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分析

蔡慎坤
2个月前
《经济学人》对中国政局和习近平权力的分析不同于一些智库学者,但应该是比较严谨比较接近现实。经济学人认为习近平变得更加神秘,但陷入困境的传言是夸大其词,更可能的是走向另一面。由他主导的某些委员会召开频率已减少,部分委员会的事务则由他信任的亲信来推动执行。此外,他公开露面的次数也在下降。但这些变化非但不会削弱中共最高领导人的权威,反而可能进一步巩固。 习近平至今已设立近十个由他主导的委员会,涉及治理方方面面,推动国内议程。但这类会议的数量似乎也在减少。他主导的最重要委员会——经济改革委员会,在他执政最初五年召开了38次。而自2022年以来,仅召开了6次,且自2024年8月后再无公开记录。发布的会议简报也更短,显示出决策数量减少。 习近平风格上的另一个转变,体现在“授权”。他开始将一些重要委员会的管理交给亲信。加大对这些委员会权力的限制,也可能让习近平更放心地交出控制权。将权力下放给亲信,同时不指定继任者(从而避免潜在对手),这可能是准备长期执政的信号。毛泽东和邓小平在晚年都曾有意分散权力,借此防止下属独揽大权。他们逐渐退居幕后,成为象征性“思想导师”。未来,习近平或许也会塑造出类似的体制——哪怕他不再出席会议,权力仍牢牢掌握在他手中。
朱韵和
3个月前
欧阳惠:坐轿者与抬轿者 皇帝出巡,离不开轿,坐轿必有轿夫抬。 毛泽东自称秦始皇,当然也离不开一些人的抬、吹、溜、捧,否则何能任他飞扬跋扈,独断专行,视人命如草芥。 抬轿者自然有其既得利益,或升官,或发财,或成名。这些人也是视他人于不顾,唯毛命是遵。其后果也是象走马灯一样下台了或整死 了。 中共党内最大的吹毛者要算林彪,他非常肉麻可耻地吹捧毛是"五百年才出现的一个伟人"、"毛主席的话一句顶一万句,句句是真理"、说毛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四个伟大"、"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毛站在天安门上乐滋滋看着他的副统帅手挥语录,胸前佩戴毛像章,高喊四个万岁,万万岁!如此毛成了中国人民的神,专制独裁的暴君。按说林能当上国家主席,但后来的结果却是葬身于温都尔汗。 1942年延安整风期间,刘少奇首倡"毛泽东思想",并把它写进党章。建国后刘少奇被毛列为国家主席、"接班人"。时至文化大革命,刘少奇被毛整死了。毛自称"和尚打伞,无法无天",堂堂的国家《宪法》,竞然救不了刘少奇,何谈知识分子、民主党派,简直是"顺他者昌,逆他者亡"。 彭德怀,横刀立马,战功显赫,在长征和延安那艰苦奋战的日子里出生入死地保卫毛。可他在卢山会议上敢于直言为民请命,也被毛打入冷宫,文革期间被整死了。 凡此种种,举不胜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