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风险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 习近平打出最后一张牌! 川普宣告“关税解放日”,毫不掩饰地将中国视为首要打击对象。关税从10%、25%一路暴力升高,部分商品甚至飙破245%,几近于经济外科手术式的全面封锁。 台湾学者、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洪耀南在央广撰文说,中(共)国的回应呢?表面强硬,象征性报复;喊著对等,却奉行最熟悉、最擅长的“中国式战略”——拖‼️ 这场美中贸易对抗,很快转化为一场经典的拖延战。从伦敦、日内瓦到斯德哥尔摩,每一场谈判、每一纸协议、每一次“90天延后”的安排,看似进展,实则为中国争取宝贵时间。当各主要经济体陆续与美国完成新贸易安排,中(共)国这个原本的核心目标,却成了最后才被触及的棘手问题——这不是偶然,而是习近平战略算盘下的必然。 拖延:不是战术,而是习式战略。 对中共领导层而言,这不只是关税摩擦,更是一场体制之战,是中(共)国模式能否通过全球强权验证的历史门槛。 中共多次释出讯号:“我们愿意谈条件,但若逼迫我们的贸易伙伴站队,我们将报复。”这话语背后的潜台词清楚明白:可以谈税,不能搞围堵。 在北京的如意算盘中,即使主通道受阻,只要能透过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的转口与绕道,中共仍能渗透全球供应链——这是他们认定的“战略缝隙”。 事实上,习近平的“拖字诀”不仅是外交策略,更是巩固权威的内政操作。 让步意味着错误,错误意味着动摇“习核心”的合法性。而在一个无问责、无替代机制的体制中,拖延是最安全的选项——既不需让步,又可维持政治稳定与大内宣叙事。 对习近平而言,时间才是真正筹码。他相信,只要撑得住,美国会先乱;只要拖得久,对手自会内耗。 这场拖延战或许可以让习近平撑过一个政治周期,但对中国整体而言,这条拖出来的路,很可能不是胜利之道,而是一条通往制度老化与经济脱钩的慢性衰退。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道
德潤傳媒
1个月前
目前,俄罗斯方面扣押了中资企业数十架飞机,具体包括山河智能3架、日发精机5架、渤海租赁10架、中银航空租赁17架以及中飞租赁2架,这些企业已将被扣飞机全额计提资产减值,账面价值归零,表明追回可能性极低。   这事得从2022年说起,俄乌打仗后,西方开始制裁俄罗斯,其中就包括不让俄罗斯用他们的飞机,俄罗斯也不甘示弱,直接出台了个规定:外国飞机在俄罗斯的,可以不用经过主人同意就变成俄罗斯的财产。   这下可把中国公司坑惨了,他们的飞机正好租给俄罗斯的航空公司用,现在既要不回来,又不敢硬要——怕违反西方的制裁规定。   这么多钱公司为啥不急着要回来?其实他们比谁都急,但确实无计可施,法律上进退两难,西方禁止向俄罗斯提供航空服务,俄罗斯又声称飞机可以没收,保险公司也推脱责任,以战争属于"不可抗力"为由拒绝理赔,更糟的是飞机还在不断贬值,停放一年价值就缩水10%,拖得越久损失越大。   所以很多公司干脆认赔,在账本上把这些飞机写成"价值为零",就当花钱买教训了。   中国公司现在对向俄罗斯出租飞机变得非常谨慎,之前有58架飞机在俄运营,目前仅剩不到10架。 由于西方租赁公司通过保险索赔收回了约120亿美元资产,而中国公司无法采取类似措施,全球航空租赁市场实际上已被分割为两个部分,这一情况使得中国企业在开展飞机租赁业务时更加重视政治风险评估。   中国公司这次确实挺冤的,老老实实做生意却卷进了大国博弈,不过这事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做国际生意没想象中简单,合同签得再漂亮也架不住国家之间翻脸,光盯着俄罗斯市场赚钱多不行,政治风险一爆发全都白搭,最重要的是不能把宝全押在别人制定的游戏规则上,自己手里必须留几张牌。   最让人担心的是,这次俄罗斯能随便扣飞机,下次别的国家是不是也能随便扣中国资产?这个口子一开,以后国际生意还怎么做?   所以说,做生意不能光看眼前利益,这次飞机被扣事件,给所有想"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都上了一课:国际局势风云变幻,得多留几个心眼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