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Morris
1个月前
人类之所以能够统制世界,是因为人类会编故事,而这是其他动物再聪明也做不到的。举个例子,人们之所以会为了自己的国家去打仗,为了一张张钞票去工作,为了那些神圣的信仰不惜献出生命,就是因为人类虚构的国家、钞票和信仰的故事,极度聪明的人都不会去打仗,因为没有意义。几乎没几个人能理解这句话的含金量。从本质上来看,国家的概念就像狗撒尿宣誓领地一样,只有狗自己是这么认为罢了。所谓国家的概念,只是各个种群经过长久的斗争后,自然而形成了一种暂时的稳定状态。钞票也不过只是印有人类涂鸦的鬼画符,而信仰也是人类这种动物神神叨叨似的形而上的呼唤。可一旦他们被虚构成一个个情节感人的故事,并且被人们信奉时,他们就会升级为抽象的集体意识。 接着,人类便围绕着这种集体的共识,开始了大规模的团结协作,开始了不断跃进的文明历史。你想象一下,如果你把一张百元大钞递给一个猩猩,那这个猩猩大概率会把它撕碎或者塞进嘴里。但人类却用钞票搭建起了贯穿整个世界的信任网络。商店老板之所以愿意把东西卖给你,工人之所以愿意日复一日的工作,银行能够操控起整个金融系统,都是源自于对金钱故事的信任。钱之所以能运转,不是因为它有什么内在价值,而是由社会的共同信任赋予了它交换价值。 同样的道理,中世纪的欧洲人因为相信神授王权,所以甘愿臣服于国王的统治。近代人相信自由平等,这才有了民主国家的崛起。而今天的世界相信自由经济,所以才有了全球化的秩序。这也说明了一个事实,就是人类的故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当人类社会的旧故事遭遇瓦解,新故事还没有建立并获得广泛信任时,社会就会陷入混乱。罗马帝国的衰落就是如此,20世纪的极权主义也是这样。事实上人类无时无刻不处在寻找新故事的过程中。 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社会能够在短短的几千年里,从部落走向帝国,从原始走向现代的原因。人类在不断的更新着集体的故事,而这些虚构的故事背后,都隐藏着最真实的对物质本能的欲望,这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本质。其实,人类所信奉的一些故事其实都不是客观存在的,因为很显然根本就没有国家这种客观存在的事物,也不存在所谓的自由平等,他们和神话一样都是虚构的。可就是这些虚构的故事,勾勒出了现实世界的真实轮廓,激励人类在历史中不断的演进。
orange.ai
1个月前
关于人类最后的护城河,我找到了一个答案:故事。 这是,读完《温暖的科技》后,我得到的一个感悟。 书中提供了一个关键视角:人类意识的诞生,其分割线就是我们开始通过故事来理解世界。 我们将混乱的经历加工成有因果的叙事,以此来处理时间维度、预测未来。可以说,构建故事的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第一个核心优势。 书中一个更核心的推论是:意识本身,就是将庞杂的无意识信息,转化为“故事”的机制。 这个模型非常清晰:大脑的无意识区域(由直觉、情感、欲望驱动)是真正的决策者。而我们能感知的意识,则扮演着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它的任务是将无意识的决定合理化、故事化,然后输出。 这个机制解释了知行不一的根本原因——最终的行动指令,需要得到无意识的批准。 你忍不住刷抖音的背后,竟然是AGI都无法企及的人性。 故事是意识的起点,之后故事升华为一种更高级的智能:共情。 当一个人学习和归类的故事足够多,便获得了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能力。 共情是想象力的源泉,也是信任的基石。 这让我意识到 AI 难以跨越的边界在哪里。 AI 可以处理知识,但它没有一个需要被“故事化”的、混乱的无意识内核。 因此,它也无法真正拥有由故事层层递进所产生的、深刻的共情与信赖。 人类最坚固的护城河,并非我们处理信息的能力,而是我们作为天生“故事讲述者”的本质。 正如爱因斯坦所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