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时间管理
关注
Morris
2天前
真正赚大钱的人,不是靠工作、不是靠时间赚钱的,因为只要你还急着赚钱,你的选择就被卡死了,你只能做那些立竿见影的小活,结果永远只能赚小钱;只有当你不再为了马上赚钱而奔命的时候,你才有资格去做那些长期、看起来不赚钱、但最后回报巨大的事情。年轻的时候确实容易赚钱,因为敢拼、跑得快、赛道选得对就能捞到一波,但没经验又留不住,所以钱来也快、去也快。没有找到睡觉都挣钱的方法,你将会一直工作到死。
#赚钱方法
#长期回报
#财务自由
#被动收入
#时间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Xiaowen
3天前
公司给报了个小 mba 商科培训课。 但日程安排是字面意思的 996……
#商科培训
#996
#工作压力
#时间管理
#职业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Bitturing
4天前
价值两千的 AI 搞定 PPT 的课程方法论课程 解放打工狗 几十分钟搞定一天的活
#AI PPT 课程
#效率提升
#职场技能
#时间管理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Yunchao Wen 💙💛
4天前
今年还剩这么些假,前两项不休掉到新年作废。后面一项计算周期是July 1 - June 30,不着急。
#假期
#未休假
#作废
#时间管理
#提醒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5天前
他是放羊的,你是砍柴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全都吃饱了,请问你的柴呢?所以说,不要把时间耗在与自己目标无关的纠缠里面,你要砍的柴绝对不在他的羊群里面。每个人的战场不同,盯着别人的进度,只会耽误你自己的行程。
#目标
#专注
#个人成长
#时间管理
#自我提升
分享
评论 0
0
Haozes
1周前
下周去参加这个分享,推了一个去皖南看乌桕红叶的局,和一场网球局,要在家憋 ppt。 感觉我牺牲也蛮大的,毕竟秋天如此短暂拿来工作也是有点神经病
#皖南乌桕红叶
#网球局
#PPT准备
#秋季工作牺牲
#时间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Alpha李研
1周前
年轻时,在没有特殊经济困难的情况下,不要用时间和体力换钱, 这是非常非常愚蠢的做法,目光短浅。 年轻人最大的资产,就是时间、精力、注意力。 你把时间用在体力劳动上,用在低门槛的工作上,注意力放在玩乐、消费上, 赚的钱少,时间消耗了,体力将来也会越来越弱,那时,你怎么办? 一定一定要把时间、精力、注意力,还有一点点资金,投入到自学和拜师上。 不是指学校课本知识,而是课外的知识。我21岁时选择了营销、写作、演讲。 这些都是随着阅历增加、时间累积,越来越不可替代、越来越赚钱且值钱的本事。 你应该学习财商,提升商业认知,找到感兴趣、喜欢、热爱、痴迷的事情, 打磨一技之长,把与这个事情、领域行业的所有知识,都看看, 积累某细分领域最多的知识,主动寻找这方面的专家聊天交往,等待实践契机。而不是用体力打工。
#时间管理
#技能提升
#职业发展
#学习
#避免体力劳动
分享
评论 0
0
𝙩𝙮≃𝙛{𝕩}^A𝕀²·ℙarad𝕚g𝕞
1周前
东西方ECO的生活智慧-每日修行的ECO 传统修行往往偏向某一维度: 西方: 时间管理(O) 目标设定(O) 效率优化(O) 东方: 禅坐(超越ECO) 太极(E+C) 读经(C) 整合的ECO修行: 早晨(E-time): ──────────── 探索新的一天 道家: 观日出,感受生机 = 连接E的源头 佛教: 晨坐,清空昨日 = 为E腾出空间 实践: •不立即看手机(避免被动O) •自由写作(激活E) •一个新尝试(每天一小步E) 白天(C+O-time): ────────────── 工作和责任 儒家: “敬事而信” = C的践履 西方: 效率技巧 = O的优化 实践: •深度工作(C的专注) •番茄时间(O的节律) •定期回顾(防止O过度) 傍晚(C-time): ────────────── 回归和沉淀 儒家: “日三省吾身” = C的反思 实践: •日记(沉淀经验为C) •家庭时间(C的根基) •感恩练习(强化C的锚点) 夜晚(超越-time): ────────────────── 释放和超脱 佛教: 晚课,放下执着 道家: “致虚极,守静笃” 实践: •冥想(超越ECO) •慢生活(不被O驱使) •睡前书籍(E的轻松形式)
#ECO修行
#东西方智慧
#时间管理
#效率优化
#禅坐
分享
评论 0
0
Bear Liu
2周前
时间是最大的资产。 仔细想一想,很多我们买的产品和服务,表面上卖的是别的,其实跟“时间”关系最大。 比如餐厅。 有些菜比在家做还慢,火候讲究、流程繁复,但我们愿意花钱买,是因为我们不想花时间去准备。菜越复杂、时间越长,价格通常也越高。 再比如做产品拉投资。 说到底,是想加速——加快开发速度,或者扩大团队、提高效率。钱其实是拿来“买时间”的。 所以有时候,看清楚时间在一件事里的位置,决定了你怎么判断它值不值。
#时间管理
#效率提升
#商业价值
#投资策略
分享
评论 0
0
Viking
2周前
对我改变很大的生活小技巧: 早晨起来不要刷手机,假如你刷30分钟手机一天就毁了,可以把手机放在外面充电。 之前每天醒来第一时间先看半个小时手机,然后接下来的一天就效率变差而且有一种做事索然无味的感觉。 现在我都是直接起床照顾小孩以后去遛狗,第一时间到户外,吃早点的时候再看个几分钟,感觉好多了。 查了一下 Grok 是这么说的: * 大脑刚醒:多巴胺系统处于低谷,意志力最强(科学家称为“清醒峰值”)。 * 你却刷手机:短视频/社交平台用超刺激内容(亮色、声音、点赞)瞬间把多巴胺拉满。 * 后果:大脑被“提前透支”,后续 6-8 小时都处于多巴胺耐受状态 → 正常工作/学习变得索然无味。
#早起习惯
#多巴胺
#时间管理
#效率提升
#积极生活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周前
一个人聪明到极致的6种表现。你见过真正聪明的人吗?不是那种考试拿高分的聪明,也不是那种会耍小聪明的聪明,是那种能把人生活成降维打击的聪明。发现他们的聪明不在脑子而在习惯,所谓的聪明其实是一套可以复制的操作系统。 第一种,永远在做减法,普通人的本能是做加法学更多的东西,认识更多的人,接更多的项目。但真正聪明的人是反着来,他们疯狂的做减法。我认识一个创业者,三年前同时做五个项目,每天忙到凌晨,结果五个项目全都是半死不活。后来他砍掉四个,只留下一个,死磕了一年,现在年入千万。减法的本质是什么?是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刀刃上用专注换爆发力。 第二种,对信息极度挑剔。你看普通人刷手机什么都看,短视频、八卦鸡汤一天刷8个小时,聪明人不是这样,他们对信息入口设置了严格的过滤机制,只看能直接产生价值的内容,只关注能影响决策的信息。 第三种,把时间当成唯一的货币,聪明人不会说我没有时间,因为他们知道时间不是挤出来的,是买出来的,能花钱解决的事情绝不花时间,能外包的事情绝不亲自干。有个朋友老板,但他从来不自己做饭,不自己打扫卫生,甚至连快递都让人代收。所有能被代替的事情全部外包,把时间全部投入到最核心的能力建设上,这就是用钱买时间,用时间换能力,有能力赚更多的钱,正向循环。 第四种,从不和烂事纠缠。你你见过那种被人坑了还要讨个说法的人,被被人骗了非要追回来,被人误解了非要解释清楚。聪明人不这样,他们的原则是及时止损,立刻转身买单离场。遇到烂人烂事连争论的时间都不给,直接拉黑删除,把精力投入到下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上,因为他们知道,和烂事纠缠本身就是最大的损失。 第五,永远在测试边界,聪明人不会安于现状,他们会持续测试自己的能力边界,能做十个客户就试试能不能做20个,能月入3万就试试能不能月入5万,这种测试不是盲目的冲动,而是系统性的冲破舒适区。 第六,擅长延迟满足。你看那些一有钱就消费的人,永远在原地打转。聪明人不是这样,他们会把当下的满足推迟到未来,把现在的钱投入到能增值的地方。
#聪明
#习惯
#时间管理
#专注
#延迟满足
分享
评论 0
0
Ken Wong
2周前
第一次听说“洗澡课”大受震撼 “洗澡课就是住校生没时间洗澡,全部时间都学习,军事化管理,不洗澡会臭,一周有两节课时间空出来让你洗澡,洗澡不能超过50分钟”
#洗澡课
#住校生
#军事化管理
#时间管理
#大学生活
分享
评论 0
0
Rey英语自由与创造力
2周前
黄仁勋:“我一生最大的启发,来自于日本园丁” 在加工理工学院2024届毕业班的演讲 1. 一生只做一件大事:有足够的时间精雕细刻 祝大家找到自己的GPU,创建自己的英伟达! 2. 每天早晨先做完最重要的3件事: 甚至在动工之前,这天我已先赢了 (因为我有极其明确的优先次序)。 3. 这样我飞快地完成每天的工作, 有足够的时间来指导同事 来源:加州理工学院 完整视频中英文版链接放在评论区
#黄仁勋
#日本园丁
#时间管理
#加州理工学院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2周前
与客户约到两点,等你到了他说四点 于是你只能等了...
#客户
#等待
#时间管理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2周前
今日Memo 20251029 要事第一:不做消耗能量且浪费时间的事情,比如我不自觉的在玩vim 保护好注意力:有太多分散注意力的事情了 节奏感:每天发多少X,写多少字,和多少人聊天 不要“贱卖自己”:谈感情伤钱也浪费时间,就算降价别人也不一定认可你,何必做感动自己事情呢?
#时间管理
#注意力
#效率提升
#自我提升
#避免内耗
分享
评论 0
0
Andy Stewart
2周前
太复杂了,我给你们分享一个学习方法,三步搞定 1. 必须要做的:不做会死人的,赚钱的,客户反馈的,老婆大人吩咐的,加到清单上去,尽快完成 2. 工作量很大的:分解任务到天,每天完成一点点,完成一个勾选一个 3. 想学但不会的:记录一下,不要关闭,每天看一下,逼迫自己学知识,知识学完就知道怎么搞了 简单不?非常简单 这个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大脑是单核CPU,要分片学习和执行它才快,你给大脑一个太复杂的任务,他就不想做 这么说起来,好像我在用懒猫清单PUA我自己的大脑?🤨
#学习方法
#任务分解
#时间管理
#效率提升
#懒猫清单
分享
评论 0
0
cnzhihao
3周前
我家也有娃。有时候我在想,大佬在这种条件和状态下仍然可以把事情做漂亮,我就觉得我真的有好多修行都没有完成。我对条件的要求还是过于苛刻了。随时随地可以开始并沉浸进去的能力估计是一种稀缺的能力。
#育儿
#自我反思
#时间管理
#效率提升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周前
能够实现财务自由的人都有一个特点,只在根本上用力。他们既不内耗,也不外耗,他们会把所有的时间、金钱、精力都花在对的点上,花在那些对结果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根本之上。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916 条信息
#财务自由
#根本用力
#时间管理
#精力投资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Y11
3周前
我始终觉得,“忙碌”可能是拖延最隐蔽的伪装。你被密密麻麻的待办清单填满,会议一个接一个,邮箱里的邮件不断跳动,这些看似紧凑的节奏,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自己在高效运转。 可等你回过神来,一周甚至一个月已经悄悄溜走,而那些真正重要的事,却始终停留在“下次一定”的清单顶端。 其实,真正的生产力从不取决于你有多忙,而在于你是否始终清楚自己在为什么而忙碌。 就像在航行中,重要的不是你划了多少桨,而是你是否朝着正确的方向。 太多时候,我们被琐事推着走,把“完成”等同于“做好”,把“在场”等同于“贡献”,结果只剩下疲惫,却没留下真正的价值。 这让我想起一些在各自领域做出突破的人。 他们未必时刻处于“满负荷”状态,但总能在关键节点保持清醒:哪些事是必须做的核心,哪些是可以暂时搁置的次要;哪些精力该用来深耕,哪些时间要留给思考。真正的高手,往往懂得在喧嚣中找到自己的节奏,在忙碌中守住自己的目标。 所以,偶尔停下来问问自己:这些忙碌,是在推进真正重要的事,还是在逃避更难的挑战?别让忙碌成为你拖延的借口,也别让效率的表象掩盖了方向的迷失。毕竟,时间最公平,它会给每个愿意专注的人,留下最珍贵的成果。
#忙碌的陷阱
#时间管理
#生产力
#目标导向
#专注
分享
评论 0
0
Y11
3周前
我们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仿佛被无形的手推着向前,焦虑感如影随形。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时间管理难题”,背后藏着更深层的“恐惧”。 马云曾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 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让许多人陷入对“不够努力”的恐惧。 他们试图用填满日程表来缓解焦虑,却在无休止的忙碌中迷失方向,甚至忽略了当下真正重要的事。 张一鸣在谈及字节跳动的工作节奏时提到:“我们要做的不是‘管理时间’,而是‘管理自己’。” 这恰好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当我们害怕错过机会、害怕落后于人时,时间就成了被追逐的对象,而非服务于生活的工具。 恐惧让我们陷入两种极端:要么过度拖延,用“没时间”逃避困难;要么盲目行动,在无效忙碌中消耗精力。 前者源于对失败的恐惧,后者源于对“不够成功”的焦虑。就像有人总说“等我有空了再开始”,却在“有空”的幻想中蹉跎岁月;也有人每天列满待办清单,却在完成琐事的成就感中,离真正想做的事越来越远。 真正的时间管理,其实是先面对内心的恐惧。 当你不再害怕“做不完”,而是思考“最重要的事是什么”;当你不再焦虑“别人都在进步”,而是关注“自己真正的成长节奏”,你会发现,时间会自然地流向该去的地方。就像马云在创业初期,面对无数质疑和压力,他没有被“时间不够”的焦虑裹挟,而是专注于解决当下的问题,一步步把阿里巴巴从一个小团队带向世界舞台。张一鸣也强调“延迟满足”,他认为真正的效率来自于清晰的目标和专注的行动,而非对时间的过度控制。 所以,与其纠结如何“挤时间”,不如先问自己:我在害怕什么?是害怕失败,还是害怕平庸?当你看清恐惧的源头,就会明白:时间管理的本质,是管理自己的心态和选择。把精力放在真正值得的事上,接受不完美,允许自己慢慢来,你会发现,时间不仅够用,还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或许就是那些优秀的人,总能在忙碌中保持从容的秘诀——他们不是战胜了时间,而是先战胜了内心的恐惧。
马云与张一鸣:创业路上的坚持与挑战· 38 条信息
#时间管理
#恐惧
#焦虑
#马云
#张一鸣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3周前
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 说你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很高的时薪,低于这个时薪的事情都不要做 这样就能过滤掉很多无效的事情 这个理念和后来挺火的《10x is easier than 2x》不谋而合 如果你找到了一件能实现 10 倍目标的事情,那么所有只能帮你达成 2 倍目标的事情就都是错的 这个概念对时间成本很高的人来说没什么用,当你的时间很值钱,你很容易意识到这一点 最应该相信这件事的其实是那些从 0 到 1 还没有积累起资产的人 可偏偏这批人也是最不愿意相信这一点的人,他们总觉得应该先解决眼前的问题,which is 缘木求鱼
#时间管理
#效率提升
#10x思维
#个人成长
#避免无效努力
分享
评论 0
0
Y11
3周前
在深度工作时,如果有人悄悄录下你的状态,事后回看或许会发现: 90%的时间都花在了看似重要却非核心的事务上,真正能推动目标的关键工作,可能最多2 - 3小时就能完成。 这并非否定努力的价值,而是提醒我们审视工作的本质。 很多时候,我们陷入“伪忙碌”的陷阱——被频繁的消息打断、反复切换任务、在低价值事务上过度纠结。 就像经营企业,真正决定发展的往往是那几个核心战略节点,而非日常无数琐碎的执行细节。 马云曾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这背后是对核心目标的极致聚焦。 张一鸣也强调“做正确的事,再把事做正确”,意味着先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高杠杆任务”,再投入精力。 深度工作的真谛,或许不是追求时长,而是提升“单位时间价值密度”。 与其用8小时假装努力,不如像雕刻师专注打磨作品那样,集中精力攻克最关键的2 - 3小时,反而能产出更有分量的成果。这需要我们学会给工作做“减法”,在纷繁中抓住主线,让每一份投入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价值增量。
#深度工作
#时间管理
#效率提升
#核心目标
#价值密度
分享
评论 0
0
Mr Panda
4周前
有了孩子以后, 好好坐在那儿看会书都是一种奢侈。
#育儿
#亲子
#时间管理
#家庭生活
#无奈
分享
评论 0
0
自由李亿freeliyi
4周前
我每周有两个例行公事 1️⃣周六外出看看世界 2️⃣周日宅家看小说视频,写一周复盘与计划 本周是我x变化的一周,涨粉1200+ 但是也感觉到挤占了德语的时间 毕竟德语才是我一切的稳定基石 很多时候也不是在输出x 而是无意识刷x 时间效率很低 产出上面也有一定迷茫 但真诚这一点不能变 选题的话可以从自身遇到的困难出发 如何寻求解决,用什么方法 先想办法帮到自己吧 再看能否让大家有收获
#涨粉
#时间管理
#效率低
#真诚
#德语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4周前
如何有效率? 刚一个朋友问我这个问题,他的意思是,你又是上班,又是带娃,又是做家务,还能发X,还能写文录制播客... 简单回答一下,如下方法只适合我自己,并非对所有人有效。 1、效率的前提是取舍 我几乎放弃了大部分的娱乐,只有这样才能够挤出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以前我老婆跟我讲,他们公司的两个老板(老外夫妻)基本上从不娱乐,每天都在做公司的事情,以前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看看剧、吃喝玩乐不香嘛? 后来想明白了,当赚的足够多的时候,以上的娱乐就是在“烧钱”,更好方式是集中精力做事情,然后多花点钱去一个不错的地方玩个1-2周。 2、多线程操作 互联网上的效率博主对多线程操作是厌恶的,原因是切换context会很浪费时间,我个人倒不这么看,我理解的多线程操作是 - 做饭的时候可以顺带听听最新的信息,学点东西,带小孩子的时候可以构思几篇X。 3、保护好自己的注意力 注意力是效率的前提,如果你能够快速的集中注意力,做事的效率会成倍增加 4、利用间隙 比如做早餐的空隙,可以用来写点东西,上班的路上可以用来读点东西。 写到这里,可能有同学觉得这生活有什么意思呢? 的确没什么意思,但玩乐久了也没什么意思,这个我是深刻体会过的。
#效率
#时间管理
#多线程操作
#注意力
#工作生活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