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硅谷王川 Chuan
关注
统计数据
116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374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硅谷王川 Chuan
7小时前
如果一个公司欠了 110亿美元的债务。平均利率超过 10%,那这就是名符其实的次级贷款了。 如果债务还在不断增加,就是非常危险的信号了。
#公司债务
#110亿美元债务
#高利率
#次级贷款
#财务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9小时前
某个行业的资产泡沫的后期,会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现象。 一,各种赤裸裸的,无所不用其极的,侮辱人的智商的造假。造假手段会越来越粗暴,金额会越来越大。但造假还是需要发明几个高深莫测的名词来包装的,只要这些名词显得有逼格,遭遇质疑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二,因为资产泡沫的形成和持续,会涌现各种荒谬的估值模型,来合理化泡沫估值。合理化一段时间后,人就麻木了,会丧失基本理性,真诚的去做一些傻事。几年后时过境迁再回头看,自己都会觉得好笑。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495 条信息
#资产泡沫
#造假
#估值模型
#非理性
#行业乱象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天前
权力不是赋予的,而是抢先占据的。 实践上,只有占据那些别人都没看懂,还没意识到的先机,才有意义。 试图抢占那些早已有霸主,壁垒极高的位置,就是白白耗费力气。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378 条信息
#权力斗争
#先机
#占据
#战略
#竞争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天前
人工智能的突破来自 gpt, gpt 的本质是 ‘’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 (你需要的只是注意力)。 所以要保护好自己的注意力,果断屏蔽噪音, 果断屏蔽拉黑给你带来噪音的人。 掌控好自己的注意力就会成为超级智能,否则默认就会因为注意力被持续干扰,慢慢变成智障。
#人工智能
#GPT
#注意力
#屏蔽噪音
#保持专注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4天前
反过来看,每次当有系统性风险的金融机构破产之后的几个月内,都是入场发大财的好时机。原因很简单,信贷萎缩,流动性消失,没人和你竞争了。1974年12月,1998年11月,2009年3月,2022年12月,都是入场的最佳时机。等待的时候可以专注做渐进式抗阻训练 (progressive resistance training),把体脂率降到 15%.
#系统性风险
#金融机构破产
#信贷萎缩
#流动性消失
#入场时机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4天前
人一旦加金融杠杆,本质上就变成了一个赌徒。 如果加金融杠杆,还要代人理财,那么迟早会因为赌错而亏掉客户的钱。 一旦亏了点小钱,阻力最小的路径,就是试图接着赌,冒更大风险,尽快把损失追回来。 有时间压力下的赌博,概率上必然亏得更快更多,于是开始对客户撒谎,吹更大的牛,撒越来越大的谎 ;开始撒谎向周围所有能够借到钱的人去借钱,撒更大的谎,去借更多的钱。 随着亏空越来越大,人也越来越没底线。开始主观上并不想作恶,后来慌不择路会做出各种极为下贱和邪恶的事情了。直到最后的彻底崩溃。 1974年六月26日,西德的 Herstatt 银行破产。 1995年,巴林银行破产 1998年十月,LTCM 在破产边缘被救回来。 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 2011年, MF global 破产。 2022年, FTX 破产。 这个老套的剧本,每一天,都在世界各地重复上演,只是具体表现形式和节奏,损失规模,略有区别而已。 有经验之后,看到某某人开始吹牛许愿,就可以预见到几年后他将陷入这个老套的死亡螺旋,因此大老远就把这种风险早早踢开。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495 条信息
#金融杠杆
#赌徒心态
#破产风险
#道德沦丧
#风险预警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4天前
东晋名将陶侃 (259-334) 被王敦 (266-324)忌惮,公元 315年在去广州赴任刺史的践行宴会上,差点被王敦杀害。因为陶侃和另一个实力派周访 (260-320) 是儿女亲家,在部下劝阻后王敦乃止。 可见实力,尤其是网络化的分布式的实力,是安身立命之本。很多时候在你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 大老远就把风险化于无形之中。
#陶侃
#王敦
#周访
#东晋
#权力斗争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5天前
因为某个公司的估值的泡沫化,来反向合理化其基本面,非常危险. 如果真诚的相信了“自己的牛屎” (one's own bullshit), 押上了全部身家,流动性消失时可能倾家荡产。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495 条信息
#公司估值泡沫
#基本面风险
#流动性消失
#倾家荡产风险
#投资需谨慎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5天前
最可笑的一点是,有些人被培养成锋利的工具之后,对自己的角色变得执着,沉浸于外人对其锋利特性之赞许,而无法自拔。等到多年之后,夜深人静之时,突然意识到有些不对,自己在利益分配上只是收获一些残羹剩饭,但不知道如何破局,为时已晚。
#工具人
#利益分配
#觉醒
#残羹剩饭
#为时已晚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5天前
古今中外的教育体系,本质目的都是培养工具人的。 不会有人吃饱撑了去苦口婆心教你如何躺平赚钱,这样可以不用给别人做工具。 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摸索和觉醒。
#教育体系
#工具人
#躺平
#自我觉醒
#社会现实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6天前
最近听说某六十出头的歌星去世,大概一个原因是摔了一跤,受伤了。女性,尤其是更年期之后的女性,因为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骨密度下降,尤其需要做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提高骨密度,极大降低骨质疏松,摔倒和骨折的风险。 但改变这个观念极为困难,因为很多女性所在圈子内广泛传播的健康理念,都是一些外表自我感觉良好,但实际隔靴搔痒,不触达问题本质的东西。不管你吃什么补药,再怎么练瑜伽,跑步之类的运动,没有渐进式的抗阻训练,就无法增加自身的肌肉储备 (以预防各种慢性代谢疾病),无法提高骨密度,也就无法回避骨折和慢性代谢疾病的风险。
#歌星去世
#女性健康
#力量训练
#骨质疏松
#健康观念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让老年人先做拉伸或者有氧运动,而不去做力量训练,是本末倒置。因为很多老人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很容易摔倒。走路对他们而言反而是个风险大的事情。 从事一些坐着也可以操作的力量训练,尤其是腿部的力量训练,对老年人来说才是正道。 对于老年人而言,肌肉的功率 (muscle power, 就是力量 x 速度)比肌肉的力量 (strength) 更重要。很多八十岁的老人,肌肉力量只有二十岁时的一半,但功率不到二十岁时的四分之一。功率低,意味着遇到突发意外情况,无法迅速发力来维持平衡,摔倒的风险自然大大增加。 决定肌肉力量和功率的一个关键是所谓 II 型肌肉纤维,俗称‘’快肌‘’。丹麦有学者在 1990年对比几组20岁和70岁的人群的研究表明,长年跑步和游泳对于70岁的人维持腿部肌肉的功率和力量基本没有帮助。这些人的快肌和同年龄的很少运动的人差别不大,体积都只有 20多岁年轻人的一半。 但70岁的长年举重者,其腿部二型肌肉纤维非常大,体积,功能和肌肉收缩时的各种性能参数和20多岁年轻人没有差别。(部分内容摘自 Michael Gross 的书 Stronger, 311-312页)
#老年人
#力量训练
#肌肉功率
#II型肌肉纤维
#举重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经过接近一年的力量训练后,终于可以连续一百码 (91米) 蝶泳了。最后五米筋疲力竭,手臂勉强浮出水面。无论如何,创造了个人最好纪录。 问了一下 ai, 要想提高长距离蝶泳的水平,一方面要纠正姿势,尽量腰部发力,练习 dolphin kick, 而不要让手臂过于疲劳 ;另一方面呼吸和用力要尽量保持均匀的节奏,免得过早耗尽力量。
#蝶泳
#个人纪录
#力量训练
#dolphin kick
#呼吸节奏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研究商业模式,本质就是研究权力结构。但接触的人多了,发现一个普遍的问题是,很多人缺乏对于权力结构的本质的理解,缺乏对结构变化的深入钻研的意识。基本就是看周围人做什么模式,然后照抄,然后竞争太激烈抄不下去了,被逼硬着头皮再去抄新的模式。就是说他的潜意识始终是照抄其它商业模式,默认现有的权力结构是合理的。从来不去想模式在什么情况下会改变,如何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构建对自己有利的全新的权力架构。
#商业模式
#权力结构
#抄袭
#创新
#竞争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威尔*杜兰特曾说,‘’我们是由我们反复所做之事来定义的。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个习惯‘’ 强制函数的设置,才能把习惯落实。否则默认的演化方向是放纵和散漫。反复的散漫就会分崩离析。
#习惯
#强制函数
#自律
#优秀
#行为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渐进式阻抗训练 (progressive resistance training,就是不断加量的重量训练) 是抗衰老的最关键的神器。肌肉收缩时会分泌所谓肌因子 (myokines) 到大脑和全身各个器官,协调身体的网络保持一个健康兴旺的状态。渐进式意味着不断加量,所以光靠自重的训练,比如俯卧撑,引体向上等还远远不够。还是需要经常到器材丰富的体育馆里面运动,最好有教练指导。重训可以增加骨密度,对大脑的有些区域的刺激效果是简单的跑步,游泳等其它运动无法企及的。但因为大众把重训本能的和兴奋剂泛滥的健美行业挂钩,完全没有意识到渐进式重训对很多慢性病有立竿见影的预防效果。老年人尤其需要渐进式重训来保持灵活的行动能力。光吃药和补品,散散步,跑跑步,就想抗衰老,那就是连错都谈不上。
#渐进式阻抗训练
#抗衰老
#肌肉力量
#骨密度
#运动健身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感同身受,但是并不 miss
#感同身受
#不miss
#情感
#理解
#感受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俄罗斯朝东部西伯利亚扩张,抵达太平洋,花了不到一百年,比它扩张到波罗的海和黑海的时间还早。因为苦寒之地,人口密度极小,几乎没有阻力。 莫斯科作为首都,如此靠北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它地理位置在接近农田边缘的森林之中。森林里,来自东部的蒙古入侵者无法发挥其战马的优势。
#俄罗斯扩张
#西伯利亚
#莫斯科地理
#蒙古入侵
#寒冷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攀岩符合重塑大脑的第一阶段的三个要求: 一,警觉 二,集中注意力 三,刻意精准的努力
#攀岩
#重塑大脑
#警觉
#注意力
#精准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第一次学攀岩,发现里面道道还很多。用绳子攀岩还需要找一个伙伴,做所谓的 belayer (保护者)。攀岩者和保护者每一个步骤还有一套专门的口令,必须要掌握。所以涉及到用绳子的攀岩,必须找到伙伴,都得接受培训,时间安排上也能配合。 不用绳子的攀岩,摔到地上的风险更大,当然室内垫子比较柔软,摔下来问题也不大。 爬几分钟小臂就感觉特别酸,这个运动对手指,手腕和前臂的力量要求比较高。 攀岩和其它所有运动的一个重大区别是,必须实时计算攀爬路线,精力必须高度集中,容不得半点差池。因此不会特别枯燥,而且这个运动对于降低精神压力有特效,猜测是因为攀岩高手容易进入心流状态。 因为这对我这是一个全新的运动,对大脑有一种良性刺激,当天晚上睡得特别深,早上精神极佳。极力推荐。
#攀岩
#运动
#心流
#减压
#推荐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周前
以太坊是人类文明级别的创新。海啸第二波到岸。海啸是个阶梯。( eth = 4600 )
比特币震荡,以太坊承压,Solana崛起?· 1703 条信息
#以太坊
#创新
#海啸
#eth=4600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周前
论强制函数 ( On forcing function)
#强制函数
#数学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周前
意识到对自己施加 ‘’强制函数‘’(forcing function) 是一种系统性的,有效果 (effective),而且高效率 (efficient) 的实现长期目标的重要技巧。 比如说,之前我提过减肥很简单,就是设置一个每天减重 100克的强制函数。每天称重量若干次,尤其是吃晚饭时,一旦发现重量超过 (昨天重量 - 100 克) 时,立刻停止进食。这样坚持一个月,自然减 3 公斤。坚持一百天,就是十公斤。 还有收拾杂乱房间,要想一两天收拾干净,很累也觉得很难。但是如果给自己一个强制函数,每天扔掉至少十个小的杂物,只要花十到二十分钟时间。如果一个东西价格不贵,至少一年以上没用过了,毫不犹豫扔掉。大概这样做了三个星期之后,扔掉两百多个东西后,房间自然干净空旷了,感到思绪特别清晰。而且之前找不到的东西,突然就冒出来了。扔东西的时候,稍微做一些简单记录,一方面可以把它变成一个有成就感的游戏,一方面可以提高未来扔东西的果断程度,以前犹豫不愿意扔的东西,现在毫不拖泥带水扔掉。另外因为扔东西经验丰富,自然大大降低自己对购买囤积实物的欲望。 强制函数应用在投资上可以有两个角度: 一方面,每个月至少花 25-30 个小时,对至少两个公司或者资产之基本面,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某些公司的市值和你的预期有较大差异,可能存在认知的重大盲区。这样强迫自己每天研究花费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负担并不太重。但积累几年下来认知进步巨大。 另一方面,即使积累了这么多案例的知识,在最终投资的配置上,主要重仓的仓位还是要控制不超过五个。这样就强迫自己在各种投资标的物之间,反复权衡比较,果断取舍。很多时候,风险无法因为主动计算避开,而就是靠这种强制的反复比较取舍,而自然轻松的避开的。 没有对自己施加强制函数的时候,投机者是怎么玩的呢?平时因为懒惰,不愿深入做基本面研究,尤其是那些唾手可得,但远离自己思维舒适区的机会。看到牛市来了,开始 fomo 了,又饥不择食,没有任何筛选风险的机制,看到狐朋狗友推荐过来的机会,一拍脑门就大干快上。最后亏损惨重基本是宿命。 系统的建立,胜过单一策略。你对自己的方方面面的‘’强制函数‘’的设置,决定了自己的系统最终决策质量的高低。
#强制函数
#长期目标
#自我提升
#投资策略
#系统思维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周前
罗斯切尔德家族的兴起,本质起源于拿破仑战争给欧洲带来的混乱,它是欧洲唯一的有着良好纪录的快速移动金钱的跨国信任网络。这里的三个关键词:信任网络,快速移动,良好纪录。 1) 信任网络越大,你能连接交换的不同地区的不同资源就越丰富。别的网络没有的资源,你有,那你当然更有价值。 2) 快速移动,别人要几个月几天才能完成的转移,你几个小时几秒钟就可以完成,关键时刻就能决定胜负。两军对垒,一方可以通过高级的信任网络获得新的资源,按时发饷,补给充足,士气大振 ; 另一方网络太低级太慢,可以调用的本地资源耗尽,士兵开小差甚至造反,外援迟迟不到,很快就树倒猢狲散。 3) 长期的良好纪录。 有些信任网络短时间内看上去没问题,很方便很便宜。但遇到风吹草动,网络崩溃,网络上的合作伙伴或者中心节点突然耍赖,翻脸不认人或者彻底消失。被坑害的一方缺乏有效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这类网络,很快就自然衰败,让位于纪录更好的网络。 罗氏家族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的下降,本质来自于 1843之后电报技术的兴起和在金融行业的全面普及。电报技术构建的新网络,慢慢挑战和超越了罗氏家族的私人信使为基础的传统网络。
#罗斯切尔德家族
#拿破仑战争
#信任网络
#电报技术
#金融体系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周前
华尔街的作用,本质就是处心积虑的把风险层层包装,转嫁给无知者。而且可以包装得短期内还有点不错的固定收益。 但最后的结果往往就是,大家都觉得自己把风险转嫁给别人了,大家真诚的相信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层层包装来化解,只要自己看不见就等于不存在;大家真诚的不断加杠杆。突然某天爆雷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无法独善其身。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495 条信息
#华尔街
#金融风险
#杠杆
#系统性风险
#风险转嫁
分享
评论 0
0
1
2
3
4
5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