中文网。
特朗普对台湾半导体征收高额关税事件· 91 条信息
#美台晶片合作
#郑丽君回应
#台湾未承诺
#徐斯俭专访
#台湾地位未定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1个月前
周三(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的十一国庆。前一天(9月3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依惯例在北京举行招待会,再度宣示"反台独"。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去年的庆祝建政招待会演说,习近平这次特别提到"外部势力干涉",且未提及"统一"。 30日,中国外交部也发布了关于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的立场文件,意在向国际社会传达中国对台湾的主张,并回应美国近期针对台湾地位的表态。此前,美国在台协会(AIT)称北京"歪曲"历史文件、目的是以"虚假的法律叙事",在国际上孤立台湾。 除此之外,近期《华尔街日报》消息也称习近平希望特朗普明确表态"反台独"。对此,中国外交部并未证实,美国国务院表示对台立场不变,台湾政府则强调"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
台海军事对峙升级:大陆军演与台湾汉光演习· 80 条信息
#习近平
#反台独
#外部势力干涉
#中美关系
#台湾地位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1个月前
“不符合新加坡国家利益” 香港活动人士罗冠聪被拒绝入境 香港民主活动人士罗冠聪周六晚间在新加坡樟宜机场被拒绝入境,并于翌日被遣返回旧金山。新加坡政府表示,他的入境与停留“不符合国家利益”。 罗冠聪持有英国难民旅行证件,原定前往新加坡出席一场非公开、仅限受邀人士参与的活动。 他在声明中指出,自己约三周前获得新加坡签证,并在申请时提交了活动邀请函等资料。他搭乘由旧金山出发的航班抵达后,在机场通关时被扣留,接受盘问及安全评估,四小时后被通知入境遭拒,但没有告知理由。罗冠聪在新加坡停留约14小时后于周日搭乘最早的班机返回旧金山。 罗冠聪表示: “我认为拒绝我入境的决定是出于政治考虑,但我不确定是否涉及外部势力,例如中国,直接或间接参与其中。”他未进一步透露细节。 新加坡内政部证实此事,并强调签证持有人在入境时仍须接受额外审查。声明同时指出,香港警方已依《国安法》对罗冠聪发出拘捕令。新加坡内政部表示: “罗冠聪入境与停留并不符合新加坡的国家利益。” 新加坡过去亦曾多次拒绝外国活动人士入境,理由是该国不能被用作政治活动的平台。 罗冠聪于2020年香港《国安法》颁布后流亡海外。 2023年,香港警方对罗冠聪及其他流亡活动人士发布通缉令,并悬赏100万港元缉拿。罗冠聪被指控勾结外国或境外势力、煽动分裂国家,理由包括呼吁对港制裁并主张香港独立。 罗冠聪在2014年与黄之锋一同担任“雨伞运动”学运领袖而声名大噪。2016年他当选立法会议员,但因在宣誓时提高声调,使效忠中国的誓词听来像疑问句而被取消资格。
#罗冠聪
#新加坡拒绝入境
#香港国安法
#政治活动
#中新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1个月前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鉴于特朗普总统有意在未来一年与中国达成经济协议,中国领导人正计划敦促美国总统正式表态,美国“反对”台湾独立。 报道指出,自2012年底上台以来,习近平一直将“统一台湾”作为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要义。如今,在其第三个任期中,他反复强调“统一”是必然的,外部势力无法阻挡“两岸统一”。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的看法,习近平已不再满足于拜登政府时期“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的立场。这一表态虽曾一度安抚了北京方面,但并未偏离美国战略模糊的“一个中国”政策:即知晓北京对台湾的主张,但并不予以认可。 但对习近平而言,不支持台独和明确反对台独之间的区别不仅仅是语义上的。这将标志着美国政策从中立立场转变为主动与北京站在一边,反对台湾主权——这一转变可能进一步巩固习近平在国内的权力。 特朗普政府并没有继承拜登时代不支持台独的言论。相反,美国国务院一名发言人表示:“我们长期以来的立场是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中国是台海和平与稳定的最大威胁。” 与拜登不同,特朗普大体上避免明确表示若中国入侵台湾,美国是否会进行军事干预。他称公开表态会削弱自己的谈判地位。今年8月,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习近平曾向他承诺,在他担任总统期间,中国就不会入侵台湾。特朗普未说明这一承诺作出的具体时间,但提到习近平补充道:“但我很有耐心,中国也很有耐心。” 特朗普政府最近推迟了一些对台军援,并拒绝允许台湾总统赖清德过境美国。此举导致赖清德取消了对拉美国家的访问。这一系列举动让华盛顿和台北都产生疑问:美国是否把与中国的贸易协议置于对台支持之上。 《华尔街日报》报道称,接近白宫的人士表示,特朗普政府的重点是阻止中国大陆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并鼓励台北增加在无人机和弹药等方面的支出,以增强其自卫能力。他们表示,最近拒绝过境的决定是为了避免在台湾立法委员大罢免过程中显得支持赖清德的政党,从而将美国拖入台湾国内政治。 知情人士还透露,在今年1月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通话中,美国国务卿卢比奥私下重申了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的保证。北京随后在未经美国许可的情况下,在官方通报中公开了这一表态,此举令鲁比奥感到不满。 美国对1月份的通话纪要重点是卢比奥向王毅表达的对北京对台湾采取“胁迫行动”的担忧。而在今年2月,美国国务院更新的美台关系资料页中,甚至删除了拜登时期“不支持台湾独立”的表述。 美国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说:“美国对台政策不会一夜之间发生改变,中国会坚持不懈地、反复地推进其立场,以逐步取得进展,并在此过程中削弱台湾对美国承诺的信心。”
特朗普言论引发台湾担忧:中美贸易与和平统一的微妙关系· 60 条信息
#中美关系
#台湾问题
#特朗普
#习近平
#美国对台政策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1个月前
【乌克兰放款限制 23岁以下男性可出国】🇺🇦 持续了3年多的禁止青壮年男性离境的规定,近期终于有所放宽。根据乌克兰当局新规,23岁以下男性又可以出国了。批评人士担心,这会导致大量年轻人外逃,加剧乌克兰军队兵员紧缺的困境。
#乌克兰
#男性出国限制放宽
#23岁以下
#兵员紧缺担忧
#негативные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1个月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走过了怎样的轨迹? 从“民族自治”的承诺,到边境危机;从文化复兴的希望,到民族关系的破裂;再到今天,一个在“大美新疆”的华丽外衣下,被高科技监控、大规模拘禁和系统性文化改造深刻重塑的社会。DW为你梳理70年来的关键历史节点:
新疆治疆方略引发社会稳定新篇章· 30 条信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民族自治
#文化改造
#社会监控
#民族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1个月前
德语媒体:美国放弃的场域 中国填补真空 《焦点在线》评论分析,美国如何在联合国轻易地将自己的权力拱手交给中国。《慕尼黑信使报》描述北约前欧洲副总司令理查德·希里夫提出的恐怖场景设想:2025年北约崩溃,中国并吞台湾。
#美国权力让渡
#中国崛起
#北约崩溃
#中国并吞台湾
#国际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1个月前
美财长贝森特:高端芯片生产应部分从台湾移出🇹🇼 9月24日,美国财长贝森特接受福克斯商业网采访时表示,美国正在尽最大努力确保美国或其他亲密盟友的半导体安全供应,并降低台湾近乎完全主导该市场的风险。 “全球经济最大的败笔在于,高性能芯片有99%都是在台湾生产的,”他说,“他们做得很好,也有着完善的生态系统,但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把我们的一部分需求——不管是30%、40%还是50%的,转移回美国或我们的盟友那里,不管是日本还是中东。我们每天都在为此努力。” 贝森特在谈到与中国的贸易谈判时说:“我们并非没有筹码。他们依赖于我们的很多产品,”贝森特说道,他列举了飞机发动机和零部件,以及某些化学品和塑料,以及硅的成分。贝森特还表示,企业首次公开募股(IPO)市场是美国在与中国谈判中可以利用的另一个杠杆。
特朗普对台湾半导体征收高额关税事件· 91 条信息
#美国
#芯片
#台湾
#贝森特
#贸易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1个月前
无人机袭扰丹麦、挪威机场 🇩🇰🇳🇴 丹麦首相:不排除莫斯科幕后作祟 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周二表示,哥本哈根机场发生的无人机袭扰事件是“迄今为止对丹麦关键基础设施最严重的袭击,”她补充道,“我们不排除幕后黑手的任何可能性。” 哥本哈根机场周一在附近发现多架无人机后暂停运营数小时,导致数十个航班被迫改道。警方称有2至3架大型无人机在该地区飞行,且来自多个方向,几个小时后才消失。 当晚,挪威奥斯陆机场也发生无人机干扰事件,导致所有航班被迫改道。 联系到近期欧洲连续发生的无人机侵犯、机场被黑客攻击等事件,弗雷德里克森指出,“我们在波兰上空看到了不该出现的无人机。我们在罗马尼亚也看到了类似的活动。我们还看到了侵犯爱沙尼亚领空的行为。上周末,我们看到了针对欧洲机场的黑客攻击,现在丹麦和奥斯陆也出现了无人机。” 在记者追问下,她表示,不能排除周一事件背后有俄罗斯的操纵,并补充说,攻击的意图可能是制造混乱和恐惧,“测试我们的底线"。
#丹麦机场无人机袭扰
#挪威机场无人机干扰
#俄罗斯幕后嫌疑
#欧洲安全威胁
#关键基础设施袭击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20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