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会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网传】习卸任总书记、中共过渡临时政府9常委名单? 7月30日中共政治局会议通稿宣布今年10月召开四中全会,并提出“下半年经济工作以习近平思想为指导”。与此同时,坊间传出一个新的9常委名单版本,引发关注!海外时评人蔡慎坤披露该名单内容: 习近平卸任总书记,保留国家主席与军委主席头衔;丁薛祥出任总书记、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升任军委第一副主席并入常;陈吉宁为总理,李强转任人大委员长,蔡奇转政协主席,北京书记尹力出任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中办主任;副总理张国清任中纪委书记,重庆书记袁家军任常务副总理。王沪宁、李希出局。 蔡慎坤指出,这份名单若属实,极可能是一个“临时政府”式的过渡安排,旨在为习近平退位提供缓冲。他强调,无法确认该名单的真实性和权威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尽管习近平还挂名军委主席,但军权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到了张又侠手上。 章天亮则从会议措辞分析称,通稿仍强调以习近平思想指导下半年经济,说明其尚未被实质性边缘化。“如果是因他搞砸经济才换人,就不该继续推其经济理念”。因此,至少在今年底前,习近平不会全面退位,若四中全会未交出权力,其它职务也不太可能松动。 另一位评论员唐靖远指出,此次通稿共14段,篇幅异常,未说明四中全会的具体日期,显得刻意保留空间。他推测,美中之间的第三轮贸易谈判若达成90天休战协议,10月下旬正是休战到期日,届时若四中全会“换人”,就换了谈判代表,此巧合颇耐人寻味。他还比较了2019年8月的政治局会议,指出当时通稿风格高度“习式”,而此次却低调务实,更像胡温时期语言。这可能反映当前高层风格转变,也暗示人事、军方安排已定,包括涉及苗华案。苗华为军委委员,如其职务被拿掉,应在四中全会正式宣布,但至今未动,或因其被定为“反党集团”,若习近平失势,则苗华“反的”可能正是新掌权者。 同时,“没有共产党的中国”逐渐成为公共讨论话题。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国光表示,“走向共产党之后的中国”是一种趋势。吴指出,中共当前的经济困境源于制度性矛盾,即一党垄断权力与市场经济之间的根本冲突。习近平的统治加剧了这种不可持续性,要有前景的未来,中国必须走出中共体制。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道
海外爆料
1个月前
👉张又侠出事?惊传习近平魔鬼交易! 今年8月1日是中共建军98周年,但官媒《人民日报》头版却异常低调:习近平版面为四年来最小,无大照片、无“随时准备打仗”口号。7月31日的国防部庆祝活动上,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刘振立、军纪委书记张升民、国防部长董军出席,而习与军委副主席张又侠双双缺席。 外界据此判断,习近平或已失去军权,张又侠暂掌军权。 然而,据海外爆料,7月30日政治局会议决定将四中全会推迟至10月召开后,军中即现异动,传出张又侠或将在会后退休,作为习近平与张各退一步、维持中共政权稳定的“妥协”。若属实,将成为四中全会最大变数。 前中共海军中校、时评人士姚诚爆料,今年“八一”军中气氛反常,授衔仪式被取消,上将职位空缺至少达三分之一,官员苦等升迁最终落空。他指出,习近平近期频繁露面,张又侠则几近隐身;刘源离开北京,93阅兵确认将由习近平亲自检阅,显示军内出现深层波动。姚直言:习深知自己一旦下台“不会有好下场”,因此拼命折腾,“反正都是个死”。 时评人吴祚来也指出,若对比四年来《人民日报》8月1日头版,当前习近平状态或为“留岗退待”,即形式上仍在位,但实际已失权。若无军权而妄图翻盘,习恐重蹈政变失败后被关秦城的覆辙。 海外时评人陈破空分析,尽管习近平拒绝下台,但四中全会可能出现妥协方案,例如确定接班人。若政治局常委有所调整,并出现丁薛祥、陈吉宁或胡春华等接班人选,说明习与各派交易,暗示最迟2027年二十一大退休。若无接班人现身,则显示习拟长期执政。结果须等四中全会召开方可定论。 7月30日至8月1日,驻港司令彭京堂与驻澳司令于长江在建军节讲话中均未提“习近平”,不同于往年“表忠”,被解读为军方冷处理习、转向统一口径。 《日本经济新闻》指,近期《解放军报》多次强调“党委集体领导”与“民主集中制”,淡化“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或反映军权正向“集体领导”回摆,习集权终结迹象初现。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
【逆行者报告 第一篇】 四中全会延后不是混乱,而是战前结构冻结的信号 赵兰健|独家系列报道(1) 过去两年,我发布了数十条有关中国军政高层异动的独家爆料。绝大多数后来被事实证实,包括火箭军高层集体落马、航天系统全面整顿、禁酒令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以及最重要的爆料之一:2024年3月13日,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被秘密逮捕。 这条消息在我发布12天后,被五角大楼官员正式确认。而在此之前,整个海外中文媒体圈、政论圈却集体陷入一种“否认—攻击—沉默”的姿态。为什么?因为它击穿了一个被反复自我催眠的幻想模型:“习近平已失控”、“张又侠在反攻”、“军中政变在酝酿”。 这种幻想并非偶然,而是支撑了几乎整个海外中文媒体与政治社群的心理防线和商业模式。他们靠“宫斗想象”维系用户热情,靠“政变期待”获得点击红利。他们不敢承认战争即将到来,只能寄望于一个从未存在过的“军中救世主”。 而现在,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一个被普遍忽略、却决定未来数年命运走向的事件: 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的反常延期。 按既定政治惯例,这场本应于2024年春季召开的全会,至今没有官方定档,甚至传出“无限期搁置”的传言。众所周知,四中全会通常用于: 巩固最高权力结构; 对军政人事进行调整; 发布或更新战略方针。 也就是说,如果“军中有人反”、“习近平遭孤立”、“宫廷政变将至”,那么四中全会理应成为制度性出口或妥协场。但它被静默冻结了。 这不是混乱,而是“结构冻结”。 习近平此刻最不需要的,恰恰就是“新变量”——哪怕是议程中的变量。他要的,是一个完全封闭、可以立即执行作战命令的“瘫痪式稳定”。 这就是战争体制构建的第一步: “命令链缩短 + 决策变量冻结 + 系统绝对化执行”。 2024年9月,我就曾公开发布一个引发攻击的预测: “中共将在2024年10月底前清洗70名将军级别的军政干部。” 到了2025年5月,该数字不仅达成,甚至已经超额。而最近被带走的四人——北部战区司令黄铭上将、军办原主任方永祥中将、军委联参副参谋长曹青锋中将、新疆军区政委杨诚中将——他们的身份分布本身就是一封“行动信”: 北部战区:对俄、对朝、对美北约的重要缓冲区; 军委联参:作战协调与命令执行核心节点; 新疆军区:维稳与边控体系中最“高压”但也最敏感的区域。 这不是局部动荡,这是“战前排障”的末轮清算。 与此同时,整个中文自媒体舆论仍沉浸在“张又侠神话宇宙”中: “他是不是拿到实权了?”“四中全会会不会抓习近平?”“军中是不是酝酿变天?” 这些叙事充斥于YouTube、Telegram、X平台的每一处角落。 为什么?因为这些内容“让人安心”——它迎合了中国人深层的“巨婴式政治文化”: 宁愿幻想“宫斗救国”,也不愿正视体制之恶、战争之近。 只要有张又侠,就不用面对导弹;只要有政变希望,就不用思考如何抵抗; 只要“坏人要倒了”,我们就能“继续当好人”。 但现实是,当你沉醉于幻想时,整个作战结构已经完成重组。 我要实话实说: 在我持续发布这些独家、准确且被事后证实的军事情报后,我多次收到来自“海外民运名人”的劝告甚至警告。 他们告诉我:“你这些消息不要再发,会打乱我们一贯叙事节奏。”“你这样,没人会再请你参加任何节目。” 更有人直接表示:“你若再继续,就会被我们所有熟人从信息圈里切断。” 这不是反共,这是圈子操作;这不是自由舆论,这是舆论生意。 在“今月事件”中,他们早已用同样的方式将我与真相隔绝,今天,他们又试图用相同手段阻止我对中共战争结构的揭示。 而我必须说清楚:真正的沉默,不是墙内被封口,而是墙外自我噤声;真正的集体盲从,不在体制内,而在“体制反对者的圈子里”。 我再重复一次关键判断: 四中全会延后,不是信号混乱,而是信号冻结; 军中清洗,不是内斗结果,而是战争系统启动的条件; 命令链被重构,指挥系统高度集中,这是战前的“静音系统”。 禁酒令也不是清风行动的延伸,而是“干部行为状态标准化”的一部分。 我拿到的数份党政系统通报内容显示: “领导干部必须24小时清醒、无酒精、可调配、行动受控”——这不是什么道德口号,而是作战部署系统的需求。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战时结构化”。 如果你还在等张又侠射出那一支不存在的箭, 那你已经在幻想中缴械投降了。 我不是在预测战争,而是在提供记录,告诉你: 战争早已通过结构启动,而你还在等待新闻标题。 ——赵兰健 《逆行者报告》 202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