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驳瑞士指控:中国间谍威胁纯属无中生有

中国外交部近日对瑞士有关“中国间谍威胁”的指控进行了强烈驳斥,称这一说法完全是无中生有的谣言。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国在间谍活动中是受害者,而非施害者,强调国际社会应理性看待国家间的安全问题。此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认为,瑞士的指控缺乏实质证据,可能会对中瑞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外交部的回应不仅是对瑞士指控的反击,也是在国际舆论场上捍卫国家形象与安全的必要举措。
3
 ·  2个月前 · 外交部:所谓“中国间谍威胁”完全是无中生有

#外交部:多方发声,合作应对挑战

中国外交部持续通过例行记者会积极发声,发言人团队包括毛宁、郭嘉昆和林剑。近期,外交部就中比关系、中国记者在俄遇袭受伤、中印防长会面、中欧合作等议题作出回应,强调合作与对话,妥善处理分歧。针对具体事件,外交部及时回应,维护中国记者权益,并就国际合作表明立场。整体来看,中国外交部在多个领域保持积极姿态,通过例行记者会等形式,清晰且有力地传递中国声音。
63
 ·  1天前 · 2025年9月8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中方积极应对以色列与伊朗冲突,外交部回应多项关切

针对以色列与伊朗之间日益紧张的冲突,中方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将采取外交努力以防止局势进一步恶化。外交部强调,中方关注此冲突可能对来自伊朗的能源供应造成影响,并表示将考虑提出调解提案,以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这一系列回应显示出中方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角色,尤其是在中东地区的复杂局势中。中方的立场不仅关乎自身的能源安全,也反映了对地区和平的重视,可能会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66
 ·  5天前 · 外交部:同意加入《纽约宣言》符合中方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中国坚决反对G7操弄涉华议题,外交部发声

中国外交部近日对七国集团(G7)峰会再次操弄涉华议题表示坚决反对,并已向相关方面提出严正交涉。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对此发表谈话,指出G7的行为是假意关切,实则是抹黑和干涉,凸显了冷战思维。中方强调,G7应停止对中国内政的干涉,维护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此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国际社会对G7的立场和行为表示质疑,认为其可能加剧国际紧张局势。
7
 ·  1个月前 · 七国集团快速反应机制(G7 Rapid Response Mechanism) 关于香港拘捕令的声明 - “ 这种跨国镇压行为损害国家安全、国家主权,人权,以及社区的安全。”

马来西亚称中国将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外交部回应引关注

马来西亚外长近日表示,中国将在所有文件准备就绪后,立即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该条约旨在确保成员国仅将核能用于和平用途,并承诺在东南亚地区不部署或运输核武器。此举被视为加强地区安全与稳定的重要步骤。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关注,强调将继续与相关国家保持沟通与合作,以推动区域无核化进程。此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东南亚安全局势的广泛讨论,可能对地区的核武器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3
 ·  1个月前 · 7月10日,马来西亚外长表示:中国将在所有文件准备就绪后,立即签署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 该条约规定成员国仅可将核能用于发电等和平用途。并承诺在东南亚地区,包括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范围内,不部署或运输核武器。

中国拒绝台湾参加世卫大会,外交部重申一个中国原则

中国外交部近日重申不同意台湾参加即将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台湾外交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指责世卫组织基于政治因素未邀请台湾,并批评中国对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的错误解读,试图将台湾视为中国的一部分,剥夺其参与国际组织的权利。外交部发言人强调,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世卫大会已连续九年拒绝台湾的相关提案,显示出中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坚定立场。此事件引发了两岸关系的进一步紧张,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11
 ·  3个月前 · 世卫大会拒列涉台提案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任何勾连外部势力谋“独”的图谋都注定失败

日本员工在华被判间谍罪,外交部回应引发关注

一名日本男性员工在中国因涉嫌间谍活动被判处三年半监禁,此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司法机关依法办案,强调了法律程序的公正性和透明度。此案件的判决引发了对中日关系的讨论,尤其是在当前国际形势下,间谍罪的指控可能会加剧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日本方面对此判决表示关切,认为此事件可能影响两国的商业合作与交流。
6
 ·  1个月前 · 在华因间谍罪获刑的药企日籍员工未上诉

台湾外事负责人窜访日本引发外交部强烈反应

台湾地区外事部门负责人近期访问日本,此举引发了中国外交部的强烈反应。外交部发言人敦促日本方面恪守承诺,在台湾问题上谨言慎行,强调台湾问题关乎中日之间的基本信义。此次事件不仅反映了台湾在国际舞台上的活动,也突显了中日两国在台湾问题上的紧张关系,可能对未来的外交互动产生深远影响。
6
 ·  1天前 · 反制日本参议员石平 外交部:石平卖祖求荣只会自食恶果

中美经贸谈判在瑞典开启,外交部立场引发关注

中美两国即将在瑞典举行新一轮经贸会谈,外交部对此表示关注并回应了相关立场。此次谈判是继前两轮磋商后的重要进展,双方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分歧仍然存在,预计将成为焦点。美方财长也确认了谈判的时间和地点,显示出双方在解决经贸摩擦方面的意愿。外交部的回应可能会影响未来的谈判走向和两国关系的发展,公众对此高度关注,期待能有积极的成果。
27
 ·  1个月前 · 中美瑞典贸易谈判:美方劝中国在“十五五”规划中向消费型经济再平衡

美国无理拘押中国学者,外交部强烈反对

近期,一名在美国从事研究的中国学者被美方执法部门无理拘押,引发广泛关注。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强烈不满,敦促美方停止对中国公民的有罪推定和政治操弄。外交部强调,这一事件不仅损害了中国学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中美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此事件可能进一步加剧两国在学术和科技领域的紧张关系,公众对美国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提出质疑,呼吁国际社会关注此类事件的频发及其对学术自由的影响。
13
 ·  2天前 · 中方回应美方:坚决反对,中国是法治国家,根本不存在所谓错误拘押问题

普京特朗普或在华会晤,外交部回应引发关注

克里姆林宫近日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可能会在二战胜利纪念日当天于中国会晤,此消息引发了广泛关注。对此,中国外交部作出了回应,强调中方欢迎各国领导人进行交流与对话。此次可能的会晤不仅涉及俄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也可能对国际局势产生深远影响。专家分析认为,普京与特朗普的会晤将是两国关系的重要风向标,可能会影响全球政治格局。
22
 ·  1周前 · 克里姆林宫在通讯软件Telegram上发布了一段视频,显示两位领导人登上普京的座车,并称他们正前往会谈途中。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筹备进入冲刺阶段,外交部全力以赴

外交部表示,将与各成员国共同努力,确保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的顺利筹备。此次峰会定于8月31日至9月1日举行,预计将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届上合组织峰会。外交部在介绍相关情况时强调,峰会的成功举办将对区域合作和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展现上合组织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角色。各国代表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意愿,将为峰会的成功奠定基础,推动各国在安全、经济和人文等领域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8
 ·  1天前 · 范先荣大使:“我家大门常打开”,上合组织愿与认同“上海精神”的国家和组织发展友好关系

刘建超被带走调查,外交部接班人危机浮现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7月底结束海外公务访问后返回北京,随即被有关部门带走调查,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刘建超被视为下一任外交部部长的热门人选,其被调查引发外界对中共高层路线斗争的猜测。有人认为此事件可能与贪腐或泄密有关,而刘建超的去向也引发了对现任外交部长王毅未来任期的关注。刘建超在外交系统内资历深厚,曾在反腐系统担任要职,其被调查可能影响中共内部权力结构和外交政策的延续。
6
 ·  2周前 · 美媒称中联部部长刘建超被当局带走

刘建超被调查,外交部接班人危机加剧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在结束海外公务访问后被带走调查,具体原因尚不明确。刘建超现年61岁,曾被视为中国下一任外交部长的热门人选,此次事件是自2023年秦刚被免职以来,外交系统内最高级别的调查。刘建超在中共反腐系统有过重要职务,外界猜测此次调查可能与贪腐或中共高层的权力斗争有关。尽管刘建超的官方身份仍未变更,但其被调查的消息引发了对中国外交部未来领导层的广泛关注,可能导致71岁的王毅继续担任外交部长的局面。
7
 ·  3周前 · #CWSJ周四重温 刘建超被带走问话,是自2023年北京方面将当时出任外长仅七个月的秦刚免职以来,涉及中国外交官的已知最高级别调查。 据接近中国外交政策圈的人士称,刘建超的缺席可能会削弱北京方面的外交专业能力。在人事任命方面,习近平越来越看重潜在人选的政治忠诚度。

中国外交部重申对乌克兰危机的公正立场,呼吁政治解决

中国外交部近日就乌克兰危机发表声明,重申中方在该问题上的一贯立场,强调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愿意为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并对危机的解决前景表示关注。中方的立场旨在推动各方通过对话与谈判,寻求和平解决方案,以缓解当前的紧张局势。这一表态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持久和平成为各方共同关心的议题。
6
 ·  4天前 · 谈及乌克兰问题 耿爽:中方没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武器

日本731部队细菌战罪行再被揭露,外交部强烈回应

近期,俄罗斯发布了一系列解密文件,揭示了日本731部队在二战期间进行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的残酷事实。中国外交部对此表示,俄方的解密资料提供了铁证,证明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不容否认和抵赖。731部队以非人道的方式进行生物武器研究,造成了大量无辜生命的损失。外交部强调,这些历史事实应当被铭记,以警示后人,避免重蹈覆辙。此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历史真相的关注和对战争罪行的反思,呼吁国际社会共同抵制任何形式的军国主义。
9
 ·  1周前 · 8月28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张晓刚就最新公布的侵华日军史料,回应称: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令人发指的屠杀罪行,给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国家人民带来惨绝人寰的灾难。特别是侵华日军731部队公然违反国际法,对中国人民发动了令人发指的细菌战,犯下了反人类滔天罪行,这段历史铁证如山、不容否认,也永远不会被抹去。 他强调:魔鬼已被消灭,但遗毒尚未根除。中方要求日方深刻反省历史罪责,加快处置
© 2025 news.news. All rights reserved. 0.3598 秒. v1.0.46
我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