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军事扩张
关注
环球网-环球网
3周前
外媒:北约秘书长将敦促北约将其防空与导弹防御能力提升400%
据路透社、法新社等媒体报道,北约秘书长吕特将于当地时间9日在伦敦发表演讲,预计他将在演讲中敦促北约把防空和导弹防御能力提升400%,以此维持可靠的威慑和防御水平。路透社称,这也是本月底在荷兰海牙举行的北约峰会的优先议题之一。
北约军费博弈:秘书长警告与欧美战略调整· 13 条信息
#北约
#防空能力
#导弹防御
#军事扩张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4周前
这是今天 德语报刊有关中国的评论文章: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对特朗普来说,遏制中国才是重中之重,其他一切都是配菜而已;中国迅猛的军事扩张、经济的巨大成功,以及该国对全球贸易体系的操控,都加剧了美国对衰败的恐惧。 《南德意志报》指出,特朗普正在逆转华盛顿半个世纪前开启的亲北京政策,但他的对华战略却显得强硬有余,智谋不足;评论作者认为,要抗衡这样的中国,特朗普重新发扬美国的传统强项才是上策。这些强项中,不仅包括美国的军事优势,也包括美国的国际信誉和所谓的软实力。但特朗普却在反其道而行之。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对话僵持,影响加剧· 143 条信息
中美贸易框架难掩裂痕,企业加速外迁· 192 条信息
#特朗普
#遏制中国
#中美关系
#军事扩张
#全球贸易
#美国衰退
#对华战略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BBC News 中文
1个月前
澳洲要求中国解释“非同寻常”的军事扩张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马勒斯表示,北京需要提供更大的透明度和保证,因为这是该地区的“根本问题”。
#澳大利亚
#中国
#军事扩张
#国际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NiKITa🇺🇦 ꑭ
1个月前
梅爾茨:力量可以阻止侵略,相反,軟弱會激起侵略, 德國將繼續擴大自身的國防能力和戰備能力, 我們遵循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則:我們希望能夠保護自己,這樣我們就不必為自己辯護, 我們的目標是讓德國和歐洲強大到永遠不需要使用武器。
#德国国防
#欧洲安全
#军事扩张
#梅尔茨
#防御能力
#国际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2个月前
ZT:《經濟學人》:三大新因素,美國威懾失靈,習近平犯台野心更大膽 《經濟學人》最新一期封面出現了台灣國旗,凜冽點出三大新因素,已經讓美國威懾失色,台灣,可能慢慢落入中國勢力範圍。 2025-05-02 美中關係陷入低潮期。雙方互課超過100%的關稅,幾乎斷絕了貿易往來。兩國都致力於爭奪21世紀關鍵科技的主導權,例如:人工智慧(AI)。雙方也持續進行大規模軍事擴張。在上一次冷戰中,像這樣的雙邊衝突曾因柏林空運、古巴飛彈危機等事件達到高峰。如今,美國的決心很可能會在台灣問題上受到考驗,而且可能比預期更快發生。 中國聲稱台灣是其領土的一部份,並表示隨時準備好武力侵台。如果台灣宣佈獨立,絕對開戰。但台灣希望繼續作為一個自治的民主政體。美國以一種脆弱的「戰略模糊」政策來調和這種矛盾。既防止台灣正式獨立,又反對中國動用武力解決爭端;向台灣出售武器,卻不保證會軍事協防。 近年這場僵局愈發緊繃。台灣最近三屆總統大選皆由傾向台獨的民進黨勝出。自2010年以來,隨著本土企業台積電逐步確立在先進半導體(包括AI用晶片)製造領域的主導地位,台灣的經濟重要性大幅上升。與此同時,中國的國防支出(以現值計算)已是過去的三倍,侵蝕了美國過去在亞洲的軍事優勢。美國戰略人士仍抱持一線希望,期待只要美方能讓中國相信自己可能會出手介入,習近平就會暫緩他畢生追求的統一目標。畢竟,台海戰爭將是場災難。習近平何苦急著以可能導致災難性後果的入侵行動,去賭上他的歷史定位與共產黨的未來? 廣告 然而,如今有三個因素讓上述推論變得更加無力。 貿易戰反噬 第一,在川普領導下,美國的威懾力漸漸流失。川普及他的鷹派支持者鼓吹「以實力換取和平」,並將貿易戰和與歐洲漸行漸遠的外交路線視為美國重心轉向對中競爭的證據。 遺憾的是貿易戰帶來了反效果。2024年,川普曾說如果中國試圖入侵台灣,他就要大幅拉高關稅。「我要課你150%到200%的關稅,」川普如此威嚇。如今,關稅已達145%。美國的彈藥已經打光。 這場貿易戰最終比的是誰對痛苦的承受度更高。中國認為自己更有能力挺過。保護主義也傷害了美國的盟友。台灣面臨32%的關稅,台積電則被施壓將工廠移至美國。澳洲、日本、南韓也面對類似壓力,要它們與中國(主要貿易夥伴)脫鉤。儘管亞洲國家不會輕易放棄與美國的安全聯盟,事實上也別無選擇,但它們對於被捲入台海戰爭的顧慮只會更強烈。 中國取得外交掩護 第二,中國對台戰略的最新設想,避開了全面入侵的孤注一擲。中國仍準備以武力奪台,最近的「聯合利劍」演習出動38艘軍艦包圍台灣。但中國同時也在演練新的、威脅更大的「灰色地帶」戰術,也就是不算正式開戰的脅迫手段。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中國利用近年大幅擴編的海警部隊對台灣水域內船隻進行暫時扣押與登船檢查。 廣告 中國的目的是削弱台灣的主權,並讓台灣人民懷疑美國是否真的有意願或能力協防。一些民間貨運公司可能會配合扣押,而國際社會對這類行動的批評力道可能減弱。自2023年以來,中國成功讓70個國家表態支持其「一切」統一努力。換言之,不管是登船檢查或武力入侵,都獲得了外交上的掩護。 台灣政治失能 這樣的灰色地帶戰術正是看準了第三個使前述美方論點站不住腳的因素:台灣政治的長期失能。 儘管大多數台灣人不願成為共產中國的一部份,但島內政治受到兩極化與自滿的有害組合所苦。自去年選舉以來,台灣總統賴清德與親中、控制國會的國民黨,以及由對民進黨幻滅的年輕人所成立的新興第三勢力三方分治。政治僵局導致台灣無法果斷提升國防預算、降低對進口能源的依賴,或針對危機做好準備。賴清德試圖打擊中國滲透,卻適得其反,加劇了社會對立。 即使川普最終在貿易問題上退讓,這三項因素仍可能在台灣內部造成有害的回饋循環。若美國對台防衛的承諾減弱,台灣內部可能失去抵抗意志;而台灣若無備戰決心,美國出手相助的可能性會隨之降低。如此一來,中國可能在不動一兵一卒的情況下,讓台灣逐步落入勢力範圍。 當然,川普還是有可能隨時選擇升級衝突,但與其冒著與中國爆發核戰的風險,他可能會選擇讓台灣「悄悄滑走」,或達成一項實質放棄台灣的協議。 這將是對台灣民主的重大打擊。久而久之,台灣甚至可能選出一個親中政府。西方半導體供應將陷入恐慌。雖然不至於立刻終結美國在太平洋的主導地位,但要恢復這項主導權必須付出極大努力。中國解放軍也將得以釋出更多資源,擴展軍力影響範圍。美軍則將從目前防守第一島鏈的姿態,撤至連接日本與關島的第二島鏈。想提振亞洲盟友的信心,美國需要和他們簽訂新的經濟與軍事條約。若無法達成,這些國家可能考慮自力發展核武。 廣告 川普希望展現強硬態度。他的保護主義與對盟友的強勢態度,原本是為了讓美國再次偉大,卻正在削弱美國保護台灣的能力。這樣的矛盾,北京不會沒有發現。不久前,習近平仍有理由認為慢慢等到拿下台灣的那一天是較佳選擇。但如今,他可能會認為時機難得,不可坐失良機。 (本文由《經濟學人》獨家授權)
#美中关系
#台湾
#经济学人
#中美贸易战
#军事扩张
#人工智能
分享
评论 0
0
头条热点
2个月前
法国正计划扩大其核武库。
#法国
#核武库
#军事扩张
#国际安全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新华网
3个月前
全球瞭望丨澳媒:美国勿放任好战的肿瘤扩散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的资料显示,自1945年以来,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挑起251起冲突,在80多个国家推翻政府、干涉选举并暗杀数十名领导人。
#全球政治
#国际关系
#美国
#澳大利亚
#军事扩张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5个月前
美国以前真的还是太保守了 如果美国能把自己的军事,科技,经济,人才,制度,武力全部变现 发动总体战 不但可以把地球上5大洲全部征服 而且至少可以让俄罗斯亡国99次,朝鲜1200次,中共灭亡500次 太保守了 这个国家太保守了 简直就是扮猪吃老虎 我支持特朗普政府掏空美国所有积蓄和国力 发动一次真正的,总体战
#美国
#军事扩张
#总体战
#特朗普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