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个人成长
关注
Andy Stewart
19小时前
我20多岁的时候,觉得人生要多听听不同的声音 我35岁以后,发现听不同的声音没用 后面人生持续做减法,减法才是快乐的根源呀😎
#人生感悟
#生活方式
#减法生活
#个人成长
#心境变化
分享
评论 0
0
余温
1天前
任何人的好坏,都是不同视角下的标签。 谁欣赏你、谁讨厌你,全取决于彼此的目标和利益。 我现在大学几乎没上过课,老师摇头,班长讨厌。按照学校的规则,我的确算“问题学生”。 我在创业项目里和前辈交流,他们欣赏我的勇气和执行力,同辈们也会说想跟我学点什么。 这种“反差”在不同圈层、不同角色眼里疯狂切换。跟谁在一起,就是谁的“答案”或“问题”。 和你一样,我也会纠结,但现在很坦然。不用每个人都喜欢,也不用处处都合格。 找到适合自己的场子,能创造价值就够了。
#个人成长
#自我认知
#价值实现
#圈层差异
#坦然接受
分享
评论 0
0
BQ南乔
2天前
男人的黄金15年 31到46岁,一定要控制欲望,享受孤独,努力赚钱。 不要再把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人身上,推掉毫无意义的酒局饭局。 这15年将决定下半生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下一代。 如果你正处在这个阶段,要立刻清醒起来,定好目标,坚持行动。
#中年危机
#男性
#个人成长
#财富积累
#自律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天前
男人是真的会爱上自己的,人在变强的路上真的会爱上自己。这种爱,这种爱不是自恋,而是你独自穿越风雨后的确认感。你开始相信自己的判断,欣赏自己的任性,也可以坦然的接受自己的不足。你不需要通过别人的喜欢,来确认自己的价值,你的魅力本就如风一样的存在,不因谁来,也不因谁去。因为你已经很棒了,没有靠山,没有背景,没有资源,仅凭着一腔热血和顽强的斗志,单枪匹马的走到现在,其实真的挺不容易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能凭一己之力完成自救的人,没有一个是孬种。
#自我肯定
#个人成长
#独立奋斗
#自信
#情感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Y11-杨继芸-靠谱找工作、找面试题、改简历、模拟面试
3天前
被低估的人生建议:成为自己能力的证明。 大多数人把信念寄托于他人,等待别人来肯定自己。而你应该从肯定自己开始。努力成为你想成为的人,直到证据确凿,你不得不相信为止。
#自我肯定
#个人成长
#自信
#努力
分享
评论 0
0
加密小侦探
3天前
推荐24本搞钱必读书单: 1.《原则》 2.《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3.《置身事内》 4.《要钱还是要生活》 5.《百万富翁快车道》 6.《噪声》 7.《思考,快与慢》 8.《纳瓦尔宝典》 9.《富爸爸,穷爸爸》 10.《经济学原理》 11.《聪明的投资者》 12.《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13.《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14.《解读中国经济》 15.《穷查理宝典》 16.《我的经验与教训》 17.《贫穷的本质》 18.《有钱人和你想的不一样》 19.《最小阻力选择》 20.《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21.《财富自由之路》 22.《定位》 23.《稻盛和夫的人生哲学》 24.《史蒂夫乔布斯传》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924 条信息
#搞钱
#书单
#财富
#经济
#个人成长
分享
评论 0
0
郭宇 guoyu.eth
3天前
要说我和其他人最大的不一样,从小到大,我在迷雾中一个人生活也可以很开心,从来不会因为缺失目标或者未完成目标而感到不安和焦虑,当然我也有自己清晰的目标,很多时候目标太完美太高远,每天都想放弃八百次,但总有一些东西让我转移注意力,保持对人生的钝感,对生活的敏感。在动荡的世界,波动的市场中,开心健康得活着也是一种能力。
#个人成长
#钝感
#生活感悟
#目标
#心态
分享
评论 0
0
Mr Panda
3天前
#深夜胡思 必须要为自己构建一个能够合理运转 公司、家庭、个人的三人系统。 公司是运转自己的事业系统。 家庭是运转自己与家人互相支持系统。 个人是自己的成长与健康系统。 --- 我直到今天才有意识为自己搭建这样的运行系统,而此之前我完全意识不到。 我看到一些创业者,很年轻的时候, 就为自己构建属于自己的支持系统。
#个人成长
#事业系统
#家庭支持
#自我意识
#系统构建
分享
评论 0
0
Mr Panda
3天前
脱离职场快两年,我愈发确信:只要方向对,人是可以在短时间里发生指数级进化的。 而这种进化有时候甚至会把自己吓一跳。 我后来发现,所谓“创业”,真正的门槛不是技术、资源、甚至不是经验,而是创始人的抽象层级。 有人做产品,是在解决一个具体问题。 有人更进一步,会研究如何让解决方案不断规模化地生产出来。 再往上一层,优秀的创始人开始思考: 产品到底能不能改变一群人的生活方式? 能不能重构一个行业的运作方式? 能不能让世界按照另一种秩序运行? 当你站上不同抽象层,眼前的世界会变得完全不一样。 这让我意识到—— 世界的本质,就是不断有人在更高维度里提出新问题、然后解决它。 格局不是“看得远”,而是“从更高的维度看”。 现实世界其实是一场修行。 罗汉的境界不及菩萨,菩萨的格局又逊于佛陀。 每一次认知层级的跃迁,都是一次“觉悟”——不是聪明,而是看见。
#职场
#个人成长
#认知升级
#创业
#格局
分享
评论 0
0
文硕
3天前
线下课的前辈教会了我三个道理 1.方式不重要,目标才重要 上班、创业、做自媒体、上线下课…一切的微观决策都不重要,聚焦于个体行为和打工人、做题家没有任何区别。 重要的是,做这个事,能不能让你达成目标?能不能让你离五年后期待的自己更近一点?有没有步子迈得更大一点的方式? 2.你这个问题,值得被解决吗? 转化低、表现力差、流量波动…这些问题确实挺要命的。费尽心思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确实会有成长,那在视野当中有没有更值得花时间去做的事?这件事 ROI 是最高的吗?如果不做这件事,我会少赚几百万吗? 这句话对如今的我来说价值一千万。 3.跳出赛道和命运 别再给自己画地为牢。 人的核心能力从不是在某个行业里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是在这个行业里锻炼出来的、终身具备的综合实力。 洞察问题、适应环境、高频迭代、执行力强 听着挺虚的,但这就是更高维的战略思维 我觉得自己是在做生意,是在创业 其实只是个雇佣自己干活的劳工而已 着眼于解决一个又一个垃圾问题 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真的对吗? --- 大哥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很久 你毕业之后就是一张白纸,上面写什么题,你怎么做这个题,都是由你自己决定的 22岁毕业,时间过去就过去了 所以到了今天,我才明白小年姐半年前和我说的话:你的时间很值钱,不要让无谓的事浪费你的时间
#目标导向
#问题价值
#跳出框架
#个人成长
#时间价值
分享
评论 0
0
象骑士Hack
3天前
人到四十岁的时候,提到自己的标签还是学历的话,再好的学校,不是荣誉而是悲哀。
#中年危机
#学历贬值
#人生反思
#个人成长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4天前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习惯性反驳。看看受益!
#习惯性反驳
#愚蠢
#受益
#个人成长
#认知提升
分享
评论 0
0
素人极客-Amateur Geek
5天前
在Mr Panda的X冷启动社群中,我关注了三个人,李亿、Bob Zhang、木子不会代码。社群我倒也没进,我每天都在砍信息,避免不必要的注意力转移。 主要是这三个人的巨大变化,让我有些许感慨。对比接广告,Mr Panda社群中盈利的一些小钱何足挂齿。 我们都在这个平台上,都知道这里并不能发家致富,但可以让我们在自我推广和自我输出找到一个平衡,来适应“对持续输出保持敏感性”这件事。 其实我才是被远远甩在后面的人。我曾以为我的AI提示词工程课这么好,大家不应该是汹涌而来么?当一天中没一个点赞的时候,虽然我心中有落寞,还好我不常喝酒,不然又会多亏几瓶酒钱。 人的行为习惯是“想要-值得-拿下”(这六个字是AI给我的,原文是“人会认为值得的东西,付出行动去获取”,小年说过我太文艺青年,那是一个不咸不淡的风格,必然没有什么吸引力),就像喜欢他们的内容一样,填补我生活的部分空白,这是个持续孵化的过程。 以他们的实力,不必用故事,日常做分享,只要有价值,大V只要给一些转发,也能一次乘风起。 他们发的越多,我们就会看到,优秀人的特质,值得被关注的特质。 优秀,很笼统,具象的点评,又不合适。那就只说这类人群的现象:如果你曾经有被人称赞的地方,那么请你展现出来,这个世界就有人鼓掌,这本就是社交特点。 而我们经常把变现作为目标,所以会有一些盲目的追逐,却恰恰展现了,自己对社交网络的青涩认知和对赚钱这件事的虚空幻想。 经过这一两个月的锤炼,看到你们逐渐纯属,发出来的东西越来越成为你们自己本身的样子,越来越适应这个平台的喜好并保持自己的特点,这是挺难的一件事。 我并不是什么过来人,只是真心觉得,多关注了三个让我了解世界的信息窗口。我的关注,是你们应得的报酬。
#Mr Panda社群
#个人成长
#社交网络认知
#持续输出
#价值分享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5天前
财富的第一性原理是积累
#财富
#积累
#第一性原理
#经济
#个人成长
分享
评论 0
0
阿崔cxr
5天前
这两个改变我人生轨迹的项目最近突破了 1w star mini-vue 让我从一名打工仔成功转型为独立讲师 通过知识分享赚到了第一个一百万 让我尝到了自由的味道 earthworm 让我走向创业,搭建了自己的远程小团队 解锁了许多全新的人生体验 说实话,在开始写这两个项目之前,从未预料到它们会带来如此丰厚的回报 现在回看这段经历,我发现人生不需要太多精密规划 当你真正动手去做时,行动本身自然会带你走向该去的地方
从月薪1800到被裁后独立开发,程序员的逆袭之路· 35 条信息
#人生逆袭
#开源项目
#知识变现
#远程办公
#个人成长
分享
评论 0
0
陳柏源(閩南狼PYC)
6天前
我靠自己站著。 風越大,我越穩。 誰也左右不了我。 我不再屬於任何極端與任何人的控制, 我只做我認為對的事,不是誰希望我做的事。 關心我的人放心 我還在,而且以後的每一步都只會更穩。
#个人成长
#独立自主
#积极
#自我肯定
#摆脱控制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6天前
如果你能像发现别人的缺点一样,精准的发现巳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不同凡响。
#发现缺点
#反省
#个人成长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Frank Wang 玉伯
6天前
这一年里,在有限个抬头看月、静思去往何方的夜晚里,越思考,越想清楚了一些基本问题。 比如人真的是懒的吗。 学习和创作的关系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成长。 短视频盛行的时代,为什么并不是每个人就躺在沙发上刷抖音。人的快乐究竟来自何处。人为什么要寻求快乐。 什么是阴阳。道德经里说反者道之动。如今这个时代,道之动的点在哪。有机会看到吗。 YouMind 究竟想解决什么用户的什么问题。我为什么要活着。等等。 完整思考,在下面这篇付费文章里👇
#人生意义
#个人成长
#时代思考
#快乐源泉
#YouMind
分享
评论 0
0
币到家 BDJ
1周前
GM ☕ 📸🏋️ 生活中的10%是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是由你对所发生的事情如何反应所决定的。 ——费斯汀格
#生活态度
#费斯汀格
#积极心态
#个人成长
分享
评论 0
0
Baye
1周前
我觉得每个决定做独立开发者的人都要先学会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不要和别人比。
从月薪1800到被裁后独立开发,程序员的逆袭之路· 35 条信息
#独立开发者
#不要和别人比
#个人成长
#经验建议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周前
他是放羊的,你是砍柴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全都吃饱了,请问你的柴呢?所以说,不要把时间耗在与自己目标无关的纠缠里面,你要砍的柴绝对不在他的羊群里面。每个人的战场不同,盯着别人的进度,只会耽误你自己的行程。
#目标
#专注
#个人成长
#时间管理
#自我提升
分享
评论 0
0
文科生Amigo
1周前
你面临的问题是HOW还是WHY? 我的朋友H是考证高手,她学的是翻译,读书期间就把该小语种国内能考的证全都考了,毕业后,去了大厂做同声传译。 后来想学健身,约了几个私教不太满意,准备自学,于是自己花了几个月把ACE教练资格证考下来了,线下去学了Heartsaver® First Aid CPR AED。 因为ACE考的英文版,所以之后复习了下英语,顺便又去把雅思考了,4个7,当然在社媒上没过8都不好意思晒。 上面都是大厂工作完后抽空考的。 所以对她来说,基本不存在HOW的问题,她天生就有极强的自学和迭代能力,当目标清晰、规则明确的时候,她能迅速把一件事情做到80分以上。 也因此,她的卡点常常是WHY的问题,大厂收入高所以选择大厂,压力大、领导奇葩没事,即便情绪心理问题躯体化了也能把工作做好。 常常挂嘴边的是:“我要不要做呢?”太多事情,是被社会环境、有限游戏中竞争框架下塑造出来的WHY。 而大多数人遇到的是HOW的问题。 我的另一个朋友大G,他很早就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 不想在媒体行业机器般写稿,不想用健康换钱再用钱换健康。他曾辞职了一年多,想自由安排时间,想做真正有意义感的项目。 WHY对他来说,从来不是问题。 但今年大G又回原机构了。 因为有意义的工作没有标准答案,理想的生活方式没有现成的路径可以80分速成。 当他的目标不在主流赛道上,就没有前人总结好的方法论,没有可以对标的KPI,没有能证明你做对了的那张证书。 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困境: H活在有限游戏里,规则清晰、目标明确,所以她可以高效达成。但所有的WHY都是这个游戏预设好的——考证是好的,大厂是好的,高薪是好的。 但身体在抗议,情绪在崩溃,她仍然能把工作做好,因为做好工作这件事,不需要你真的想做,只需要你知道规则。 大G想玩的是无限游戏,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但这个游戏没有规则手册,你没法用三个月速成找到人生意义。 说白了,H的问题是:在别人定义的游戏里玩得太好,以至于忘了自己为什么要玩这个游戏。 大G的问题是:想玩自己定义的游戏,但不知道这个游戏该怎么玩。 前者需要的是觉醒,意识到那些看起来理所当然的WHY,其实都是被框架塑造出来的;后者需要的是创造、试错,在没有地图的地方,自己蹚出一条路。
#职业发展
#人生选择
#迷茫
#个人成长
#价值
分享
评论 0
0
Mr Panda
1周前
最近比较迷茫, 想读书了。 很想知道,哪些书让你读了一遍又一遍?
#迷茫
#读书
#求推荐
#个人成长
#情感中性
分享
评论 0
0
Michelle Li · 米总在路上
1周前
大家好像都在讨论去大厂还是去小作坊。 我的成长路径刚好也是: 世界500强-中小企业中国的头儿-到独立创业 大企业能够给我们的首先是视野,全球视野下的行业理解,在一个庞然大物中看到层级差异,文化差异,包括利益和派系斗争,看到责任的细致分工,自己是一个小螺丝钉但是看得到肚里乾坤,因为我们身在其中。 之后是中小企业在中国的业务拓展:要处理和总部关系,面对崭新和未知的市场,管理预算,管理团队,开拓市场。压力随着责任层级倍增。这种锻炼,才让一个人可以成为压舱石。 之后,才是创业。那是拿自己的钱,资源,还有信念,去面对所有的不确定性。有了前两个,走这一步路成功概率能高那么一点点。 总之,进大厂,是学习是攀登 小团队,是担着担子前行,你能靠的没有,身边全是靠你的。 一个人的职业成长路径,万变不离其宗 要成为一个可以被别人依靠的人 想依靠你的人越多 证明你的职业价值越高
#职业发展
#大厂
#中小企业
#创业
#个人成长
分享
评论 0
0
Yuyue 🥊
1周前
CBB 这篇指南和神鱼的 A5 到 A10 指南其实是有相似之处的,或者说很多共性非常像,但其实最后一句话才是前提,或者说想赚钱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具备执行力——Don't be lazy 执行力不是说能不能做得了事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把事最好的问题。从我观察来说,币圈绝大多数人甚至不能把事做完,更别提把事做好,这就是他们入圈多年仍然没有办法脱离目前阶段瓶颈的原因 从我自己观察来说,先从进圈这步说起,很多人说要入圈接触 crypto 业务,却甚至做不好基础的 dirty work,没有自驱力把各个项目是什么和行业生态格局搞清楚(这样根本进不了圈,我进圈就是从实习生开始); 很多人羡慕影响力,却甚至不能做到每天至少发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我至今基本仍保持着日更的输出); 很多人知道自己的瓶颈在于英语,却根本不能每天至少抽出来十分钟背单词,找机会和老外对话提升表达能力(我从跟老外说话结结巴巴到能清晰地表达无障碍交流) 总是羡慕别人,却从不自己实干,看了一条又一条怎么赚到 A9 A10 的游戏攻略收藏起来,喝了口鸡汤安心睡下,却从不执行并独立思考。每天都过着和前一天一样的生活长期没有正反馈,却不懂什么叫穷极思变 ——这才是大多数人的现状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171 条信息
#币圈
#执行力
#学习
#个人成长
#反思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