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

2周前
2周前
稀土企业MP的投资分析报告: MP Materials (NYSE:MP) 是美国最大的稀土生产企业,运营加州的 Mountain Pass(山口)矿山和加工厂,该矿床被视为全球最富稀土储量之一,且是西半球唯一的大规模活跃稀土生产基地。公司通过下游一体化工艺从原矿开采、选矿到分离冶炼一站完成,高度自给自足(自发电、循环水利用、零排放)。2024 年,Mountain Pass 矿场产出稀土氧化物(REO)含量为 45,455 吨(创美国纪录),NdPr 氧化物产量 1,294 吨。2024 年度公司营收约 2.039 亿美元,净亏损 6,540 万美元(2023年营收 2.534 亿美元、净利润 2,430.7 万美元)。公司还自2024年起回购股份 8.6%,累计支出2.251亿美元 MP Materials 拥有从矿石开采到分离冶炼的完整供应链。一方面,其山口矿场通过球磨、浮选、焙烧、浸出、溶剂萃取等多级工艺提取高纯度稀土精矿;另一方面,新近建成的分离工厂已恢复对重稀土(HREE)和轻稀土(LREE)的提炼能力。例如,美国国防部此前向 MP 提供3500万美元资金,用于建设商用规模的重稀土处理厂,使其能够提炼以生产高性能永磁体所需的镝、铽等元素。这意味着 Mountain Pass 在2020年仅可产轻稀土(主要是钕、镨、铈、镧),如今正加速构建重轻稀土全流程加工能力,逐步降低对中国合作者的依赖(过去长期将精矿出口至中国加工)。此外,MP正在德州沃斯堡建设独立的稀土金属与磁体制造厂,计划生产高纯度 NdPr 合金和 NdFeB 永磁体,将矿源与下游磁性材料产业链“一站式”整合。该项目得到政府扶持(2024年获58.5百万美元 §48C 投资税收抵免,并已获通用汽车的长期供货订单,用于其 HUMMER EV、LYRIQ、Silverado 等电动车电机。 这形成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和完整产业链优势:MP 集矿选、分离、合金制造、磁体生产于一体,是北美目前唯一具备全链条稀土业务的企业 供需与政策:未来1年内稀土需求预计继续增长(新能源汽车、风电、国防现代化等),但短期价格不稳。中国若进一步限制稀土出口,将转嫁部分价值链至西方,这对MP等西方企业是机会和挑战并存。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提供税收优惠和补贴,加速关键矿产国内生产。MP 已获 §45X 生产税抵免并进入 DPA 关键矿产项目名单。政策红利和产能释放有利其长远发展。 财务与估值:MP 目前仍处于高投入期,短期亏损和高估值存风险,但若产能如期兑现(如2025年末磁材厂量产),盈利能力有望提升。机构投资者对其持乐观态度(增持评级及目标价高于现价,但也警惕集中度风险与价格波动。与 Lynas 等国际同行相比,MP 融入美国供应链优势突出,但规模和现金流相对较小。 总体展望:在中美博弈中,MP Materials 是少数独角兽级国内稀土资产,战略价值高。若全球对稀土需求继续攀升,且美国政策持续支持国内产业链建设,MP 在未来一年内依旧具备上涨潜力。但投资者需关注全球市场供需变动、中国政策走向、公司产能兑现情况等关键因素。
3周前
"不止有稀土,特朗普才发现:天平已向中国倾斜" 观察者网 熊超然 “中国在稀土供应链上的成功,改变了贸易谈判中的力量平衡。” 当地时间6月8日,英国《金融时报》围绕这一观点,同时援引分析人士和商界人士报道指出,中国掌握着关键矿产供应链的主导权,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咄咄逼人滥施关税后,中方出台一系列稀土出口管制,这不仅给美方带来了压力,还为中方提供了对美博弈的筹码,更表明中方有能力对更为广泛的关键商品实施出口管制措施。 分析人士指出,出口管制不仅帮助中国反制了美国,还打击了那些迫于美国压力而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的第三国,而在稀土出口管制方面发现杠杆作用后,中国未来还可以将这种方式复制到高科技供应链的其他领域,比如:针对美方可能进一步收紧的芯片管制,将钛、镁和轻稀土等材料也纳入出口许可制度中。 此外,中国还在新型超强磁铁、晶体管、电池、新型芯片和软件等生产方面具有主导地位,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机器人、传感器、智能手机等领域构建了“强大的产业协同生态系统”,以及相应的半导体、电池和人工智能技术。“杠杆平衡正迅速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特朗普和他的团队才刚刚开始意识到这一事实。”一名分析人士表示。 今年4月2日,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全世界高举关税大棒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对华关税高达145%。 随后,中方立即出台系列措施精准反击,除加征关税外,还对钐、钆、铽、镝、镥、钪、钇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英国《金融时报》当时曾援引业内人士透露,中方正在建立出口许可制度。而在去年12月,中国还曾宣布严控对美出口镓、锗、锑、超硬材料、石墨等相关两用物项。 专家认为,中方最近的出口管制措施,已将衡量中美贸易谈判力量的“天平”,转向北京方面倾斜。 风险控制咨询公司化险集团 (Control Risks) 的中国分析主管安德鲁·吉尔霍姆(Andrew Gilholm)表示,出口管制不仅帮助中国反制了美国,还帮助打击了那些迫于美国压力而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立场的第三国。 “简单的事实是,我们对此缺乏先例可循。出口管制对北京而言堪称理想的工具,他们可以调整、收紧、放松,使其适用于所有国家或单一国家。”吉尔霍姆表示。 《金融时报》称,分析师们认为,美国和欧盟目前面临的危险在于,中方在稀土出口管制方面发现的杠杆作用,也可能被复制到高科技供应链的其他领域,而美欧都挑起并陷入了与中国的贸易争端。 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的一份分析报告指出,如果中方希望对未来的局势升级(比如美国进一步收紧芯片管制)作出回应,可以限制钛、镁和轻稀土等材料的流动,这些材料迄今为止还未被纳入新的出口许可制度之中。 咨询公司佳富龙洲(Gavekal Dragonomics)的研究主管葛艺豪(Arthur Kroeber)在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说,中国还主导着新型超强磁铁、更高性能的晶体管、更密集、更便宜的电池以及新型芯片和软件的生产。此外,他还提到中国在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无人机、机器人、传感器、智能手机等领域构建了“强大的产业协同生态系统”,以及为这些产品提供动力的半导体、电池和人工智能技术。 “杠杆平衡正迅速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倾斜,特朗普团队才刚刚开始意识到这一事实。”他补充道。 近日,路透社援引三名消息人士报道称,随着出台出口管制政策,中国已对稀土磁铁行业引入了跟踪系统。这些知情人士透露,中方的追踪系统已于上周生效——要求生产商在线提交包括交易量和客户名称在内的额外信息。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方于去年6月公布了建立稀土产品信息追踪系统的高层规划,但直到上周才再次提及。报道认为,这一额外增加的审查表明,中国对稀土以及相关磁体的出口管制可能成为长期政策,而中国在这些领域的生产方面几乎处于垄断地位。 中国美国商会今年5月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受稀土管制影响的企业中,超过四分之三仅能维持三个月的库存储备,这突显出许多工厂濒临停产。 中国欧盟商会则表示,被视为“最紧迫”的出口许可证审批数量近期有所增加,但欧盟企业仍在许可证申请流程中艰难应对各种困难。一名商界人士称,目前尚不清楚中方是否有意针对欧洲。 与此同时,中方的出口许可证审批速度放缓,已引发多场紧急双边谈判,并使中国在其他争议领域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据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几周,日本、韩国和一些欧盟成员国已经在北京直接提出了有关稀土的问题。 《金融时报》称,相关国家如今正加强决心以减少对中国工业供应链的依赖,但策纬咨询公司驻上海副总监汤姆·努利斯特(Tom Nunlist)表示,中方目前的出口管制已被证明“非常有效”,而且可能会持续下去,因为各国不可能简单地“在一夜之间开矿并建立精炼业务”。他补充说:“中国首先需要弄清楚的是,如何更精准地运用其本已拥有的强大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