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政治干预
关注
今日澳洲App
5天前
Jimmy Kimmel因评论查理·柯克遇害争议停播一周后重返舞台,情绪哽咽澄清并致敬柯克遗孀,批特朗普打压言论自由。美国言论自由与政治干预再陷激烈拉锯,引发全美关注。你怎么看?#柯克 #特朗普
Jimmy Kimmel脱口秀因虚假言论被ABC停播引发争议· 28 条信息
#Jimmy Kimmel
#查理·柯克争议
#特朗普
#言论自由
#政治干预
分享
评论 0
0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1周前
在罢免一名未对其两名政敌提出指控的检察官后,特朗普进一步向司法部施压,公开要求司法部长邦迪起诉其政治对手,并提名亲信接管关键检察官职位。 特朗普在一则发给“帕姆”的社交媒体帖子中写道:“我们不能再拖延了,这正在扼杀我们的声誉和信誉。”
#特朗普
#司法部
#邦迪
#政治干预
#施压
分享
评论 0
0
DW 中文- 德国之声
1周前
美国知名脱口秀主持人Jimmy Kimmel 的节目"吉米夜现场"18日遭ABC电视台停播,原因涉及他在节目上谈及保守派倡议人士柯克(Charlie Kirk)遇害,引发争议。停播前,特朗普政府的官员曾公开要求相关电视频道下架该节目,甚至暗示如果不这么做就会对其吊销执照。 事件发生之后,有民众批评政府干预言论自由,质疑称节目批评特朗恐怕就会遭"封杀"。你认同电视台的决定吗?留言跟我们分享你的看法。
Jimmy Kimmel脱口秀因虚假言论被ABC停播引发争议· 28 条信息
#吉米夜现场停播
#言论自由争议
#特朗普政府
#保守派人士柯克
#政治干预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经济观察网
2周前
特朗普强塞“自己人”,美联储迎来大考
美联储主席“宫斗”:特朗普逼宫,继任者浮出水面· 190 条信息
#特朗普
#美联储
#人事任命
#政治干预
#金融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纽约时报中文网
2周前
#观点 特朗普正危险地接近重蹈中国的覆辙。他照搬中国的游戏规则,确保政府对企业并购的关键决策拥有否决权;他让政府入股英特尔;他还将关税变味了政治偏袒的工具。 这三项措施模糊了私营企业与国有之间的界限,用政治算计取代了竞争约束和市场驱动的创新。
美国政府强势要求英特尔让渡10%股权,市场反应剧烈· 25 条信息
#特朗普
#中国
#贸易战
#政治干预
#经济
分享
评论 0
0
阿橡
3周前
已确认:美国正陷入严重的就业低迷 7月的数字低到,Trump 把统计局的局长开除了…… 不仅仅是过去10个月的最低,更是2021年4月以来的最低。 就业不好,开除统计局局长……Trump 这逻辑也是没谁了。 能干到比新冠的时候还低,Trump也是很强
特朗普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引发就业数据争议· 25 条信息
#美国就业低迷
#特朗普开除官员
#就业数据造假嫌疑
#经济负面
#政治干预
分享
评论 0
0
纽约时报中文网
1个月前
时报调查发现,在纽约,在欢迎新移民、帮助成员扩大人脉之余,许多华人同乡会在过去数年间成为了中国当局影响力的延伸,悄然阻挠着反对中国政府的政治人物的职业生涯,同时大力扶持那些支持中共政策的候选人。
#纽约华人同乡会
#中国影响力
#政治干预
#亲中共候选人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BITWU.ETH 🔆
1个月前
🚨关于“特朗普解雇美联储理事库克”这事的几个问题,简单讲讲我的理解—— 1⃣这是美联储 100 多年历史里的第一次“理事被总统开除”吗? 是的。过去即使是尼克松、约翰逊那种强势总统,也只是施压或干预,但从没真正下手。 所以这次是一个信号:美联储独立性不再是铁律,而是可以被政治撕开的口子。 我会把它理解为:制度底色被改写,从技术机构转向政治工具,从数据交易转向权力交易的开始。 2⃣总统是否有这个权力? 法律上确实写了“因故”,但这个概念也太模糊了,反正我要是以前的总统我是不敢乱动。 原因很简单:如果动了,市场对联储的信任会被动摇。 特朗普第一次把这个模糊条款落地,重点不是可不可以,而是有人真敢这么干。 所以市场该重新计价的不是 Cook 的离职,而是未来每一任总统,都可能把联储当成可操作的牌。 3⃣解雇 Cook 的理由站得住脚吗? 表面理由是贷款文件造假,但这更像是先定目标,再找理由。 特朗普要在联储理事里制造一个杀鸡儆猴的场面,挑中Cook,是因为她最容易下手。 这说明特朗普是有系统性的考量:要在理事会建立可控的多数。 这件事最大的后果,在于所有理事都意识到独立性是脆弱的,以后也许不可能完全只按经济逻辑做决策。 4⃣特朗普现在在理事会的影响力有多大? 算一算:Bowman、Waller 算他的人,Miran还在等待确认,如果再补上 Cook 的位置,很可能就是 4/7。 这是一个关键比例。理事会不是投票机,但当政治色彩加重,议事氛围会被明显改变。 更远的看,鲍威尔 2026 年任期结束,届时特朗普完全可能重塑主席人选。 美联储在未来两年内可能会发生大的格局变动。 5⃣市场的定价逻辑是否变了? 短端利率下行,押注降息更快; 长端利率上行,风险溢价抬高; 美股承压,因为政策路径不确定; 黄金受益,作为对冲独立性风险的资产。 一切市场交易的真正核心是:美联储第一次失去了制度免疫力。 这意味着市场的定价逻辑要升级: 经济数据 + 政治干预 → 新的货币政策函数,这才是对未来几年最大的结构性冲击。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 #Bitcoin 会跌呢?
美联储主席“宫斗”:特朗普逼宫,继任者浮出水面· 190 条信息
#特朗普
#美联储
#理事库克
#政治干预
#货币政策
分享
评论 0
0
高伐林
1个月前
《华尔街日报》专栏记者Greg Ip发现:美国的资本主义正开始变得像中国的模式。川普正通过各种手段,加强对经济的政治干预和控制,这类似于中共对经济的强力掌控。 这让我想起秦晖教授在《拯救德先生》书中一再揭示的趋势:中国与美国西方在很多方面互相学习、互相渗透。这是好是坏?请方家解读!
关税战落幕:美国失势,中国崛起?· 606 条信息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对话僵持,影响加剧· 527 条信息
#美国资本主义
#中国模式
#政治干预
#经济控制
#秦晖教授
分享
评论 0
0
幽酱
1个月前
川普用美国反对美国 2025年6月,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当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为 147,000。数据虽然低于市场预期,但仍然稳定。三周后,BLS公布了“技术性修正”后的统计数据,大幅下调至14,000人,相当于原数据的不到十分之一。这一巨幅调整,立即引爆了市场和政坛的双重地震。 为何修正如此之大? 我去查了一下,BLS事后解释,这次误差来源于两个方面: 1.样本收集时间窗口的问题:6月初的初步数据基于企业调查的快速回报样本,回收率为59%,远低于疫情前平均水平。随着时间推进,收到的补充数据大幅降低了整体就业增长判断。 2.季节性因素误判:BLS在季调模型中高估了夏季临时岗位的增幅,尤其在教育和零售业领域。而实际数据显示,这两个行业在该月并未如往年一样大量招聘。 这次5-6月整体超过25万人的就业修正,是自1979年系统规范以来罕见的巨大调整,而非传统波动。尽管统计机构对修正原因作出了解释,但在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下,立刻让川普在他的平台上发文指责劳工统计局局长Erika McEntarfer,随后她被解职。也许川普的不满并非单纯来自误差本身,更多的是由此带来的“信心打击”效应。就业数据是金融市场的重要风向标,而此次下调导致了股市大幅震荡,并且川普的支持者说这是“统计系统犯下的经济破坏行为”。于是,这场在‘统计学上可解释的误差’,让文官系统中的官员付出了政治履责的代价。 这不仅是一场统计失误的风波,更是一个信号:哪怕程序没有改变,制度的运行逻辑已经变了。技术官僚失去了“犯错的缓冲区”:一旦数据不利,哪怕技术上合理,也可能成为政治替罪羊。 突然我想到了,中国2023年青年失业率一度突破21%,随即被国家统计局宣布暂停发布,而后采用新定义“剔除学生”再度发布较低数字。若美国制度容许通过解职技术官僚以维护“信心”,中国则通过停发原始数据维护国家的宏大叙事也不应被嘲讽。因为在本质上,两者都指向同一制度心态:事实服从叙事,数据不再自主,而是被用于维护既定权力架构。 民主制度的一个美德,在于它的“低效”:分权制衡、程序正义、多元意见、舆论监督——这些都意味着政府不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一切。事实与权力分离,是民主的基石。 在这种制度下,统计局的职责不是“发布有利于政府的数据”,而是提供真实、独立、专业的社会运行图景。它不服务总统,而服务公众。 但当总统希望每一条数据都“有利于市场反应”、每一个数字都“配合国家战略”、每一次统计都“传递乐观情绪”,民主的低效就成了他的敌人。于是,清洗就开始了:从 CDC 到 EPA,从 FBI 到 BLS,凡是“踩到叙事红线”的技术官僚,不是被边缘,就是被换人。 川普并未直接废除这些机构,他只是改变了它们的输出逻辑。但这其实这比解散更危险因为它让人误以为“制度还在运转”,而其实它已成为权力的传声筒。 美国的联邦政府长期以来维持着一套庞大的技术官僚体系,这些职业文官不因总统更迭而换岗,理论上保持政治中立,仅为制度服务。上学的时候,教授提到过过两个法案,我到今天还记得,《彭德尔顿法案》与《赫奇法案》,它本意是要打破“分赃制”,保障政府运行的专业性与连续性。 但是很遗憾,现实中,中立从来不是天然的,而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权力博弈。在极化政治环境下,“中立”会被贴上党派标签;专业判断会被看作意识形态立场;连统计误差也会变成攻击的弹药。当数据触及政治利益时,“讲实话”就会成为“政治行为”。所谓“深层政府”的攻击,否认专业,也拒绝制衡。 这半年里,特朗普与他的好朋友习主席在治理理念上趋同越来越明显,他们都更愿意依靠集中的行政手段来压制不确定性,更强调政策的一致性与叙事的统一性,而不是多元对话或制度弹性。 当中国的数字治理、即时调控、全景监控被描绘成“现代治理典范”;当美国一组就业数据引发总统震怒、机构人事调整;当国家机器开始鼓励“叙事一致性”而非“事实完整性”时,民主制度那套冗长、纠结、低效的结构,就变得令人“不耐烦”。 川普正是这种不耐烦情绪的提炼体。他将民主制度中的专业机构、文官体系、程序原则,转化为服务行政权的工具,这和地球那边的大国如出一辙。只有高下之分,没有本质区别。 另一方面,自从川普再次执政之后,有一种声音越来越大,社会不在对弱势群体提供福利保护的安全网,“贫穷处罚机制”逐步升级,整个社会向丛林化发展,这种感觉你熟悉不熟悉?只有服从、只有竞争、只有产出,才配被社会承认,难道我们不喜欢的那种制度居然是先行者? 今天这里没有推翻,而是被悄悄替代,也许我们终将明白,民主制度并不会以一次政变告终,而是在每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技术调整中慢慢失效。 川普不是直接打破了美国的制度,而是激活了制度中那部分最危险的潜能。他证明了一件事:民主制度不是历史的终点,它仍可以退化成权力的舞台。 最后,我想起了一句玩笑话,质疑王沪宁,理解王沪宁,成为王沪宁。
特朗普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引发就业数据争议· 25 条信息
#川普
#美国劳工统计局
#就业数据
#政治干预
#民主制度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码农
1个月前
就业数据不好,总统就解雇劳工统计局长。祝贺美国向指鹿为马的专制粪坑国家又靠近了一步 🤮
特朗普解雇劳工统计局局长引发就业数据争议· 25 条信息
#就业数据
#总统解雇局长
#劳工统计局
#政治干预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BITWU.ETH 🔆
2个月前
🚨为什么美国总统和美联储主席总是因为降息问题水火不容? 特朗普自从上任后,基本上就是想把鲍威尔摁在地上摩擦,诉求只有一个—— 美联储应该大规模降息,从现在4.25%左右降到1%。 但是鲍老爷子也不是一般人,高压之下云淡风轻,既不辞职也不降息。 其实看历任总统和美联储主席,都对“降息”这个议题有明显分歧。可以先回顾一段美联储的黑历史—— 上世纪70年代初,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非常焦虑,彼时美国经济深陷滞胀泥潭,失业率高达6.1%,通胀突破5.8%。 正常情况下,这个成绩要想连任基本上难于登天。复杂方案变数太大,时间等不起,所以只能下一剂猛药——逼迫美联储快速降息,制造短期虚假繁荣景象,助力大选。 所以那段时间的尼克松干了跟懂王一样的事情,两人每季度会晤多达17次,次次高强度且赤裸裸地胁迫美联储主席伯恩斯,比如: 喊话“如果我们输了选举,这将是华盛顿最后一次由保守派执政”; 当众驳斥伯恩斯的技术分析,说他讲的都是废话; 警告伯恩斯无权提名美联储理事人选; 最终,伯恩斯选择妥协,1971年美联储将利率从5%骤降至3.5%,M1货币供应量增速飙至二战后的峰值8.4%,尼克松如愿以偿成功连任,并于1972年成为首位访华的在任美国总统。 但伯恩斯被钉上了耻辱柱—— 在短暂繁荣后,叠加石油危机,美国国内通胀迎来大爆发,美元指数暴跌,黄金价格暴涨,美国经济崩盘。为此伯恩斯背负了一辈子的骂名,其名字成为“央行失去独立性”的代名词。 后人这样评价伯恩斯:他活下来了,但是名声毁了;他保住了职位,却输掉了历史。 所以你可以看到《大美丽法案》通过之后,特朗普政府又要扩张几万亿美元债务,又加上明年有中期选举,懂王才如此着急地想要降息。 但鲍威尔就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打死不当第二个伯恩斯。 老子退了,你爱怎么搞怎么搞;但老子还在位,至少要保证不遗臭万年! 距离任期结束还有10个月,现在懂王开始换策略了,把矛头指向鲍威尔个人了,感觉面对一个无赖的懂王,老爷子妥协可能是迟早的事情! 图From:金十
美联储主席“宫斗”:特朗普逼宫,继任者浮出水面· 190 条信息
#特朗普
#鲍威尔
#美联储降息
#政治干预
#经济滞胀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3个月前
6月10日彭博社报道,财政部长Scott Bessent可能会继承美联储主席职务。白宫很快否认了这个说法。川普说他很快会选定鲍威尔的替代者。 如果财政部长同时兼任美联储主席,这就标志着所谓的“独立”的中央银行被缴械了。能够贩卖中央银行”独立“的国家,美国彷佛是独一份。而美联储所谓的”独立“于政治党派,是纯粹的谎言。它自从成立,就一直是利用制造危机,帮助他们的私人股东掠夺纳税人的财富。是时候停止这份延续了超过百年的闹剧了!
美联储主席“宫斗”:特朗普逼宫,继任者浮出水面· 190 条信息
DeepSeek数据泄露:德国下架,信任崩盘· 266 条信息
#彭博社
#Scott Bessent
#美联储主席
#白宫否认
#中央银行独立性
#政治干预
#金融掠夺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3个月前
苏超不欢迎足协。尴尬。 大胆,你们不接受党的领导
#苏格兰足球
#足协
#政治干预
分享
评论 0
0
JohnZhangSV - 蓝天同名
4个月前
有钱能使狗推磨,特朗普会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无限期地为 TikTok 续命! 这也是特朗普昨天回答记者提问的一部分,TikTok是他心里温暖的一块。去年四月,国会以 361:58 通过的法案,今年年初最高法院9:0判决的TikTok拆分或下架的案件就此成了废纸! 在特朗普看来,没有敌我之分,没有合法与非法之别,凡是对他本人有利,凡是对他家族有利的就是好的!
特朗普请求美国最高法院暂停TikTok禁令事件· 163 条信息
#特朗普
#TikTok
#行政命令
#政治干预
#法律判决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4个月前
🇺🇸捍卫美国言论自由❗️ 鲁比奥新政严惩外国审查者,签证限制震慑全球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宣布新签证限制政策,针对压制美国人言论自由的外国官员及个人。 解读举例:参与封禁美国公民社交媒体账号、罚款或起诉因发表意见的外国人,如政府官员或平台执行者,将被限制入境。 言论自由是美国核心权利,外国无权干涉‼️
#鲁比奥新政
#美国言论自由
#签证限制
#外国审查
#政治干预
#核心权利
#政策解读
分享
评论 0
0
Liuping Xu
4个月前
川普压迫本国企业和民间社会?他怎么个压迫?这个瑞典茉莉怎么也应该回中国去宣传部门担任要职。
#川普政策
#企业压迫
#茉莉
#政治干预
#瑞典评论
分享
评论 0
0
三日月やよい
4个月前
评论区说“教皇不该干预政治”的人(其实只是心疼蛾子),忘了保守主义偶像,里根撒切尔的好队友,为结束冷战反共反苏作出巨大贡献的约翰保罗二世… 没有哪任教皇是不“干预”政治的,把界定公权力与宗教关系的政教分离。曲解为宗教领袖不该对政治/公共议题发表看法,是极其犬儒的。
#教皇
#政治干预
#宗教领袖
#约翰保罗二世
#冷战
#政教分离
分享
评论 0
0
𝙂𝙚𝙤𝙧𝙜𝙚 𝙉𝙞𝙪, 𝙍𝘾𝙄𝘾-𝙄𝙍𝘽
5个月前
川普,加拿大感谢有你🙏:从头到尾一直在默默地神助攻,大选日又来攻一次。我们加拿大人受之有愧,真的太谢谢你了。
#川普
#加拿大
#大选
#政治干预
分享
评论 0
0
ABC中文
5个月前
由普林斯顿大学、布朗大学、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夏威夷大学和康涅狄格州立社区学院等院校的校长签署的声明批评特朗普政府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政府越权和政治干预危及美国的高等教育”。阅读详文:
#特朗普政府
#高等教育
#政治干预
#政府越权
#大学校长声明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凤凰网综合
5个月前
演都不演了,特朗普顾问直说:阿根廷得结束这份中国协议
#特朗普
#阿根廷
#中国协议
#政治干预
#国际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杨若晖 Ruohui Yang
6个月前
也不用那么隐晦, 我们已经和加拿大安全部门再次会面,针对我们去年帮助游说成功的反跨国镇压法案的实施与渥太华的朋友进行了有益的会谈。 本次大选期间,我们将重点关注任何有疑似共产党代理人干涉选举的情况。我们鼓励所有人向RCMP实名或匿名举报任何可能的选举期间的中共间谍活动。 If you see something, say something!
#加拿大选举
#反跨国镇压法案
#中共间谍
#RCMP
#间谍举报
#政治干预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凤凰网综合
6个月前
马斯克又向选民发钱了,这次是为了反对“激进法官”
#马斯克
#选民
#发钱
#激进法官
#政治干预
#美国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环球时报
6个月前
美媒:民调显示94%德国人“不会购买特斯拉”,马斯克争议言论行为成重要原因
报道称,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一系列争议性言论和政治干预行为,成为德国消费者拒绝特斯拉的重要原因。
特斯拉欧洲崩盘:销量暴跌,高管被炒· 56 条信息
#特斯拉
#埃隆·马斯克
#德国消费者
#争议言论
#政治干预
分享
评论 0
0
NiKITa🇺🇦 ꑭ
6个月前
加拿大已被墨西哥卡特爾集團接管——特朗普高級顧問彼得·納瓦羅
#加拿大
#墨西哥卡特尔
#特朗普
#彼得·纳瓦罗
#政治干预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