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阅兵

勃勃OC
15小时前
九三阅兵装备信息全网最全总结 9月3日上午,九三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时长约70分钟,编设约45个方(梯)队;习近平发表讲话并检阅部队;俄罗斯总统普京、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到场,同台画面成为国际舆论焦点。 阅兵中出现的核心技术与装备看点如下: 一:战略威慑(核“三位一体”与远程打击) 多家媒体称:新型洲际导弹“东风-61”(DF-61)首次公开受阅,被解读为继DF-41之后的新一代机动洲际打击力量;同时展示了“巨浪-3”(JL-3)潜射洲际导弹,指向更成熟的海基核反击能力。上述型号目前以媒体识别为主,官方细节仍待进一步权威图谱。 报道亦提到机动式洲际导弹家族的新改型(如DF-31BJ)出现。 二:高超声速与“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 阅兵突出“高超声速武器”与远程精确打击能力——这是全场关键词之一。路透对“高超声速导弹”与无人装备的集中亮相有概括报道。 港媒与外媒援引现场画面称:出现东风-26D(DF-26D)反舰弹道导弹等改进型,进一步强化对大型水面目标的远距威慑。 三:空中力量与电子战 China Daily披露了当天空中梯队的部分机型:H-6N/K/J远程轰炸机列阵;歼-20(含编队多型号标识)、歼-16D电子战机、以及歼-35A隐身战斗机飞越受阅,显示远程打击+电子压制+隐身夺控的链条化能力。 《华盛顿邮报》同日稿件也将“新一代武器、包括反舰高超声速导弹、隐身J-35、巨型水下无人平台”等列为看点(其中特定型号以媒体前线观察/研判为主)。 四:无人与“新域新质”作战力量 官方口径明确:集中遴选“无人智能与反无人装备、网电作战等新型力量”受阅。现场设置“无人作战群”,陆/海/空多型无人机、无人艇与无人潜航器成建制通过,体现蜂群、自主协同与反无人能力的体系化建设。 五:地面突击与装甲 港媒报道展示了新批次主战/支援装甲(如99B与所谓“100坦克”等),强调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作战与乘员生存/续战能力;官方仍未发布详细技术规格,需等后续军媒技术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