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1989年
关注
朱韵和
2周前
图为内战时国统区反战漫画。 ---选自1947年民国中央大学学生为抗议“五二〇血案”出版的杂志《拿饭来吃》 1949年前的学生漫画神预言,40年后1989年坦克车来了
#内战
#国统区
#反战漫画
#民国中央大学
#五二〇血案
#1949年
#1989年
#学生漫画
#坦克车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3周前
1989 年 6 月 4 日,中国军队装甲车进入天安门广场。 朝日新闻 Chinese army tanks enter Tiananmen Square on June 4, 1989. Asahi Shimbun via Getty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六四事件
#天安门事件
#民主运动
#1989年
#中国历史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3周前
🔥 1989 年 6 月 10 日,天安门广场。 美联社照片/Sadayuki Mikami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天安门事件
#1989年
#历史
#广场事件
#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光傳媒官推/Shining Light Media LLC/官網 www.ipkmedia.com
3周前
【嘉文】 章立凡:胡耀邦治丧手记 1989年4月15日,是我终生不能忘怀的日子!这一天的中午,我听到消息说:”耀邦今天上午去世了!”第一个反应是不信。给朋友打电话,大家重复着惊愕、怀疑与悲恸,几乎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北京时间晚七点整,耀邦的黑白照片出现在”新闻联播”上,残酷的消息被证实了。 …… 此时会议开始,首先由戈扬带领大家向耀邦遗像默哀致敬,继则由德平代表家属致辞: 各位同志,各位朋友,父亲虽然猝然病逝,但我们所有的家属都不会堕入自毁性的悲哀中去。我们希望在悼念活动中,上上下下,左左右右,都能以一种祥和的环境和心态来度过,祝祖国大地吉祥! 这番”振导祥和”的致辞,无论从何时何地看,都说得十分得体,我悬着的心顿时落位。 座谈会的与会者,有不少是耀邦的故旧,对于他的猝然逝世,都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悲愤之情,故当日的发言,多有为耀邦在1987年初的下台鸣不平的内容。轮到我发言时,我首先回顾耀邦为我父亲平反之事: 1980年,我曾为父亲章乃器的右派错案多次向中央申诉,大约4、5月间我听到消息,父亲被列入不予改正的六人中。于是我向中央领导同志再度申诉,当时曾携”反右”时印发的材料到耀邦家上访,请求中央对父亲的言论做出重新估价。当时小平同志不在北京,胡耀邦同志把我的申诉转送小平同志。通过这种下情上达的方式,小平、陈云表了态,对文件做了改动,在后来下达的60号文件上,父亲的名字被列入改正的21名”右派”之首。这件事是我终生难忘的。 接下来我谈了对耀邦逝世的看法,但立场是超党派的: 耀邦同志的逝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巨大损失,也是国家、民族的巨大损失。耀邦同志留下了宝贵的政治遗产,我感到十分忧虑和悲哀的是,在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谁能有资格继承他的遗产。十三年前,小平同志为周总理致悼词,不料爆发了天安门事件。小平同志继承了周恩来的政治遗产,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现在耀邦同志逝世了,改革处于困难阶段,党的威信在下降。全国人民,包括我们知识分子,应该和党共济时艰做出牺牲,但这需要党带头作牺牲。耀邦是在工作岗位上殉职的,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儿子,他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乃至生命。古人云”哀兵必胜”,他的逝世,可以说是给了中国共产党一次历史机会,如果想加强自身的凝聚力,振作精神纠正错误的话,这可能是最后一次机会。历史的时机稍纵即逝。我不是共产党员,但我希望党中央珍惜这个机会,做出符合国家民族利益的抉择。 郑仲兵特地对我说:我认为你今天的发言非常好,这确实是我们党最后的历史机会。 ……
#胡耀邦
#治丧
#1989年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3周前
1989年6月12日,北京居民上班途经一辆军用坦克。 美联社 Beijing residents commute past an army tank to get to work on June 12, 1989. AP
#1989年
#天安门事件
#历史
#政治
#军事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3周前
1989 年 6 月 10 日,天安门广场。 美联社照片/Sadayuki Mikami
#天安门
#1989年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吴仁华
3周前
《做出一生中最艱難決定 偷渡出境為獄中同道呼救——我的一九八九系列》 作者:吳仁華
#1989年
#偷渡
#呼救
#獄中
#獨裁
#抗爭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3周前
1989年5月17日,星期三,北京青年乘坐汽车游行至天安门广场,参加集会。 Beijing youths ride atop a car as they parade to Tiananmen Square for a freedom rally, Wednesday, May 17, 1989 in Beijing. (AP Photo/Sadayuki Mikami)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天安门广场
#游行
#集会
#北京
#政治运动
#1989年
#民主
#自由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3周前
老布什访华 方励之夫妇受邀百人大宴 事情发生在1989年2月,老布什(George H.W.Bush)作为新总统首访中国。 “他跟中国人有很好的关系,一直访问中国。所以这次访问被设计成一次探亲(Homecoming)之旅,重温早期建立的关系。”洛德大使回忆道。 在大使馆草拟布什总统宴请中国人的数百人盛大宴会名单 时,洛德大使认为,除了中国政府和中共官员,也应该象征性地邀请改革派人士,甚至异议人士,以显示美国重视人权。 “因此我们把一些最重要的改革派人士,其中之一是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包括在名单里,我们以这个名义邀请了他。他数年来一直直言中国必须有更大的政治自由,并对邓小平有很严厉的批评。” 名单上报白宫和国务院,获批准。 北京方面先是不动声色,在布什总统抵达前一天突然召见洛德,在布什总统抵达后又威胁国家主席杨尚昆不出席宴会。但在布什与赵紫阳会晤、宴会举行前数小时,北京突然软化了立场,表示杨尚昆会出席宴会。而就在美方松了一口气、以为一切总算顺利时,北京的安全人员却在暗中采取强制措施阻止了方励之夫妇赴宴。当时洛德大使还蒙在鼓里。方励之随后举行记者会,国际媒体广泛报道,美中关系陷入紧张。 洛德大使说,“所以,本来可以是布什总统很成功的一次访问,结果被中国人强迫方励之夫妇不准出席宴会的争端阴影遮盖了。” ---八九之春动乱之际 美驻华大使为何突然离任? 美国之音
#老布什访华
#中美关系
#1989年
#中国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3周前
1989年6月12日资料图片:北京市区一辆被烧毁的公交车
#北京市
#1989年
#天安门事件
#公交车
#抗议活动
#社会动荡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3周前
🔥 1989.6.4 期间, 一對 中國年轻男女 為了躲避 坦克車的殺戮……
#六四事件
#天安门广场
#坦克人
#民主运动
#1989年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3周前
🔥89年6月3日 華視晚間新聞‼️
#1989年
#六四事件
#天安门广场
#中国历史
#民主运动
#华视新闻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3周前
🔥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發佈聲明: 1989年春天,數萬名學生聚集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悼念一位剛過世的中共高層領導人,這位領導人生前試圖推動中國走向更開放民主的道路。 學生們的悼念行動逐漸發展成大規模的民主運動,迅速從北京擴散到中國各地,吸引數十萬民眾陸續上街並持續好幾週。他們用和平的方式表達自己的訴求,呼籲政府落實民主改革、保障人權,也要求當局嚴肅處理當時嚴重的官員貪污腐敗問題。 然而,中共對此發動殘酷的鎮壓,派出解放軍持槍掃射民眾,在北京街頭與天安門廣場上用真槍實彈攻擊毫無武裝的平民百姓,試圖強行撲滅這股民主浪潮並造成大量死傷。這場事件後來被稱作「六四天安門事件」。 中共多年來一直企圖掩蓋這段歷史真相,但全世界都不會遺忘這起事件。今天,我們向那些為了爭取基本自由而犧牲生命的中國人民致上最崇高的敬意,也聲援那些為了追究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責任並追求正義,而至今仍持續遭受打壓和迫害的人們。他們面對危險時所展現出的勇氣,值得讓我們牢記。 自由、民主和自決的價值,不僅是美國所信守的原則,更是全人類共同珍惜、中共永遠無法消滅的普世價值‼️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天安门事件
#民主运动
#人权
#官员腐败
#北京
#1989年
分享
评论 0
0
BBC News 中文
4周前
已故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是1989年北京天安门“六四”事件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2004年,BBC中文电话专访刘晓波,请他讲述对事件的记忆与总结。让我们来回顾这段对谈。
#诺贝尔和平奖
#刘晓波
#北京天安门事件
#六四事件
#纪念活动
#历史回顾
#BBC专访
#1989年
#电话采访
分享
评论 0
0
美国驻华使领馆 U.S. Mission to China
4周前
天安门广场屠杀事件36周年纪念日 马尔科·卢比奥国务卿 1989年春,数万名学生聚集在北京最大的公共广场,悼念一位试图引导中国走向更加开放及民主的体制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他们的行动激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运动。中国首都及全国各地的数十万普通民众连续数周走上街头,通过倡导民主、人权以及制止腐败横行来行使他们的表达自由与和平集会的自由。中国共产党对此予以残酷镇压,调动中国人民解放军向汇集在北京街头和天安门广场的手无寸铁的平民开枪,企图扑灭他们的民主诉求。 中国共产党竭力掩盖事实,但世界永远不会忘记。今天,我们缅怀那些在力争行使他们的基本自由时被杀害的中国民众,以及那些因寻求对1989年6月4日事件追责并伸张正义而继续遭受迫害的人们。他们在面对必然的危险时所展现的勇气提醒我们,自由、民主和自治的原则不仅仅是美国的原则。它们是全人类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无法抹杀的。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天安门广场
#1989年
#民主运动
#人权
#中国共产党
#人民解放军
#镇压
#马尔科·卢比奥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周前
1989年6月7日,中国军队在街上巡逻。 美联社照片/Terril Jones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1989年
#中国军队
#街上巡逻
#美联社
#历史事件
#Terril Jones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周前
资料图片--1989 年 6 月 7 日,中国军队的卡车在北京长安街上短暂停留,并保持高度警惕。 (美联社照片/TERRIL JONES)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1989年
#中国军队
#北京
#美联社
#长安街
分享
评论 0
0
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
4周前
We remember those who never came home. Today the shadow of the brutal repression that stole so many lives that day in 1989 looms over Taiwan. 我們悼念那些無法回家的人。 那場在1989年奪走無數生命的血腥鎮壓,時至今日,陰影仍籠罩著台灣。 #8964 #毋忘六四
#1989年
#台湾
#血腥镇压
分享
评论 0
0
ponpon
4周前
89年6月3日 華視晚間新聞
#1989年
#六四事件
#中国历史
#政治动荡
#中国大陆
分享
评论 0
0
StarKnight
4周前
日本经济高度成长期,各种保健饮料(主打咖啡因和牛磺酸)大行其道,最著名的一句广告语叫:24時間戦えますか?(你能坚持战斗24小时吗?)成了1989年的流行语。 其时正值泡沫经济顶峰,日本人在国际上被称为“工蜂”“经济动物”。同时,“过劳死”这一概念也登上台面,有人推算,每年因过劳而死的人超过1万人,与交通事故死亡数量相当。 回到广告,当时的保健品广告也暗示各种速效性,喝了立刻精神百倍,高高兴兴上班来,神采奕奕加班去;而30多年后的保健饮料广告则更多强调“事后”而不是事前,比方说登上高峰之后灌一口,纾解疲劳;休息之前来一口无咖啡因的版本,利于休息…… 广告的变迁也是日本社会在劳动观念上的变迁。
#日本经济
#泡沫经济
#保健饮料
#过劳死
#广告语
#1989年
#泡沫经济
#工蜂
#经济动物
#过劳
#交通事故
#速效性
#上班文化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周前
1989 年,一名北京居民展示军队发射的自动步枪弹头。 A Beijing resident shows a slug from the automatic rifle fired by the army, 1989.
#天安门事件
#1989年
#北京市民
#自动步枪
#军队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人权观察 HRW Chinese
4周前
"因为这是我的职责。" - 1989年及2022年
#职责
#1989年
#2022年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1989 年 5 月 17 日,星期三,北京街头挤满了抗议者 Crowds on all sides leave motor traffic no place to go as democracy protestors fill the streets of Beijing, Wednesday, May 17, 1989. AP Photo/Kathy Wilhelm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北京
#抗议者
#民主
#1989年
#街头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1989年5月30日,工自联成员、北京高校学生到北京市公安局前静坐 要求释放被捕工人。一名便衣警察告诉抗议的学生,他们的活动违反了戒严令。 AP Photo/Mark Avery
六四事件35周年:对话、镇压与未竟的追问· 228 条信息
#1989年
#工自联
#北京高校学生
#北京市公安局
#静坐抗议
#释放被捕工人
#便衣警察
#戒严令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著名新聞攝影記者Peter Turnley和David Turnley兩兄弟拍攝六四事件的攝影集 《Beijing Spring》(1/6) 1.David Turnley(右)和Peter Turnley(左)记录了 1989 年天安门广场的学生运动。
#六四事件
#天安门广场
#新闻摄影
#1989年
#学生运动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