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Michael Anti
关注
统计数据
424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482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Michael Anti
21小时前
我和凯恩说有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我高中生时,之前一直觉得政治课就他妈鬼扯,但有一次,政治老师派我代表年级去南京十中听一次公开课,那个老师讲生产力生产关系,分析力、解释力极强,一堂课让我醍醐灌顶,回来就给同学们复述了一次。这大概就是我大学毕业之后从理转文成为一个政治记者的起点。
#政治课
#凯恩
#南京十中
#生产力生产关系
#醍醐灌顶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22小时前
李其在《外交》这篇文章讨论了中国造成产能过剩的制度原因:金融融资和退出手段缺乏,因此有钱的政府投资人只能复制现有成功项目,然后这些重复项目必须在市场上拼价廉物美而获得收益,最终只能是你死我活,殃及全球对手。除了一些句子大概是编辑改的有问题外,全文提供了一个有说服力的视角。
中美贸易谈判再进一步,框架协议能否终结贸易战?· 501 条信息
中美贸易战:清仓式出口与格局重塑· 152 条信息
中美贸易协议达成,关税战走向缓和?· 459 条信息
#中国产能过剩
#制度原因
#金融融资
#退出手段
#李其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1天前
看到一篇好文,推荐: 当今高科技工作者的就业、失业与生活构建 胡 泳 我们很熟悉一些刻画当代社会的词汇,但未见得真的能说清这些词汇究竟意味着什么。例如,每一个工作的人都熟悉工作、就业和失业这几个经济用语,不过如果要想以清晰、一致的方式来谈论它们, 厘清其复杂的含义, 或是分辨其间的界限,却超过了大多数人力所能及的范围。例如,工作和就业这两个词经常被交替使用,用来指正式的、有规律的、有报酬的活动,而失业有时也被称为“没工作”。然而,工作和正式就业并不总是,甚至常常不是一回事。 有关工作含义的文化史和人类学研究表明,工作是一个更为宽泛的文化概念,而就业则较为狭窄。在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中,工作对于人们如何理解正式经济活动领域内外的社会生活,包括政治、休闲、社会交往和组织以及性别问题都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什么算作就业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问题。长期以来,以种族、性别和阶级为基础的区别对待限制了什么可以被视为合法就业,以及谁可以从事特定的工作。无薪工作——如家务劳动、养育子女、农民劳动和非正规经济——在每一个社会,甚至是最工业化的社会,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经济和社会作用。 随着资本主义和雇佣劳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就业——在正式、稳定、有偿劳动的意义上——已成为工作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主导模式,虽然它并非唯一模式。就业的这种突出化具有广泛的影响。在大多数现代经济体中,正式就业已成为人们思考和体验时间、性别、生命历程等社会网络和文化生活领域内的多种事物的结构方式。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就业已成为从事其他类型活动的条件,如建立社会关系、获得新的社会地位或赢得社会尊重。尤其是成年男性,其生活意义与获得正式工作密切相关。当这种就业无法实现时,男性获得成人地位的能力以及由此带来的许多潜在好处(如独立住房、婚姻、子女,以及亲属和同龄人的尊重)也就无法实现。那些失去工作或一开始就找不到工作的人,失去的可远不止是工资或头衔。 过去几年,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尤其是越来越多的白领长期失业,这凸显了工作的不稳定性及其对失业者的影响。虽然失业现象并不新鲜,但其目前的表现形式有几个显著特点。首先,裁员往往是永久性的,而不是暂时性的,因此,被解雇者很少有机会重新为同一个雇主工作。其次,具有充足福利的稳定全职工作越来越多地被兼职、合同和临时职位所取代,这些职位工资低、不安全、流动性有限,而且几乎没有福利。此外,在过去几十年中,白领而非蓝领工人更容易遭到解雇。失业性质的这些变化与就业关系的转变有关,即从与一个雇主的长期关系转变为与许多雇主的连续工作关系。在高科技领域,这种转变最为明显,越来越多的从业者将自己视为“独立承包商”(或所谓的“一人公司”,详见下文),他们的职业生涯由面对不同雇主的一系列工作组成。 人类学家卡丽·莱恩将高科技领域的失业人员视为“煤矿中的金丝雀”,认为他们预示着白领在日益不稳定的工作环境中的未来。她在20世纪初的头几年深入采访了得克萨斯州达拉斯附近“硅草原”(Silicon Prairie)的75名高科技领域的失业人员,探索了他们的世界(她总共与400多人进行了交谈,并于2009年对其中9人进行了后续采访)。她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对这些人的工作和失业经历以及他们为自己的生活构建的意义进行了精彩的解读。 莱恩报告了一些有趣的、常常令人吃惊的结果。这些人很少将自己的失业归咎于“制度”或雇主,而是倾向于责怪自己,或将失业视为全球经济中商业周期和竞争的必然结果。他们采用了新自由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使他们将失业问题视为个人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业管理”(如加入求职俱乐部和参与社交网络)来解决,而不是通过吁求政府采取补救措施的集体和政治行动来解决。 幸运的是,这些失业人员中有许多人是双职工家庭的成员,因此能够依靠配偶的收入度过失业期。莱恩认为,这说明了性别关系性质的变化,因为失业男性往往能够在无偿就业中发现新的身份,并构建起将失业视为有机会花更多时间陪伴家人的叙事。然而,这些双职工夫妇中的白领女性则更难从其失业经历中构建积极的叙事,因为她们不太能够将职业管理与她们相对较新的职业身份相协调,后者的基础是持续的就业和财务供给。 这些高科技行业从业者非常适应就业关系的性质不断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这在劳动大军中也许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相对年轻,技术水平较高,能够在瞬息万变的高科技行业中抓住新的就业机会。他们对工作保障的期望值不高,因此在被解雇时并不感到惊讶;相反,他们往往将此视为职业生涯的正常部分。尽管如此,这些人还是承受了失业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莱恩充分记录了这些失业人员所承受的压力,以及失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家庭所造成的伤害;年龄较大的尤其处于不利地位,因为他们更难获得再培训和新工作。 本书的主题,也是本书最重要的贡献,是技术工作者对自己的处境所表达的那种高度个性化的责任观念。他们认为自己不是下岗工人,而是“一人公司”,是从事定义、改进和营销“个人品牌”工作的持续劳动的企业家。他们始终坚信,市场最终会回报他们的灵活性、辛勤工作和牺牲精神。很显然,他们的超级个人主义立场和对市场的信心是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内在化的结果。他们对自身处境的理解是在接受新自由主义世界观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新“下岗工人”并不认为自己是新经济的失败者;那些拒绝适应新经济的“组织人”才是失败者。 以新自由主义和经济结构调整为背景,莱恩展开了技术工作者在工作的不安全感中挣扎的故事,但她并没有止步于职场,而是用第五章深入关注了求职者的家庭和经济状况。在这里,莱恩承认,与其他大多数失业人员相比,她的研究的参与者自有得天独厚之处。尽管他们确实经历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但没有人因为被解雇而失去住房或汽车。莱恩认为,这部分是由于他们中的大多数都由其配偶的家庭收入支撑,而这一点在他们自我认同为独立、灵活的自由职业者时并没有得到承认:“求职者可能会把自己定义为‘一人公司’,但这些公司的运营资本常常是另一名工作者的劳动所得,后者所处的行业一般比高科技行业更加稳定(收入往往也较少),不过也并不总是如此。”在讨论这种“隐性支持”时,莱恩引出了新浮现的男性对事业和家庭的态度——正如本章标题“靠妻子养家的男人”所暗示的——是如何出乎意料地强化了男性气概和婚姻的传统观念。男性能够将没有收入的弱点转化为其“新”男子气概的证据,而处于同样地位的女性则因为未能履行自己的承诺而背负着沉重的负疚感。这种对性别角色的扭曲是本书中最引人入胜的发现之一。 莱恩作为文化人类学家的技能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她对这些男人和女人进行了丰富而独特的人性描绘。她没有将他们的处境或观点过于简单化,然而这部作品的一个弱点在于,未能与更广泛的政治环境联系起来。莱恩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政治联系,但她对新自由主义的分析不够深入。她没有充分探讨参与者的“一人公司”观点如何支持了新自由主义经济神话的长期存在。她也没有研究互联网崩盘后信息产业重组的更广泛情况。也许硅谷IT工作者令人兴奋、自我实现的世界只是短暂的历史反常现象,很快就被资本主义市场的现实所纠正。但她没有讨论这个问题。 莱恩小心翼翼地指出,她的受访者具有独特的优势,他们拥有适销对路的技能、高收入、获得信用和贷款的机会,并且是双职工家庭的成员。因此,这些高科技工作者并不能真正代表整个白领劳动力队伍,所以我们不清楚他们的经历是否真的预示着那些必须应对不稳定就业关系的人将普遍构建的未来叙事。不具备这些高科技工作者的独特属性的工作者遇到不稳定就业该怎么办?结构性问题的集体和政治解决方案真的就被彻底放弃了?当人工智能大潮汹涌而来之时,这些问题正变得比本书完成的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之初更加切题。 关于就业的书有很多,比如理查德·萨斯坎德(Richard Susskind)和丹尼尔·萨斯坎德(Daniel Susskind)的《职业的未来》(The Future of the Professions,2015),以及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Erik Brynjolfsson)和安德鲁·麦卡菲(Andrew McAfee)的《第二次机器革命》(The Second Machine Age,2014)等,不过这些书籍主要着眼于技术和经济变革,相比之下,莱恩的人类学论述很好地提醒了人们去关注塑造工作意义的其他更多个人因素。当人们在经济剥夺和匮乏的情况下适应和调整自己的生活时,他们形成了新的(即使是暂时的)身份和社会关系,由此给就业和失业带来新的意义。 此外,她犀利地发现,经济学家和理论家,从艾伦·格林斯潘到大卫·哈维大多反对新自由主义政策,然而劳动者却接受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将自己视为 “一人公司”,不断进行职业管理,认为这是自由市场的自然运作。这启发我们思考米歇尔·福柯的治理术研究主题,它将权力和政治分析扩展到不仅包括国家,还包括嵌进用以评估和管理从个人到国家层面的行为的“技术”(程序和机制),以及蕴含其中的“理性”(我们思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方式)。这个概念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福柯视域下的权力,不仅仅是一群人对另一群人的征服;相反,权力也产生身份和主体性。换句话说,关于新自由主义的研究不仅包括通过具体政治行动强制执行新自由主义理念,还包括鼓励和劝说个体管理自己的行为,以成为理想的具有个人创造性的新自由主义主体。 莱恩的书的最后一章是长达40余页的“后记”,回访了在本书叙述中占据重要地位的9位参与者。我们看到他们在失业后9年里的生活状况,以及他们如何看待彼时进入另一场经济危机的世界。虽然他们的个人境遇千差万别——有些人过得比以前好,有些人则明显“落魄”——但莱恩发现了他们之中“一人公司”想法的韧性。他们继续以个人主义的框架来解释自己的处境,拒绝将自己的命运归咎于外部经济或政治力量。 而“一人公司”的理念向来不缺乏吹鼓手,例如领英联合创始人里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在他的《至关重要的关系》(The Start-up of You: Adapt to the Future, Invest in Yourself, and Transform Your Career)一书中,就将这种职业战略称为“创业的你”。霍夫曼认为,千禧一代正在成为自己生活的创业者。这也折射了莱恩指出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衰落,以及“职业生涯管理可能也正经受着最后的阵痛”的可能性并不会轻易发生,新自由主义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然而,新自由主义并不是铁板一块。它并没有以不可阻挡的、相同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虽然新自由主义经常被用作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弊病的标记,但它并不是一套不变的思想和实践,可以在不同的背景下得到统一的解释和体验。人类学对审视新自由主义的一个重要贡献之一,就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详细民族志分析,在那些通常被想象为不符合自由主义政治历史和自由市场的背景下,研究当地有关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治理和政策的适应和挑战。在这方面,中国就是一片丰厚的研究土壤。 高科技工作者的困境在中国也不鲜见。2023年6月,据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发布的财务报告,这三家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和薪酬最高的雇主在2023年前三个月雇用的员工比它们在疫情期间招聘人数最高时少了约9%。在裁员潮当中,35岁以上的互联网人首当其冲。一项对目前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员工的平均年龄的统计显示,这些公司员工平均年龄均不超过35岁,处于27岁到33岁不等。在互联网行业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35岁还不能成为管理层,你就会被淘汰。” 而30多岁的劳动者在他们的人生当中,正在对事业、婚姻和生育等大问题做决定,他们如果失去了工作,这将构成一种多重打击。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也会规划“一人公司”吗?他们的“职业管理”行为是怎样的?他们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造就的就业不安全是什么态度?如果他们是男性,职业生涯的波动如何影响男性气概和男性养家糊口角色的传统观念,以及要不要生育的决定?其中的女性又有着怎样不同的生命历程和职业状态?我们期待中国的人类学家深入这一群体,对中国的高科技工作者展开详细描述,为我们提供可以补充其他地方的分析工作的基础证据。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高科技行业失业
#新自由主义
#一人公司
#职业管理
#性别角色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1天前
昨晚我系统地读了René Girard(Thiel和Vance喜欢的哲学家)的传记视频和他最著名的几本书,理解了他的模仿性欲望、替罪羊理论,终于算是理解到底Thiel他们最初怎么想的了。感叹一点:美国哲学主流真心没真正脱离基督教传统。Girard其实解释了殊死竞争的人类心理学来源, 并且给出了一个悲观的末世结论。而他的学生们呢,并不相信老师最后的结论(要做个真正的基督徒),而是把老师之前的人类心理学分析和末世预言用到了最大。一个学者评论得好,Girard的研究生学生最终都把老师和理论和其他人的理论一起融会贯通,但Girard的本科生学徒却把Girard的方法论当成了新福音。Girard理论可以说是新时代的投资哲学了——1)要追逐超越竞争的标的、2)要追逐放大模仿性欲望的标的、3)要放弃最适合做替罪羊的标的。硅谷这边人执行的很好:VC就是追第一个的,Facebook、Tiktok、AIGC就是追第二个,放弃中国市场就是追逐第三个。
#René Girard
#模仿性欲望
#替罪羊理论
#投资哲学
#硅谷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1天前
凯恩用上了CC-KFC,他觉得很厉害。但我让他编程学习尽量不用AI,但可以每次写完了代码让AI帮自己程序上注释,自己debug实在查不出,也可以询问下AI。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1177 条信息
#凯恩
#CC-KFC
#AI编程学习
#程序注释
#debug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2天前
《同乐者》第三集出了。纯猜测:感觉这个万众一心的外星人转化群体,最后让他们集体宕机的,大概是要他们必须提供一个不应提供的东西而逻辑坏死。
#同乐者
#外星人转化
#集体宕机
#逻辑坏死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3天前
Claude Code真的是掀起了Agent的新风潮,而且和国产AI配合,效果真的不错。同样的选题指令,用CC+Kimi-for-coding的效果,竟然比Gemini Deep Research好。
Claude Skills系统发布引发AI行业新变革· 55 条信息
#Claude Code
#agent
#Kimi-for-coding
#Gemini Deep Research
#AI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4天前
在台湾问题上,我实践上遵循“一国两府”:我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尊重事实上有两个政府在统治中国地区:中国大陆(包括澳港)和台澎金马,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了中华民国在国际上昔日的政治权力。两岸应该和平谈判,妥善解决两岸的交往问题。
#台湾问题
#一国两府
#两岸和平谈判
#中国统一
#中华民国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4天前
你这个傻逼中日协定有什么英语原文?
#中日协定
#争议
#负面
#语言攻击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4天前
因为高桥和薛剑的外交口水战,我翻起了旧金山合约和中日合约,看到一个有趣的地方,《中日合约》,日本明确放弃台、澎、南沙、西沙。我想知道,这在国际法上和当时政治法律语境中,算不算日本正式移交这些地方给中国?
#高桥
#薛剑
#外交口水战
#中日合约
#台湾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5天前
我为什么那么讨厌呼麦、社会摇这种打油诗风格的作品呢?是我过时了还是什么?
#呼麦
#社会摇
#打油诗
#负面评价
#文化差异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1周前
小国大任:在欧盟外长卡拉斯发表了有关二战期间中国和俄罗斯的争议性言论后,欧盟议员法德·马西向她提出了质询。《柏林日报》让她回应,卡拉斯在回复中赞扬了“中国人民在保卫家园和为结束战争作出贡献时所经受的巨大苦难”,但完全没有提到苏联在战胜法西斯主义中的作用。
中国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贡献引发国际共鸣· 32 条信息
#卡拉斯言论争议
#欧盟议员质询
#二战历史争议
#中国抗战贡献
#未提及苏联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1周前
新科幻片《同乐者》,苹果每周2集。说的是一个外星来的DNA信息被地球人破获,做成了病毒,导致全球除了12个人之外,都变成了一体(类似阿西莫夫的盖亚人),他们不杀生、一直保持快乐。美国一个愤世嫉俗的畅销书女作家是其中一人,她开始联合其他几个人准备反抗。
#新科幻
#同乐者
#苹果
#反乌托邦
#女作家反抗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1周前
现在小学语文我都不会了。今天我看凯恩的卷子,第一次知道“魁梧”两字不是发我以为的“kuí wǔ”(我首先错在梧字念wú,第二声),而是“kuí wu”,“梧”字轻音!
#小学语文
#凯恩
#魁梧
#轻音
#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1周前
很关心神舟20号是否能返回、以及返回时候的安全,听说如果飞船不行,要紧急升空神舟22号?
神舟二十号航天员成功进入天舟九号,货物转运工作紧张展开· 9 条信息
#神舟20号
#神舟22号
#载人航天
#安全返回
#航天发射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1周前
为什么阿里Qwen的Vibe要有三个团队?Qwen Code、Qoder、iFlow?哪个最好?
#阿里Qwen
#vibe
#Qwen Code
#Qoder
#iFlow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1周前
高院口头聆讯后,川普政府关税失败率在预测市场里大增。
美欧关税战: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 501 条信息
特朗普关税:欧盟拟反制,市场渐麻木· 1477 条信息
#特朗普政府
#关税政策
#高院聆讯
#预测市场
#失败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1周前
一个很喜欢的小众私人训练的70B的LLM,从Openrouter撤下了,再看只有Huggingface上有,而且没云推理支持(如果自己部署要10美元/小时)。非常惋惜,只能以后买AI机器的时候,本地部署了。
#LLM
#Openrouter
#HuggingFace
#云推理
#AI机器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1周前
最新版的《冒姓琅琊》短剧,可能是我看过最扎实的短剧,我活脱脱是一边看《尚书》维基百科页、一边看主人公和人辩论。这比看公开课还慢啊。
#冒姓琅琊
#短剧
#尚书
#文化
#慢节奏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1周前
我非常奇怪啊,纳粹法学家的Carl Schmitt为什么阴魂不散那么多年?他的例外状态理论这么迷人?布什时代新保守派爱它、中国强世功在香港爱它、Peter Thiel的科技加速主义也爱它。
#Carl Schmitt
#例外状态理论
#新保守派
#强世功
#Peter Thiel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2周前
AI炒币第一季结束了。头家两个中国AI基本上还是算随机漫步,盈利不多。当然ChatGPT拥有了人类爱瞎折腾的全部特点。
AI交易比赛:DeepSeek V3领先,GPT-5惨遭亏损· 79 条信息
#AI炒币
#ChatGPT
#随机漫步
#盈利不多
#瞎折腾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2周前
我关注苏超。苏超结果是泰州获胜,结果当晚开始很多人都在讨论泰州队本质上是租用了长春亚泰的讨论,他们不“江苏”。我觉得这完全在明年苏超组委会的态度,好像是有当地学籍或交两年当地社保就算,我觉得改成补交不算就好了。合规,借用也没什么。就好像我是合法的南京人、无锡人、北京人一样。
#苏超
#泰州
#长春亚泰
#租借争议
#归属感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2周前
我也在用谷歌的Notebooklm,好用的部分:总结、提问。过誉的部分:它的audio、video摘要(也就是博客),主要是长度的关系,基本上只取文章的开头几章,对了解全书无益,不信,你扔任何一本小说进去试试。不过,Notebooklm对于论文这种重点总结在前面的文章,却也效果不错。
谷歌Deep Research:AI操作系统雏形?· 130 条信息
#NotebookLM
#谷歌
#总结提问
#论文
#效果不错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2周前
画风太古怪了。1)白宫大肆宣扬中美G2会谈是历史性时刻。2)X-art表示祝贺。
中美元首会晤:携手共进,推动全球经济稳定发展· 28 条信息
#中美G2会谈
#历史性时刻
#白宫
#X-art
#古怪
分享
评论 0
0
Michael Anti
2周前
白宫刚刚公布了习川会的独家照片,其中一组是川普给习看一个照片(?),习笑得很高兴。
特朗普与习近平首次会晤,背后暗流涌动!· 42 条信息
#习川会
#川普
#习近平
#白宫
#照片
#友好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7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