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

Morris
1天前
Morris
3天前
为什么,一和人打交道就觉得很累?这往往两种情况啊,第一种非常常见的,我们对人或者是对人际关系是有非常高的期待的,我们在关系里经常受挫,经常失望,比如说你认为就是要将心比心的,大家都是百分百付出的,你这么做了,你发现别人没有,久而久之,你常常是那个受伤的那个人,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我们当然就很想要远离,那这个时候不是要求你一定要降低期待进入关系,而是呢,先觉察我们对关系的期待,现实中可能百分之八十九十的人都没有办法达到我们的标准,我们就可以更去权衡我们想要的东西。还有一种可能呢,你在关系中压抑了非常多,自己的需要很努力的迎合别人,所以你就很辛苦,比如说,你时时刻刻很紧张,自己有没有做好,有没有让每个人开心,你往往是那个不能让任何人的话落下来的人。只要没有人回应,你就是回应的那个人,只要没有人组织,你就是组织的那个人。你过度承担了别人的责任,这个时候关系对你来说纯粹是利他的,你的真实需要都被压抑了。其实你不想跑那么远的,其实每一次活跃氛围还是很累的,哪怕关系的结果你是满意的,但你太努力了,就觉得入不敷出,不值得,这个时候呢,我们就要多觉察自己的辛苦背后到底是什么,哪一天的地点离我远一点,我能不能去表达。从减少自己压抑的需求开始,让整一段关系对你更有价值,我们就会没有那么想远离。
迁怒 1972年晚秋江青等遵毛意向部署批极左思潮的周指桑骂槐、兴师问罪,擅长折衷妥协的周投鼠忌器而强按心头窝火低调周旋,但在政治局会议席间终于遏制不住怨念而借题发挥地当众向保健医生拍桌发怒。张佐良详述的跟周 10 年中唯一体验的这番暴烈脾气,事由居然是人民大会堂厨师做的蛋炒饭没放盐这一不 足挂齿之事,涵养极佳的周平时批评人最多说“滑稽”、“胡闹台”、“荒唐”(也偶有痛斥“猪脑袋” 之说)),召张进会场后蹭地站起猛拍茶几喝问这饭尝过没有,指责跟着我成天像个摆设,本来 就无义务尝饭的张委屈地掉下眼泪;会后散步时他抱歉地问张“怎么,还生气呢”,恳请“不要介意”并解释“你懂吗?我是迁怒啊!” 《走下圣坛的周恩来》第7章《五次发脾气》披露的相似插曲,是在北京饭店的舞会上见某 首长对女文工团员动作越轨而感羞耻和义愤,恼火和失望之余彬彬有礼地脱离舞伴退场,一卫士 追去取他大衣时把压在上面的别人的衣物弄掉在地,不同于发火时会说“屁话”、吼“滚”的毛 的绅士总理见状忽然大发脾气,以传向舞场的大声严厉训斥是“这是不尊重人,是不礼貌,不文 明!”“小事不注意,遇到时机一样能闹出大事。这是不允许的!”以最后这句最重的责难弄哭卫 士的周事后安慰他:“对不起了,请你原谅。我那天心情不好,这不是对着你来的。”他自责发脾 气是无能的表现,但对偶亦予以直接抗议的放肆举动的这类含蓄批评,与当着和尚骂秃驴的影射 或敲山震虎的警告一样属于常见的策略 ---从称谓“魔杖”管窥中国政要心迹及中国社会规则 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