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南巡

2个月前
一九九二年邓小平南巡的同时,邓质方在中信兴业公司副总理经理位置上兼任了“应时而生”的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负责人,该公司领导班子成员是九二年一月二十八号被正式批准的。公司总经理叫傅仁章,邓质方名列第一副总经理,他后面还有四个副总经理。该公司依据中共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正式认可,“统一经营和管理 全国的劳工对外出口”。 这家公司开张后,海外曾有报刊追踪报道,披露出邓质方的这家公司位於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九号,那里赫然挂着中国对外建设总公司的大牌子。 此前,中国大陆的对外劳工出口一直是由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统管,而邓质方的这家公司,完全是因人而设。自此,中国大陆各地的对外劳工出口都要经过这家公司统一安排和分配项目、名额,权限之大可以想见。每安排成功一桩劳工出口事务,该公司即要从对方所付款额中提取百分之三十以上的管理费”。根据当时中共官方公布的数字,一九九一年一年,大陆各地总共向世界各国出口劳务近百万人次。由此可见邓质方所开这家公司的油水之丰厚。 八十年代初,大陆出口劳务是邓小平首先倡导的。邓小平经过九二年南方一游,掀起中国大陆的第二轮经商大潮后,他的儿子立刻身体力行,经营起了卖“猪仔”的业务,的确是名符其实的“开放搞活”了。 当邓质方的这家公司开张后,北京有知其内幕者讽剌说:邓小平的大公子倒彩电的时代已经过时;他女婿贺平经营的军火生意也已经被众多高干子女们各把一摊,新挤进去的人自然不会有太多的油水好捞了。如今,邓二公子另僻财源,干脆当起了人贩子,可见中共政权实在是堕落得可以了。 大陆人还讽剌说:紧俏商品、军火生意、贩卖人口这三大生财之道如今是都被邓家子女尝遍了。如果再有人想找新的生财之道,就只剩下贩毒、设赌和开妓院了。 ---邓小平曾对次公子质方寄予厚望(高新)
2个月前
邓小平南巡的两面影响 邓小平南巡阻止了经济改革的逆转,加快了向市场化推进的速度。另一方面,邓小平南巡在政治上完全放弃了他在1980年和1986年关于政治改革的承诺。放弃了他在1980年的“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的提法。他在南巡讲话中强调:“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十二届六中全会我提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还要搞二十年,现在看起来,还不只二十年。”针对有人对“六四”事件的批评,他说:“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党内传统力量借邓小平这些谈话,使改革倒退:“政治改革”成了敏感的词语;差额选举变成了等额选举;各省人大主任由省委书记兼任,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职能实际被取消;经济工作中行政干预进一步加强,市场化程度削弱。 邓小平南巡讲话有两个相互矛盾的结果,一方面使经济体制向市场化大步推进,经济高速发展,社会财富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原有的权力结构不断强化,群众参与政治的机会减少,对公共权力的制衡的力量越来越弱。这两方面造成的结局是:“不完善的市场经济加上缺乏制衡的政治权力”,也可以称为“权力市场经济”。权力操纵、控制市场运行,权力进入市场交易。权力市场经济最大的问题是社会不公正,社会分裂为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强势群体是权力和资本结盟的群体。少数权势家庭占有社会财富相当大的部分。弱势群体受到盘剥。从1990年代中期开始,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至今成为困扰中国的难题。 ---杨继绳:秘密南巡是邓小平的最后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