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学习方法
关注
howie.serious
1周前
andrej karpathy的每一个知识视频,都是纯金的。值得看个5678遍。 我刚才用40分钟时间完整看了一遍,还差4567遍🤣(包括但不限于:读文稿、相关讨论、和chatgpt探讨、笔记、推特和文章分享……) 现在,ai总结的“干货”\浓缩\精华,过快、过多、过于泛滥(对于平庸的内容,ai总结是必要且有益的); 但是,对于“纯金内容”,那就得采用“5678遍学习法”:不求多快好深,但求深入理解、主动思考、走完学习闭环,对思维和行动有实际助益。 把这个视频加入待看清单吧,哈哈
#知识视频
#Andrej Karpathy
#AI总结
#学习方法
#内容精华
分享
评论 0
0
Mr Panda
2周前
大部人都可以做得到, 只要你有海量的输入, 就可以完成优质的输出。 与其绞尽脑汁思考, 不如想办法大量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读畅销书、跟优秀的进行有深度的谈话、高效率的试错。 世间的事, 绝大多数其实不太需要天赋异禀。
#努力
#学习方法
#知识获取
#信息输入
#读书
#谈话
#效率
#天赋
分享
评论 0
0
sitin
2周前
整理了下千里会小伙伴的复盘,发现一个有趣现象:那些进步最快的人,往往不是基础最好的,而是最愿意"麻烦"别人的。 他们会主动在群里提问、约我1V1、找其他成员交流项目。 而那些默默潜水的,虽然也很用功,但成长速度明显慢很多。 这背后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 一种把学习当成个人行为,另一种把学习当成社交行为。 在互联网时代,后者的效率要高得多。
#学习方法
#社交学习
#进步快
#互联网时代
#思维模式
#复盘
分享
评论 0
0
铁锤人
3周前
来大理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和拿到结果的人学习 学赚钱,看银行卡余额 学编程,看github Star 知识博主们的课程,入入门就行 牛逼技能传授永远是师徒制度 假如一个东西这么容易大家都懂了,立马就会卷上天 想学习,就认真找师傅 否则时间浪费了,这辈子就过了
#大理
#学习方法
#结果导向
#技能提升
#经验传授
分享
评论 0
0
Olivert
3周前
之前分享过输出型爱好,其实费曼学习法就是一种输出型的学习方法。如果你是喜欢学习的人,那用费曼学习法,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输出,放到自媒体上,就能吸引粉丝,构建自己的数字资产。 链接:
#费曼学习法
#输出型爱好
#自媒体
#数字资产
#学习方法
#知识分享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1个月前
100个AI术语变成故事,10分钟读懂高深技术。 今天研究出一个新玩法。 用讲故事的方式学习 AI 领域的各种黑话,比如Transformer、强化学习、监督学习等。 我读了几篇,效果特别好。 然后写了一篇公众号,还制作了一本epub电子书。 提示词和文档都共享到了Github。 资料见评论区
#AI
#故事讲述
#学习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白日梦与诗
1个月前
如何利用AI将学习速度提高10倍 油管大神Dan Koe指出传统学习的致命缺陷:依赖教程填鸭式学习、难以内化,缺目标驱动、易半途而废,追求虚假成就感、忽视长期价值积累。 对此,他给出了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搭配《AI加速学习法》,你可以在6个月内掌握他人需2-3年积累的技能。 🚀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 1⃣️元技能优先:学会「如何学习」比学具体知识更重要。 2⃣️项目驱动学习:通过真实输出倒逼知识吸收。 3⃣️AI作为杠杆:善用AI工具加速信息检索、思维整理和创意生成。 🧠 4步加速学习框架 1⃣️绘制「理想生活地图」 -列10条「不想过的生活」和「想要的生活」细节。 -用AI模拟战略顾问角色,通过提示词(Prompt)挖掘自身差距与行动方案。 2⃣️启动一个真实项目,并谨记关键原则: -先做再学:直接动手暴露知识盲区,激发针对性搜索需求。 -从小启动:拆解项目为里程碑,用大纲/灵感源建立框架。 -捕捉灵感:用AI工具实时记录碎片化思路。 3⃣️利用AI高效学习: 遇到问题 → 向AI提问 深度追问 → 追踪术语细节 整合知识 → 用AI总结笔记、生成学习计划 4⃣️结构化学习计划: -输入层:1本畅销书 + 1本技术书 + 3个优质YouTube视频。 -实践层:每日30分钟「构建-学习-散步」循环。 -输出层:用AI辅助写作,将知识转化为社交媒体内容,用写作固化学习。 篇幅有限,Dan的Prompt提示模板可获取原文参考。
#人工智能
#学习方法
#效率
#快速学习
#技能提升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日报网-央视新闻
1个月前
如何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学习方法
#审查力度
#改进成效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东方网
1个月前
科普 | 三招让孩子学习更专心
#学习方法
#专心学习
#儿童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UNICORN⚡️🦄
1个月前
为什么炒币总是亏?因为没投资体系 99%的散户,不是因为没天赋,而是因为没自己的投资体系。 说白了: 你不是在做投资 你是在赌行情 你没有系统 只有情绪 这篇就是写给你看的——手把手教你:怎么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投资知识体系和观点。 不抄KOL,不靠瞎蒙,不等老师喊单 1/ 什么是“投资知识体系”? 不是背K线 不是会几招指标 不是天天刷币圈推特 而是: 你能用自己的逻辑理解市场走势,并用自己的模型做决策。 通俗点讲: 别人一有风吹草动就炸仓 你能冷静复盘+改进策略 别人靠消息判断 你靠框架判断 这就叫投资体系。 2/ 投资的世界,分两种人: 第一种:今天买SOL,明天追AI,后天冲memecoin 第二种:有观点、有模型、有执行,趋势没来不动手,来时重仓干 区别只有一个词:体系 你刷X看推特大神觉得他牛? 其实他只是有框架、有认知、有反馈系统 而你,只是在追热点 3/ 那体系到底怎么搭?四步走: 【Step1 想象】——你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投资者? 长线?日内?套利?趋势?价值? 别再天天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先选定一个方向,深挖一个领域: 你是打算长期持有BTC?那就要研究宏观政策+大周期 你想玩热点轮动?那就关注链上情绪+叙事炒作逻辑 你是技术党?那就精通趋势、量能、盘口、结构 没有聚焦,就没有深度。 【Step2 设计】——建立你的投资地图 给你一个投资体系的三层结构模板: 📌 认知层(理解市场怎么运作) 宏观逻辑:通胀、加息、风险偏好 链上结构:主流币行为、链费变化、TVL走向 市场角色:做市商、庄家、散户行为 📌 工具层(你用什么判断) 技术指标:趋势+量能+背离 数据平台:Arkham, Lookonchain, Santiment, Dexscreener 分析方法:情绪周期、筹码分布、资金流动 📌 策略层(你怎么干) 定投?趋势?抢 narrative?套利?合约跟单? 自己制定开仓逻辑、止盈止损、风控边界 这些东西,你得靠长期阅读+实践+复盘来填满。 【Step3 建造】——用你的“第二大脑”喂养认知系统 别再用脑子记,开始记录: ✅ 每一次爆拉,你问自己:谁在拉?为什么拉?消息在哪?链上数据怎么看? ✅ 每一次暴跌,去查链上:谁砸的?提前转账了没有?能不能复用这个信号? ✅ 每一次盈利/亏损,都记录: 你当时看中了什么信号? 它到底对不对? 怎么优化这类判断? 这才叫“用市场教你进化”。 用Obsidian / Notion / Logseq 建立自己的卡片库 每一张卡片记录一个概念、一个复盘、一个反思 你最终会拥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认知系统。 【Step4 更新】——定期拆掉你的旧认知 币圈变得太快 昨天炒AI,今天炒RWA,明天就炒Chatbot了 你不能拿2021那套“牛市逻辑”来套2025年的“资金博弈” 记住一句话: 认知不是拿来守的,是拿来不断打破的。 定期问自己: 我的策略还有效吗? 我的模型用了多久没验证? 这个观点背后假设还成立吗? 观点,要进化;系统,要复盘。 4/ 怎么判断你有没有体系? 问自己三个问题: 你能不能用一句话说清楚,当前市场的主导逻辑是什么?你有没有明确的“开仓/止盈/止损”模型?你过去一个月的操作,能不能复盘出规律? 答不上来?那你现在炒的不是币,是情绪。 5/ 真正赚大钱的,从来不是“消息灵通”的人 是有一套可复用、可升级、能抗风险的系统的人 所以: 别再看盘看一天 也别再抄别人的作业 从今天开始,建立你自己的投资大脑 📌 投资是无限游戏 📌 套路会变,但系统会让你永远活在牌桌上
币圈:交易所颓势,散户深陷“单机”亏损· 1404 条信息
#炒币
#投资体系
#散户理财
#市场分析
#情绪管理
#学习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土*隹*
1个月前
防自学防辅导
#教育政策
#防自学
#防辅导
#学习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红网-央视网
2个月前
习语品读|读书要用“巧力”
读书要用“巧力”
#习语品读
#读书
#学习方法
#巧力
#文化
#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3个月前
這是需要邏輯學還是辯證法,頭大
#逻辑学
#辩证法
#思维方式
#哲学
#学习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3个月前
自己读一篇文章,最大的问题,读完就读完了。 缺少反思、缺少总结,缺少场景迁移应用。 晚上花一小时调了个加深阅读理解的Prompt。 效果如图,地址见评论区
#阅读理解
#Prompt调试
#学习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谷风
4个月前
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
#学习方法
#知识更新
#教育
#孔子
#学习技巧
分享
评论 0
0
NO CONTEXT HUMANS
5个月前
I've been studying wrong my whole life
#学习方法
#自我提升
#认知错误
分享
评论 0
0
NO CONTEXT HUMANS
5个月前
How do you learn a new language? 🤔
#语言学习
#提高技能
#学习方法
#新手入门
分享
评论 0
0
宝玉
5个月前
看有人分享了个GPT用法:“看到一个用AI自学方法:网上找视频教程,用通义听悟转文字,结合其他基础资料喂给ChatGPT ,叫ChatGPT 开始给自己讲课。” 我觉得这法子还不够好,更好的方法是你自己当老师,让ChatGPT当一个聪明又爱提问的学生,答不上来的时候另开一个会话去找ChatGPT咨询,保管你学习效果翻倍!
#GPT
#AI自学
#ChatGPT
#学习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韩连潮
5个月前
【周末分享:介绍一款知识管理神器】1.为什么需要知识管理?和很多人一样,我一辈子学了好几个专业,读书虽未破万卷,但自信几千本还是有的。但不一样的是,我所学的专业和读的书基本上忘得一干二净,尽管一直在学习,但有如湖南人俗话说的猴子摘包谷,摘一个甩一个,到头来一场空。所以觉得自己浪费了精力、时间和生命,很想对此进行补救。反省后发现自己缺乏一个知识管理系统,所学非所用,又没有系统性去温习所学的知识,并将其联系起来,产生新想法和洞见,遗忘是必然的。如果我在中学大学时就知道并学会使用Zettelkasten方法,我在个人成长方面会做得好得多。然而,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和知识管理:像文字的产生、印刷术的发明、信息时代的出现一样,AI时代的到来正在引发一场根本性的知识革命,给人类的生活、学习、研究、创新方式带来巨大变化。我很庆幸能够赶上这趟车,它可以让我重新捡起学过的知识,继续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并将它们串连起来,进行有创意的工作。当下AI提供的工具超过了Niklas Luhmann不知多少倍,我们应当尽快用起来,进行个人的知识管理。 的NotebookLM 2.0:我试用了很多知识管理平台和APPs,都没有找到一个完美的,而NotebookLM为其中最好。虽然它是个笔记工具,但我觉得如果善用,可以将其变成一个知识管理平台。这是一个个人化学习研究助手。它利用谷歌AI技术(Gemini)来帮助用户与其上传的各种文档互动。NotebookLM可以根据用户上传的内容生成摘要、注释和回答问题。它还支持创建播客形式的音频叙述,提供一种创新的知识管理方式。 4.我如何使用NotebookLM:1)笔记本的设置:我目前设置了30几个笔记本,涵盖希望捡回来学习过的专业和读的书,以及正在或打算学习的新知识和技能;每个笔记本可以上传50个源文件,每个源文件可达50万字或200MB,这对一般人来说足够了。文档包括PDF、Google文档、网页链接,YouTube和Google幻灯片,音频文件 ;从今年年初开始,Google One AI Premium的订户将享受NotebookLM Plus,可以创建和管理更多的笔记本(最多500个)、源文件(每个笔记本最多300个),以及每日查询和音频生成的数量(分别为500次和20次)。2)具体使用:我最先用的是,把我写的和合写的书、文章汇集在一个源文件中,上传到一个笔记本里,让AI对这些资料整体地进行分析,对我的写作进行批评,并提供改进的建议;然后,我让AI在这些文档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创新性的题目,或遗漏的题材;最后,我指示AI,按我的写作风格、语气、观点、用词等为我起草几篇文章。这些草稿虽不完美,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起点,我利用它们来从新思考、补充、修改评论文章。尽管这些文章是AI生成的,但它们完全是从我自己的文字中生成的,我觉得不会构成抄袭。我也用NotebookLM的音频功能,将我合著的 ”Understanding the China Threat”一书 做成了一个30分钟的播客,播客的deep dive对话很自然,也有深度。这让我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本书。另一个使用是,我一直想学习R语言的统计学,我把斯坦福大学的一本教科书作为源文件上传,让NotebookLM给我提供学习计划,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深奥的概念,出题考试我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并生成博客在开车时听,很有效果。我正在把我以前写下来的笔记用类似Zettelkasten中的永久卡片输入,并NotebookLM将其转为源文件,然后让AI帮我找出我想法之间的联系,发现新东西。这比实体的Zettelkasten分类更省事,更直接,也比Obsidian,Logseq等更容易发现相关联系。我也准备把Pimsleur的外语音频教材上传,让NotebookLM帮助我学习。总之,NotebookLM用途无限,不仅可以管理知识,也会成为个人的终身导师。 5.对NotebookLM的补充:和NotebookLM互动,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提问,可以通过其他AI平台如ChatGPT帮助生成提问,实现更好的互动。此外,NotebookLM虽然是一款神器,但它仍然不可能替代人的大脑,目前还没有什么任何AI可以代替。所以我建议将NotebookLM和Obsidian、苹果的Notes等,与实体的Zettelkasten卡片并用;通过用人脑处理信息,用手写下资料,同时用记忆宫殿方法,比较能永久记住学过的东西。AI不能替代人的所有hard work。 如果您从此文中受益,请转发给亲朋好友,让AI带动一场崭新和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知识管理
#学习方法
#自我提升
分享
评论 0
0
iPaul🇨🇦🇺🇦
5个月前
这才是真学进去了
#深度学习
#教育改革
#高效学习
#学习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