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人物/组织

谢夫乔维奇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

史明德

中国前驻德国大使

刘坚东

欧盟中国商会

习主席

无,欧盟领导人

冯德莱恩

对华表态,尚未访华,来华

李强

中国总理

科旺斯特伦

欧盟对外

习近平

会见,治没治住美国

米歇尔

欧洲理事会前主席

王文涛

欧委会官员,欧盟委员会谢夫乔维奇

乔治亚‧梅洛尼

意大利总 理

王毅

中欧不存在冲突,访问欧洲

倍耐力公司

重要目标之一

家乐福

CEO批评欧盟,CEO说欧盟政策是个笑话

欧洲议会

议员窜台

欧洲

希望中国放弃俄罗斯,被中国忽视

外交部

举行对话,回应欧盟取消对话,回应中欧关系,希望中欧对话协商解决经贸问题,希望中欧对话协商解决问题,阐明立场

欧盟中国商会

会长刘坚东

中方

寸步不让

欧盟

与中国一起,与中国紧密合作,中方呼吁合作,取消高层经济对话,对中国小额包裹征收2欧元,加强管控中国包裹,对中国小额包裹征收2欧元不过是个笑话,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中欧关系,给中国“贴标签”,举行高层高峰会,领导人会晤,贸易和地缘政治争端,外长回应,对中方采取措施,访华,中欧峰会表态,携手合作,领导人会见,首脑会谈,达成重要共识,对华政策,促进合作,提供更多确定性,对中国的三重定位,中欧峰会,官员抱怨,清理中资

中国政府

评价中欧关系

中欧

举行峰会,互利共赢,携手合作,贸易额等于过去一年,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具体经贸问题,相处,携手下一个50年

商务部

发表谈话,解决经贸摩擦,部长王文涛

中国

不再把欧洲放眼里,中欧峰会,俄罗斯背后金主,跨境电商席卷欧洲,说得很明白

中欧企业家

座谈会召开

欧盟委员会

对俄制裁,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主席会晤

世贸组织

公布中欧争端案件

中共

不敢直接批评,限制资本持股

中欧峰会

全球贸易,相互尊重

意大利政府

加大限制持股

美国

被中方治

欧方

中欧关系,发表谈论,对华认知

中欧经贸摩擦:对话持续,互信承压

2025-06-20
24 次查看
0 次互动

中欧经贸摩擦持续,双方虽就电动汽车反补贴案等问题进行磋商,并举行高级别战略对话,但互信不足,贸易不平衡问题未解。中国外交部多次呼吁欧盟采取理性对华政策,通过对话协商解决经贸问题。欧盟领导人则敦促中国解决贸易不平衡,对不公平贸易和市场准入限制表示不满,甚至有声音建议对中国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尽管欧盟表示不愿脱钩,但中欧在贸易问题上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未来走向仍不明朗。

AI 智能分析

基于多源数据的智能分析与洞察

中欧经贸关系的摩擦源于多方面的因素,包括贸易不平衡、市场准入限制以及对中国企业的反倾销措施等。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欧盟对其市场的依赖程度加深,但同时也对中国的贸易政策表示担忧。中方希望通过对话和协商来解决这些问题,以维护双方的经济利益和合作关系。然而,欧盟内部对中国的看法存在分歧,部分国家呼吁采取更强硬的立场,导致高层经济对话的取消。此事件可能会影响中欧的贸易流动性和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剧双方的紧张关系。

事件发展趋势

  • 中欧高层经济对话可能会继续推迟或取消。
  • 双方可能会加强在特定领域的合作,如绿色技术和可再生能源。
  • 欧盟可能会采取更多贸易保护措施,影响中欧贸易流动。
  • 中方可能会寻求其他市场以减少对欧盟的依赖。

关键洞察

  • 中欧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仍然是主要争议点,可能导致更多的贸易摩擦。
  • 欧盟内部对于对华政策的分歧可能加大,影响整体对华策略的连贯性。
  • 中国在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的竞争力提升,可能成为摩擦的焦点。
  • 中方希望通过对话解决问题,但欧盟的态度可能会影响谈判的进展。

政策建议

  • 建立中欧定期沟通机制,以增进理解和信任,减少误解。
  • 推动双方在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合作,寻找共同利益。
  • 加强对中欧贸易政策的研究,制定更为灵活的应对策略。
  • 鼓励欧盟内部各国在对华政策上达成共识,避免政策分歧带来的负面影响。
AI 分析基于公开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

事件时间线

2025-08-15
2025-07-30
2025-07-28
2025-07-27
2025-07-26
2025-07-25
2025-07-22
2025-07-21
2025-07-09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