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

1个月前
“中国模式”:邓思想和毛体制杂交怪胎 邓、毛之间这种关系,使邓小平对发动文革的历史罪人毛泽东格外宽容,高高挂起,轻轻放过。在维护毛的问题上,他甚至超过党内保守派大老陈云,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邓才是中共党内最大的保守派。这种对毛的暧昧态度,对一党体制的格外看重,决定了邓在政治上的摇 摆 性,一身兼有改革派和保守派双重角色,只求经济发展,拒绝政治改革。这种跛脚鸭式的改革,催生了“中国模式”的权贵资本主义。 这种半管制、半市场的权力经济——通过权力寻租,通过市场兑现,是中共官场乃至整个社会深陷腐败、道德沦丧的原因。邓小平是始作俑者。邓是一个站在新旧时代交替的历史门槛上半新半旧的人物,他一手催生了改革的胎儿,一手又掐死了改革的生机。缺少了政治改革的制衡,一党体制下的经济改革所释放出来的人和资本的贪婪,必然像当年毛煽动文革狂热一样席卷肆虐整个社会。 六四镇压后,当邓小平在耄耋之年,终于把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写入中共十四大党章的那一刻,就为权贵资本主义大行其道打开大门。此后,所谓“改革”已经成为权贵集团的专利,造成利益分配格局严重失衡,社会两极分化,贫富悬殊,广大底层民众沦为改革的牺牲品。 于是,人们开始怀念毛时代的“公平清廉”,把毛看作是反抗社会不公和权贵集团贪腐的旗帜,是人民的保护神。毛的文革遗产更是成为中共党内原教旨派批判邓式改革的利器,社会被严重撕裂,毛左和邓右两种势力水火不相容。这种局面是生前刻意维护毛历史地位的邓小平始料不及的。毛的文革和邓的片面改革,一左一右,共同释放出来的人性恶,摧毁了中国社会的生态环境和道德伦理底线,而这正是中共第五代领导人习近平今天必须面对的局面。 ---毛的文革遗产与习近平治国模式(一) 作者: 高文谦
1年前
哈佛大学博士,目前担任麻省理工商学院副院长的黄亚生教授2016年关于“中国模式”的文章,准确预测了今天的中国:中国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 他在最后的结论中说,“中国模式”并不是中国首创,巴西过去采取的经济措施类似于当前的中国模式,现在证明是不成功的,他还在最后的结论中发出警告,中国模式极其危险。 他还预测,印度经济未来将超越中国,印度发展慢一些,但软环境好于中国,例如分配制度和金融改革,卢比可自由兑换。 印度的制度决定了印度不可能采取中国的人口政策和土地政策。 印度与西方的融洽关系,还有充足的劳动力,是中国无法比拟的优势 印度的土地私有,决定了印度的工业化、城市化肯定不如中国快,因此印度的生育率不会快速下降,广大的农村和农业可以能够为城市和工业源源不断提供劳动力,人口的可持续性高于中国。 事实上印度目前是全球粮食出口大国,稻米出口是第二到第五的总和,小麦出口高于乌克兰。 而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下降到危险的水平,因此习不断强调饭碗要端牢,要建设新农村,各地甚至成立了【乡村振兴局】,但是这无济于事,都是表面功夫。由于过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抽干了农村的劳动力,土地滥用,包括房地产、采矿、大基建等占用大量的农地,造成了农村不可逆的衰败。未来的人口老龄化对农业生产亦造成长久的打击。 黄亚生的文章-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