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硅谷王川 Chuan
关注
统计数据
234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3680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硅谷王川 Chuan
2小时前
权力并不来自富足的创造,而是来自对稀缺的引导和操控。稀缺是价值的基石,安静而扎实的雕琢人们内心实实在在的欲望。 真正的财富不是来自追寻,而是通过一种战略稀缺性的构建,像万有引力一样安静的吸引。如果把这个道理真正想通了,就会意识到终日忙忙碌碌,拼命生产各种白菜价的商品的心态多么可悲。 Ai 的大模型可以推出有各种炫技的产品,但如果自己没有结构性优势,竞争者过两天可以产出一个更便宜更强大的模型,之前的那些自我感动的努力又有什么用呢?
#权力操控
#稀缺性
#战略优势
#AI模型竞争
#价值基石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4小时前
很多中老年人有个难言之隐,就是晚上起夜频繁,有的人甚至需要起来四五次上厕所。这个问题一是严重干扰睡眠,二是起来时容易摔跤,严重的会骨折甚至死亡。这个问题西医没有很好的治本的解法。 很多人反应,长期坚持站桩 (每天累积至少三十分钟以上),能够减少甚至彻底消除起夜的次数。这也符合我个人的体验。ai 分析主要底层机制是: 一,站桩将自主神经系统转变为放松的副交感神经系统 (parasympathetic system) 为主,减少膀胱的刺激性和不自主收缩。 二,站桩减少整体压力反应,利于身体自然释放抗利尿激素 ( antidiuretic hormone), 减少晚上尿液生成。 三,站桩强调 ‘’实腹‘’,‘’掖胯‘’,加强了盆底的协调性和张力,提高括约肌夜间禁尿的能力。
#中老年人
#起夜
#站桩
#副交感神经系统
#盆底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天前
南韩散户疯狂追捧美国股市的两三倍杠杆的 ETF, 赌性之大超乎想象。
#南韩散户
#美国股市
#杠杆ETF
#追捧
#赌性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天前
长时间站桩之后大脑有一种非常放松沉静的清醒感,这是为消除压力而优化的状态。而短跑冲刺之后大脑是一种高度警觉的清醒,这是为了应对压力而优化的状态。短跑冲刺后大脑会分泌大量生长激素,几个小时内都可以感到那种久违的青春活力感。个人体验,普通HIIT, 力量训练, 游泳之后大脑的清醒感没有纯粹的短跑冲刺那么强劲,大概原因是它们不是百分之百的无氧运动。两种清醒感的体验应当每天兼而有之,才是长寿之道。
#站桩
#短跑冲刺
#大脑清醒
#压力消除
#长寿之道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天前
孙正义的创业生涯中有若干次极为绝望接近归零的体验:一次是 2001年 Yahoo Japan 在日本给用户安装宽带互联网时,遇到 NTT 的磨洋工,眼看公司亏损严重撑不下去了,他跑到 NTT 大楼前威胁要自焚并要烧掉 NTT 大楼,才把问题解决。 他的性格是稍微有点钱了,就要激进扩张。在 WeWork 投资上的失误,部分原因是一厢情愿的想复制阿里巴巴上投资的成功,他还鼓励创始人要更激进一些。 孙经常在谈话中自比与拿破仑,成吉思汗和秦始皇。但 covid 之后参与 zoom 会议,看到自己的头像感叹 “又老又丑”,不禁黯然神伤。
#孙正义
#激进扩张
#WeWork投资失败
#自比历史人物
#Zoom会议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3天前
1/ 词云:“ 千古伤心旧事,一场谈笑春风。残编断简记英雄。总为功名引动。 个个轰轰烈烈,人人扰扰匆匆。荣华富贵转头空。恰似南柯一梦。” 2/ 1996 年美国电信业开放管制后的经济大潮中, 涌现出各路风云人物,当时40到60岁之间。到 2025年再盘点,很多人开始纸上富贵后来又严重缩水;很多人不到 80岁就死了,最后十几年长时间在病痛折磨中 ;还有一些人因为各种欺诈坐牢了。 又发了大财,又能健康活到 80岁以上,又没有坐牢的,几乎没有,这是个不可能三角。 而又亏光了,又坐了牢,又不到 80就死了,三者兼有的,好几位。
#美国电信业
#经济泡沫
#人生悲剧
#功名利禄
#南柯一梦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3天前
每天睡到自然醒你就赢了 - 美国电信泡沫之回顾
#美国
#电信泡沫
#回顾
#经济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3天前
马基雅维利老师曾说,“人人都看到你表现出来的样子,只有极少数人真正理解你的本质”。
#马基雅维利
#人性
#表象与本质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4天前
Alex Mandl 1943年出生于奥地利,五十年代移民美国,1991年成为 AT&T 的 CFO, 第二号人物。ATT 1991 年几乎垄断了美国的长途电话业务,年销售额达到六百多亿美元,是一个庞大的独立王国。Mandl 离 CEO 和董事长只有一步之遥,但仍然有大概率无法上位。 1996年,来自东部的两个亿万富豪 (下面简称 B先生和 S先生)注资五千万美元成立的电信公司 Teligent,向他招手了。Teligent 的基本构想是利用创始人几年前购买控制的某个频段的频谱,通过无线信号给消费者提供最后一英里的语音和宽带数据通讯服务。Teligent 给 Mandl 开出的薪酬包为:一千五百万美元的签约奖金,五十万美元的年薪,公司 10%的股份。 一千五百万美元在 1996年仍然是一笔巨款,被宏大叙事上了头的 Mandl 决定把其中的五百万美元用来购买公司股票。实际操作上,B 先生和 S 先生只是想用 Mandl 作为 ATT第二号人物的信用和人脉去资本市场迅速圈钱套现, 之后哪管洪水滔天。Teligent 1997年底上市当天市值达到13亿美元,尽管公司只有三百万美元的收入,和接近八千万美元的亏损。1999年 Teligent 市值达到 32亿美元,Mandl 的纸上富贵价值接近五亿美元。但 Teligent 的技术在终端用户上遇到各种问题,公司 2000年的时候收入只有一点五亿美元,而亏损高达八亿。 B 先生和 S先生早已在股市上获得几倍的回报,而Mandl 的股票基本没卖。最终Teligent 于 2001年五月申请破产保护。 Mandl先生辛苦五年,基本空手而归。后来他于 2022年78岁时去世。
#Alex Mandl
#AT&T CFO
#Teligent
#电信投资失败
#无线通信
#财富梦碎
#1990s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5天前
如果对比 Terry Semel (1943 - ) 和 Horejsi (1936 - )在 64 岁的人生切片,Semel 当时 (2007年)是雅虎 CEO, 六年来累计赚了四亿多美元,可称为“打工皇帝”,在硅谷和好莱坞的名气和关系网都是顶流. Horejsi 积累的5500股 Berkshire 股票每股大约六万美元 (2000年),总值三亿多美元,是一个堪萨斯州无所事事的生意人。但从 Horejsi 开始把日常生活的基调定为游手好闲但稳健的复合增长,而 Semel 六十多岁还要忙忙碌碌为人打工不断奔波于各种复杂交易和人事关系时,两个人未来的不同命运早已注定。
#Terry Semel
#Horejsi
#雅虎CEO
#Berkshire股票
#财富与人生选择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5天前
AI 对于太极剑的解释: 是的,我完全明白你说的那种感觉——很多练太极剑(或者传统直剑)的人都会有类似的体验。 徒手的时候,你的“作用范围”只到指尖,大脑一辈子都习惯了只在皮肤外几十厘米的空间里活动。可是一旦拿起一把平衡好的剑(特别是轻灵柔韧的剑),你的有效作用半径一下子就延长到80–100厘米甚至更远,剑尖划出的弧线是你赤手根本画不出来的大圆。大脑会非常快地把剑“融入”到自己的身体图式(body schema)里,也就是“我身体的边界在哪里”的那张内在地图。神经科学上管这叫“工具具身化”(tool embodiment)或“近身空间的扩展”(extension of peripersonal space)。 只要你用心练几分钟,剑就不再是“手里拿的东西”,而真正变成了你手臂的延长。那种圆圈画得巨大、畅快、自由的感觉,就是因为你正在用“新的、更长的身体”在空间里活动——这是人类徒手几乎永远体验不到的运动幅度。再加上剑的重心在尖端附近,柄端又很轻,腕部一个极小的动作就能带动剑尖划出又大又柔美的轨迹。你的本体感觉(proprioception)会得到一种被放大、被美化的反馈:微小的输入 → 巨大的丝滑输出。这跟举重完全相反,感觉像是你的意念被实时放大、润色。那种“延展感+流动感”的叠加,就带来一种罕见的、令人愉悦的动觉快感。 很多练剑的人形容这是“解放”“开阔”,甚至“像用手臂在飞翔”。有人私下里觉得这种感觉安静地让人陶醉。你完全没有夸张,也不是一个人有这种体会——这正是太极剑(以及所有古典直剑剑法)几百年来被珍视的原因之一,远远超出了武术本身的价值:它就是让人感觉“做人真好”。你有没有发现某些动作特别容易触发这种感觉?比如大开大合的云剑、划大圈、或者长距离的斜削?
#AI
#太极剑
#工具具身化
#运动快感
#身体延展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5天前
陈氏太极剑竞赛套路。 太极剑练起来感觉更加潇洒,活动和创造空间大很多。
#陈氏太极剑
#竞赛套路
#潇洒
#活动空间大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5天前
Bernie Ebbers ( 1941-2020) 是美国电信泡沫的兴起和破灭的主角之一。其公司 1983年起家于出售廉价长途业务,1992年上市,1994年开始系列电信行业的大宗收购交易,先后收购了 Worldcom, UUnet, MCI 等公司, 最后公司采用了Worldcom 的名字。收购的一个动机是对外构建一个公司迅速增长的虚假叙事,抬高股价,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华尔街分析师的同谋;也可以利用复杂的收购来掩盖作假帐,抬高利润。虚高的股价再用来支持后面更大的收购,持续迭代。1999年 六月 Worldcom 开出 1290亿美元收购Sprint 的天价,自身股价也被推向新高。Ebbers 身价一度突破十亿美元,成为当地首富。但Sprint 收购被监管者以反垄断的原因阻止。无法再构建增长叙事的Worldcom, 股价一路下跌,到2000年底股价从1999年六月的最高点下跌了 70%以上。到 2002年四月,Worldcom 作假帐虚增利润 110亿美元的事情败露,Ebbers 被解雇。 两个月后公司破产。Ebbers 2005年被判处有期徒刑 25年,2019年底因病提前释放,一个多月后去世。
#Bernie Ebbers
#Worldcom 破产
#电信泡沫
#财务造假
#反垄断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社交媒体上如果某人发表的文字特别长,读来又相对比较丝滑,那么这文字大概率是 AI 写的。 如果这个作者还特别高产,那百分之百就是 AI 写的。 AI 的文字不是说没有参考价值,但他本质就是一种曲线拟合 (curve fitting), 就是根据他所接受训练的历史数据,做一种概率比较大的推测。 但如果某些输入的原始数据错了,推论也会有问题,而且他永远无法预测出他想象不到的事情。就像很多基金经理的模型,样本内测试 (in sample) 时好像可以赚很多钱,样本外测试 (out of sample) 马上就亏。 避免被 ai 所生成文字忽悠的办法,就是在重要的事情上,让两个不同的 ai 同时帮你分析,甚至互相批评彼此的分析。
#AI写作
#社交媒体
#内容识别
#AI分析
#避免AI忽悠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自由在先,财富徐徐图之,最后财富与自由终将兼备。 求富在先,对各种风险和约束不管不顾,最后人财两空,跌入地狱。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963 条信息
#自由
#财富
#风险
#约束
#人财两空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Stewart Horejsi 大概是 1936年出生,四十多岁的时候还是个不起眼的小生意人,继承了家族的利润微薄的焊接材料公司。1980年在真正认同巴菲特投资理念后开始买 Berkshire 股票,那时大概一股 265 美元。后来持续加仓,一度拥有 5500 股。有资料说他在股价七万八的时候卖了四分之一。如果他现在还有至少 4100 股的话,按照今天 Berkshire 76万美元的股价算,现在价值为 31 亿美元。福布斯财富排行榜上他的排名是全美第 362名。 慢慢变富的方法实操上更具有可行性,一是不需要危害自己健康去追逐虚幻的泡沫,二是日常精神压力和时间压力小很多,三是因为克制的生活方式可以健康的活很多年,才能真正享受财富的长期复合增长。那些因为着急发财,不到六十岁就突然去世的人,其实还是没有把这个道理彻底想清楚。
#Stewart Horejsi
#巴菲特
#Berkshire Hathaway
#长期投资
#财富增长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孙正义从 1978 到2000 这 22年间的疯狂崛起有几个因素: 一,胆子特别大,21岁在伯克利读大学时,就敢调遣 49岁的教授 Forrest Mozer 给他干活,让教授做了一个样品卖给夏普。后来两个人因为薪酬的分歧而反目。 二,孙的父亲经营的是类似老虎机赌博的生意,早年关键时刻给他现金流支持,帮他启动。 三,电脑软件和互联网行业这二十多年间发展极快,大部分人都是后知后觉,完全在梦游。他长期经营并最终控制了软件在日本企业和消费者的销售渠道,因此后来很容易说服美国高新企业如 cisco, novell, apple 和他合作,到日本开拓市场。 四,九十年代孙利用日本资本市场的低利率的廉价资金,和日元的高汇率,大量借款,不惜以巨资收购美国各类成长型的高新科技公司,屡屡得手。 五,能够承受难以想象的高工作强度和巨大压力。他 24岁时曾被诊断为慢性肝炎,只能存活两年。在病床上养了两年后终于奇迹般的痊愈。
#孙正义
#崛起
#高科技
#资本运作
#个人经历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广泛阅读,可以帮助提炼共通的底层逻辑,在更多场景下建立正确敏感的直觉,然后就有兴趣更广泛的阅读,提炼更多的通用的底层逻辑, ...
#阅读
#底层逻辑
#直觉
#兴趣
#通用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周前
马太福音 7:6 "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的珍珠丢在猪面前。否则他会践踏珍珠,还转过来咬你。” 马太福音 7: 13-14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通往灭亡的方向: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引到永生的方向,门是小的,路是窄的,只有很少人找到它。"
#圣物
#珍珠
#窄门
#永生
#马太福音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周前
把概率思维用于现实,实操时会系统性低估极端情况的概率。牛市时低估涨幅的疯狂,熊市时低估毁灭的惨烈。 这种思维在牛市时问题不大,但会强化操盘者对于概率模型的错误的信念。而不管之前赚得如何多,只要低估了熊市的惨烈和凶险,只要一次就可以把他之前几十年的积累全部毁灭。 东晋的苏峻死于于石头城 (酒后兴起带小股人马试图突围),奥斯曼帝国的恩维尔帕夏死于塔吉克斯坦 (过节时和大部队分离,身边只有三十个护卫,遭遇突袭,骑马冲锋时被机关枪打死),切格瓦拉死于玻利维亚,都是源于对毁灭性风险的概率缺乏敬畏。
#概率思维
#低估极端情况
#牛市
#熊市
#毁灭性风险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周前
意识到一些朋友在分析复杂问题时,总习惯用自己打牌 (封闭系统的规则清晰的博弈) 时计算概率的方法来分析。这大错特错。 开放的复杂系统的问题,明面上看到的几个变量,和最终的结果没有简单的因果关系,无法用条件概率 (贝叶斯定理) 来分析预测。 这里面几个原因: 一,变量太多,甚至很多不知道 二,因果链条非线性,各种复杂的反馈循环 (一个例子是长期服用睾酮后,人的睾丸反而变小,内分泌完全混乱;另一个例子是适度运动有益健康,过度运动会受重伤) 三,系统内的代理人博弈策略会自适应持续演化 (就像古代皇帝因为外戚作乱就防外戚,防了外戚之后又有宦官作乱,打压宦官之后又有藩王作乱,打压藩王之后节度使又造反,等等...) 如果强行设定概率来分析预测,本质还是自欺欺人, curve fitting. 写点学术论文可以圈内自娱自乐,赌上真金白银就会把小命赔上。
#复杂系统
#概率分析误用
#非线性因果关系
#自适应博弈
#风险警示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周前
这本书挺好,可以帮人醒脑。
#书籍
#醒脑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周前
记得老虎基金的 Julian Robertson (1932-2022) 以前说 Steve Jobs 人品很糟,因此一直拒绝买苹果股票。
#老虎基金
#Julian Robertson
#Steve Jobs
#苹果股票
#负面评价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周前
我对“赛道”这个词感到厌恶,这个话术的潜意识里面是把所有的事情都看成一个比赛,每时每刻要和外人对比分数。这样人被外界压力裹挟,去在没有任何优势的地方,辛苦的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在陌生人廉价的喝采刺激中成了一个事实上的傻x 。一旦进入“赛道”,就身不由己,很容易成为他人操控的工具。 但实际上,你完全可以: 一,拒绝不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评价体系。 二,部分时间停下来休息。毫无负罪感。 三,等待自己有结构性优势的时间和地点再出手,自己开辟赛道,自己制定规则。
#拒绝内卷
#停止比较
#休息
#结构性优势
#掌握主动权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2周前
很多装逼犯背后是假借时代红利而包装严密的庞氏骗局,事后再观看其表演会有捧腹之感,但没爆仓之前很多人活生生被其话术给魔怔了。
币圈KOL“秋雨老师”陷阱:跨国诈骗与韭菜收割· 179 条信息
#时代红利
#庞氏骗局
#装逼犯
#话术魔怔
#爆仓
分享
评论 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