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关系

一觉醒来,差点笑尿了:这不是停战,是认知收割战。 俗话说盈亏同源,昨天晚上信誓旦旦说“俄乌停战了”,“这次不一样”,的人这辈子算是有了。 正如昨天该系列引文所说,俄乌冲突之复杂,可以上诉到苏联乃至沙俄时期,哪有那么简单就解决的,这是一场典型的“认知战”“舆论战”或者说是趁机收割信息。 要知道,自古以来战争前线的信息都是最高机密。17世纪荷兰和英国打海战时,那些战争商人想赚差价,还得自己派眼线到前线冒死去听炮声。即使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比较透明了,你也得多方交叉印证才能相信一条重大信息吧。 一群平时连泡面都不会煮的人,突然跑来给我讲地缘政治,还振振有词说“停战了”,我差点以为他们成了克里姆林宫的发言人。果然很多人发财真的是靠着胆大和运气,养成了这种啥都敢说啥都敢信的特质。 目前最新消息是,美国务卿和俄外长的一通电话后,白宫证实近期的“特普会”已被取消。特朗普直言,不想浪费时间。说实话,这条消息我也不信,这不像是真取消,只是川普惯用的极限施压和障眼法罢了。先不说普京和匈牙利好不容易搞定豁免法案,准备绕飞欧盟空域去开会,川普作为普京迷弟,也是非常想要多跟普京见面的。 对美俄双方来说,立刻停战都是划算的。 ——对美国,停战意味着可以抽回精力、集中对付中国; ——对俄罗斯,停战意味着不用再廉价出让能源、金属和军工利益。 对于中国国家利益来说,维持现有烈度继续打下去才是最好的,最优剧本是“火别灭,但别烧过头”,继续让美欧陷在东欧泥潭里,才是战略成本最低的选择。 对于欧洲来说,一向是坚决反对停战的,虽然口头上说希望和平,但欧洲不希望停战后美国力量撤出,跟以色列类似,欧洲希望一直把美国绑在战车上。 对于乌克兰来说,割让巨大的领土是无法接受的,尤其是小泽,如果打了这么多年还割肉了,那还不如一开始就不打,这些牺牲都算什么?当然,他在这个局里话语权是最弱的,如果各方铁了心停战,他一定会被换掉。 基于上诉原因,匈牙利美俄二次峰会不太可能会取消,现在只是会前双方在叫牌而已。但是昨天大饼的上涨其实跟新闻就不太同步,属于强行附会的关系,那么今天的下跌自然关系也不大。起作用的更多是内在因素。毕竟10.11这种级别的大跌需要更多时间修复,但绝不是某些人嘴里的熊来了。 总之,坐等鲁比奥和拉夫罗夫本周的再次通话即可。 所以别动不动拿地缘新闻当交易信号,这种层级的信息战,连情报机构都得对着放大镜看。币圈散户靠这波“假停战”去开多,最后赚到的只有认知税。 真正的行情,不在推送快讯的标题里,而在链上流动性和宏观节奏里。
自从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以来,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发言人就以愈发强硬的语气对待特朗普的批评者。近日,发言人的措辞再度刷新了下限:“Your mom / 你妈”俨然成了常用词汇。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帕内尔(Sean Parnell)就用这个词攻击了另一名《赫芬顿邮报》的记者。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10月17日参加特朗普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会晤时,佩戴了一条疑似俄罗斯国旗样式的领带,并因此赢得了俄罗斯官媒塔斯社以及普京的一位高级助理之称赞。《赫芬顿邮报》询问五角大楼是否注意到了俄方的称赞、赫格塞斯以前有没有佩戴过这条领带。结果,帕内尔回应说:“你妈给他买的——这是一条爱国的美国领带,白痴。” 同样以强硬措辞著称的白宫发言人莱维特(Karoline Leavitt),也在10月16日选择了这个词来打发一名记者。美国媒体《赫芬顿邮报》的白宫记者Shirish V. Dáte当时通过短信询问莱维特,到底是谁选择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作为美俄元首峰会的地点,毕竟美国、俄罗斯、英国曾经在1994年和乌克兰签署《布达佩斯备忘录》为后者提供安全保证。结果,这位特朗普的发言人回复说:“是你妈。” 这名记者随即追问:“你觉得很好笑吗?”莱维特则继续反击:“真可笑,你们居然真把自己当作一家报纸。你就是个没人当真的极左烂笔头,包括你的媒体同事(也会这样看你),但他们不会当面告诉你。别再问我那些不诚实、有偏见的狗屎问题了。” 《赫芬顿邮报》将这段短信交锋公之于众,但是莱维特依旧不依不挠。10月20日,她把这段聊天记录截图发在了X(推特)上,指责Shirish V. Dáte“根本不是一位对事实感兴趣的记者”,而是“多年来攻击特朗普总统、不断用民主党观点轰炸我的手机”。莱维特认为,这种“伪装成记者的活跃人士是对记者职业的伤害。” “无国界记者”组织批评说,这是特朗普再度入主白宫以来对新闻自由的无数次攻击之一,“这种攻击已变得司空见惯,造成了一种不信任的氛围。”
川普骂街逼乌克兰割地细节曝光: 十月十七日,白宫的午餐会本该是一次援助磋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带着希望而来,他想要得到“战斧”导弹——那是乌克兰打击俄方纵深的重要武器。但午餐的气氛并不友好。真正上桌的,不是牛排和政策,而是一场屈辱的交易。 几天前,川普刚与普京通了电话。那通电话的内容外界无从得知,但白宫内部传出风声:两人谈到了“重建美俄关系”的新愿景,甚至提及在阿拉斯加和俄罗斯之间修建地下能源隧道的“互惠计划”。这听起来像是异想天开,却足以说明问题——普京懂得怎么说服川普,让他相信“合作比对抗更划算”。 当泽连斯基坐到桌边时,他面对的,已不是盟友的援手,而是一个将要被算计的弱者。 川普几乎没寒暄,就开门见山地说:“你得做出让步,让给俄罗斯土地。打不完的仗没意义。”语气轻描淡写,像在谈房地产划界。乌克兰代表团的脸色立刻变了。泽连斯基沉默了几秒,回答:“乌克兰不会割让任何领土。” 空气立刻凝固。川普摊开手,笑容消失,声音拔高:“那你们的国家就等着被冻死、被毁灭吧。”他连续几次爆粗口,指责乌克兰“顽固”“不懂现实”,还说自己“不可能永远帮忙打你们的仗”。 据在场的美国官员透露,川普拒绝批准“战斧”导弹的供应,反而提出要同时为“俄罗斯和乌克兰提供安全保证”。乌克兰人听得一头雾水,他们来要武器,却被要求和侵略者平起平坐地谈“安全”。 当泽连斯基再次表明立场后,川普突然改变话题,开始推销自己的“和平计划”:就在当前战线停火。川普说:“战线就这么划着。现在俄罗斯拿走了七成八的土地,就让它这样。剩下的以后再谈。” 泽连斯基面无表情。他知道这意味着承认俄罗斯的占领区合法化。更让他心寒的是,美国特使史蒂夫·维特考夫在一旁补刀,说那些地区“本来就讲俄语,让给俄罗斯也合情合理”。 那一刻,会议室里安静得只剩下餐具的碰撞声。没有人再说“自由”或“主权”。川普的每一句话都像是生意报价,直接、粗鲁、带着他惯有的优越感。 会后,川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说:“我让他们冷静下来。我是个交易高手。”语气里满是自得,好像他刚完成了一笔精明的收购。 但对乌克兰来说,那笔“交易”意味着被出卖。泽连斯基团队在会后公开表态支持“停火”,其实是被逼无奈。他们知道,失去美国的援助,就等于失去整个战线。 而对川普来说,这一切不过是权力秀场上的一次表演。他要的是“和平缔造者”的形象,要的是掌声与交易的满足感。至于乌克兰的废墟、士兵的牺牲、城市的弹痕——那只是别人付的代价。 几位参与者回忆,川普的语气甚至比普京更冷。他没有愤怒,也没有怜悯,只有一种算计后的淡漠。这种冷漠,比粗暴更可怕。因为在他的逻辑里,战争不是正义与侵略的对立,而是一个可以打包、谈价、换取选票的“交易项目”。 他信奉的是交易哲学:如果和平能让他看起来像胜利者,那就让别人输。 讽刺的是,这样的场面,却让无数“华川粉”兴奋得不行。他们说川普“懂政治”“反战”“要让世界更安全”。可他们从未想过,所谓“和平”,在川普的字典里,只是别国跪下的姿势。 那天的会谈持续不到两个小时。白宫的窗外,阳光刺眼,午后的影子拖得很长。泽连斯基走出门,没再回头。他知道自己见到的,不只是一个美国总统,而是一个相信能用房地产逻辑解决战争的幻想巨婴。 这场战争,离结束还很远。 而川普的“和平”,从头到尾都只是幻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