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

Weidao
1周前
不反抗的民族,注定反复受辱 一、这是一个反复被羞辱的时代 有人说,民族的尊严建立在反抗之上。如果没有反抗,所有的苦难都会变成被“合理化”的命运。 而今天的中国,正是这样一个被习惯羞辱、又拒绝反抗的民族困局。 从铁链女的沉默,到甘肃山地马拉松29人冻死的冷血; 从白纸运动的勇气被绞杀,到郑州水灾中“失踪”上千人的真相被永远埋葬; 从“阳性老人被活着装进尸袋”,到地铁里被铁拳打成植物人的青年无法申冤; 从被失踪的陈春花、许志永、丁家喜,到一场场人为制造的“民族灾难”被当作伟大胜利宣扬—— 这一切,每一个国人都看在眼里,却依然选择了沉默。 而正如蔡霞所说:“一个被极权政党劫持的国家,如果人民集体噤声,那他们就只能一再地成为这个体制的牺牲品。” 二、为何沉默会成为集体命运? 沉默不是源于懦弱,而是被系统性构建的“恐惧文化”。 许成钢曾指出,中共体制中,“控制信息、扼杀舆论、制造恐惧”是政权合法性的唯一基础。 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警告过:当一个国家开始牺牲自由去换取稳定和秩序,那最终得到的只会是奴役和崩溃。 而中国社会,正在这条奴役之路上加速狂奔—— •网络审查:一个词语就可封号,一张截图就能被喝茶; •实名制舆论监控:所有话语与身份证绑定,每一次发言都可能成为“政治不正确”的证据; •社会性死亡的威胁:从账户冻结、孩子不能升学,到亲属被连坐; •“被消失”机制合法化:警方一句“危害国家安全”,就可让你彻底人间蒸发。 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极权逻辑,将整个民族训练成了顺民,并让许多人产生了“顺从即安全”的幻觉。 三、但历史早已证明:奴性换不来安全 吴国光在《改革的终结与中国的未来》中指出: “任何依附在极权体制中的妥协和配合,最终都会被清算。因为极权的逻辑不是共存,而是清除所有不为它服务的个体。” 看看过去三十年里被牺牲的: •“小粉红”魏则西; •“爱国演员”赵本山; •“红二代”任志强; •甚至是一手建立这套宣传系统的“良将”们,也无一善终。 中共不信任任何人,它只是利用所有人——一旦你不再被需要,你就成为“维稳对象”。 所以,那些今天在中共脚下献媚的人,也许就是明天被牺牲的人。 四、反抗,是唯一能打破循环的力量 我们必须承认:中共之所以能肆无忌惮地羞辱这个国家,不是因为它多么强大,而是因为民众太过顺从。 就像长平在德国之声中所言: “中共的维稳系统,并不是为了防止暴乱,而是为了防止人民觉醒。” 只有当觉醒的人越来越多,愤怒不再被吞咽,反抗成为常识,极权才会惧怕,权力才会开始克制。 这正是香港“雨伞运动”与“反送中”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 也是“白纸运动”中那些普通人高举纸张的勇气的写照。 反抗,不需要所有人一齐站起来。只要每个人,不再跪下去。 五、“良知”不该成为一种罪 我们都记得那句来自鲁迅的话: “中国人失去记忆的速度,远比狗舔血的速度还快。” 但我们也必须相信,每一次真相的揭露,都是一次良知的唤醒。 就像《国家为什么会失败》的作者所说: “制度决定命运,而人民决定制度。” 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愿意站出来、发出声音、捍卫自由——即使只是微弱的反抗——那就已经种下了制度改变的种子。 让我们不要再习惯被羞辱 如果我们不说话,那么: •被失踪的孩子不会回来; •被谋杀的真相永远无法查清; •被打压的自由将永远丧失。 不反抗的民族,注定反复受辱。 让我们把愤怒变成语言,把语言变成行动,把行动变成改变的力量。 就像有人说过的那样: “当你为自由发声,不只是你在反抗命运,也是你的子孙在借你的喉咙呐喊。”
(转)亲爱的中国人民,仅一次性献给未尽的理想。 亲爱的同胞们,当你们读到这封信的时候,我或许已经不再发声、再解释、只留下只言片语,但我仍愿借此片刻留下我心中未尽的信念与深深的牵挂。 我出生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成长与社会动荡的时期,得以读书改变命运走上建设国家的道路,从地方到中央从政数十年,有幸经历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困走向温饱,也见证了亿万家庭勤劳奋斗的历程,每一次调研、每一次倾听,都让我深切感受到这片土地上人民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坚韧,我始终相信: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只体现在高楼大厦与gdp数字的跃升,更应体现在人民是否真正拥有安稳的生活,有尊严的就业以及实现自身价值的发展机会,现代化成果最终必须落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之中,发展必须有温度、改革必须有回应,政策不能脱离民意,更应利于民生。 在担任国务院总理期间,我主张简政放权、支持民营经济,强调市场在资源支配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始终认为:中国的发展必须依靠市场机制、法治保障和制度创新,而不应过度依赖行政指令或人为干预,只有充分释放社会的创造力,国家的潜力才能真正被激发。我曾提到,中国仍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这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数据,而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正视的现实。我们不能回避问题,也不能回避责任,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应当以问题为导向,以民声为根本。我也曾经说过:人在做天在看,这不仅是一句劝勉善良的话,更是我在岗位上始终怀抱的一种敬畏之心!我们手中的权利来自人民,理应服务于人民,受监督与人民!我始终铭记全民抗疫的岁月,那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全民考验,封控、隔离、焦虑与牺牲,深刻改变千家万户的生活轨迹,防疫是必要的,但在抗议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正视另一面,过度封控可能伤及民生,信息不畅容易引发恐慌,压抑表达则会积聚社会的不安,那段时间,太多家庭在沉默中承受困苦,太多真实的声音未能被听见。回望过去,我们不仅要总结经验,更要勇敢面对教训,一个真正负责任政府理应在危机中主动倾听民声,修正偏差;而不是让人民在痛苦中沉默,在困境中无声。近年来改革的动力在减弱,市场对政策与发展预期出现波动,社会声音在减少。这些变化值得我们深思:一个健康的社会应当鼓励讲真话,容纳不同意见,通过制度化的途径解决矛盾。如果一切仅依靠维稳与控制,那种表面的平静终究难以长久。我从不刻意指责体制,也不执着于历史的评判,而更关注如何从过往中汲取经验,走向未来!我始终相信:中国的未来属于每一位脚踏实地心怀梦想的普通人!希望大家不要失去信心!请相信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途径。我们不能回到过去,不能关闭视野,更不能恐惧压倒理倒。请坚持做一位清醒的公民,即使身处喧嚣,也不放弃理性判断,即使力量微小,也不丧失良知底线。我知道有人说我性格温和,表达克制,但我始终认为,这个国家需要更多说实话办实事,有责任感的建设者,而不仅仅是高喊口号的人,如果我的努力哪怕只在改革中留下一丝空间,在市场中守住一丝机制,在社会中争得一点宽容,那我便不曾辜负肩上的责任,但我仍有遗憾,未能让你们的生活得更安心,制度更透明,言论更自由,这是我的歉意,也是我未尽的责任,如蜉蝣寄身天地,不过是沧海一粟,我深知自身的渺小与有限,却也愿将一生所思所愿,托付给这片土地人民。愿未来中国的每一位公民可以在更加法治公正,充满希望社会中成长!愿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可以坦然发声,自主选择,安心生活。我或许将归于寂静,但你们仍在尘世奔走,愿这封信如微光未灭,照见彼此前行的方向! 2023年春月李克强
SHUPING
1周前
给大家讲讲著名人权律师——浦志强的故事 浦志强,1965年出生于中国重庆,是中国最知名的维权律师之一。他以敢于为政治敏感案件辩护、为弱势群体发声而闻名,被誉为“敢言律师”、“言论自由的斗士”。 •浦志强曾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后来在中国政法大学获得法律硕士学位。 •他从事律师工作后,专注于人权案件,代理过许多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维权案,例如土地征收纠纷、言论自由案件,以及政治敏感人物的辩护。 1.高智晟案件:高智晟是另一位维权律师,浦志强曾试图为他辩护; 2.孙志刚案:该案推动了“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 3.法轮功学员、艾滋病村民、土地维权村民的案件:浦志强多次为这类群体提供法律支持; 4.为言论自由辩护:他公开反对“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呼吁废除刑法第105条第二款。 被捕与判刑: •2014年5月3日,浦志强参加了纪念“六四25周年”的私人聚会后,被中共当局**以“寻衅滋事”、“煽动民族仇恨”**等罪名刑拘。 •在监禁期间,他遭受严密监控和不人道待遇,引起国际广泛关注。 •2015年12月22日,北京法院判他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判决理由竟是他在微博上发表了7条批评政府的言论。 国际关注: •浦志强被国际特赦组织和人权观察认定为“良心犯”。 •他曾多次被《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等国际媒体报道,是国际人权组织重点关注的人物。 •他的遭遇反映了中国在言论自由、司法独立方面的严重问题。 浦志强曾说: “我不信仰暴力,我信仰法治;我不想成为烈士,我只想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公民。” 他是一位温和、理性但坚毅的斗士,一直坚持用法律的方式去抗争。 每一位与邪恶斗争的人都是温柔坚毅的勇士,都是最值得尊敬最可爱的人!
#孙文广 自述:退休24年被停发教授退休金 我从山大教授岗位退休24年,今年被山大党委立案并宣布:停止教授退休待遇,连降五级,改为讲师待遇。对此本人表示抗议,并将过程公之于众。 2018年2月2日,山东大学党委宣传部李部长找我谈话,在场的还有几位处长和管院党委书记。他们向我展示了一本海外媒体上择录下来的《孙文广言论资料选2012年—2017年》,共309页,还有49页图片,要我在摄像头下确认,哪些是我讲的、写的。我表示材料太多,现在看不完,要求带回家去看, 他们不允许。 2月3日。山大党委李部长向我宣读了山大党委宣传部的决定书(见附件一),说:我在海外媒体发表错误言论,出版反动书籍,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和有关政策,党委决定对孙文广立案。 (附件一) 山大党委宣传部 ——关于孙文广事件的决定书 鉴于孙文广在境外敌对网络发表错误言论、文章,接受境外敌对媒体的采访,在香港出版反动书籍,在敏感节点制造事端,攻击党和国家领导人,攻击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依据人社部、监察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决定》(人社部[2016]6号)和《人力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执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人社部[2017]11号),根据学校党委决定孙文广事件予以立案。 中国共产党山东大学党委会 党委宣传部2018年1月10日(注:他不给复印件允许抄录,以上是抄录稿。) 我对“山大党委”宣传部给我立案感到不解,小声地嘟囔了一句:“我不是党员呐”在场一位領導大聲喝道:“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 第三天找我谈话,被我婉言拒绝。 2月15日,除夕。山大公安处副处长和市公安大队长,到我家,严肃恐吓我说,春节期间不得接受海外采访、不得发表文章。他们对全过程录了像。我很反感,快过年了,除夕之日何必如此嚣张、跋扈。 2月25日。山大党李部长等人找我,向我宣读,“关于对孙文广降低岗位等级和调整退休待遇的决定”,{见附件二}决定停我教授退休待遇,连降五级改发讲师退休待遇(后来我查了一下高校退休教师待遇一共分十级,包括正教授、副教授和讲师,我从原来的正教授待遇降到了第九级,至少降了5级) (附件二) 山东大学文件山大人字[2018]17号 关于对孙文广降低岗位等级和调整退休待遇的决定 孙文广,男,1934年8月出生,山东省荣成市人,汉族,大学文化程度,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原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教授,1994年11月退休。 孙文广近年来散布损害党和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参与旨在损害国家利益的活动,在境外敌对媒体发表错误言论,攻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攻击、诋毁党和国家领导人,经常在党和国家重大活动期间或重要时间节点,发表演讲,撰写文章,接受采访,与社会人员勾结组织聚会,制造事端,破坏社会秩序,情节严重。 鉴于在省市多个部门和学校的综合管控、有效打击下,孙文广的活动空间进一步压缩,影响力日趋弱化:同时,孙文广已经83岁,身体状况不佳,听力明显下降。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18号令)第三章第十六条、第七章第四十四条、《关于贯彻执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若干问题的意见》(人社部 [2017]11号)第十二条和《关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机关工人受处分待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68号)等规定,经学校研究,决定给予孙文广降低岗位等级处分,停止其教授职务退休待遇,按现工资体系讲师职务(专业技术九级)重新确定基本退休费及补贴等退休待遇。 山东大学2018年2月12日 (注:根据山大原件打印) 他读完决定书我很气愤,站起来大声说:你们是在开世界玩笑,山东大学没有这种先例,历史将证明你们是错误的。 党委李部长严肃宣布:如果再接受海外采访,在海外发文,会受到开除处分,完全停止退休待遇。 2月27日。济南国保、山大公安处派人将我押进一个“山庄”,拿走手机 断绝室内电话,剥夺了我的通讯自由和人身自由,非法关押四十天。期间山大党委李部长等人到山庄找我谈话,要我认识错误,否则加重处分。 4月7日,关押40天后让我返回学校。离开山庄之前,山大公安处副处长和国保大队长找我谈话,说这里的事出去后不要讲,我大声申斥:“好事不怕人,怕人没好事,为什么怕我讲真相?” 回校后经查询,从3月开始我的教授退休金已经停止发放,改发讲师退休金,退休待遇至少降了5级,退休金加补贴在2月份是一万多元,到3月份变成5千多。少了几乎一半。(见附件三) 山大党委以发表错误言论和文章等理由,停我教授退休待遇,侵犯我言论、出版、结社自由权利,也侵犯我财产权,我要坚决维护公民权利,我将进行不懈地抗争, 我现在公布部分真相,让丑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希望更多的受害人、知情者,勇敢地揭露丑恶,团结起来,捍卫公民权利。我今年84岁,来日不多,愿以我的余生和大家一起,推进中国的自由、民主、法治。 孙文广 2018年4月25日于山东大学宿舍 电话:13655317356  0531-8836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