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价值

Morris
2周前
人这辈子的分水岭不是30岁,也不是40岁,而是你第一次意识到,没有人会帮你。有的人30岁就彻底意识到,这个世界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唯一的靠山。往后余生,他会通过自己的大脑去认真思考每一次转变,认真走好棋局的每一步。而有的人40岁还在嫌弃朋友不帮助自己,嫌弃父母没有后世的家里,他会嫌弃孩子不给自己养老,嫌弃爱人不给自己做饭。这两代人的终局,不可避免的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所以年龄并不是分水岭,弱者思维的转变才是真正的分水岭。弱者思维就是等、靠、要的思维,就是不断寻求外界的帮助,要么求人,要么求神佛,就是不求自己的思维。 强势文化不一定有强者的结局,而弱势文化一定有弱者的结局。而弱势文化的结局,只有不断的恶化的家庭关系、财政收入和身体健康。我们大多数人都带有弱者思维,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懒惰、愚昧和短视,而是我们出生在资源匮乏、信息闭塞、出入有限的生存结构中。我们从小的地理环境隔绝,难以接触外界信息与机会。我们从小的教育水平落后,缺乏认知突围的路径与方法。我们原生家庭的经济基础单一,除了种地,几乎没有别的生存选项。我们世代循环的贫困,逐渐消耗了改变命运的信念。所以,弱者思维不代表错误,只代表尚未觉醒。 我们不必为此自卑,反而我们拥有了足够的破局基础。回到开头那句话,当我们第一次意识到没有人会帮助自己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觉醒了。我们大可不必因为没有人帮助自己而伤心,反而应该为此而开心。因为我们有了这个意识,我们就脱离了弱者思维,开始迈向强者思维,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分水岭,这个分水岭是你终于撕掉了所有寄生的剧本。被迫也是被赐予了撰写自己命运的权利,这是孤独的开始,也是自由的元年。我们的觉醒不是要成为万众瞩目的大人物,而是要完全脱离原生家庭的等、靠、要的窘境,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被迫。我们最终要跳出一个等级的陷阱,这个世界并不存在等级,等级这是人为制造的,因为划分等级,高等级的人才拥有权力,而弱者思维的人就会去依附权力,无论是人的权利还是神佛的权利。 当戳破了这层窗户纸,我们的命运才真正由自己来书写。所以真正的觉醒有以下几步,首先,看清自己身处的文化惯性,意识到我自己一直被怎样的观念所影响。其次,判断这个观念是否适用于我现在的状态,能不能让我活得更好。最后,有勇气扔掉这些目前看起来骇人的观念,哪怕他曾经正确的。我们不去崇拜谁,也不去依附任何体系,只走自己的路,此时我们才活成了这个世界的主人,而非奴隶。最后,没人帮助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在继续寻求别人的帮助。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强者,因为只要你不开始依附他们,他们就变成了弱者。别人给你的标签是别人给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只有自己最清楚。你所谓的个人价值,从来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结论。别人对你的价值评估是随机变化的,不用你去辩解。所以,尽情在无人帮助的事业中遨游吧,因为这本就是事情的真相。
韩连潮
2个月前
【周末分享:修行名利场】每次读夏克尔顿(Shackleton)的故事都会给我带来新的启示。最近读完目前仍在世的伟大探险家Ranulph Fiennes所著夏克尔顿传记,感想更多,分享要点如下: 夏克尔顿是人类探险史上一个独特的传奇,其引人深思之处并非在于征服了什么,而在于在最彻底的失败中展现出的人性光辉。他最初的驱动力就是通过成为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人而获得名利。然而,当他的《坚忍号》被困在浮冰中时,他的人生信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这场灾难迫使夏克尔顿从一个追求个人目标的探险家,转变为一个以生存为首要任务的领袖。他最非凡的领导力,并非体现在制定宏伟探险规划上,而在于他能够适应性地转变,将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让27名船员活下去这一唯一目标上。他没有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而是将个人野心暂时搁置,用实际行动向船员们证明,他们的生命重于一切。 然而,更深层次地看,这种看似纯粹的利他行为,也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更高级别的利己。探险任务已失败,夏克尔顿无法获得期待的荣耀。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创造一个超越地理发现的人类生存奇迹。如果他没能把船员们带回家,他将永远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因此,他拼尽全力去拯救每一个生命,包括把生机让给他人。反过来看,即便如此,他将挽救个人名声与团队的集体生存紧密相连,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最终证明。 正是这种复杂的混合动机,使得夏克尔顿的故事如此引人入胜。他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是一个天生的圣人,而在于他是一位在绝境中做出非凡抉择的凡人。他最终选择的,是将名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进而将他人生命看得比自己的更重要。他宁可冒着生命危险去履行一个近乎不可能的承诺,也不愿苟且偷生,带着失败者的屈辱活下去。这种对更高理想的坚守,超越了单纯的利己或利他,成为了人类精神中最值得赞美的部分。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最艰难的时刻,人类可以为了成就自己的最高价值而无私奉献。 夏克尔顿式的探险是一种修行。真正的修行无需隐居深山、远离尘世,或晨钟暮鼓、苦思冥想,而是在滚滚红尘的名利场中砥砺前行。也无需忌讳个人野心或对权力、名利、美色的追逐,而是在这摸爬滚打中淬炼人性、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