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

宝玉
19小时前
转译:也许你并没有真正尝试——能干的人,也会选择性地无能为力 作者:Cate Hall 转译:也许你并没有真正尝试——能干的人,也会选择性地无能为力 作者:Cate Hall 五年前的假期里,有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在我身上:我去了戒毒康复中心,并且遭遇了一名网络跟踪者。这两件事并非完全没有关联。那个跟踪我的人来自印度,他是在我玩扑克牌时开始关注我的。他逐渐认定我们之间存在某种亲密关系,并坚信我的每条推特都是专门发给他的暗号。当我连续两个月停止发推后,他确信我一定出事了,于是找到我的邮箱和电话号码,开始疯狂给我发消息,逼问我的下落。 当我意识到这一切时,情况已经失控了。我明确地知道,自己永远不会回应他。我开始不断拉黑他的账号,但他总能换个号码、注册新账号或用其他方法找到我。他每天给我发几十条消息,从威胁到哀求都有。半年后,他甚至找到了我的公司申请职位,我由此得知了他的真实姓名,试图通过他的一位旧友来寻求帮助。然而,那位朋友却因为害怕惹祸上身而拒绝帮忙。我感觉自己束手无策,只好寄希望于他迟早会放弃。 但他从未放弃。数年过去了,我从未回复过他,他却每天依旧给我发数条消息。这些消息越来越恐怖,越来越色情,甚至威胁称会来伯克利伤害我。去年11月,情况终于到了极点:短短几天内,他向我发来了他刚办好的护照和签证申请的照片,并宣称即将前往美国。同时,他通过伪装我的电话号码向我哥哥勒索了一笔钱,声称绑架了我。 「受够了!」我愤怒地想,我决定立刻行动起来。但事实上,我什么都没做。我只是蜷缩成一团哭泣,朋友们劝我报警,我却绝望地认为,自己在美国,他在印度,报警根本没用。 可我的丈夫并不这样想。他坚持认为一定有更好的办法,并请求我允许他代我处理此事。他迅速联系了FBI和美国驻印度领事馆,并在他朋友Govind的帮助下(Govind在印度有亲戚),成功联系到当地警方。短短几个月后,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那个跟踪者再也无法踏上美国的土地。 这件事最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丈夫采取的策略并不特别新颖。他所用的方法,和我帮别人处理类似问题时能想到的几乎一模一样。那么,为什么非得另一个人介入,我才明白自己并没有真正尝试过? 我想原因可能是这样的:当跟踪者进入我生活时,我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孤独、迷茫又穷困潦倒。当时我采用的唯一应对办法,就是忽略并寄希望于他自己放弃,这似乎是当时我唯一有能力做的事。但问题在于,我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从那时起就被固定住了。后来,我的生活状况逐渐改善,我的能力也增强了,可我从未重新评估过当时的做法是否正确。 我想,我们所有人都是如此。 人并非简单地高能或低能,而是选择性地拥有行动力(selectively agentic)。 假设我们把生活分成三大领域:工作、与他人的关系(包括所有人际关系)、以及自我关系(身体健康、自我探索、情绪成长等等)。事实上,每个人可能都有至少一个领域,仍然停留在早年未成熟的阶段。在那个领域,我们面对问题时就像十几岁的孩子一样幼稚和无助,而事实上我们早已成年。 在我所处的圈子里,有许多工作领域的高成就者。他们在科学、技术和政策领域不断创新,改变世界。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却没有将同样的聪明才智应用到内心的成长和人际关系中。他们能在异国他乡成功推出新产品,却抱怨在约会软件上找不到有趣的人。 默认情况下,我们面对一个曾经失败过的问题时,总是停留在最初尝试并失败的那种无助状态。 比如,假设你20岁时曾尝试过心理治疗,但并未有效缓解焦虑。你逐渐认定这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接受焦虑就是你性格的一部分。但现在,你可能已经32岁了,是一家创业公司的技术主管。当工作中遇到难题时,你总能竭尽全力,尝试各种方法,不断学习。可对待自己的焦虑问题时,你却不再尝试了。 你可能从没认真想过自己是否能: - 仔细检查自己的营养和睡眠状况; - 了解各种补剂或药物; - 投资改善自己的休息与恢复; - 问问朋友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寻找最优秀的治疗师或教练; - 研究一些专为你这样的人开发的新疗法。 你没做这些事,只是忍受,或者用最初学到的需要极大意志力的方法来抵抗焦虑。这种挣扎让你觉得自己很努力。然而感受到辛苦,并不意味着你真正尝试过了。 这让我想起了亚历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的一个相关概念:“感知失真”(faulty sensory appreciation)。长久习惯的身体紧张会扭曲你的感官,让你误以为僵硬的姿势才是“良好的体态”。同理,那些选择性无能的人可能也有感知失真的情况。比如你觉得人际关系总是困难重重,需要不断付出意志力,这种辛苦甚至成了你努力的证明。然而,不断地挣扎可能只是说明你的生活结构存在问题。 我建议你假设,在你的生活中肯定存在某个领域,你不自觉地被冻结在了过去的某个状态。这非常值得你仔细排查。仔细审视一下工作、与他人关系和自我关系这三个方面,找出你面对的最大问题。有时候,它可能看起来并不像个具体问题,而只是一种悲伤或愤怒,比如没人理解的悲伤,或工作缺乏意义的挫败感。 找到它们后,问问自己:“我真的已经尽了全力、用尽了所有资源去想办法了吗?如果换成朋友遇到同样的问题,我能否给出更好的建议?我如何确定自己是真的尝试过了?” 注:作者的新书《You Can Just Do Things》即将出版。 --- 来源: 五年前的假期里,有两件事情同时发生在我身上:我去了戒毒康复中心,并且遭遇了一名网络跟踪者。这两件事并非完全没有关联。那个跟踪我的人来自印度,他是在我玩扑克牌时开始关注我的。他逐渐认定我们之间存在某种亲密关系,并坚信我的每条推特都是专门发给他的暗号。当我连续两个月停止发推后,他确信我一定出事了,于是找到我的邮箱和电话号码,开始疯狂给我发消息,逼问我的下落。 当我意识到这一切时,情况已经失控了。我明确地知道,自己永远不会回应他。我开始不断拉黑他的账号,但他总能换个号码、注册新账号或用其他方法找到我。他每天给我发几十条消息,从威胁到哀求都有。半年后,他甚至找到了我的公司申请职位,我由此得知了他的真实姓名,试图通过他的一位旧友来寻求帮助。然而,那位朋友却因为害怕惹祸上身而拒绝帮忙。我感觉自己束手无策,只好寄希望于他迟早会放弃。 但他从未放弃。数年过去了,我从未回复过他,他却每天依旧给我发数条消息。这些消息越来越恐怖,越来越色情,甚至威胁称会来伯克利伤害我。去年11月,情况终于到了极点:短短几天内,他向我发来了他刚办好的护照和签证申请的照片,并宣称即将前往美国。同时,他通过伪装我的电话号码向我哥哥勒索了一笔钱,声称绑架了我。 「受够了!」我愤怒地想,我决定立刻行动起来。但事实上,我什么都没做。我只是蜷缩成一团哭泣,朋友们劝我报警,我却绝望地认为,自己在美国,他在印度,报警根本没用。 可我的丈夫并不这样想。他坚持认为一定有更好的办法,并请求我允许他代我处理此事。他迅速联系了FBI和美国驻印度领事馆,并在他朋友Govind的帮助下(Govind在印度有亲戚),成功联系到当地警方。短短几个月后,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那个跟踪者再也无法踏上美国的土地。 这件事最有意思的一点是,我丈夫采取的策略并不特别新颖。他所用的方法,和我帮别人处理类似问题时能想到的几乎一模一样。那么,为什么非得另一个人介入,我才明白自己并没有真正尝试过? 我想原因可能是这样的:当跟踪者进入我生活时,我正处于人生的低谷期——孤独、迷茫又穷困潦倒。当时我采用的唯一应对办法,就是忽略并寄希望于他自己放弃,这似乎是当时我唯一有能力做的事。但问题在于,我对这个问题的态度,从那时起就被固定住了。后来,我的生活状况逐渐改善,我的能力也增强了,可我从未重新评估过当时的做法是否正确。 我想,我们所有人都是如此。 人并非简单地高能或低能,而是选择性地拥有行动力(selectively agentic)。 假设我们把生活分成三大领域:工作、与他人的关系(包括所有人际关系)、以及自我关系(身体健康、自我探索、情绪成长等等)。事实上,每个人可能都有至少一个领域,仍然停留在早年未成熟的阶段。在那个领域,我们面对问题时就像十几岁的孩子一样幼稚和无助,而事实上我们早已成年。 在我所处的圈子里,有许多工作领域的高成就者。他们在科学、技术和政策领域不断创新,改变世界。但他们中的不少人,却没有将同样的聪明才智应用到内心的成长和人际关系中。他们能在异国他乡成功推出新产品,却抱怨在约会软件上找不到有趣的人。 默认情况下,我们面对一个曾经失败过的问题时,总是停留在最初尝试并失败的那种无助状态。 比如,假设你20岁时曾尝试过心理治疗,但并未有效缓解焦虑。你逐渐认定这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接受焦虑就是你性格的一部分。但现在,你可能已经32岁了,是一家创业公司的技术主管。当工作中遇到难题时,你总能竭尽全力,尝试各种方法,不断学习。可对待自己的焦虑问题时,你却不再尝试了。 你可能从没认真想过自己是否能: - 仔细检查自己的营养和睡眠状况; - 了解各种补剂或药物; - 投资改善自己的休息与恢复; - 问问朋友们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寻找最优秀的治疗师或教练; - 研究一些专为你这样的人开发的新疗法。 你没做这些事,只是忍受,或者用最初学到的需要极大意志力的方法来抵抗焦虑。这种挣扎让你觉得自己很努力。然而感受到辛苦,并不意味着你真正尝试过了。 这让我想起了亚历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的一个相关概念:“感知失真”(faulty sensory appreciation)。长久习惯的身体紧张会扭曲你的感官,让你误以为僵硬的姿势才是“良好的体态”。同理,那些选择性无能的人可能也有感知失真的情况。比如你觉得人际关系总是困难重重,需要不断付出意志力,这种辛苦甚至成了你努力的证明。然而,不断地挣扎可能只是说明你的生活结构存在问题。 我建议你假设,在你的生活中肯定存在某个领域,你不自觉地被冻结在了过去的某个状态。这非常值得你仔细排查。仔细审视一下工作、与他人关系和自我关系这三个方面,找出你面对的最大问题。有时候,它可能看起来并不像个具体问题,而只是一种悲伤或愤怒,比如没人理解的悲伤,或工作缺乏意义的挫败感。 找到它们后,问问自己:“我真的已经尽了全力、用尽了所有资源去想办法了吗?如果换成朋友遇到同样的问题,我能否给出更好的建议?我如何确定自己是真的尝试过了?” 注:作者的新书《You Can Just Do Things》即将出版。 --- 来源:
时间不重要 专注心流的状态更重要 推荐大家读一本神书《练习的心态》 分享一下我这本书的读书笔记,笔记太长了,更多内容我写到评论区了 人生过了 1/3 的旅途, 在自己擅长的领域, 比如编程、 看书、 产品规划和旅游的时候, 自己其实是非常放松和充满耐心的。 但在工作和生活的其他方面, 特别是一些自己没有经历的事情上, 还是会进入不好的负面情绪, 总结来主要有几个方面: 1. 想象力过于丰富, 做很多事情, 都给自己设置一个过于完美的目标, 导致追逐目标的时候过于疲劳和焦虑, 其实读过金刚经知道这个世间很多事情都是相对的, 完美只是自己的想象; 2. 当自己读过很多书, 觉得自己懂了一些东西以后, 就急于好为人师, 而别人不理解的时候反而会因为别人达不到自己的期望而涌现出负面情绪, 其实每个人的成长需要时间, 就像自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去成长一个道理, 如果我们总是拿别人还没有掌握的知识和自己已经掌握知识的时刻去对比, 我们是不是违背了 ‘不着相布施’ 这条老祖宗交给我们的道理? 3. 做事情过于追求高效(编程养成的习惯), 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肉身, 高效的事情持续久了就会疲劳, 带来压力, 无形的压力会让内心那个觉得吃亏的自我涌现出来, 并出于本能保护的下意识去评价事情的对和错。 当我们过于关注高效工作后未来的一个自我期待时, 就无法体会到纯粹做事过程中流淌的幸福, 而很多美好的结果恰恰是我们专注过程的自然延续, 过于关注结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虽然这本书非常薄, 但是作者用心理学的笔法来慢慢帮我们分析自我各种情绪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的过程却非常让我受教, 下面是我觉得非常有益的内容摘抄, 希望这些分析过程能够帮助 ‘时常焦虑’ 的你。 : )
Morris
1个月前
一个人做什么都能成功的秘诀?就是不要惧怕任何人和任何事。你为什么会怕,因为你有贪欲,你怕的不是别人,你怕的只是失去他能够给你的东西。你不是怕这个事情会失败,你只是害怕我有可能会失去我原本应该拿到的利益。换一句话来说啊,就是你所有的恐惧的背后全部都是啥,你对于好处抱有执念,但是你真的没有那么多非要得到的东西。比如,你面对公司老板的时候,你会紧张,你会迎合他,不是因为他凶,而是你在心理想,我这老板对我的工资涨多涨少,他说了算,他就会影响我的职位,甚至我的人生都会掌握在他手里。所以说你害怕呀,你害怕是因为你想从他身上得到东西,怕输或者失去机会,怕万一表现不好,升职加薪不就轮不到你了吗。你再比如说你看到一个美女,你的心跳会加速,你会说不出话来。那并不是说这个女的长得多好看,难以接近,而是你幻想着哎呀,这个女人跟我在一起生活,我就幸福美满了。如果说错过了,我有可能会遗憾一辈子。这就是贪,你太想掌控结果,而贪的本质就是恐惧,因为你害怕得不到,所以说你在还没有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被结果给压垮了。 而人性的真相就是,你越想控制结果,你就会越容易失控。在心理学也是一个道理,就是结果依赖型的东西,一旦就是你开始把情绪和价值,绑定到某一个具体的结果上的时候,你整个人就废了。但这些怕的背后全部不是事情本身,而是你内心当中的贪婪。还有执念。你太想控制结果,自然活得很累,很小心,很容易焦虑。但事实是大多数的人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值钱,他们能给你带来好处,远没有你自己成长来的踏实。就真正的强者是内心的淡定,他说话从不讨好,因为他知道即使你不给我什么东西,我一样活得很好呀。他面对任何人的任何事,他不会有任何的情绪波动。因为他从来不高估别人给自己的价值,也从来不会把自己的人生交到别人的手里。那是我跟你说这才是顶级心态。 就是关于这个心态的这一些提升该怎么做呢?第一,你得先接受一个事实,就是人最怕的不是别人,而是对别人的期待。你怕老板就是怕升职加薪嘛,你恐惧失业,或者说啊比如说你怕女人是因为你想得到他啊,你期待着他也喜欢你。你害怕失败是你一开始期待一帆风顺,你怕分手了,你希望他永远爱着你。这些所有的期待本质是啥?是幻想。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会永远站在你的身边,也没有哪一个机会非你不可。所以说真正的心态,是来自于即使没有也没有关系,就一切东西就顺其自然。 第二,就是你要训练一个能力,就是你要见到谁大脑里都会默念一句,不管见到谁都会默念一句,我不需要从这个人身上得到什么东西。他的结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一个男人最强大的标志是他的情绪不靠任何人来维持。就是有资源的时候能稳住节奏,没资源的时候也能不乱阵脚。就有人认可的时候我继续前行,没有人看好我的时候我默默做事。就是他很清楚,我不是一个非要靠别人能活着的人,而是我有我自己的底气。比如,你今天主动认识一个美女,他拒绝你也好,他不回应你也好,你不影响你接下来的生活啊,你该该健身健身,该该打麻将打麻将,该搞钱搞钱,不是说非她不可,你本身就活得足够精彩啊。再比如说你跟一个大佬聊天儿,你不是为了阿谀奉承,因为你要知道你自己身上也有价值,你也可以创造价值。即使他说话很随意,他不尊重你,你也不要胆怯,因为你压根儿不靠他活命。所以说你要告诉你自己,我的人生不需要任何人来施舍,我的情绪也不需要被任何人来主宰。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啊,就是恐惧这个东西,它原来你就是你给自己制造的幻觉。 第三,就是关于焦虑,我觉得所有关于焦虑的源头就是你的得失心太重。你的焦虑就是你比方说你老在算计,我付出了什么东西,我有没有回报,你总是去纠结。因为你老是担心,我要这么做,我会不会得罪谁呀,我会不会失去什么,但是有句话说的好呀,人一旦开始权衡利弊的时候,他就已经输了。真正的自信的人是从来不怕失去。因为他清楚,如果说这个东西本,来就是我的,那我不靠运气我一样可以拥有,我也不会因为一次的失败而会失去。而如果说这个东西它不是我的,我再怎么样我也得不到。所以说人活着自在的观念是什么?是敢于去接受不确定,也敢于去放弃放弃控制。你控制不了不了别人的想法和态度,你唯一能恐控制的是什么?就是我自己的心态。 第四,就是摆脱恐惧,咋摆脱?就是降低预期。你不要设想对方会怎么样回应你,你也不要幻想所有的事情一定会怎么发展,你是不是求回报的,人生就是一个不断经历和不断试错的过程,你想要强大自己,你想不断成长积累实力,磨练你的心态啊,你的安全感就应该来自于自己可以随时的独立作战,而不是去来自别人的照顾。你要么习惯被拒绝,要么别人怎么想,怎么评价,这些东西真的不不重要。你要做到的是向内求,求自己,所有的问题自己去解决,而不是向外求,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一定要分分清这个逻辑。在这个社会上会有任何人去帮助一个毫无价值的人。说谈恋爱也是一样,你可以喜欢一个人,但是不要卑微,你可以寻求机会,但是不要扭曲自己。你可以面对压力的时候,你可以有压力,但是一定要不慌不怕。 就是你不靠任何人,一定要向内求你也一样能活得很好。而当你不在怕的时候,当你就自由了当你自由了,你就强大了,这个世界才会开始认真的去对待你。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就这个世界上最顶级的气场,就是无所求,无所惧,这才是一个男人该有的武器。这个世界上99%的恐惧都是我们自己脑子里想想出来的。想赢就先练心,不需要去扮演任何讨好别人的角色,你也不需要去聚焦去考虑别人的的想法,真的没有那么多无所谓的意义的。 记住一句话,你也只活了一次,你凭什么说我的人生是错的。
Morris
3个月前
以下十个表现或许能说明你已经是一个心理成熟的大人了:第一个,你开始真正的看见自己的情绪,不再一味的只追求情绪稳定,而是更多的关注自己能不能觉察、接住并且温柔的表达情绪,你明白过去的经历会影响你现在的反应,你开始觉察那些被童年放大的情绪,并且慢慢的去修正、松动,然后重建自己。第二个,你看事情不再非黑即白,你知道大多数人糟糕的行为其实不是出于恶意或者愚蠢,而是源自恐惧跟焦虑。你放下了自以为是,也不再轻易给别人贴坏人,不是不是自动的焦虑,你开始看到这个世界的复杂性,也感受到他的真实的人情味。第三个、你明白你自己脑中的想法,别人不会自动理解,所以你不再指望别人能懂懂,你是开始清楚地表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意图,你知道沟通是一种本能,而是一种需要反复练习的能力。第四,你放下了非要赢的执念,更在乎关系本身。你愿意去道歉,虽然还没有那么熟练。你也明白很多冲突其实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两颗受伤的心相互碰撞,这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勇气。第五,你愿意看见自己的难搞,也能听进去别人对你的看法。你承认自己不总是好相处的,也不再刻意的去美化自己。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你甚至会诚实坦诚的说,这些时候我有点难搞。你开始放下对自己的苛责,也把批评当做对你有价值的反馈,而不是羞辱或者是攻击。第六,你的自信不再来自比较,而是理解。你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挣扎跟不容易,我们都是在边走边学,你终于学会了去放过自己,走的慢一点也没关系。第七,你原谅了父母,明白他们并非有意的伤害你,而是自己也深陷困境,难以应付生命的复杂,你也从愤怒转向了理解,从责备转向了同情。第八,你不再轻易陷入一段关系,也不会被外表或者才华轻易打动,你知道每个人都会有让人抓狂的地方,你更珍惜那些已经建立起来的情感,而不是不停的去追逐新鲜感。第九,你不再冷战,不再生闷气,不再让别人猜你想什么,而是愿意开口去说出来,也愿意原谅别人,即使不被理解,你还是选择去沟通,而不是疏远。第十,你不再去追求完美的人工作或者生活,而是学会欣赏足够好,因为你知道,很多事情虽然不完美,但它依然值得珍惜。你放下了对巨大幸福的执念,开始在生活的小细节里找到满足,一顿好吃的饭,一场偶遇的晚霞,都能让你的心头泛起柔软。
Morris
5个月前
爱,应该是让你变得温柔且勇敢,而不是让你陷入卑微和纠结,你应该是从爱中获得力量和快乐,而不是耗费所有的力量去讨好。我们真正需要的其实不是婚姻,不是性,甚至都不是陪伴,而是正向的亲密关系,是一个可以相互沟通,互相看见彼此理解相契合的灵魂。一定要把认可你,作为筛选伴侣的第一标准,而不是喜欢你的人,一个喜欢你的人他/她其实喜欢的不是你,而是喜欢你身上映射出的他匮乏的那部分。很多伴侣在一起,很久不能建立深度的亲密关系,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矛盾和困境,原因便是两个相对匮乏的人,都期待对方来疗愈自己,最终都难免双双失望。 很多婚姻破裂的原因是我们认为结婚就会幸福,但真正一起生活后才会发现,对方并不能满足你的期待。任何关系走向破裂的根源是一方或双方放弃了成长,却把希望放在了对方身上,期待对方疗愈自己,而任何关系要走向深度关系,是彼此看见双向奔赴,单方面的付出不会长久。能长期稳定持续的关系,不是靠很强烈的爱,很大量的付出,而是很少的攻击,很少的对抗,更多的接纳和允许相似的认知和高维认知。 缺爱的人只会索取,而高维的爱出自于内在本自具足的人,他们给予出去的爱便是生命的能量,是无条件无分别的付出,是灵魂点亮灵魂。真心唤醒真心,生命成就生命。最终带你将爱的能量,都能达到更高维度,那些真正在爱中的人,不会成为孤岛。们常说智者不入爱河,我却不知智者即为爱河本身。只有双双跳入爱河,不吝惜自己的爱,学会真正的倾听,建立心与心的交流,才能建立彼此深刻理解、稳固、持久的互动关系。
Morris
5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