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连潮
11小时前
【关于言论自由】柯克之死再次将言论自由推入民主国家政治议题的中心。所有民主国家都在言论自由与言论限制之间划定界线,但这条界线因国而异。美国倾向于保护个人言论,即便其内容令人不快;而许多具有强烈国家主义传统的民主国家更注重保护社会免受仇恨言论侵害。大多数民主国家认同,言论自由需与公共安全、国家安全及个人权利相平衡。因此,煽动暴力、人身威胁、诽谤等言论在所有民主国家均受限或被视为非法。许多欧洲国家还对仇恨言论、历史修正主义及冒犯宗教的言论施加了限制。 我主张绝对的言论自由,针对诽谤或暴力言论造成的伤害,应由独立法庭事后根据具体案例处理。这种方式确保对言论的惩罚基于实际损害,而非抽象的“危险”预判。因为一旦允许限制,当权者、政府或多数人便限制不喜欢的言论,或以“即刻危险”为由打压言论,逐步侵蚀自由,形成“滑坡效应”,最终剥夺人们的表达权利。政治正确引发的寒蝉效应便是明证。 即便赋予法庭裁决权,风险依然存在。如在美国,司法系统难以完全摆脱政治影响。当国会和总统由多数决选出,而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提名,司法裁决难以完全超脱政治考量。因此,将裁决权交给一个本质上仍具政治色彩的机构,并不能彻底消除人们对言论被多数人滥权限制的担忧。 最佳方案是实行绝对的言论自由,否则唯一的出路是最大程度信任公民的理性和判断力,同时依赖健全的法律体系事后追责。尽管这可能带来风险,但相比将自由完全交给权力机构裁定,仍更为可取。
【忘恩负义之徒绝非良善之辈】习近平在所谓抗战胜利阅兵讲话中,对美国在二战中对中国的关键贡献和牺牲只字不提,暴露了共产极权国家的忘恩负义本性。 二战期间,美国向苏联提供了相当于今日2500亿美元的军备和物资,包括40万辆汽车、1.4万架飞机、1.3万辆坦克、8000台拖拉机、450万吨食品、270万吨石油产品,以及数百万条毯子、制服和靴子,还有10.7万吨棉花,抗击德国侵略中起了重要作用,但苏联一直贬低美援。 在中国战场,美国克服运输线的艰难险阻,为中国空运65万吨战争物资。驼峰航线上的美国空军损失惨重,超500架飞机坠毁,468名美国机组人员和46名中国机组人员牺牲,总计超1500人。据中共媒体文章《抗战时期 美苏英法德意都对中国做了什么?》数据,美国向国民政府提供140660支步枪、26907支冲锋枪、7430挺轻机枪、1404挺重机枪、737支信号枪、1009门迫击炮、148个火焰喷射器、286个火箭筒、277门战防炮、36门155毫米榴弹炮、2个营M3A3战车,外加大量武器、装具、医疗器材、药品、骡马、汽车和军工原料。美国不仅武装和训练了5个师的中国驻印军及驻云南的13个军、39个师的远征军,还为中国培训了大量军官、军士和技术兵种,大大加强中国军队实力。在空军方面,美国重建了几乎全毁的中国空军,派遣大批飞行员赴美受训,使中国空军在规模、质量和人员素质上脱胎换骨。他们与美国第14航空队并肩作战,重夺中国战场制空权,为抗战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忘恩负义之徒之所以如此,塞内卡(Seneca)认为源自过度自大、贪婪与野心。我认为,除此之外,他们的极度自卑与懦弱也驱使其不感恩别人的帮助,贬低他人帮助的作用、甚至恩将仇报,以掩饰自身无能,夸大自身功绩,欺骗世人。忘恩负义的个人与国家终将被世人看透并唾弃。
【周末分享:修行名利场】每次读夏克尔顿(Shackleton)的故事都会给我带来新的启示。最近读完目前仍在世的伟大探险家Ranulph Fiennes所著夏克尔顿传记,感想更多,分享要点如下: 夏克尔顿是人类探险史上一个独特的传奇,其引人深思之处并非在于征服了什么,而在于在最彻底的失败中展现出的人性光辉。他最初的驱动力就是通过成为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人而获得名利。然而,当他的《坚忍号》被困在浮冰中时,他的人生信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这场灾难迫使夏克尔顿从一个追求个人目标的探险家,转变为一个以生存为首要任务的领袖。他最非凡的领导力,并非体现在制定宏伟探险规划上,而在于他能够适应性地转变,将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让27名船员活下去这一唯一目标上。他没有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而是将个人野心暂时搁置,用实际行动向船员们证明,他们的生命重于一切。 然而,更深层次地看,这种看似纯粹的利他行为,也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更高级别的利己。探险任务已失败,夏克尔顿无法获得期待的荣耀。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创造一个超越地理发现的人类生存奇迹。如果他没能把船员们带回家,他将永远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因此,他拼尽全力去拯救每一个生命,包括把生机让给他人。反过来看,即便如此,他将挽救个人名声与团队的集体生存紧密相连,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最终证明。 正是这种复杂的混合动机,使得夏克尔顿的故事如此引人入胜。他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是一个天生的圣人,而在于他是一位在绝境中做出非凡抉择的凡人。他最终选择的,是将名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进而将他人生命看得比自己的更重要。他宁可冒着生命危险去履行一个近乎不可能的承诺,也不愿苟且偷生,带着失败者的屈辱活下去。这种对更高理想的坚守,超越了单纯的利己或利他,成为了人类精神中最值得赞美的部分。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最艰难的时刻,人类可以为了成就自己的最高价值而无私奉献。 夏克尔顿式的探险是一种修行。真正的修行无需隐居深山、远离尘世,或晨钟暮鼓、苦思冥想,而是在滚滚红尘的名利场中砥砺前行。也无需忌讳个人野心或对权力、名利、美色的追逐,而是在这摸爬滚打中淬炼人性、超越自我。
【如何定性中共党国】自习近平上台,很多西方学者都试着为其政权定性,我以为最到位的是裴敏欣的“新斯大林主义”,他认为,新斯大林主义是对邓小平改革的反动。其特点包括:权力高度集中到一人、形成个人崇拜;重新强调僵化的共产正统思想;强化国家镇压机器;国家主导经济;强烈的民族主义。 裴教授的定义精准,捕捉了习政权的本质,不足之处是,未能完全解释一个同样重要的现象:无处不在的、从上到下的、制度性的腐败,以及党国体制中各级机构都演变为大大小小利益集团的现实。这是一种因权力高度垄断以及经济双轨制造成的制度性腐败,也是邓小平改革中最严重的弊端,让中共权贵合法地窃取国家和人民的财富和资产,而这种现象在斯大林时代和毛泽东时代并不存在,或隐秘、不普遍。尽管习抓住了党的腐败蛋蛋,但没有从制度上解决问题,腐败窝案仍层出不穷。 我们需要一个定义同时体现党国“新斯大林主义”的政治内核和“黑手党式”自肥的腐败经济基础。 1. 新权贵斯大林主义 (Kleptocratic Neo-Stalinism) 这个词将“权贵政治”(Kleptocracy)和新斯大林主义结合起来,精准地指出了这个体制不仅像新斯大林主义一样通过意识形态和极权来统治,还像“权贵”集团一样,利用公权力系统性地窃取和分配财富,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腐败网络。这词英文比较好,中文拗口。 2. 黑手党式党国 (Mafia-style Party-State) 这个名称直接揭示了习体制的运作模式。它强调了各级党组织和权力机构的运作逻辑,即它们像一个又一个的“家族”或“帮派”,在统一的共产意识形态外衣下,以谋取自身利益为首要目标。 3. 新利益集团型极权主义 (Neo-Interest-Group Totalitarianism) 这词强调了体制的极权本质,同时明确指出其驱动力不再仅仅是传统的意识形态控制,而是以各层级“利益集团”的生存和扩张为基础。 请推友群策群力,找到一个对习政权的精准定性。
韩连潮
1个月前
【重建首都安全】川普总统将华盛顿特区警察局置于“联邦直接控制之下”,并拟向美国首都部署国民警卫队,称此举旨在恢复特区秩序。因为美国首都犯罪失控,而左媒称其为镇压行动。我在特区生活工作了几十年,把我的点滴观察和体验记录如下: 我90年代初在国会工作时,周边黑人区时常会听见枪声。一次晚上,我从美国之音接受采访回家走错路,将车开进了黑人正在枪战的街区,最后在4辆警车护送下才得以逃离。 目前这种情况已不复存在,多个执法部门数据显示特区的犯罪率、尤其是暴力犯罪在下降。当然,犯罪率下降是全国性趋势,涉及人口结构改变,经济发展和执法力度等多种因素。但这不等于首都安全了。我觉得特区从上世纪60年代黑人骚乱以来安全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民众没有基本安全感。然而,我也不认为安全坏到了要动用军队的地步。 几年前,我在上班途中,光天化日之下,在杜邦圆环地铁站被一个光膀子的黑人小哥从后突袭头部,侥幸躲过后,他仍然追着我拳打脚踢;没有一个行人援手;除了退让躲避,我连还手都不敢。不是害怕施暴者,而是害怕执法者,因为特区法院常会以防卫过度惩罚自卫者。正在为难之际,老友Burt开车路过,见状大喊“连潮上车!” 让我躲过一劫。 Burt是个老左,曾在肯尼迪参议员手下工作多年,还是参议院司法委员会主任。他救了我,但自己却未能躲过黑人暴力。疫情期间,他被黑人犯罪分子在特区抢车,将他打倒在人行道上,多处骨折。 我在去年还是前年发了一个推,赞特区政府决定公共汽车免费乘坐。最近我和一个在特区政府工作朋友聊天才知道真相。他们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相当多的黑人坐车不买票,司机不敢吭声,怕遭毒手,所以干脆免费。 我乘坐地铁上班多,常常看到黑人年轻人跳过收票站。有一次,我在出站时发现地铁卡钱不够,收票站内的充值机只能用现金支付,收票站外充值机可用信用卡,但亭子里的工作人员不见踪影,等了20多分钟也未出现,看到不少黑人跳过收票站,所以我也依样画葫芦跳了过去,心想充值后再回来过站,但马上被一个白人妇女指责。我问她,你为什么不说他们,她答说,他们可以但你不行。 一个民主国家的首都连民众的安全都没有保障是件可悲的事。我希望川普政府能通过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首都安全问题。 我写上述文字没有带种族歧视,或许无意中会带偏见,毕竟对黑人社区知之甚少;我一辈子只交到一个黑人朋友(已过世),和一个黑人女子谈过恋爱;推友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