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霞

1个月前
张颖婕: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营销系副教授,公开发文批评习天下,甚至引用余茂春先生的名言:要把中共当局和中国人民分开,文章并没有多少新意,但作为国内学者,还是非常胆大 这篇文章发表在蔡霞的《议报》,猫神不能确认,到底是不是张颖婕的文章,特此说明 正文:在美国留学工作十年后,我又回到了熟悉的北京。12年前,我在清华本科毕业后踏上留美读博之路。如今,我回到隔壁北大任教已经四年多了。十几年,弹指一挥间。十几年,竟还都是习天下的共产党新时代。最深刻的感受,概括下来,无非八个字:困局无解、体制无救。于是提笔,把这些年以来心中积攒的肺腑真言和的学理思考整理成文,与大家分享。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2024年GDP增长是5%。看到这个数字,很多人都笑了。宏观层面,当局公布的经济指标,是肯定要保的,不知道统计局的康义局长当时压力会有多大。但关键的问题是背后经济发展的结构是否健康,百姓们看到这个数字后的微观反应(包括信心与预期等等),这些才是大问题。中微观层面,各行各业大有百业凋敝、信心暗淡的趋势,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市场主体都对未来前景忧心忡忡。做生意做不成、钱放在村镇银行还取不出来,纷纷想往外逃。我身边的同事,拿到海外永居绿卡的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是工作在国内、孩子和资产在国外。就比如,北大一位退休校领导是我们院的教授,退休后常年呆在国外和孩子在一起,偶尔回来跟我们吐槽一下。院长则更不用说,找到机会就往国外跑。 从小在国内长大,后来又到海外读书工作,因为家庭原因回国…我当然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富裕起来。只是,岁月历尽,近些年看到的情况不是越来越好,反而是越来越糟。美国有个学者叫余茂春,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要把中共当局和中国人民分开,还是很有道理。中共当局最擅长的就是画大饼,为了自身的合法性。更可笑的是,不但画饼,还不断“翻烙饼”,朝令夕改的情况数不胜数,正式文件说废就废,毫无信用可言,老百姓自然没有信心。 例如,前些年一直画的大饼,是中国式现代化。说的目标里,有一条最实在的,就是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据国内同事测算,想达到这个目标,至少每年要保证5%的GDP增长。但保5何其之难!2024年的5,又有多少水分!年终岁末靠预期型集中出口把数字拉上去,泱泱大国竟然要靠进出口来拉动1/3的经济增长,这是极不正常的事情。更不论这5%背后的经济结构,实在称不上“高质量”。中共自己制定的政策目标,时常被人看作笑话。 但其实,但凡学过一点经济学的都知道,以中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体制机制选对了,达到人均至少两三万美元的GDP,不是什么难事。八十年代一改革开放,否定阶级斗争,全方位解放社会生产力。历经三十多年高速发展,到了十八大之后,增速一路从10%到今天的维持5%都困难,原因有很多重。学者们都在讨论的房地产经济模式、经济自然规律、国际形势等等,都是真的道理。但根本上,还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产生了矛盾。上层建筑不改革,改革开放释放的发展红利也就快到头了。前任领导人看这个问题看得很清楚,温家宝的原话是,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 政治体制再不改革,将亲手掐死很多原本有益的发展机会!很多人都知道的例子,李克强当年任上,“放任”了微信、共享单车的初期生长,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代表性企业。当然,克强总理和这个时代的政治环境格格不入。当今中国的很多事情,是体制机制的黑色幽默,就是,它会亲手扼杀掉一些对自身发展有利有益的事情。小到最微观的每个人,被很多反人性的制度约束着。大到宏观政策,根本不为主要矛盾服务,而是拧巴着。整个体制如此,经济社会发展必然遇到瓶颈。 政治体制再不改革,当前和之后一段时间的困局就将无解!2021年夏天,河南那场大暴雨,官方说法是一共造成小几百人的死亡失踪。事实上,当我们站在郑州京广路的隧道,看到路面上漂浮具具尸体时,就知道实际的死亡人数绝对被夸小了十倍不止!这一两年,社会戾气愈来愈重,砍人伤人暴力事件频发。中共当局的一个最大笑话,就是言行完全相反。比如,党章里写的“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很多当局的言行完全相悖,老百姓直言,“我们已经看过太多生动的例子,我们现在不好骗了!” 政治体制再不改革,无论如何唱响光明论都是无救的体制!有时候被人问,你们北大的学者能否说几句公道话,让上面的人听到。但事实上,知识分子什么都做不了。除了一些小修小补的技术性细节,不敢说真话,只能配合着唱响所谓的光明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体制机制也上行下效,浮躁功利、根本没有长期主义。虽然说上上下下创新的土壤已经基本没有,但诺大的国家,还是时不时冒出黑诸如神话悟空、Deepseek等零星的高质量创新。只是这种星星之火,在这种体制下,大概率无法燎原。 说这么多,也没有什么解决方案。“问题在经济,根子在政治”。如果非提方案,大抵是和绝大多数中国老百姓、市场主体、甚至体制内大部分人所期待的一样,那就是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重要的话说三遍! 2025年4月 写于燕园 作者张颖婕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营销系副教授
蔡霞、美国之音与自由亚洲:中共如何操控美国官媒,掩盖中国人权惨案 文|赵兰健 近年来,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震惊世界的人权灾难:铁链女案、胡鑫宇离奇死亡案、唐山烧烤店女孩被群殴、每年高达800万的失踪人口……这些案件,每一个都足以动摇政权、揭露中共的黑暗本质。然而,在这些重大人权事件中,蔡霞在哪里?美国之音(VOA)在哪里?自由亚洲(RFA)又在哪里? 答案很简单——他们选择性失明,集体沉默。 当中国的普通民众遭遇残酷迫害时,这群“反共斗士”却忙着在推特上互相吹捧、炒作,包装出一个个精心策划的大外宣账号,误导舆论,掩盖真相。他们不是反共人士,而是中共在海外建立“央视”的建设者。 蔡霞、袁莉、余茂春、周锋锁——中共在美国的舆论操控联盟 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蔡霞、袁莉(纽约时报)、江菲(自由亚洲)、余茂春、周锋锁这些人长期互相吹捧、互动紧密。他们在推特上相互助推,将中共想要扶持的人物不断推向公众视野。 他们的网络运作手法如出一辙: 蔡霞主导理论包装,利用自己“前党校教授”的身份,在西方媒体中建立权威形象,实际上为中共提供“高级舆论引导”。 袁莉(纽约时报)负责国际传播,借助主流媒体的力量,把特定的中共代理人推向全球舞台。 江菲(自由亚洲)与美国之音内部关系密切,确保大外宣账号能够获得官方报道,营造“可信度”。 余茂春、周锋锁配合媒体舆论,在推特上引导热点,转移公众注意力,防止真正的中共黑幕被曝光。 但他们从未关注过铁链女,从未关心胡鑫宇,从未讨论中国每年800万失踪人口! 这些本该是国际媒体揭露的重大人权案件,为何在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的报道中“消失”? 他们的任务很明确:制造符合中共利益的舆论,操控美国政府资助的新闻机构,把它们变成中共的海外“央视”。 美国之音与自由亚洲:如何成为中共的海外宣传工具? 美国之音(VOA)和自由亚洲(RFA)原本是美国政府出资设立的,目的在于揭露中共的黑幕。然而,在蔡霞、袁莉、江菲、余茂春等人的渗透下,这些机构发生了彻底变质,不再是独立新闻机构,而是中共在美国建立的“话语权占领阵地”。 他们可以用大量篇幅包装“蔡霞的二大爷”这种编造的假账号, 他们可以为王志安、李老师不是你老师等疑似大外宣账号提供传播平台, 他们可以封杀真正揭露中国黑幕的声音,确保舆论始终在可控范围内。 这不是失误,而是系统性的舆论操控,完全符合中共的宣传模式。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又一个被捧红的大外宣案例 如果你还记得“李老师不是你老师”这个账号是如何崛起的,你就会发现熟悉的套路: 纽约时报的袁莉、自由亚洲、VOA一同炒作,短时间内把他推向风口浪尖; 推特上的大外宣网络配合,不断增加权威性,让他的言论变成“主流”; 当他受到质疑时,蔡霞、江菲、余茂春等人立刻封杀不同声音,维护其形象。 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制造一个舆论引导者,把中国人在海外的视角牢牢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这难道不是一场彻头彻尾的信息战? 蔡霞的终极任务:在美国重建“海外央视” 很多人天真地以为,中共的宣传机器只存在于中国大陆。但事实是,他们正在用美国纳税人的钱,在海外重建“央视”! 王志安的骗局被揭穿了,李老师被捧红了。 美国之音和自由亚洲正在系统性地扶持新的大外宣账号。 他们打着“反共”旗号,实际上是在引导舆论朝着中共希望的方向发展。 蔡霞的作用尤为关键:她利用自己“党校教授”的身份,让美国政府误以为她是“叛逃者”,从而放松警惕,任由她在美国的媒体系统中自由活动,最终操控话语权。 如何应对这场舆论战? 揭露蔡霞、袁莉、江菲、余茂春、周锋锁的舆论操控网络,让他们的运作模式曝光于世。 要求美国政府彻查VOA和RFA的内部人员背景,防止中共间谍渗透。 拒绝被包装出来的“反共网红”误导,关注真正的人权案件,如铁链女、胡鑫宇、唐山女孩。 支持真正的独立调查记者和媒体,确保揭露中共黑幕的声音不会被压制。 蔡霞、美国之音、自由亚洲、余茂春、周锋锁——他们的所作所为,已经让我们看清楚这不仅仅是新闻的问题,而是中共发动的海外信息战! 我们不能再被动接受信息,而必须主动拆穿这些操控,才能真正对抗中共在海外的宣传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