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朱韵和
关注
统计数据
1982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8200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朱韵和
1个月前
1966年,红卫兵在教农民读毛主席语录。翁乃强/摄。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1966年,看宣传海报。翁乃强/摄。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毛的私生活駭人聽聞。外表上,他凝重端莊,而又和藹可親,儼然是一位忠厚長者。但是他一貫將女人作為玩物;特別到晚年,過的是糜爛透頂的生活。他沒有別的娛樂,玩弄女人成了他唯一的樂趣。汪東興說:“他是不是覺得要死了,所以要大撈一把。要不然怎麼會有這麼大的興趣,這麼大的勁?”江青說過:“在政 治上,無論蘇聯和中國黨的領導人,沒有哪一個能斗過他(毛澤東)的縱橫捭闔的手段。在生活問題上,也沒有誰能斗得過他,管得住他。” 我不是給毛寫傳記,只不過作為毛的保健醫生,在二十二年的風風雨雨中,將我的親身經歷,及所見所聞,筆之於書,用以紀念與我患難與共的愛妻嫻,沒有她生前對我的支持和一再鼓勵,我不會寫成這本書。時間間隔太久,又沒有讀些參考文獻,疏漏之處在所難免,盼讀者方家斧正。 ---《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自序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176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一九六六年下半年,紅衛兵興起了抄家風。這時我已遷到弓弦胡同中央保健局宿舍。前後院住了三位衛生部副部長。我自己住在中南海內,很少回家。可是一回來,嫻(李志綏妻子吳慎嫻——編者注)就同我說,幾乎天天晚上,來人抄這三位副部長的家。時常敲錯門,敲打我家。嫻很害怕,萬一抄錯了,進來將這四十 幾本雜記抄走,豈不是有了十惡不赦的罪狀了,應該趕緊燒掉。 我抱着這四十幾本雜記發愁,不敢在家裡燒,怕鄰居懷疑而揭發,又沒有地方可藏。於是我將這些雜記帶到中南海內一組,即毛澤東的住地。靠南牆的小院內,有一個焚化爐,是為了毛澤東和江青不需保存的文件、信件,加以銷毀之用。我就用這個爐子焚燒。燒到還剩下十多本的時候,汪東興打電話叫我到他那裡。他問我,現在正是抄家的時候,江青的廚師告發我,在一組燒毀文件。我告訴汪,我燒的不是文件,是我的筆記。汪說,筆記有什麼要緊,何必燒。我說,這些筆記都同毛有關係,留下怕惹禍。汪說,你一燒更惹禍,這個廚子如果告訴了江青,就完了。我回到一組,看到剩下的十幾本日記,心想這些留下來是禍害,反正已經燒了,再燒一次吧。第二天汪東興又將我叫去。這回他急了,對我嚷!“叫你不要燒,你還燒。主席的廚子來告你的狀了。這事要鬧出去,就成了大問題。你再不聽話,我把你關起來”。我向汪說,已經燒完了,再也沒有可以燒的了。這就是我積累了十幾年下來的日記的下場。文化大革命中間,我一天到晚提心弔膽,片紙支字都沒有保存下來。一九七六年四人幫被捕以後,嫻常常惋惜地說:“太可惜了,那四十幾本日記。如果能保存起來,也沒有事。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為此她常常催促我,寫出這一段的經歷。 ---《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自序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可能是文化大革命提倡的禁慾主義使然,毛回到北京後,有很短一段時間,沒有跟女人廝混。但中南海仍為他每星期舉辦兩次舞會。有次江青從上海回來,也參加了舞會。毛點播了京戲唱段「游龍戲鳳」——在當時已被禁演。這裡使我回想起毛對我講過一段歷史上他的看法。他說:「明朝正德皇帝到山西、雁北一帶, 並不是為了遊樂,目的是鞏固西北邊疆,開拓邊陲。在這一偉大目標下,興之所至,偶而『戲鳳』,也在所難免。」他說的『戲鳳』,就指的是京戲中的這個「游龍戲鳳」。 江青現在成了文藝界的仲裁者,整個人都改頭換面。江青的服裝大變。過去她一貫穿西裝、半高跟皮鞋,現在成了近似所謂毛服的上衣及長褲,腳踏平底鞋。她看到我的時候,顯得很嚴肅,好像她已掌握了一切,可以決定一切。現在的江青不容許舞會這類活動。八月底時,她讓毛不再組織舞會。 毛不久跟我說:「這下我做了和尚。」 自從停止舞會活動以後,毛沒有了尋歡作樂的地方。短短數週後,他開始用人民大會堂的一一八廳作為他消遣的所在。如前所述,他在人民大會堂內,有一幫「女朋友」,即各個廳,如福建廳、江西廳等的女服務員,她們輪流來陪他。因此,外面的文化大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毛依然故我,過著帝王般優哉游哉的生活。 ---《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176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京生:插队时的地主邻居 上山下乡时,我与村里唯一的一户地主是邻居。这个地主分子,沉默寡言,胆小怕事,见任何人都低头而行。生产队在土墙上写宣传标语,只有他能写。写标语前,他总要让别人核实要写的究竟是什么标语,生怕写错了被打成反革命。他干活从不敢偷懒,无论队长安排什么活,总要想办法加 班加点干完。谁家有病,谁家就“命令”他去给人家先看看。到了春节,全村的对联都是他一个人没日没夜地写。后来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走起路来咳嗽不停。他虽然被全村人瞧不起,可他是全村唯一懂政策的人。 大伙都把地主家的女主人叫地主婆。地主婆干活也很老实,从来没有投机取巧的现象。邻居一泼妇不知什么原因整天指桑骂槐,地主婆明知骂的是自己,却装作什么也没听见。这个泼妇骂人不解恨,就跑过去撕地主婆的头发。一起干活的人都不敢劝解,地主婆就只有让对方撕打够了痛哭的份儿。她上工最早来,收工最迟回,忧伤的脸上从没见过笑容。 这对地主夫妻有两儿两女。大儿子,大伙都叫他“地主家的”,初中毕业上不了高中,就回村劳动。他和他家里人一样,上下衣服破烂不堪,也很少和别人一起说话,总是不停地干活。他一米七八的身高,全身很瘦,面容看起来很清秀,但头发很乱、很长。他数学、物理特别好,历史事件也知道很多,会吹笛子,还会写诗词,在他们村绝对是人才,但他的才能从来没有机会施展出来。他不被人了解时看起来很冷漠,了解他之后就知道他有太多的委屈和无可奈何。小儿子初中毕业,大女儿小学没读完就回家劳动了,小女儿托改革开放的福上了大学。 (选自《黑五类忆旧》第十二期,2011-04-01)
中共统治下: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 927 条信息
民生维艰:欠薪蔓延,底层挣扎· 1259 条信息
民生凋敝:欠薪潮激化社会矛盾,底层陷生存危机· 1285 条信息
多地欠薪维权频发,底层民生困境难解· 1574 条信息
#地主
#上山下乡
#逆境中的才华
#沉默与压迫
#时代的悲剧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2020年4月20日,工作人员守卫着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一个社区的入口。 图片来源:法新社/盖蒂图片社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上海封控区 Medical staff in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in an area of Shanghai under lockdown on Friday. Aly Song / Reuters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溃坝原因 造成板桥水库溃坝的直接原因是,水库泄洪道的闸门銹死。自50年代后期水库工程扩建以来,闸门一直没有用过,也没人去检查,由于暴雨大,入库水位上升很快。当8月7日特大暴雨降临、水位超过警戒水位时,才下令去打开水库泄洪闸门排水。但是,在这最紧急关头,17个泄洪闸,仅5个能打开,其余 12个全部打不开。迅速上涨的洪水冲垮了大坝,溃坝时最大出库瞬间流量为7.81万立方米每秒。6小时内,向下游倾泻7.01亿立方米洪水! 还有专家告诉新华社记者张广友:“治理江河应当是先治本,后治标,或者是标本兼治。我们这些年来,实际上是只治标,不治本,或者说忽视治本。这是中国水利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中国是个少林国家,森林覆盖率本来就很低,(1953-1957年)农业集体化中的‘杀猪砍树’,(1958-1960年)大跃进运动中的大炼钢铁,以及(1966-1978年)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开荒修梯田,使国土的森林和植被覆盖率大大减少,水土流失愈趋严重,结果是‘吃了祖宗饭,造了子孙孽’……上游山区森林植被率低,这是这次造成两座大型和50多座中小型水库垮坝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当台风和暴雨来袭时,如果有准确的气象预报,也有利于防范。但是,当时,河南郑州气象台,两派群众组织正在打派仗,没有观测,那个雷达压根儿就没有开,没记录。 人命关天。但是,在1975年8月板桥水库溃坝事件发生前,从中央到河南省到驻马店地区到板桥水库,各级领导没有采取任何强有力的预防措施,最基本的气象预报没有,最基本的防洪物质没有,最基本的通讯保障没有,深更半夜,成千上万老百姓在睡梦中被夺去生命。之后,因炸坝、饥饿、疾病等,导致23万人丧生。 这次溃坝事故,有天灾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人祸。这是中共建政后漠视生命、争权夺利、极左杀人的一起典型案例。 ---王友群:1975年河南溃坝23万人死亡之谜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掩盖真相 2010年,(板桥水库)事件发生35年后,《南方都市报》记者到板桥水库采访时,一位巡逻的警察说:“你问‘75.8’吗?我们这代人没有几个知道。” 如此巨大的灾情,当年的新闻媒体没有报道。多年后,新华社记者张广友披露了其中的部分内幕:“我问(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纪登奎:这次水灾如何报道 ?他说:‘中央领导已经决定这次水灾不作公开报道,不发消息,特别是灾情不仅不作公开报道,而且还要保密。’我对此不理解,当即反问:为什么?这么大范围的大水灾能保住秘密吗?” “他说:‘这是中央领导的决定……你们的任务……(是)宣传抗洪抢救中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 至今为止,中共没有公开发表全面的调查报告和系统的事故分析。据说水利部淮河委员会在溃坝事故发生四年后,也就是1979年,有过一个调查报告,但没有公开发表,仍被当作保密文件锁在保险柜中。 及至《探索》(Discovery)频道的节目在中国播出后,不少网友还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在论坛发帖求证:“板桥水库事件是真实的吗?是不是国外媒体的恶意杜撰?”有网友的回复说:“我便是此次事故的幸存者。那真是一场不堪回首的噩梦!” ---王友群:1975年河南溃坝23万人死亡之谜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凤仪“武装暴动”案 就在“荥经惨案”发展至最高潮之际,荥经县凰仪公社发生了震惊四川高层的凤仪“反革命武装暴动”案。其案情就是凰仪公社武装部长李文中,带领“五类分子”武装抢夺国家粮库。 凰仪位于荥经县城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六0年春,凰仪公社各食堂都断粮绝炊,短短几个月,死了快一半人。有的 在地里干活,倒地就断气了,有的在路上走着就倒地死亡。在公社驻地凰仪堡的小街上,几乎天天有死尸。偏桥沟、木沟岩一带村子几乎死绝了人。 当时李文中是凰仪公社武装部长。李文中的婶娘死后,叔叔带两个儿女去逃荒,还没走出公社地界,一家三口全死在路上,几天后有人告诉他才去收尸。他把三个尸体背上,轻飘飘的加起来没一百斤!一路上,他看到路边、河边、山坡上,到处都是枯瘦如柴、皮包骨头的死人。 李文中本是一个忠厚老实,积极听话的干部。眼见死人如潮,于是找到县委,向饶青反映灾情,要求立即发粮救灾。没想到招致饶青一顿狠批,说他是“站歪了阶级立场”,要严肃处理。 李文中实在忍不下去了。于是决心宁肯自己死了,也要为还没死的老百姓搞点粮食吃!于是,他拿起了枪,率领公社部分武装民兵和勉强能走动的社员,进行了一次在当年真是石破天惊的伟大壮举——持枪闯国库,开仓抢粮救灾民!当他持枪和饥民们一起闯进公社粮库时,遭到粮库干部的阻拦。李文中怒火中烧,用枪顶着站长,逼他打开粮仓,随行的饥民欢呼雀跃,一袋袋白米和谷子,被背回了饥民的家中。 据他后来对劳改营中的“同改犯”李天德和廖志强说,当时荥经县死人太多了!尤其是凰仪公社,家家户户都有饿死的,有的一个村子都死绝了。还有吃死人的,杀老婆孩子吃的,惨不忍睹啊!眼看到那些全家死在屋里,尸体都发臭了也没人过问的情景。 他还讲到当时的想法:抢国库是死罪!去他妈的,与其饿死,不如抢粮。死我一个,救活那些太老实、太可怜的老百姓,死也值了!没想到还能够活了下来,那更值了! 饶青书记闻知凰仪公社李文中带头抢劫国家粮库,怒不可遏!说他带领五类分子搞反革命武装暴动,报经上级批准,以发动“反革命武装暴动”罪,将其逮捕。1962年,判刑20年。送到四川省第四监狱,即苗溪茶场劳动改造。 他曾愤愤不平地对人说,其实跟他一起去搞粮食的人,全是贫下中农,没一个是五类分子。五类分子比社员更惨,早就饿得死翘翘,没死的得水肿病,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据李天德回忆:他到苗溪茶场基建队时, 李文中已经劳改8年。那是个不到1米6的小个子,干瘦发黑,30多岁,看起来显得很苍老,思想压力也大,沉默寡言,很忠善。 1970年,“同改犯”廖志强在得知其案情后,要他写信给省里要求平反。不料李文中却说,他是不能平反翻案的。因为他确实带着枪,带着社员群众去抢了国家的粮食。对政府来说,这是不赦之罪,自己是罪魁祸首。但对他自己而言,虽然判了二十年,但决不后悔!那些抢到粮的人,死前还是吃了一顿饱饭的嘛,他对得起自己做人的良心!他说:一个政府,最起码的事,是应该让人民吃饱饭! 对于这位以“让人民吃饱饭”、哪怕是坐牢死罪也要“对得起自己做人的良心”的李文中,自打闻知其事迹那一天起,即从我的内心深处对他怀有深深的敬意。 2004年9月,为调查“荥经惨案”和凤仪“反革命武装暴动”案,我来到荥经实地调查。一提起李文中,过来人无不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人们至今还记得这位为民舍身勇士当年的事迹!但我没有找到知其下落者,因而也未能够找到有关这位勇士最终结局的线索。在我心中,是以为憾!谨此以文记之,英雄不泯,永誌人间! ---荥经惨案与“武装暴动抢粮”救民案 ——“大跃进·苦日子”百县典型调查系列 余习广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心花怒放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1969年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1969年,江苏省武进县(今属常州武进区),工地广播站。汤德胜/摄。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1976年,湖北襄樊市街头揭批四人帮的大字报。
人民日报高层震荡:公信力遇挑战· 40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宣傳畫 1.造反有理, 7/1968 2.紅色恐怖萬歲,1967年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2020年2月2日,武汉火神山临时医院即将竣工。 图片来源:美联社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2020年3月16日,在重庆,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人们用纸板隔开,在一家餐馆外吃午餐。 图片来源:中新社/盖蒂图片社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佚名:油画《我的前夫》看哭无数知青人 油画《我的前夫》,原名《青春之歌》,是当代知名画家王国斌先生知青系列油画中的代表作。画中的新娘和新郎,端坐在土窑洞前,新娘是位回城绝望的女知青,新郎是村里男人中的幸运儿。他们的婚姻注定被政治操弄,当回城的机会来临,便永生不再见。 在这幅作品中 ,新郎穿着新布鞋和新的粗布衣裤,脸色黝黑苍老,手指粗大扭曲,笑得合不拢嘴。知青新娘的眼神和坐姿则透出了她的无限委屈、忧伤和无奈。她已经无家可归,她的父母也许身陷牛棚或遭不测。她脚边的旅行包是她的全部嫁妆。标语、牧羊铲和角落的胶鞋说明新娘是个放羊的知青。她脚上穿的一双红色绣花鞋与她浆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是那样的不和谐。她嫁给了老羊倌,做了那个时代的祭品。 据说油画初展时,很多老知青泣不成声。2007年首都博物馆“融合与创造2007中国油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展出时,当场就有几位知青泪流满面,是观众留言最多的作品。
#知青
#油画
#婚姻与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沈志华永远不会放弃追寻中国的历史秘密。但他想知道的是,此时此刻,那些真正重要的文件是否依然存在。 离职时,很多高官都会对文件大肆洗劫。周恩来的妻子据传带走并毁掉了一些档案。毛泽东的妻子据信也毁掉了一些文件。 中国共产党保留的记录远比苏联共产党要少。在苏联,相关档案的解禁催生了一个 全新的冷战历史产业。 “俄罗斯有保存记录的传统,”他说。“中国共产党是从地下组织发展起来的,总是遮遮掩掩,很多事情都没有记录。有关50年代政治局会议的记录少之又少。他们从来不把事情写下来。”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他的政治关系至少能够帮助他走进中国重要档案馆的大门。但是,仅仅进去是不够的。 一个官僚制体内的朋友曾经解释过这个问题。他说:“‘你知道1996年那项法律,’”那个朋友对他说。“‘但你不知道还有“十不”。不准查看宗教、外交、国家领导人的私事。’我说,‘那我能看什么?’那个人说,‘基本上什么都看不了。’” ---学者沈志华:盼共产党将隐秘历史公诸于世 JANE PERLEZ 纽约时报中文网
#中国历史
#沈志华
#档案
#历史研究
#中共档案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很多行宫是毛泽东在全国处于大饥荒时亲自决定修建的,毛泽东在1960年5月向湖南省委提出在滴水洞造行宫,以便以后可以来此休息。湖南省委深谙朕意,便修建了湖南韶山滴水洞行宫(代号203工程)。 滴水洞行宫参照毛泽东在中南海的住房式样,再吸取苏联建筑保暖防寒的优点,修建了以三座大楼为主体的建 筑群,毛泽东住的那栋楼有主房、副房、会议室、餐厅、娱乐室、室内豪华的游泳池等,同时还修通了韶山冲到滴水洞的公路。 后来又增修了防核防空的防空洞、防震室、指挥室等军事设施。洞的两端各有厚度近尺,重达几吨的装有自动控制的粗重铁门。即使洞外施放原子弹,也无损洞内指挥系统和洞里人员的安全。滴水洞工程一、二、三号主体工程建筑面积共3638.62平方米,一号仿毛主席中南海的住房模式,供毛主席使用,双回廊,内设主房、副房、会议室等。从一号通往二号的回廊,有数间偏房,为卫士、服务员所居住。二号是两层楼的客房,共有24间。三号有数层,就在进大门不远的山脚下,距一号和二号约有六百米左右,是毛主席的警卫中队、省委接待处的同志留宿地。从1960年下半年开工到1962年竣工的这座别墅,连修韶山冲至滴水洞的公路、美化环境在内,耗资1亿2仟万元(那时30元可以够一家人糊口)。如果毛泽东用建别墅的钱去买粮赈灾,可供湖南饿死的248万饥民吃一年。 除滴水洞外其它的行宫还有:济南南郊宾馆、青岛迎宾馆、青岛八大关小礼堂、合肥董浦宾馆、庐山芦林一号别墅、南昌828宾馆、长沙蓉园、成都金牛坝宾馆、武汉东湖梅龄别墅、武汉东湖宾馆、郑州省委第三招待所、北戴河莲花山别墅、北京密云水库湖心岛别墅、北京香山双清别墅、北京玉泉山别墅、哈尔滨花园村一号楼、广州南湖行宫、广州小岛一号楼、南京紫金山宾馆、南京伊村饭店、杭州西湖行宫、杭州刘庄宾馆、杭州汪庄宾馆、金华601别墅、上海西郊宾馆等61处奢华行宫,其中滴水洞使用率最低,滴水洞从1962年竣工到80年代末期开放,毛泽东仅于1966年6月18日至28日在此居住过11天。1986年滴水洞终于水滴石穿,对外开放,已经变成韶山的著名旅游景点。 ---毛太岁:众多行宫今犹在,不见当年毛主席
毛泽东豪华行宫建设引发社会争议,民众苦难与权力奢华形成鲜明对比· 5 条信息
#毛泽东
#大饥荒
#行宫建设
#滴水洞
#湖南韶山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河南郑州的省委第三招待所修建于60年,在远离市区的黄河附近。 当时正值河南省内饿殍遍野,但这些宫殿照样大兴土木,用靠高征购、高积累聚敛起来的民脂民膏兴建的这个宫殿群永远将铭刻在这些累累白骨堆起来的墓碑上。 这个行宫除按当时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的人数以每人一个套间盖了一幢大楼外, 还别出心裁地给当时中共的七位领袖每人建了一幢别墅, 从总书记到党中央主席规格面积逐级递增,以毛别墅最为宽大考究。 毛的卧室里专门修了一条秘密地道,用以毛遭遇万一情况时逃跑。当年建成后因信阳饥荒惨案,中共中央再没来郑州开会,尤其是那幢主席别墅永远紧锁着大门,自建成从未有人住过。 如今已经改为达官显贵下榻的黄河迎宾馆,或许将其改为纪念无数河南饿死鬼的大跃进纪念馆更为合适。 ---毛太岁:众多行宫今犹在,不见当年毛主席
毛泽东豪华行宫建设引发社会争议,民众苦难与权力奢华形成鲜明对比· 5 条信息
#河南郑州
#省委第三招待所
#奢侈浪费
#历史事件
#毛泽东
#中共领袖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成都「皇城」老照片 1949年后成都皇城随着城市的改扩建工程而被逐渐破坏,在1960年代末期的文化大革命中被彻底摧毁,在原址修建“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和毛主席雕像。皇城拆除后,该地改称天府广场。
#成都
#皇城
#老照片
#城市改扩建
#1960年代
#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展览馆
#毛主席雕像
#天府广场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成都老照片(60年代)
#成都
#老照片
#60年代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个月前
1.搬着长凳去公社开会,上海,1976年 Commune carrying benches to meeting, Shanghai, 1976 2.南京路海报,上海,1976年 3.电影海报,上海,1976年 4.福州西藏路上海, 1976
#搬着长凳开会
#1976年
#公社会议
#上海
#南京路海报
#电影海报
#福州西藏路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
80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