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学习方法
关注
Barret李靖
4小时前
费曼当年说的是,"What I cannot create,I do not understand",他的用词是 create,这十多年一直理解为 teach/talk。后面还有一句,"Know how to solve every problem that has been solved"。
#费曼
#create
#理解
#解决问题
#学习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炮爷创业笔记
1周前
熊老板的群里有人问,做到60分,是不是可以去教20分的? 那当然可以,必须可以,并且再适合不过了。 在做个人IP的时候,有一个行话叫「势能差」,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你90分,你可以教80分、70分的人; 你80分,你可以教70分、60分的人; 你70分,你可以教60分、50分的人; 你60分,你完全可以教50分以下的人。 这就叫势能差,如果你90分,其实反而就不太建议你教20分、30分的人了,因为人都是会“厌蠢”的。 势能相差太大,你就很难有耐心去教,反而可能教不好。 之前听说过一个故事,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在大学上课的时候,学生每逢上他的课都昏昏欲睡。 为啥?因为实在听不懂啊,一个是顶级天才数学家,一个是没啥基础的大学生,能听懂才怪。 顶级的天才在那儿讲课,他可能觉得我讲得已经足够简单了,但底下的学生可能听得脑瓜子嗡嗡的,你在讲的什么玩意儿?? 所以啊,我一直建议大家,当你还是小白阶段的时候,不要刻意去找啥大V、大IP学习,他们讲的东西你未必听得懂,先找个比你起步早,有一些结果的人先学习,效果往往会更好。
#个人IP
#势能差
#教学
#陈景润
#学习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大喵CS、转码、预科班(9年讲师,能够教你学会编程)
1周前
很多,真的很多同学跟我说,自己学编程入门了好几遍都没成功 我告诉你们,没成功的唯一原因就是,你的方式不对,要么找的老师不对,要么你没听课,要么你买的书不对(纯小白看书学本身就是比较错误的方式,多数人不会成功),甚至有很多同学直接买c/c++的书来入门,更是错的离谱 你如果听我的课,只要做到以下三点:入门不了我倒立吃翔,倒立!吃翔!: 听课 动手写代码 遇到问题问我
#AI编程:自学or科班?新旧码农之争· 105 条信息
#编程入门
#学习方法
#C/C++
#老师指导
#动手实践
分享
评论 0
0
Bear Liu
2周前
在我之前工作的公司莱美健身,有很多世界级的健身教练。其中一个老哥 Glenn 常说的一句名言就是:“First time learn it, second time own it.” 他说,在健身或者学习那些套路的时候,第一遍学习允许犯错;第二遍就要全力投入,做到最好,成为主导者。 我觉得他这个思路完全可以套用在 AI辅助设计上。对于不涉及编程的工种,比如设计师来说,AI辅助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学习的启动器。给自己设定一个小小的任务,比如: • 创建一个网页 • 加一个动态效果 • 添加一个表单 第一遍先随便做,哪怕做一个丑的东西出来,只要能用就行。第二遍再稍微优化一下,让它能够和市面上同等级别的工具、产品或服务相匹配。 所以任何项目,只要是练手,都值得做两遍。 ——这其实就是在给自己搭一个“从入门到掌握”的阶梯。第一遍是熟悉感,第二遍是掌控感。
#AI辅助设计
#莱美健身
#Glenn
#学习方法
#实践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2周前
作为一个生活在大陆的土鳖,没出国学习过 如何才能流利的讲英文,大家有什么方法?
#英语学习
#口语提升
#学习方法
#经验分享
#大陆
分享
评论 0
0
Bitcoin.不求人
3周前
技术分析是个好东西,就看你怎么用,什么样的情况下去用!如果你想比着葫芦画瓢,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这绝不是照猫画虎就能轻易学会的技术! 在这里有很多滑稽的朋友,其中有把我当成客户的,还有不想动脑子的,还有就是走马观花似是而非的,不管大家是什么样的心态,觉得如果愿意跟我学,就直接私信一下我,谢谢了
#技术分析
#学习方法
#个人观点
#呼吁私信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3周前
学习的 "1000概念原理":80%的学习问题,缺少的不是学习技巧,而是最基本的概念“砖块”。 知识的世界,本质上是一场“组合爆炸”。基因的四个字母写出了地球上所有的生命;英语的 26 个字母,支撑了人类浩瀚的文学与科学;语言学发现,区区六种核心句式,就能生成全世界六千多种语言。看似无比复杂的高楼大厦,都是用有限数量的砖块反复拼搭而成。 学科知识也一样。小学到中学,一门学科的核心概念,数量大约就在“千”的量级。数学 900 个左右,物理 800 个,生物 1500 个。掌握这 1000 个核心概念,就足以覆盖 90% 的考试内容。 这就是学习的“1000 概念原理”。 一个学生能否真正走向深度思考和创造,本质上取决于他脑中是否储备了足够清晰、准确的概念砖块。
#学习方法
#概念学习
#核心概念
#知识结构
#深度思考
分享
评论 0
0
Andy Stewart
3周前
分享我个人高效的学习方法: 1. 硬啃学习法:很多大部头的书,比如经济学,历史,科幻的书,要耗费数月才能看完。我的方法就是随时丢沙发上,回家没事就翻几页,持续啃,往往这些大部头的书看完后,你会感受到书中的脉络和规律,看完后会具备更大的视野和认知提升。大部头的书千万不要像找宝藏那样着急的寻宝,这些书的知识在背后,在作者庞大的叙事故事中领悟 2. 实践学习法:很多很有深度的书往往都很薄,比如传习录,心理学的书。这些书的内容太过于深刻,读快了肯定不懂,而且要结合实践才能明白。比如我头两年在深圳跑硬件的时候,每天晚上12点回到酒店都看一页传习录再睡觉,白天开车的时候反复思考和实践。最后在实践中才知道知行合一道理很容易懂,难的是要在事情中磨,入世磨才知道自己学会没学会,沉没沉住气 3. 链式学习法:很多传记类的书,比如查理芒格的书,分享人生经验,非常睿智。一旦作者在书中分享什么书,肯定就有用,我都会随手记录方便以后阅读,这些顺藤摸瓜的资料,你不读书是不会知道的,都是我的隐形财富 4. 分享学习法:一些技术类的书,讲的非常好,看完就醍醐灌顶。这类书,我通常是通过博客或者事例的方式记录下来分享给别人。分享给别人的过程中会反复梳理修辞和逻辑,怕别人看不懂。而这个过程往往让我自己深刻的学习了第二遍,第一遍学习懂了50%,第二遍教人过程是融会贯通120%。所以,我经常和朋友说,不要把知识捂着,分享有时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5. 类比学习法:有时候你在某个领域做开创性的工作,没有借鉴的地方。这时候就要跨学科的去思考,因为答案往往在于别的学科。 我举几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我从技术人转换成销售人最大的启发是科斯说的社会公平不是绝对的,社会本身运作要考虑效率,要懂得比较优势,懂得这个道理后,做销售就不会像研发那样,觉得做100分才卖。因为你的产品和别人的不一样,所以一定卖的出去,因为不同人喜欢不同东西,每个产品一定会有比较优势,关键在于你怎么找到喜欢你产品的用户?通过什么方式筛选他们?而不是一定要卖给所有人,要让所有人满意 第二个例子,我一个软件高手硬件新手在深圳跑硬件供应链。最难得是我不知道厂商在哪里,所以每天就网上搜索信息,看各种展,每天我跑300公里,拜访5家厂商,我一年拜访了1000家供应商,不耻下问,终于跑通了整个供应链。而这个过程激励我的恰恰是毛选,我把毛选中糟粕洗脑的部分都丢了,我看到一个人为了做成一件事,选择了最难得也是最快的穷举法,这种穷举法帮助了我攻克硬件供应链,当然还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执行力 第三个例子,成为企业家路上,事情太多,诱惑太多,很多事情做起来道理相互冲突,心里内耗很严重。总想找到一条核心准则,坚持这个准则去做事,中间看了很多书,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年听了罗大伦老师讲道德经,知道企业家的准则是无我利他,克制自己的欲望,多给用户创造价值,给员工多赚钱。坚持这样做,很多事情就再也没有内耗过了,放下投机走大道,企业也越走越顺 感谢您读到这里,买一台懒猫微服吧,因为你买一台微服后可以加到我微信。创业路上有啥困难,我可以分享我的创业经历给你。 买懒猫微服送创业课程,不要太划算呀。😆 京东: 评论区扣1给你大额优惠
#学习方法
#个人经验分享
#实践学习
#企业家精神
#懒猫微服
分享
评论 0
0
宝玉
3周前
推荐阅读:《高效学习:构建知识的20条黄金法则 (Effective learning: Twenty rules of formulating knowledge)》 我们都曾是知识的“囤积症”患者。 我们习惯于收藏长文、划下整段的重点、将密密麻麻的定义复制粘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了一种“已经学到”的虚假满足感。然而,当需要调用这些知识时,大脑却一片空白。我们以为是记忆力出了问题,但真相可能恰恰相反:问题不在于我们记不住,而在于我们试图记忆的“知识”本身,就是无法被记忆的。 这听起来像个悖论,不是吗?我们总以为学习是“合并同类项”,是构建宏大的知识宫殿。但这篇文章将彻底颠覆这个预设。它提出了一个近乎于物理定律的观点:真正高效的学习,不是“加法”,而是“除法”——一种将知识进行原子化拆解,直至其不可再分的精密切割。 这篇文章的作者,Piotr Wozniak,不是一位空谈理论的教育家,他更像是一位认知的“工程师”。作为记忆软件SuperMemo的创造者,他从海量用户的记忆数据中,窥见了大脑记忆与遗忘的底层代码。他发现,知识的“形态”远比我们投入的“努力”更重要。一个臃肿、模糊、充满干扰的知识点,就像一个设计拙劣的程序,无论你运行多少次,都只会不断崩溃。 文中那个关于“死海”的例子,就是一面能照出我们所有人学习误区的镜子。它会逼你直面一个残酷的事实:你以为的“融会贯通”,很可能只是“囫囵吞枣”;你引以为傲的“知识体系”,或许只是一堆无法被大脑精准调用的松散素材。 在你下一次打开笔记本、准备划下长长的重点之前,你需要先阅读这篇文章。因为它所提供的,不是20条技巧,而是20把思想的手术刀,帮你剔除知识中所有无效的“脂肪”,只留下坚实的“肌肉”。这关乎的,不只是学习效率,更是你与知识之间最底层的关系。
#高效学习
#知识原子化
#Piotr Wozniak
#SuperMemo
#学习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大喵CS、转码、预科班(9年讲师,能够教你学会编程)
4周前
大家要认知到一件事情,就是学编程这事情不存在所谓的武功秘籍 不存在哪个老师的课你听了一下下就牛逼了 更不存在看了哪个文章、获得了一点秘籍,你就一下牛逼了,不可能的 一般的老师,水平差距都不会超过一倍以上,也就是说,不可能在哪个老师那里你能花一半以下的时间学到一样多和深的内容 唯一的办法就是一步步学,没有捷径可走 部分机构的课程表,给你一种能把什么都学到的感觉,里面全是高大上的词、语言、框架 你也不想想一共就几节课?学得了那么多东西吗?一顿能吃一锅东西吗? 我的课,无非就是我踏实的上课,你认真的听,并且课时量到位,能讲到足够你工作所需的内容,而已 想学编程,一定要先长脑子。
#AI编程:自学or科班?新旧码农之争· 105 条信息
#编程学习
#学习方法
#务实
#长期主义
#避免速成
分享
评论 0
0
Barret李靖
1个月前
有趣的知识太多,每一个都拉扯一点精力,学完之后,脑子里就会装满散装的无用信息。 保持聚焦,成体系地输入,让知识在脑子里产生链接,认知就会变得清晰。一万小时理论,贡献的是脑子里有效链接的数量。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644 条信息
#知识
#学习方法
#认知提升
#聚焦
#体系化
分享
评论 0
0
howie.serious
1个月前
☠️ 对学习者而言,最危险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为什么“僵化/固定思维”是最危险的思维方式? 学霸既不是“生出来”的,也不是被别人“灌出来”的;他们是被长期、稳定、科学的学习过程“养出来”的,更是被自己一点点“养出来”的。 僵化思维,把智能视为某种固定状态的各类思维方式(天赋论、智商论),就是最危险的思维方式。
#僵化思维
#固定思维
#学习方法
#思维模式
#天赋论
分享
评论 0
0
知识分享官
1个月前
总结一波:6大高效记忆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高效记忆
#技巧
#总结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sitin
1个月前
一大早就有小伙伴来说,涛哥这个自己的进度太慢了,感觉有点焦虑。那这里给我们正在学习AI编程出海课程的同学总结一点我的思考经验: 1.目前的出海行业: ①关于技术难度:AI 编程(即利用 AI 工具辅助编程)已经大大降低了出海项目开发的技术难度。 ②关于支付体系:搭建面向海外用户的支付体系也变得更加简单,不再像以前那样必须注册国外公司。 ③关于账号问题:对于需要使用的海外服务账号(如 OpenAI 等),如果觉得官方付费有压力,解决方案是去海鲜市场(闲鱼)等平台购买,社群内也有渠道。 2.核心学习方法与工具: ①每日高强度提问:提出一个非常具体的学习指标——每天坚持向 AI(如 ChatGPT)提问 20~50 个问题,并承诺坚持 1 个月效果显著。 ②AI 作为第一解释器:遇到任何不懂的技术名词或概念,第一时间丢给 AI,让它用大白话解释,这是课程第一天就强调的方法。 ③打卡复盘:通过每日打卡(如知识星球)来复盘进度,将焦虑转化为可执行的动作。进步体现在具体的小任务上,例如: 做一个小网站 学一个小技巧 接入一个功能(如注册登录) 3.学习心态: 给大家说的一个事情就是咱们学的慢其实是常态,这个很正常,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 比如说咱们群里面有些同学就直接赚到钱了,但有些同学可能还在刚起步,我觉得这里面核心是要跟自己比,每天你在这个群里面有没有进步。 心态调整的建议: 只和自己比:进度慢是常态,核心是关注自己每天的进步。 专注执行:将焦虑转化为可执行的动作(Less is more)。 时间投入:建议投入两个月的时间专心做好这件事。 其实出海领域的天花板高、机会也贼多,每个人的变现路径和玩法都不同,大家可以多去挖掘一下。
#AI编程
#出海
#学习方法
#心态调整
#个人成长
分享
评论 0
0
DinoDeer
1个月前
找了一些推油咨询和学习 claude code 的最佳实践,未果。现在我知道答案了: 用 claude code 把一个完整的项目做 10 遍,直到你用第一次十分之一的步骤和时间也能完成。
AI编程工具激战:Claude Code、Gemini Cli崛起· 906 条信息
#Claude
#编程实践
#项目经验
#效率提升
#学习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Jesse Lau 遁一子
1个月前
校对做字幕是很好的学习方法,道德经第十章听的很舒畅😄 油管API发布的英文视频一直0播放,大概生成的幻灯片过于简单,被油管算法直接屏蔽了 考虑整个cast,同时起到学英语的作用
#校对字幕
#学习方法
#道德经
#英文视频零播放
#油管算法屏蔽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1个月前
有人说 AI 时代,人应该活的更像人,随性,自然。 但 AI 的做法其实是对人类高水平做法的模仿。 向 AI 学习,其实也是向人类高手对齐。 比如 AI Agent会理解人类意图,拆解任务列清单,挨个执行,最后校验,交付成果。 可能有点死板,但确实是解决问题的最佳SOP。 比如 AI 回复,总有前后引导语,一级标题,二级标题,列点表达。 看起来机械,甚至开始被人讨厌。 但确实是更清晰的结构化表达。 日本茶道、武道经常提到“守破离”,是很好的学习方法,跟 AI 学习也一样。 ① 守(しゅ - Shu)- 模仿阶段 ② 破(は - Ha)- 突破阶段 ③ 离(り - Ri)- 创新阶段 不要嘲讽 AI 的机械死板,先模仿起来,然后才是突破和创新。
#AI
#学习方法
#守破离
#模仿
#创新
分享
评论 0
0
知识分享官
1个月前
双重编码法:让你的记忆翻倍的学习方法⬇️ 我们其实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明明上课听得很认真,可是一转眼就忘了,或者读了一整篇文章,合上书后却想不起来自己刚刚看了什么,这其实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接收信息的时候,只用了单一路径,没有给自己留下足够的“记忆线索”。 双重编码法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小技巧。核心理念很简单——让信息同时经过视觉和听觉两条通道进入大脑,让它们在你的记忆中互相“打配合”,帮助你更牢地记住内容。 #心理学小知识
#双重编码法
#记忆
#学习方法
#心理学
#技巧
分享
评论 0
0
向阳乔木
1个月前
练习≠学习,练习+复盘+睡眠才=学习。
#练习
#复盘
#睡眠
#学习方法
#经验总结
分享
评论 0
0
大喵CS、转码、预科班(9年讲师,能够教你学会编程)
1个月前
请大家区分学编程和学语言的重要区别 很多新手说,我在学python,后来没学会,其实根本就是在拿python写最基本的逻辑代码,几乎都不会用到这门语言的任何独特的特性 事实上学任何语言,首先就得把编程基础打好,编程基础不打好,根本不能说自己在学某个语言 然而很多人来了喜欢问我,你这教不教python?我怎么说呢? python我教 但你要学的其实是编程基础。
#编程基础
#Python
#学习方法
#逻辑代码
#语言特性
分享
评论 0
0
Olivert
1个月前
高效学习书单,学会学习,才有核心竞争力。
#学习方法
#高效学习
#书单推荐
#核心竞争力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大罗SEO
1个月前
Play dumb是获取知识的绝技,干掉你的ego。
#学习方法
#认知提升
#自我认知
#谦逊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汤光头
1个月前
为什么很多人疯狂囤课、收藏,但能力和收入却没啥长进? 我后来悟了,成长真正的关键,不是持续学习,而是持续复盘和优化。不经优化的努力,只是在低水平重复。 就拿我用 AI 写推文这事儿来说。之前闪念转写的内容总有点干巴,昨晚我就把 Prompt 重新打磨了一遍,今天一试,效果好到惊喜。 因为: 1. 学习是加法,优化是乘法。 2. 复盘,是把外部知识内化成自己能力系统的唯一方式。 你也试试: 1. 每周留出固定时间复盘。 2. 不求多,只找到一个环节,优化它 1%。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644 条信息
#学习方法
#复盘优化
#AI应用
#个人成长
#效率提升
分享
评论 0
0
汤光头
1个月前
为什么很多特牛的人,反而越来越谦虚,每天还在疯狂看书? 我后来才悟到,读书的目的不是让你“知道更多”,而是让你看见自己“不知道”。 因为书本能给你更高维的思维模型,也是你与顶级大脑对话的最低成本方式。 所以我的方法就两条:带着真问题去读,刻意跨界去读。
#读书
#谦虚
#思维模型
#学习方法
分享
评论 0
0
知识分享官
2个月前
世界公认的高效学习方法:康奈尔笔记法到底有何魔力?
#康奈尔笔记法
#高效学习
#学习方法
#笔记技巧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