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

3周前
6月9日——6月13日当周宏观大事纪要:(可直接保存思维导图) 6月9日周一, 中美继5月10日中美日内瓦贸易会谈之后,双方再次约定在6月9日的伦敦进行双边贸易磋商机制会议,时间持续至6月13日。 中方代表人员有副总理何立峰率队 美方代表包括财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以及贸易代表贾米森。 评估: 重点宏观事件,密切关注,只要不传出最坏消息基本都算是利好,有助于缓和风险市场被关税压抑的情绪 但是,上周经过小伙伴的分享,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作为特朗普的头号小弟,完全是站在特朗普角度看待问题,很有可能给本次中美会谈提升沟通难度。本周在日本,本森特以及卢特尼克三人就在谈判桌上大吵起来,这算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6月10日 01:00:苹果公司举行开发者大会,将公布其新的人工智能应用策略。 23:30:美国1年期美债拍卖 评估: 对AI或者关注苹果公司股价的小伙伴可以关注开发者大会的相关内容。 6月11日 01:00 : 美国3年期美债拍卖 20:30:美国5月CPI数据 评估: 重点关注晚间的CPI数据,这是经历了4月2日解放日关税全球上调之后的第二个月,如果说第一个月关税对通胀的传导性较差,那么随着时间推移,5月6月的通胀数据更有效的展示出关税对通胀的影响 不过需要注意,在上个月的美联储会议纪要中提及,美联储更换了对对通胀的观察机制,从“平均通胀目标”AIT 更换为更加传统的“灵活通胀目标”FIT 观察机制的改变意味着未来美联储对于通胀的变化以及判断更加灵活,简单来说就是在特定阶段,例如经济过热,就业稳定的阶段,是容许通胀短期快速反弹,并不会立即因为通胀上涨而做出相关货币利率调整 这可能会削弱关税刺激通胀恶性反弹给市场以及给市场预期美联储动作带来的预期 再直白点说就是可能5月6月通胀反弹加速,也并不会影响太多美联储对目前货币利率的观点,目前2025年降息2次以及9月降息的可能性不会因此受到太大影响 不过对于风险市场而言,如果CPI出现较大的波动,市场依旧有会相应的波动 6月12日: 01:00 :美国10年期美债拍卖 20:30 :美国5月PPI 月率/年率 评估: 个人会届时解读10年美债拍卖的情况, 10年美债是风险市场的晴雨表,同时也是债市中最为热门的品种,他的销售情况,可能会透露出美国债务潜藏的风险 PPI数据作为优先于CPI的数据,将会进一步加深市场对于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同时PPI数据是作为供给方数据,届时会看到对关税的反应如何。 6月13日 01:00 :美债30年期拍卖, 04:30 :美国至6月5日当周外国央行持有美国国债(亿美元) 22:00:密西根大学通胀预期 评估: 依旧是在拍卖后我会分析30年长债的拍卖情况,作为长债代表,看一下6月份美债的情况,同时后续的当周外国央行的持有美国国债数据可以作为参考。 密歇根大学通胀预期,因为持续以来的“失真”,已经脱离了市场的敏感区以及关注区 整体评估: 本周看似有通胀,有10年30年美债拍卖,其实最重要的还是9号开始的中美贸易谈判,这个权重最高 对于通胀来说,经过这段时间的各项预期调整,通胀就算反弹,市场也不会太过恐慌, 而对于债市来说,个人预期不会有太大问题,毕竟目前10年 30年美债的收益率依旧处于高位,而这个高收益率必然会继续制造债市的购买“热潮” 观察债市情况主要是看得标利率是否都高于票面利率,还有配置百分比以及详细数据来看,判断当前债市是否有“虚假繁荣”的可能性,这是潜在风险 而且随着进入6月,美债面临大量的新旧债务结构更替,债市拍卖更是一个重点关注点。
1个月前
🔥【石破天惊】温家宝主导?中共同意开放媒体新闻出版互联网? 在5月10日至11日的瑞士日内瓦美中贸易谈判中,双方意外达成90天内大幅撤销关税的临时协议,引发外界高度关注。外媒分析此次谈判能迅速达成协议,是因为主导谈判的并非习近平派系,甚至传出已有五位中共政治局委员与习近平划清界线。 中共谈判代表李成钢在谈判前就“预告”,无论声明何时发布,“都会是世界的大新闻”,显示北京方面早有定调。 路透社在5月11日报导,中共派出的谈判阵容除对外公开的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外,还包括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公安部副部长徐大彤。华尔街日报记者魏玲灵更在5月9日披露,公安部部长王小洪亦现身日内瓦,这进一步加深了外界对谈判背后主导权归属的疑问。 时评人李大宇在自媒体上分析,谈判之所以顺利,与非习近平系人马实际掌控主导权密切相关。他指出,中共官方仅对外公布由何立峰率团赴瑞士,但何立峰素来是习近平的坚定亲信,对美立场强硬,按常理不会轻易让步,因此谈判能取得突破显得反常。他说:“实际上名单另有其人,直到路透社披露才真相大白。” 其中,李成钢刚刚取代习近平亲信王受文,出任国际贸易谈判代表。他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并拥有德国汉堡大学法律经济学硕士学位,是李克强的学弟,曾长期因政治派系问题无法晋升,被视为团派背景鲜明的专业型干部。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同样毕业于北大经济系,曾赴英国留学,撰有《全球金融何处寻求再平衡》等著作。他在财政部负责关税事务,与习近平并无直接派系联系。 公安部副部长徐大彤并非公安系统出身,长期在天津任职,后调任山西担任副省长兼公安厅长,也不属于习派人马。 李大宇进一步指出,虽然何立峰和王小洪都被视为习近平亲信,但实际的谈判成果却更符合温家宝所代表的“改开派”路线。他直言:“这不是习近平风格下的结果,而是温家宝主导下的产物。”他认为,温家宝一向倡导通过机制化协商处理中美贸易分歧,不同于习近平的对抗式逻辑。 评论员苏小和则在自媒体透露,有五位政治局委员已与习近平划清界线,其中就包括参与谈判的何立峰。他指出:“习近平现在要么被控制,要么就是不得不屈服。他身上承受着来自军中、改开派以及美国川普政府的三重压力。”苏小和表示,协议最大的一个看点不是关税,而是中共同意开放媒体、新闻、出版、互联网等领域。 阿波罗网评论员王笃然表示,这种内容如果真有,当然是“突破性内容”,可以说是石破天惊。但这种说法缺乏其他信源佐证,几无可能。因为一旦放开舆论监督,有了新闻自由,打开互联网的封锁人人都可以上外网,中共积累的历史罪责势必曝光,不仅将引发剧烈社会反弹,而且会导致中共崩盘。 综合来看,此次日内瓦协议不仅暗示中共内斗进入新阶段,也显示习近平已失去对党政外交的全面控制。李大宇称:“真正的主导者,已经不是他了。”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
1个月前
中国官方新华社、央视网发出权威报道,中美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贸易谈判后发表联合声明,双方认识到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以及可持续的、长期的、互利的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性。根据声明,双方承诺将于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以下举措,大致內容包括:美方:1、将4月2日对中国加征的34%对等,在90天内暂按10%征收;2、取消4月8日和4月9日的报复性对等关税。即125%对等关税在90天内暂按10%征改;90天后若双方仍未谈妥,恢复到34%(后两次报复性的累加的对等关税已经取消)。 中方:1、相应修改4月2日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的关税,仅保留剩余的10%;2、取消之后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实施的报复关税;3、中国也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可能涉及稀土出口管制等)。 声明表示,采取上述举措后,双方将建立机制,继续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根据需要,双方可就相关经贸议题开展工作层面磋商。 中美双方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达成这个成果,远远出乎全球市场预料之外,也出乎所有投资人预料之外,媒体和财经观察人士普遍认为这个成果不可思议!香港恒生指数当天收盘大涨2.98%。消息公布时中国内地股市已经收市,当日上证指数涨幅为0.82%,深成指涨幅为1.72%。美国股指期货应声大涨:标普500上涨2.8%,纳斯达克上涨3.6%。同时,人民币也涨到六个月以来的新高。 如果是这样的结果,此前剑拔弓张的口水战不过是虛晃一枪浪費时间,在中方舆论兴高采烈又喊赢了的时候,压根不提川普上台之前加征的“双反关税”,上台之后又加征的20%芬太尼关税,每件800美元以下小额包裹关税,以及美国对全球加征的钢铝、汽车和汽配加征25%“行业关税”,在联合声明中没有涉及,也根本不受影响。川普上任之前,美国对华关税整体大约是13.7%;如果加上20%芬太尼关税,10%对等关税,钢铝、汽车和汽配件25%的行业关税,加起来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关税按美国进口总额计算未来90天内大约是44%,与美国财长之前透露的50%大致相等。 125%的对等关税本来就是双方堵气的结果,90天内暂降至10%,在90天暂缓期过后,最多只会恢复到34%,看来中美贸易硬脱钩不是那么容易,美国商界对川普的关税政策施加了巨大压力,在压力之下,川普也不得不退让,而对中共来说,50%以下的总体关税能夠承受。
1个月前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日内瓦举行的美中贸易谈判只是试探,外界不要抱太大希望。习近平目前并沒有打算跟美国达成任何贸易协议,他手中还有许多牌要打,一方面可以把中国商品疯狂倾销到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甚至是欧洲,另一方面刚刚鼓动巴基斯坦对印度开战,让美国转移供应链的希望落空,病毒肆虐之后,习近平看到西方产业虚空,连基本战略物资都无法自给而且离不开中国,这更加增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指方向的野心。 不久前,中国财政部长蓝佛安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美国悄悄会见,但中美双方都沒有对外透露消息,很显然蓝佛安做不了主,也不希望让外界知道中国想谈。在瑞士何立峰和贝森特才是公开接触,而且是在第三国,这说明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式的谈判,很可能会拖到美国中期选举乃至下一次美国大选,中国对美国两党政治非常了解,也知道如何利用一方打击一方,况且中共对美国政客和商界学界精英的滲透收买已经取得辉煌的战绩。 外界对这次接触式谈判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期待在关税重锤之下达成新的协议,完全是无视习近平新时代的政策改变,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当天强调对话必须基于“相互尊重、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原则,并警告“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中国明确表示,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以谈促压”或放弃自身原则的协议。 也就是说,中美谈判主要围绕既脱钩又对抗,还要对危机进行适度的调控。 中国国内的政治气氛也沒有跟美国达成贸易新协议的可能,外交部甚至制作了精美的“不跪”短片,加上军队和党内的大清洗还在延续,四中全会何时召开也沒有说法,习近平究竟选择跪还是不跪恐怕连何立峰也不清楚,就像川普上一个任期,刘鹤也不知道习近平的真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