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自我价值
关注
Morris
2周前
找回主体性的10条练习:第一,我值得被爱,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爱我。我值得被坚定选择,但那不是我要去乞讨的东西。第二,你期待谁的回应,谁就能够掌控,你期待的本质是在为他人赋权。第三,在作出重大决定时,问自己,如果完全不用顾及任何人的看法,我真正想要的想法是什么。第四,你爱我时,我是好的,你不爱我时,我依然是好的。第五,我沟通我的需求,但我不会为了你的回应,预设答案。第六,留心我应该的念头。每一个应该的背后都有潜在的驯化,让你偏离真实的想法。第七,别人对你的评判并不能代表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能代表他是个什么样的人。第八,客体思维是等着别人给,主体思维是我能为自己做些什么,用创造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去得到。第九,过去会影响我,但不能定义我,唯有我自己才能决定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第十,我主动构建我想要的关系,而非被动等待命运的馈赠。
#主体性
#自我价值
#独立思考
#人际关系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周前
人这辈子的分水岭不是30岁,也不是40岁,而是你第一次意识到,没有人会帮你。有的人30岁就彻底意识到,这个世界只有自己才是自己唯一的靠山。往后余生,他会通过自己的大脑去认真思考每一次转变,认真走好棋局的每一步。而有的人40岁还在嫌弃朋友不帮助自己,嫌弃父母没有后世的家里,他会嫌弃孩子不给自己养老,嫌弃爱人不给自己做饭。这两代人的终局,不可避免的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所以年龄并不是分水岭,弱者思维的转变才是真正的分水岭。弱者思维就是等、靠、要的思维,就是不断寻求外界的帮助,要么求人,要么求神佛,就是不求自己的思维。 强势文化不一定有强者的结局,而弱势文化一定有弱者的结局。而弱势文化的结局,只有不断的恶化的家庭关系、财政收入和身体健康。我们大多数人都带有弱者思维,这并不是因为我们懒惰、愚昧和短视,而是我们出生在资源匮乏、信息闭塞、出入有限的生存结构中。我们从小的地理环境隔绝,难以接触外界信息与机会。我们从小的教育水平落后,缺乏认知突围的路径与方法。我们原生家庭的经济基础单一,除了种地,几乎没有别的生存选项。我们世代循环的贫困,逐渐消耗了改变命运的信念。所以,弱者思维不代表错误,只代表尚未觉醒。 我们不必为此自卑,反而我们拥有了足够的破局基础。回到开头那句话,当我们第一次意识到没有人会帮助自己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觉醒了。我们大可不必因为没有人帮助自己而伤心,反而应该为此而开心。因为我们有了这个意识,我们就脱离了弱者思维,开始迈向强者思维,这才是人生真正的分水岭,这个分水岭是你终于撕掉了所有寄生的剧本。被迫也是被赐予了撰写自己命运的权利,这是孤独的开始,也是自由的元年。我们的觉醒不是要成为万众瞩目的大人物,而是要完全脱离原生家庭的等、靠、要的窘境,与其说是选择,不如说是被迫。我们最终要跳出一个等级的陷阱,这个世界并不存在等级,等级这是人为制造的,因为划分等级,高等级的人才拥有权力,而弱者思维的人就会去依附权力,无论是人的权利还是神佛的权利。 当戳破了这层窗户纸,我们的命运才真正由自己来书写。所以真正的觉醒有以下几步,首先,看清自己身处的文化惯性,意识到我自己一直被怎样的观念所影响。其次,判断这个观念是否适用于我现在的状态,能不能让我活得更好。最后,有勇气扔掉这些目前看起来骇人的观念,哪怕他曾经正确的。我们不去崇拜谁,也不去依附任何体系,只走自己的路,此时我们才活成了这个世界的主人,而非奴隶。最后,没人帮助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还在继续寻求别人的帮助。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强者,因为只要你不开始依附他们,他们就变成了弱者。别人给你的标签是别人给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只有自己最清楚。你所谓的个人价值,从来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结论。别人对你的价值评估是随机变化的,不用你去辩解。所以,尽情在无人帮助的事业中遨游吧,因为这本就是事情的真相。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906 条信息
#个人觉醒
#摆脱依赖
#自我价值
#文化惯性
#独立自主
分享
评论 0
0
Larry & Leo Bro - Eagle of Full Stack
1个月前
虽然已经一万多关注了,但感觉自己还是挺在乎多少人关注我的,这是病吗?
#社交媒体关注
#情感依赖
#自我价值
#心理健康
#焦虑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那些轻视你的人,最好的回应就是无视,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不尊重你的人,根本不值得你低头,你越低姿态,他们只会看得越轻。真正的尊重永远不是靠忍让换来的。真正活得明白的人,不执着于关系的维系,也不贪求谁的陪伴,愿意留下就欢迎,不愿意同行也不强求,连吃亏都懒得计较,那才是真正的洒脱。
#人际关系
#尊重
#洒脱
#自我价值
#情绪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在悉尼和稀泥
1个月前
看 AI 的发展,说实话挺焦虑的。 但我焦虑的点不是怕被 AI 替代,而是自己起个大早赶个晚集,这么大一波浪潮,连口汤都喝不上。典型的 FOMO。 可是从更长的时间线来看,我又觉得特别平静。 AI 肯定会极大地解放生产力,这点我是确信的。不敢代表全人类,但至少我自己,以后大概率不用把大量时间耗在生产上了。可以更从容地去体验生活本身。 房贷还完了,父母身体还行经济也没问题,孩子只要不是太离谱基本也不用操心。现在做的再辛苦,其实都不是被生活逼的,更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 说白了,有时候纯粹就是人比人气死人,想给自己争口气。 但我越来越觉得,我可能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会和自己达成和解。就突然想通了,然后彻底躺平。 因为想来想去,生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 那些焦虑、那些想证明自己的冲动、那些追赶浪潮的紧迫感,在生活面前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AI发展
#焦虑
#FOMO
#自我价值
#生活
分享
评论 0
0
LysonOber
1个月前
和老友见面。中途他说到“我跟 XXX, YYY……都聊过不少,所以还有一点很羡慕的是,你拥有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我一时语塞,百感交集。
#老友见面
#自我价值
#羡慕
#机会
#百感交集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请停止通过他人的反应,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停止依赖他人评价
#自我价值
#肯定自我
#心理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1个月前
在中国传统教育和社会,他更倾向于通过考试排名、社会舆论或者身份职位高低,不断的剥夺我们个体的价值感,使人只能以外部的标准来定义自我。然而那些服从性不高的人,他就可以通过持续的这种自我探索,去建立一套连贯而且稳定的自我叙事,也可以说是自我同一性。所以他们的行动和决策的这个来源,往往来源于是一种自我确认,也就是我是谁,而不是一个外在的外部压力,我应该成为谁。
#高考反思:名校情结下的教育之殇· 257 条信息
#中国传统教育
#自我价值
#身份认同
#外部压力
#自我探索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你在别人口中的好与坏,其实只和他们自己的利益有关系。你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夸你,会抬举你,不符合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批评你、打压你,甚至诋毁你。他人的评价只不过是他认知的投影,当你境界远高于对方时,他只能用他自己有限的尺子丈量你。正所谓众生见你却非你,爱者见魂,逆者见秤。所以,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好听的话不当真,难听的话也别走心,你就做你自己,任何人也无法说服你。
#个人认知
#他人评价
#自我价值
#活出自我
#心理境界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2个月前
所以有些问题根本不是可行性的问题,而是你配不配。
#社会阶层
#可行性
#自我价值
#质疑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如果你每天把大部行时间,花在提升自己上面,你就不需要担心任何人抛弃你,因为最重要的人,也就是你自己,没有抛弃自己。
#提升自己
#时间管理
#个人成长
#积极
#自我价值
分享
评论 0
0
韩连潮
2个月前
【周末分享:修行名利场】每次读夏克尔顿(Shackleton)的故事都会给我带来新的启示。最近读完目前仍在世的伟大探险家Ranulph Fiennes所著夏克尔顿传记,感想更多,分享要点如下: 夏克尔顿是人类探险史上一个独特的传奇,其引人深思之处并非在于征服了什么,而在于在最彻底的失败中展现出的人性光辉。他最初的驱动力就是通过成为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人而获得名利。然而,当他的《坚忍号》被困在浮冰中时,他的人生信条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这场灾难迫使夏克尔顿从一个追求个人目标的探险家,转变为一个以生存为首要任务的领袖。他最非凡的领导力,并非体现在制定宏伟探险规划上,而在于他能够适应性地转变,将所有精力都集中在让27名船员活下去这一唯一目标上。他没有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而是将个人野心暂时搁置,用实际行动向船员们证明,他们的生命重于一切。 然而,更深层次地看,这种看似纯粹的利他行为,也可以被解读为一种更高级别的利己。探险任务已失败,夏克尔顿无法获得期待的荣耀。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创造一个超越地理发现的人类生存奇迹。如果他没能把船员们带回家,他将永远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因此,他拼尽全力去拯救每一个生命,包括把生机让给他人。反过来看,即便如此,他将挽救个人名声与团队的集体生存紧密相连,在最恶劣的环境下,实现了自我价值的最终证明。 正是这种复杂的混合动机,使得夏克尔顿的故事如此引人入胜。他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是一个天生的圣人,而在于他是一位在绝境中做出非凡抉择的凡人。他最终选择的,是将名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进而将他人生命看得比自己的更重要。他宁可冒着生命危险去履行一个近乎不可能的承诺,也不愿苟且偷生,带着失败者的屈辱活下去。这种对更高理想的坚守,超越了单纯的利己或利他,成为了人类精神中最值得赞美的部分。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最艰难的时刻,人类可以为了成就自己的最高价值而无私奉献。 夏克尔顿式的探险是一种修行。真正的修行无需隐居深山、远离尘世,或晨钟暮鼓、苦思冥想,而是在滚滚红尘的名利场中砥砺前行。也无需忌讳个人野心或对权力、名利、美色的追逐,而是在这摸爬滚打中淬炼人性、超越自我。
#夏克尔顿
#探险
#领导力
#利他
#自我价值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2个月前
有个词叫“自觉矜貴”,大意是我不会因为之前的破烂不堪,而对人生无望,也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对自己失望,更不会因为那些选择后无法改变的事实而绝望,这些经历反而更能让我体会到人生的意义,这个世界上你不理解的事物有很多,这天地本就不全,没有人可以做到满分,所以一定要自觉矜貴因为这世上所有美好,都与你相配。
#自觉矜貴
#人生意义
#积极
#自我价值
#希望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个月前
没有人可以夺走我内心的平静,除非我自己拱手相让。没有人可以定义我的价值,除非我认同了他的标尺。向外求求而不得,向内求生生不息。
#内心平静
#自我价值
#内心求索
#积极
#个人成长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个月前
人一生唯一需要征服的高山,是心中那个质疑自己的声音。这不是天赋的察觉,也不是运气的游戏,而是一场关于幸与不幸的战争。有人总在等一次认可、一次成功,才敢承认自己的价值,却不知道真正的自信是废墟里开花的种子,是无人鼓掌时依然向前的脚步声。记住,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如何定义自己,它便如何回应你。
#自我怀疑
#自信
#人生哲理
#积极
#自我价值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个月前
拒绝时别解释,说“不”是你的基本人权!好人卡是隐形的手铐,每张都锁死自我价值。过度付出等于变相勒索,你用牺牲兑换爱。当你停止讨好,世界才开始尊重你。
#拒绝
#人权
#好人卡
#自我价值
#停止讨好
分享
评论 0
0
Luo说不啰嗦
4个月前
早上醒来,刷到的全是些“劝你奋斗”的毒鸡汤,给我整 yue 了! 朝九晚五≠社畜, 周末追剧≠废物, 睡到自然醒≠懒狗。 人,活出自己的节奏才是真本事。 (那些教你"凌晨 5 点起床"的大 v,无非是卖卖课罢了,我打赌他们每天都是睡到自然醒)
#毒鸡汤
#奋斗
#社畜
#生活节奏
#自我价值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5个月前
记住一句话,不管你做什么说什么,介意的人不重要,重要的人不介意。你是任何关系的创造者和参与者,别觉得自己不重要,只要你喊停,所有关系都得结束。
#关系
#自我价值
#人际交流
#生活哲学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5个月前
亲密关系最基本的真相:一个人是否选择你、是否愿意爱你、忠诚于你,都与你本身无关,只取决于Ta是谁。爱根本没有逻辑公式,不是“你值得我就给”,有些人会爱你,是因为他们早年间的依恋创伤和长期早已固定的潜意识和心理需求选择了你。有些人背叛你,不是因为你不够好,而是他们的内在人格本质上无法忠诚于任何伴侣。不要把自己的价值系在他人的选择与回应上,那是一种赤裸裸的自我贬低。真正成熟的思维模式应该是:我值得被爱,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爱我。我值得被坚定选择,但不是我要乞讨的东西。
#亲密关系
#自我价值
#感情忠诚
#依恋创伤
#成熟思维模式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5个月前
一个人活明白了就只在乎三件事:我的钱,我的健康,我内心的平静!谁影响我我就放弃谁!有你没你我都是我。任何关系你给我珍惜,我还你值得;您給我距離,我還您分寸。无爱可破情局,无情可破全局!
#活明白
#内心平静
#关系处理
#自我价值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5个月前
当你站出来维护自己的时候,你并不会失去真正的朋友。对自我边界的守护,恰恰是筛选真伪关系的炼金石。许多人为了维持表面和谐,长期压抑真实需求,扮演他人期待的角色。这种“虚假自我”看似拥有关系,实则孤独至极。当你开始维护自我,那些依赖你“假性顺从”的人会离去,因为他们爱的只是你的功能性价值。而真正的朋友,爱是看见并接纳对方的真实存在。操控性关系常通过投射性认同运作: 对方将“软弱”“自私”等标签投射于你,诱导你接受这种设定。当你拒绝扮演受害者或拯救者角色时,施控者会愤怒离去:这恰是自恋损伤反应。而真正的朋友,无需你扭曲自我来填补他们的心理空洞。那些因你维护自我而离开的人,原本就是大脑为节约认知资源而建立的“关系快捷方式”,其消失反而释放了心理带宽。
#自我边界
#关系筛选
#虚假自我
#自我价值
#人际关系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5个月前
贬低伴侣成瘾的人,潜意识里在恐惧这些东西:一、自我价值缺失:通过打压对方抬高自己,掩盖内心自卑。二、失控焦虑:借贬低掌控关系主导权,害怕伴侣超越自己。三、情感无能:不懂健康表达爱意,用伤害伪装“在乎”。四、童年复刻:原生家庭中目睹父母互相贬低,形成行为模式。五、安全感匮乏:通过否定伴侣,确认“对方离不开自己”。六、竞争心态:将婚姻视为战场,用贬低削弱伴侣“威胁”。七、恐惧改变:害怕伴侣成长脱离掌控,用贬低维持关系平衡。
#自我价值
#情感关系
#心理健康
#原生家庭
#安全感
#婚姻
#改变恐惧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5个月前
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呢?什么是好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不重视,总想着牺牲自己,委屈自己,否定自己,把注意力放在他人的身上,通过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道德感。这样的人并不是出于内心渴求去付出的,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匮乏去付出。这类人肯定是不被做喜欢的,也不会获得奖励,人生也不会好。这就是为什么好人没好报,因为这样的好是无奈,是匮乏,是怯懦,并不是真的好。
#好人没好报
#心理分析
#自我价值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5个月前
怎么经营自己和自己的关系?第一,把自己放在主体位置,无条件爱自己,无条件接纳自己。如:我认为这个怎么样,我喜欢吃什么,我感觉怎么样,我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无论自己是什么样子,无论身高多少、体重多少,外貌是什么样,我都无条件接纳自己,无条件爱自己。第二,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休息,允许自己快乐,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如:当自己做错事时,告诉自己,我允许自己犯错,允许自己做不好,不和他人来一起指责和辱骂自己。第三,不逃避自己的人生课题。逃避人生课题的具体表现:当工作或生活遇见困难时,自己生存困难时,自己不能养活自己时,想通过婚姻来逃避这些问题,想着依靠别人来逃避自己的困难,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自我接纳
#自我关怀
#心理健康
#自我价值
#生活方式
分享
评论 0
0
比特进
5个月前
健康的关系不是单方面索取 爱都流向了不缺爱的人,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 一个人,如果一直想从外界,从别人身上获得安全感,那么她永远都是一个没有安全感的人,一个人,如果一直想从别人身上寻求爱,那么她永远都不懂得如何爱自己,别人也不可能真正爱她。 因为人们都不愿意去爱一个需要被爱不断供养,看起来很缺爱的人,因为爱是一种需要向外付出的行为,如果你做不到给予对方相应的回馈,总有一天对方会累,因为人性会本能的厌恶损失,如果你没有给予对方相应的回馈,那就相当于对方在单方面的付出,而人和人之间那些看似所谓的“爱”和“付出”,本质上都是需要交换的。 如果你不懂得交换,你就很难处理好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更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健康且高质量的关系,想要别人爱你,要先学会爱自己,让别人知道你并不是一个缺爱的人,他才会更爱你。
#健康关系
#爱情
#自我价值
#安全感
#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