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危机

在北京密不透風的政治空氣中,四中全會成爲一次不尋常的聚會。表面上是例行的“總結與部署”,實際上卻像是一場無聲的地震。會議前後,超過六成的軍隊代表缺席,九名上将被開除黨籍與軍籍,而原本應補入政治局的軍方人選全部落空。高瑜所說的“三大異常”,不僅揭示了軍隊層面的權力震蕩,更是一個政體長期壓抑真相、封鎖透明度所積累的系統性崩裂的縮影。 這種震蕩并非孤立。它的本質,是一個極權體系在控制與失控之間的劇烈擺動。中共體制的慣性,要求軍隊絕對服從最高領袖;但權力的過度集中,也讓内部忠誠變得脆弱。九名上将的“依法處理”,無論是清洗、整肅還是“主動切割”,都指向同一個問題:軍隊不再是鐵闆一塊。幾十年來,中共以黨指揮槍的模式維系統治,而一旦黨内信任體系破裂,軍隊便不再是穩定的支柱,而是潛在的風險源。 四中全會的另一異常,是“會議的空心化”。出席率低、補員異常、軍人缺席、文官遞補,這些現象在正常政治體制中都意味着嚴重危機。但在中共政治中,它們反而被包裝爲“制度自信”的證明。對内的宣傳仍在強調“團結穩定”,對外的表态仍是“戰略定力”。這種不真實的政治語言,是一種制度性幻覺——它将危機轉化爲口号,将斷裂掩蓋爲秩序,将恐慌壓縮爲沉默。 事實上,軍隊問題并非突發。自火箭軍高層接連落馬以來,從裝備部到後勤保障、從導彈指揮系統到采購鏈條,幾乎所有環節都暴露出腐敗與權力交易的深層結構。那并非單純的“軍紀問題”,而是制度性貪腐的延伸。一個高度封閉、政治化的軍隊,在失去制度制衡與透明監督後,忠誠便變成了利益契約,權力變成了買賣。所謂“軍權鬥争”,其實是内部資源争奪的結果,而非理念之争。 與此同時,領導層面臨的困境也極爲尴尬。習近平以“整軍反腐”爲名确立個人權威,但這種權威本身建立在恐懼與清洗之上。九名上将的被捕,并非鞏固權力的表現,而是信任體系的再度崩塌。一個需要不斷清洗的權力結構,意味着它無法通過制度維持穩定,隻能靠不斷制造敵人來延續控制。最終,敵人不再是外部的,而是體制自身的循環吞噬。 外界許多分析試圖用“派系鬥争”來解釋這一切,似乎隻要找到權力的赢家與輸家,就能理解中國政治的全部邏輯。但這種叙事忽視了更深層的現實:在一個沒有政治透明、沒有公衆監督的體系中,“誰赢誰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整個系統正在失去合法性的支點。軍隊動蕩不是權力調整,而是信任危機的顯現——上級不信任下級,下級害怕上級,忠誠不再出于信念,而出于求生。 張升民的升遷更像是一種政治妥協:他被提爲軍委副主席,卻沒有進入政治局。這種“非典型晉升”,既反映了權力格局的混亂,也暴露出體制的不穩定。它像一個失去節奏的機器,在不斷修補、調整,卻無法恢複運轉的平衡。軍中、黨内、輿論場,三者之間的裂縫正逐漸擴大,而當内部恐懼擴散到民間輿論時,整個政治結構的脆弱就再也掩飾不住。 在這種背景下,四中全會的“沉默”反而比結論更具象征意義。沒有新的政治局委員、沒有制度改革、沒有路線調整——隻剩下一種冰冷的延續感。體制在繼續,但活力在衰竭。軍隊在整頓,但信任在消失。領袖仍在講話,但無人真正相信。這樣的政治生态,才是最危險的狀态:表面秩序完好,内在邏輯已然腐爛。 曆史的經驗告訴我們,一個以恐懼爲基礎的權力結構,總會在其最強盛之時開始崩解。極權的脆弱,從來不是因爲外部壓力,而是因爲内部謊言無法再被掩蓋。 在今日的中國政治中,軍權的震蕩不隻是軍事問題,它是政治合法性、社會信任和制度穩定的共同斷裂。當權力的金屬外殼出現裂縫,光線未必立即射入,但空氣已經開始滲透。也許這不會立刻改變什麽,但它标志着一個無法逆轉的趨勢——控制愈強,穩定愈弱;清洗愈頻,體制愈亂。 當一個政權需要不斷用“異常”來維持“常态”,它就已經進入自我懷疑的階段。四中全會或許不會改變任何表象,卻悄然揭開了中共内部深層的危機。那是一種被自身機制反噬的宿命,一種權力機器在自我清洗中走向虛空的過程。
海外爆料
2个月前
🔥英媒揭习近平阅兵4大窘况! 中共将在9月3日举行十年一度的“九三阅兵”,表面是展现军威和巩固权力,实则暴露出大清洗后的军中人事动荡、国际孤立,以及台湾对其篡改抗战史的强烈反击。据《BBC》中文网分析,此次阅兵背后有四大看点。 一、主席台人事异动 习近平当下面临的局势比十年前更诡谲。近年多名亲信将领,包括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前国防部长李尚福等相继“消失”,引发外界对习权力稳固性的质疑。因此,谁能登上天安门城楼、谁被缺席,将成为观察高层权力结构及军队稳定性的直接指标。 二、核武扩张与智能战争 武器展示方面,歼-35隐形战机等新装备可能亮相,但外界最关注的是核武库扩张。西方智库估计北京至2030年将部署逾千枚核弹头。五角大楼警告,一旦台海战事威胁政权存亡,中共可能首先动用核武。同时,无人机、反无人机与电子战装备也将成为展示重点。 三、外交孤立 普京撑场 十年前,韩国总统朴槿惠等西方盟友仍出席,而今年随着中美关系恶化,西方国家元首悉数缺席。唯一可能为习近平站台的,仅剩遭国际刑事法院通缉的普京。相对之下,一些东南亚国家或在“一带一路”利诱下派出较高级别代表,与西方冷落形成鲜明对比。 四、台湾强力反击 台海局势已与当年的“两岸蜜月期”截然不同。台湾政府不仅禁止公职人员赴陆参加阅兵,更强调抗战胜利是由中华民国领导,中共当时尚未建政。外界分析,这场阅兵可能是中共在2027年攻台前的最后一次大规模展示,台湾也将密切搜集相关情资。 来源:阿波罗网王笃若报导
刘军宁
3个月前
关于今后一段时间,中国政治图景的一些猜想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一个完美的负循环死亡螺旋:经济越差 → 法老的权力基础越不稳 → 越需要加强政治控制和清洗 → 政治环境越恶劣 → 经济被彻底扼杀 → 经济坍塌,直至政治脆断。 社会将正现出一种“外强中干”的状态:表面上,国家机器拥有前所未有的控制力,社会稳定,无人敢于反抗。但内部,经济的肌体已经坏死,创新停滞,社会活力丧失,官员普遍躺平,民生日益凋敝,整个系统失去了纠错和再生能力。 在这个死亡螺旋中,最高领导人被“忠诚”的下属所包围,听不到真实信息,极易做出灾难性的误判。为了转移内部矛盾、巩固个人历史地位和煽动民族主义,军事冒险一直被列为重要选项。这种冒险的企图本身,即使还没有付诸行动,就已在引发国际制裁和内部反噬,在国际上四面树敌,进而加剧内部危机。 当死亡螺旋让所有精英阶层(包括红二代、技术官僚、军队高层)的利益乃至性命都受到致命威胁时,他们在意识到,更迭法老是避免共同毁灭的唯一选择。这在现代极权体系中极难发生,但并非绝无可能。这种突变将引发剧烈的内部权力斗争,中国将进入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时期。 当前忽隐忽现的最高权位危机,使中国未来的图景变得更加具有不确定性。两难指出在于,解决危机的钥匙(政治改革、放松管制、重塑信心)恰恰是当权者为了保住权力而必须摧毁的东西。因此,中国这艘巨轮正在被一个无法也不愿改变航向的船长,一个想终生统治的法老,带入一个不可避免的、不断加速的下沉螺旋之中。其最终的结局,很可能不是缓慢的搁浅,而是在某个时刻因内部的脆弱和外部的冲击而发生更剧烈的断裂直至沉没。 #话说时事 欢迎讨论,拒绝碰瓷,秽语者拉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