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地缘政治
关注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11小时前
11月12日,路透社报道:通用汽车正推动供应商逐步脱离中国供应链,以应对美中地缘政治紧张和供应链风险,计划到2027年前实现部分零部件采购本地化,但由于中国在汽车零部件和原材料领域占据主导地位,这一转移将成本高昂且复杂。 汽车供应商协会(MEMA)负责人科林·肖表示:“在某些情况下,这种供应链布局已经酝酿了20到30年,而我们正试图在几年内扭转这一局面。”
稀土战升级:美重启矿,中设限期· 49 条信息
#通用汽车
#供应链
#地缘政治
#中美关系
#汽车零部件
分享
评论 0
0
Journeyman
13小时前
为什么拉美国家总是无法突破天花板而总是坠入“中等收入陷阱”? 以前有各种别有用心的说法,比如 1.殖民者不同,拉美是西班牙葡萄牙,而北美也是高贵的昂撒 2.宗教不同,拉美是天主教,而北美是新教 棱镜这期视频戳破了本质,其实这都是美国在二战后维护霸权的结果, 欧洲以及韩日因为位置靠近对抗共产主义和苏联的前线,所以必须扶持,让他们处于次中心位置,可以多吃点肉, 而拉美因为离苏联太远,离美国太近,统战价值低,所以只能在边缘位置,连汤都喝不上 而现如今, 没有了苏联,美国自身又陷入无法再工业化的困境, 在川总眼里,盟友则不再是“相看两不厌”,而是越看越不顺眼,尽占美国人便宜
#拉美陷阱
#美国霸权
#地缘政治
#统战价值
#去工业化
分享
评论 0
0
Inty News
19小时前
突发:川普表示不排除向委内瑞拉部署美军地面部队。
美国B-52轰炸机部署委内瑞拉海域,紧张局势升级!· 12 条信息
#川普
#委内瑞拉
#美军
#军事部署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雪柔
2天前
最不可思议的逻辑! 美国百年来都在帮中国,未占一寸中国土地,却成了头号敌人; 俄国侵占了中国570万平方公里土地,居然是最好的朋友!转
#中美关系
#历史认知
#地缘政治
#俄国
#负面情感
分享
评论 0
0
Rocky
2天前
美国封锁中国,日本紧随其后! 东亚大概率有一场军事冲突,打开种种禁锢,突破第一第二岛链! 地缘政治不稳定,会继续推高黄金1万美金/盎司!🧐
#黄金价格震荡:暴涨暴跌?避险依旧?· 130 条信息
#美国封锁中国
#地缘政治
#军事冲突
#黄金
#东亚
分享
评论 0
0
縱橫日本
4天前
據台灣經濟部數據,從2021年開始的短短3年間,台灣對日本投資增至約1兆2000億日圓,接近此前68年來的投資額總和。台灣有事,當然是對日本有事啦。
#台湾对日投资增加
#台日经济关系
#台湾经济部
#地缘政治
#日圆
分享
评论 0
0
Yaxue Cao
1周前
中共硬把全世界动员起来了。延伸美国财长贝森特的比喻:大家都知中共桌子上有把枪但都相信中共不会开枪;现在中共突突突朝天开了一梭子,大家全醒了。有人说,美国难道没筹码吗?美国当然有筹码,很多,但如果你的筹码动辄都是核弹级筹码,那等于没有。你看到拥核国家有天天在射核弹吗?一个道理。预言:美欧两年内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
美澳联手挑战中国稀土霸权,全球资源争夺战升级· 26 条信息
#中共
#美国
#稀土
#经济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周前
🔥 川普拒賣臺灣:王冠上的寶石誰敢動? 「Taiwan is Taiwan」——川普一句話震撼中南海。 臺灣是美國與全球供應鏈的命脈。 誰想當世界霸主,就得先守住臺灣‼️ #川普 #台灣 #中美關係 #地緣政治 #晶片戰略 #國際安全 #時政評論 #台美關係 👉 看完整影片請到: 🔥
特朗普言论引发台湾担忧:中美贸易与和平统一的微妙关系· 69 条信息
#川普
#台湾
#中美关系
#地缘政治
#国际安全
分享
评论 0
0
MilesYu 余茂春
1周前
共產黨中國從來就不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 余茂春 (Miles Yu) 二零二五年十一月十日,華盛頓 英文原文在此: 自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一直把自己打扮成一個被帝國主義圍堵而又熱愛和平的國度。然而,從韓戰到烏克蘭,從喜馬拉雅山到南海,歷史紀錄揭露的卻是截然不同的真相。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推動全球動盪的主要引擎不是美國,而是中共。因為今日的中國是一個革命型政權,它的生存有賴於永無止境的“反帝”鬥爭、對鄰國的領土征服以及對世界輿論的欺騙。 共產主義本質上就是一種好戰的意識形態。它不把和平視為一種美德,而只是戰爭間的暫時停頓。毛澤東以「繼續革命」的教義建立起他的政權,並宣稱「槍桿子裡面出政權」。和過去的蘇聯一樣,中共必須要不斷透過衝突與戰爭來展現它的活力,以維繫其偉光正和戰無不勝的神話。對中共而言,侵略不是例外,而是自身存在的必要條件。 這就是爲什麽中共所有領袖口中最常用的一個詞就是“鬥爭“-- 與天鬥,與地鬥,與美國鬥,與美國的”走狗“歐日澳新加英印韓菲以台等等”鬥,” 不鬥爭,不戰狼,共產黨就有生存危機,就不偉光正和戰無不勝了,這樣一來,中共靠欺騙和謊言維持的江山就坐不住了。這就是爲什麽中共政權威脅世界和平不是偶然,而是必然,是中共的基因。 正是這項意識形態的內在要求,解釋了中共無與倫比的軍事冒險紀錄。 中共政權成立還不到一年,就派出數以百萬計的中國「志願軍」進入朝鮮,將一場區域內戰轉變為奪走數百萬人生命的全球性大戰。 1954年及1958年,中共炮擊台灣離島金門與馬祖,開啟了跨越台海數十年的武力恫嚇。1962年,中國入侵印度,並以虛假的「自衛反擊」之名奪取邊界領土。 僅僅幾年之後,中蘇兩國軍隊在烏蘇里江沿線爆發血腥衝突,差點引發兩個共產大國之間的核戰。1979年,北京入侵越南,發動為期一個月的戰爭,造成雙方數以萬計的傷亡。 自二戰以來,沒有任何一個大國主動發動過如此多的戰爭與邊界衝突。然而,幾十年來,西方的中共喉舌——從所謂的「中國人民的好朋友」(Friends of China, FOCs),如亨利・季辛吉,到今日令人不齒的小丑如傑弗瑞・薩克斯——仍然一再附和北京的宣傳,聲稱中國獨一無二地「愛好和平」且「不搞擴張」。 這種說法在最粗略的歷史檢驗下就不攻自破。中共每一場戰爭,無論規模大小,都不是防禦性的,而是意識形態驅動的,是為了宣示革命主導權,提醒世界:凡敢挑戰中共者必須付出代價。 由於無法直接與實力强大的美國正面對抗,中共遂設計出一套長期的「代理人衝突」的戰略。 自1949年共產政權成立以來的每一場重大全球衝突中,北京都扮演了那隻隱藏的黑手,支撐美國的敵人並延長動盪。 韓戰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沒有中共介入,韓戰本可以在數個月內結束,金氏王朝也會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然而,毛的介入創造了今日的北韓政權——一個世襲獨裁體制,數十年來在中共經濟命脈的支撐下,以核武威脅整個東北亞。 同樣的模式在越戰中重演。整個1960年代至1970年代中,中國向河內(北越)提供武器、裝備與顧問,把一場原本有限的衝突拖成耗盡美國國力的泥沼。其目的從來不是越南的自由,而是削弱美國。 今天,同一套戰略換上了新包裝繼續運作。北京與莫斯科的「無上限夥伴關係」讓中國成為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最主要推手,提供大約九成的兩用零組件、電子產品與機械工具,支撐普丁的戰爭機器。 如果沒有中共的支持,俄羅斯的攻勢早已在制裁與消耗之下瓦解。 在中東,中共在2021年與伊朗簽署《中伊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協議》,向伊朗主動提供高達4,000億美元的生命線,由此助長了德黑蘭資助加沙的哈瑪斯、黎巴嫩的真主黨及其他恐怖代理人的能力。2023年10月7日針對以色列平民的大屠殺,不僅是伊斯蘭主義的野蠻行徑,也是北京選擇支持和壯大全球最主要恐怖主義國家贊助者伊朗的直接和間接的後果。 在拉丁美洲,中國的大撒幣與軍事政治的支援,將查維茲與馬杜羅統治下的委內瑞拉政權轉變為中共在拉丁美洲最大的代理人和區域的侵略者,如今已經公然威脅要併吞鄰國蓋亞那三分之二的領土,其戰略意圖是在美國後院製造戰亂,拖住美國的後腿。 不論是加拉加斯、莫斯科,德黑蘭或平壤,今天每一個對國際和平構成重大威脅的焦點背後,都帶有北京的指紋。 這些並非偶然的機會主義事件,而是一套連貫的全球戰略,即透過無止境的邊緣戰爭拖美國的後腿,分散美國的戰略注意力,瓦解西方同盟體系,並重塑國際秩序,使獨裁常態化、民主受到懲罰。 中共的方法,是讓別人替自己作戰,而它則從混亂中獲利。這是對列寧那句「資本家會賣給我們將來用來吊死他們的繩子」的現代版詮釋。 歷史紀錄清晰明確:自1949年以來,中共親自發動或暗中推動的戰爭,比任何其他國家都多。它的意識形態頌揚鬥爭,它的外交刻意滋潤動亂,它的經濟則為全球的暴君暴政輸送養分和生命綫。 儘管華府的外交政策常有缺陷,美國在整體上仍是一股維持和平的力量,捍衛自由的國家、重建被戰爭摧毀的經濟,並將國際秩序錨定在法律與克制之上。相較之下,北京將和平等同於臣服,將「合作」等同於服從。凡是中國影響力所及之處,壓迫、衝突與恐懼便隨之而來。 看一看跟中國打交道最多的絕大部分周邊國家,有哪一個不是受到過中共的欺負,威脅和侮辱。 我們這個時代最大的謊言,是由一群認爲「美國一切皆錯」的大學教授、智庫中的短視學者,貪婪的華爾街金融家與宅在矽谷的新貴所鼓動的謬論,即美國才是全球動盪的根源。真相卻是,只要認真檢視當代歷史的殘骸就會發現,中共從未停止國際鬥爭,無論是透過軍隊直接介入、或代理人戰爭、經濟脅迫,還是透過意識形態的輸出。 中共是地球上最具破壞性、最嗜戰的政權。它掌控著全球規模最大的武裝力量,而這支軍隊完全聽命於世界上最後一個真正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共產黨,其信仰是一種根本無法與真正和平共存的教條。 在這樣一個存在性威脅被正面面對並徹底擊敗之前,世界將會一直活在北京侵略與戰略詐術所投下的漫長陰影之下。
#中共
#反美
#地缘政治
#战争
#意识形态
分享
评论 0
0
新高地
1周前
台湾无疑是日本的安全战略屏障 作者:新高地 台湾安全即日本安全,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习近平之所以要不顾一切也想武统台湾,这决不是一种政治冲动之举。因为台湾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都是阻碍习近平对外扩张的绊脚石。台湾一旦失陷,日本南面的安全屏障则被彻底打破。 在东亚地缘政治版图中,台湾海峡不仅是两岸关系的焦点,更是整个印太地区稳定的关键节点。对于日本这个岛国而言,台湾的战略地位尤为突出。它不仅仅是地理上的“第一岛链”屏障,更是日本国家安全的生命线。一旦台湾落入敌手,日本的西南诸岛将直接暴露在威胁之下,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曾直言“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这一观点如今已成为日本安全战略的核心共识。本文将从地理、历史、官方政策以及经济安全等多维度,阐述台湾为何无疑是日本的安全战略屏障。 一、地理屏障:天然的东亚“城墙” 台湾位于日本琉球群岛以南、菲律宾以北,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海上屏障,将东海与南海连接起来。这一地理位置使得台湾成为阻挡大陆海军向太平洋扩张的“第一岛链”关键节点。日本的西南诸岛——从九州到冲绳——高度依赖这一屏障来维持其海洋通道的安全。如果中国大陆控制台湾,将直接打破这一屏障,日本的海上交通线将面临直接威胁,包括能源进口和军事调动。据地缘政治分析,台湾的失守将使日本的后院门户大开,中国海军可轻易进入太平洋,监视并限制日本及其盟友的活动。 历史上,日本对台湾的重视由来已久。二战后,日本虽放弃了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但其战略思维从未改变。冷战时期,美日同盟框架下,台湾被视为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前哨。如今,随着中国军力扩张,这一地理屏障的作用愈发凸显。2025年日本防卫白皮书明确指出,中国日益强化的军事活动不仅危及台湾安全,也直接影响日本周边的安全环境,甚至威胁印太战略的整体平衡。这并非空穴来风:台湾海峡的稳定,直接决定了日本从南海经由东海的能源运输线是否畅通无阻。 二、日本官方政策:从“模糊”到“明确”的战略转向 日本长期奉行“战略模糊”政策,避免直接卷入台海冲突。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军机频繁绕台和导弹试射,这一模糊性已难以为继。2021年,日本防卫白皮书首次明确提及台湾,强调“台湾局势的稳定对日本安全保障及国际社会至关重要”。2023年,日本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进一步将台湾防卫纳入国家安全框架,宣称将“全力贡献于台湾的防御,并构建必要能力”。 这一转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日本应对“新战前”焦虑的产物。日本学者小熊英二在访谈中指出,日本对台海危机的认知已从“周边事”转向“本土事”,因为任何台海冲突都可能波及冲绳美军基地和日本本土。2025年,日本进一步提升了对台湾海峡的关注,将其与自身生存直接挂钩。在美日同盟框架下,日本虽未公开承诺“协防台湾”,但若美国介入,日本将随之行动。这反映出日本已将台湾视为不可或缺的“战略缓冲区”,其安全直接关乎日本的“国家生存”。 三、经济相互依存:供应链的“命脉” 台湾不仅是军事屏障,更是日本经济安全的“战略资源”。作为全球半导体霸主,台湾供应了日本90%以上的先进芯片。日本的汽车、电子产业高度依赖台积电等企业,若台湾供应链中断,日本经济将遭受重创。2024年,日本学者强调,台日科技合作是经济安全保障的重要基石,半导体现在已成为两国政策对话的核心。 更深层看,台湾的稳定确保了日本的能源和贸易通道。日本90%的石油进口依赖南海-东海航线,台湾海峡的任何动荡都将放大这一风险。中国控制台湾后,可轻易封锁这一通道,切断日本的经济命脉。因此,日本积极推动“台菲日战略三角”,强化与台湾的非官方安全合作,包括情报共享和联合演习。这不仅是防御,更是经济安全的主动布局。 四、潜在风险与日本的应对 台湾作为战略屏障,其自身防御能力还很薄弱。2025年的一项台美日联合兵推报告指出,台湾东部地区已不再是绝对的“战略屏障”,需加强反制措施,如导弹部署和不对称作战。日本对此高度警觉,其新国家安全战略强调增强西南诸岛防御能力,包括部署反舰导弹和提升情报监视。同时,日本推动“四方安全对话”(QUAD)和美日澳印合作,将台湾纳入更广阔的印太框架,以分散风险。 然而,日本的安全合作仍存不足。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指出,日本与台湾的军事协作仍显不足,台湾需优化与这一民主邻国的防御准备。这提醒我们,屏障的稳固需双向努力:日本需更积极介入,台湾则需强化自身韧性。 五、共同守护东亚的“防火墙” 台湾无疑是日本的安全战略屏障,这一事实在地理、政策和经济层面均有充分佐证。它不仅是日本后院的“门户守护者”,更是印太和平的“防火墙”。在当前大国博弈中,日本的战略转向已清晰显现:台湾的安全,即日本的安全。未来,台日需深化非官方合作,携手盟友,共同维护这一屏障的完整性。只有如此,东亚才能迎来真正的稳定与繁荣。
美方施压日澳明确台海冲突应对,遭拒绝引发不满· 76 条信息
#台湾安全
#日本安全
#地缘政治
#战略屏障
#经济安全
分享
评论 0
0
联合早报 Lianhe Zaobao
1周前
中美经贸关系在紧张和缓和之间起伏不定,美国一些州属正自行访华展开外交努力,以避免地缘政治竞争可能导致他们面临出口损失,并维系对这个世界第二大市场的出口。
特朗普拟带企业团访华引发中美商务紧张· 12 条信息
#中美经贸关系
#美国州属访华
#地缘政治
#出口贸易
#经济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周前
🔥 转:当得知美国威胁要让尼日利亚对大屠杀负责时,后台大老板——中共国果断出手了‼️
#美国威胁
#尼日利亚
#中共国
#大屠杀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1周前
中共国已经被核武国家包围,我想这也是中共国的历任伟大领袖们喜闻乐见的。
#中共国
#核武国家包围
#地缘政治
#外部压力
#复杂情感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国际地缘政治中,有三个最常见的逻辑错误,大家一定都听过。第一个呢就是落后就要挨打。第二个呢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第三个呢是真理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这三句话全部都是错的,在逻辑上呢都不成立。 第一个,落后就要挨打,这好像是我们的历史经验,是我们痛苦的集体回忆。但这不是事实,也不符合逻辑。第一呢,落后不必然导致挨打,不然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中大多数都是小国,那么多的弱国怎么活呢?你说对吧?第二呢,落后他只是打不赢,打不赢与必然挨打它是两回事儿,落后野蛮才必然挨打。 第二条,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这句话常常被用在地缘政治上,频率很高,特别是大俄和乌克兰的战争,很多人替大家辩论的时候就用到了这句话,但它的逻辑是不完整的这句话要成立,其实是有一个默认的前提,就是这个挞必须要在自己家的房子里,他就是床,你家的床岂容外人酣睡呢?这个逻辑就正确了,法律保护私人领地不受侵犯,不然隔壁家的床,小区里各个邻居家的床,谁可以睡,谁不可以睡,都是由你说了算。那你是不是太霸道了呢?大家都要是以这句话来管别人家的床,那不是全乱套了吗? 第三条,真理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这句话你要改成输赢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它就成立了。输赢与真理是两回事,输赢赢也不代表真相。反正不管你大炮怎么打,真理都不会变。因为无论你大炮怎么轰,一加一都等于二吧,他绝不可能大炮一轰就等于了。就就算科学家承认,那也只能说大炮能让科学家屈服,而不能让真理屈服。而且正因为一加一等于二,它是不会变的。用数学的方式才能用大炮轨迹计算,算出大炮的射程和准度。 落后就要挨打,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真理在大炮的射程范围之内。这三句话其实背后是同一种思维,就是从警思维,就是认为暴力决定一切。潜台词呢就是别和我谈文明,别和我谈逻辑,别跟我讨论规则,我只相信实力,所有的规则都是有实力的人制定,这种思维其实才是最可怕的,这种思维也最束缚人,它会导致人脱离文明世界、贸易世界、契约世界,最终回到你死我活、尔虞我诈的动物世界。
#地缘政治
#逻辑谬误
#丛林法则
#实力主义
#反思
分享
评论 0
0
李狗蛋3.0 🔶 BNB.Patron 🍊
2周前
。。。世界大战了 ?
#世界大战
#战争
#国际冲突
#负面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蔡慎坤
2周前
贝森特再谈稀土:“中国制定稀土计划已经25年了。美国一直昏睡不醒,但现在本届政府将在未来一两年内以惊人的速度采取行动,摆脱困境。”贝森特只看到被中共卡脖子的稀土,美国产业空心化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许多重要战略资源和制造都受制于中国。美国两党乃至商界学界一直昏睡不醒,天真的以为经济繁荣的中国会融入国际大家庭,沒想到中共卡脖子掀桌子,甚至为世界指方向,改变现有的国际地缘政治格局。
美澳联手挑战中国稀土霸权,全球资源争夺战升级· 26 条信息
#稀土
#中美关系
#产业空心化
#战略资源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2周前
🔥 川普拒賣臺灣:王冠上的寶石誰敢動? 「Taiwan is Taiwan」——川普一句話震撼中南海。 臺灣是美國與全球供應鏈的命脈。 誰想當世界霸主,就得先守住臺灣‼️ #川普 #台灣 #中美關係 #地緣政治 #晶片戰略 #國際安全 #時政評論 #台美關係
特朗普言论引发台湾担忧:中美贸易与和平统一的微妙关系· 69 条信息
#川普
#台湾
#中美关系
#地缘政治
#台美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凤凰网综合
2周前
美军“侵略”在即?美政府文件披露:马杜罗向中俄伊求助
#美军
#马杜罗
#中俄伊
#地缘政治
#军事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科大烽火
2周前
印度花费20年心血,在中俄大后方建立的战略支点,被一夜打回原形
#印度
#战略支点
#地缘政治
#中俄
#失败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凤凰网综合
2周前
美委局势持续紧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进入警戒状态
美防长波多黎各扫毒行动引委内瑞拉强烈反对· 42 条信息
#美委局势紧张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警戒状态
#国际关系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央视新闻客户端
2周前
特朗普称尚未决定是否袭击委内瑞拉境内目标
美国总统特朗普10月31日称,他尚未决定是否对委内瑞拉境内地面目标发动袭击。
#特朗普
#委内瑞拉
#军事袭击
#不确定性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LT 視界
2周前
路透社,貿易戰關鍵領域自亂陣腳;中俄同謀,找到新辦法對付美國制裁。
中美贸易谈判再进一步,框架协议能否终结贸易战?· 501 条信息
中美贸易战:清仓式出口与格局重塑· 152 条信息
中美贸易协议达成,关税战走向缓和?· 459 条信息
#贸易战
#中俄
#美国制裁
#地缘政治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波士頓書評Boston Review of Books
2周前
编者按:凯瑞·布朗(Kerry Brown)为英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现任伦敦国王学院全球中国研究院主任,曾任英国外交与联邦事务部中国问题顾问,以严谨分析中英关系、地缘政治与东亚历史著称,代表作包括《西方的中国观》和《习近平时代》,常为BBC与卫报撰稿,推动国际社会理解台湾议题。其最新著作《Why Taiwan Matters: A Short History of a Small Island That Will Dictate Our Future》(台湾为何如此重要:一部小岛的简史,将决定我们的未来),由St. Martin’s Press于2025年1月28日出版。布朗概述了台湾从1895年日本殖民至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的历史,剖析其作为全球地缘政治“火药桶”的地位。布朗强调,台湾非孤岛,而是民主价值的试金石——其创新韧性源于本土认同与国际支持。若中国武统成功,将重塑全球秩序,引发经济崩盘与民主倒退。布朗呼吁西方国家强化对台承诺,推动“现状维持”向可持续和平转型。 在旅美学者杜如许看来,布朗从美国以及西方局外人的视角得出一个结论:除诉诸武力之外,人们无法设计出和平统一台湾的办法;但与此同时,各方都应该避免诉诸武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布朗强调战略模糊政策,这是维持半个世纪“冷和平”的关键。该政策通过语义空间(如“acknowledge”而非“recognize”一个中国原则)平衡中美台三角关系,避免武力升级。然而,“冷和平”是否可能,为此,杜如许对布朗的台湾策略提出质疑?同时他也指出,布朗对台湾政治思考也有欧洲自身处境的投射,并放弃更加艰难的思考任务,而以“冷和平”来对应这样的处境,是否也是对自己的某种不负责任呢? 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原创首发稿。 杜如许 | 冷和平? ——评凯里·布朗的《台湾为何如此重要》
特朗普言论引发台湾担忧:中美贸易与和平统一的微妙关系· 69 条信息
#台湾
#凯瑞·布朗
#地缘政治
#冷和平
#战略模糊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2周前
别人发射卫星,是为了连通世界 它们发射卫星,是为了隔绝世界
#卫星发射
#隔绝世界
#技术对抗
#负面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皓樂芒
2周前
一微克镝的旅程是怎样的?我家的电动车、他家的风力涡轮机、和你家的F-35战斗机,都依赖一个你从未听说过的元素。 它只占磁铁重量的百分之三,却能决定这些技术在高温下是运转还是瘫痪。 这个元素叫镝,全世界百分之九十八镝的供应,都掌握在中国手中。 而镝只是众多稀土中的一种,也是7种最重要的中国控制最严的稀土元素之一。 这听上去科幻,确是二十一世纪最隐秘的权力游戏。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说了一句后来被无数次引用的话:"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那时候,西方还在享受冷战后的和平红利,没人在意这句话的分量。但今天回看,这既是预言又是战略宣言。 从那一刻起,中国就在下一盘几十年的大棋,而棋盘上的关键棋子,就是镝这样的重稀土元素。 在江西赣州的山丘那里,有一种地质学上的异数,离子吸附型黏土矿床,稀土元素以离子形态吸附在黏土颗粒表面,不需要炸山开矿,只要把化学溶液泵入地下,稀土就会被冲刷出来。 这种开采方式成本极低,但代价是整片山丘变成有毒废土,河流变色,农田绝收。 当地政府后来估算,清理这些矿区需要三百八十亿元人民币,而这些矿场的历史总利润还不到这个数字的六分之一。 换句话说,全世界的高科技产业,是用中国农村的环境灾难来补贴的。 这是战略的第一步,用环境成本换取市场份额。通过容忍西方国家无法接受的污染水平,中国在九十年代把稀土价格压到了让所有竞争对手破产的程度。美国的莫利公司2002年关门,澳洲的矿场停产,全球稀土供应链逐渐收缩到中国境内。 这样,到了2010年中国就控制了全球百分之九十七的稀土生产,而对于镝和铽这样的重稀土,这个比例接近百分之百。 但真正的天才之处不在于控制资源本身,而在于如何利用这种控制重塑整个产业链。 镝只是"香料",真正的"大餐"是高性能磁铁,然后磁铁背后是电动车、风力发电、精密武器这些万亿级的产业。 中国的策略是通过出口配额和差别定价,逼迫全球磁铁制造商把工厂搬到中国。 你想要稳定便宜的镝供应?那就把你的技术、你的工厂、你的产业链都带到中国来。 这招比较狠了。利用了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内在逻辑,当工程师追求性能极致,采购部门追求成本最优,股东要求季度利润。在这些眼前的微观激励下,没有人会为一个"看似不太可能发生"的未来的地缘政治风险支付保险费。 西门子、通用汽车、雷神公司,这些行业巨头一个接一个地把含镝磁铁设计进自己的核心产品。 每一个决策在当时都是理性的,但无数个局部最优解叠加起来,造就了系统性的战略隐患。 2010年是转折点。当时中日之间发生海洋争端后,中国突然切断对日本的稀土出口。 镝的价格在几周内从每公斤两百美元飙升到一千四百美元,涨了七倍。 日本的电子产业陷入恐慌,欧美防务承包商发现他们的导弹制导系统依赖中国供应的零部件。 这就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了,这是国家安全危机。 脑补一下五角大楼的一位官员拿着一块小磁铁对国会说,没有这个,我们的F-35就飞不起来,我们的智能炸弹就打不准,的场景。 但这次"亮剑"也产生了中国没有完全预料到的后果。 当你把武器展示出来,对手就会开始寻找反制手段。2010之后,全球掀起了一场消除或减少镝依赖的研发热潮。 丰田开发出镝含量减半的磁铁,特斯拉在2023年宣布要造完全不含稀土的电机,宝马和雷诺转向电励磁电机。 这是"卡脖子悖论"的经典案例,你越用力卡,对方就越有动力摆脱你。中国试图展示控制力,却意外加速了全世界让这种控制力过时的努力。 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开始构建"焦虑者联盟"。 美国和澳洲签署关键矿产框架协议, 日本资助澳洲的莱纳斯Lynas公司, 欧盟推出关键原材料法案。 这些联盟的本质是用政治信任替代市场效率,建立一条虽然成本更高但地缘政治上更安全的供应链。这是全球化理念的一次重大退却,从"让市场决定一切"回到"战略物资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 于是同时,在回收工厂里,堆着报废的硬盘、退役的风力涡轮机转子、淘汰的电动车电机,创业公司用氢气让磁铁碎裂成粉末,用化学溶液把镝从合金中分离出来,然后重新提纯、重新合金化、重新制成磁铁。这是"都市采矿",在电子垃圾的山脉中挖掘战略资源。 讽刺的地方在于,这些被回收的镝,绝大多数原本就来自中国制造的产品。西方现在最大的希望,是从当年让自己陷入依赖的那些中国产品中,一微克一微克地抠回那些战略元素。这是用依赖的产物来减轻依赖,是一个完美的闭环,也是一个残酷的隐喻。 但回收能解决问题吗? 目前全球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报废稀土磁铁被回收,而电动车和可再生能源的需求还在以每年接近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 回收只能处理过去的存量,无法满足未来的增量。而且回收本身高度依赖商品价格,如果中国降低出口价格让一级开采重新变得便宜,回收产业的经济性就会瓦解。 这是循环经济的根本悖论,它的可行性建立在稀缺和高价之上,但它的目标却是增加供应和降低价格。 所以我们现在站在哪里?答案是,一个不稳定的均衡点。 中国依然控制着全球百分之八十五的稀土精炼能力和接近百分之百的重稀土加工。 西方的反制措施在缓慢推进,新矿山要十年才能投产,回收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替代技术尚未完全成熟。 与此同时,需求还在爆炸式增长,因为全世界都想实现能源转型。 启示远超稀土本身。它展示了在高度互联的全球系统中,看不见的依赖关系如何被精心构建,战略优势如何通过耐心和系统性设计来获得,以及当这种依赖被武器化时会发生什么。 它还揭示了一个深刻的矛盾,追求效率的市场逻辑和追求安全的战略逻辑之间,永远存在张力。 更重要的是,提醒大家,在二十一世纪,权力不仅来自军队和货币,也来自对关键材料流动的控制。 谁掌握了那些微不足道但不可替代的"战略香料",谁就能影响整个产业的走向,就能在谈判桌上拥有不成比例的筹码。 当你下次看到一辆电动车无声滑过,或者一座风力涡轮机在地平线上旋转,记住那里面有几克你从未听说过的金属,正在安静地完成它的使命。而那几克金属背后,是矿山的毒土,是实验室里的博士,是国会的听证会,是回收厂的化学槽,是几十年的博弈和算计。 这就是镝的旅程。从江西的红土到底特律的电机,从五角大楼的军火库到多伦多的回收厂,它串联起了地质学、材料科学、产业政策、地缘政治和环境伦理。 是全球化时代最完整的寓言之一,关于依赖如何形成,关于战略如何展开,关于未来如何被今天看不见的选择所塑造。 当西方争分夺秒地从堆积如山的"中国制造"的“废品”中,抢救那些当初让它们陷入依赖的微克级元素,试图用昨天的依赖来购买明天的自由。 这一切都让“人类离不开‘中国制造’”有了新的注解
美澳联手挑战中国稀土霸权,全球资源争夺战升级· 26 条信息
#稀土
#镝
#中国
#地缘政治
#环境污染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