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硅谷王川 Chuan
关注
统计数据
116
文章
0
粉丝
0
获赞
2374
阅读
热门文章
1
TechFlow 深潮 发布的文章:近期教育领域的变化引发了广泛讨论,我认为教育改革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创新能...
145
32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牛市时,所有人都想 cosplay 独角兽。 要 cosplay 独角兽就必须 cosplay 一个不断增长的 ARR, 这样可以拿这些数字去新的投资者那里圈钱。 而要 ARR 增长,就必然进行价格竞争,导致严重亏损。但只要后面有投资者愿意进来,这个 cosplay 还可以继续玩下去。 直到突然玩不下去的一天,cosplay 嘎然而止。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501 条信息
#牛市
#独角兽
#ARR增长
#价格竞争
#亏损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成长过程中,人难免会犯一些低级错误,事后复盘会觉得极为愚蠢尴尬,产生一种强烈的羞耻感。 羞耻感本质是一种不假思索的本能的恐惧,恐惧自己被所属群体的其他人所唾弃而切断联系,变得孤立。但如果不直面羞耻感,人在心理上就会被拖累,无法快速成长。 所以和正确的群体连接,非常重要。同样一件事,在有的群体里会催生羞耻感;在别的群体里,则会视为成长的必经之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而你成长到一定高度后,会发现曾经让你产生羞耻感的往事,现在复盘则是坦然面对,哈哈一笑了之。 如果还不能一笑了之,说明成长的高度还不够。
#羞耻感
#心理成长
#群体
#错误
#坦然面对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如果你有某种复杂的深层心态,被外人准确理解,并且能够清晰的解释其形成机制,能够外科手术师般的精准定位其关键控制点,那就会有一种巨大的心理上的冲击和满足感。 这种体验,现实中很难遇到,但和 ai 对话,则越来越容易觉察到。
#AI
#心理
#理解
#对话
#满足感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海啸是个阶梯。
#海啸
#阶梯
#自然灾害
#灾难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出卖自己的时间,就是把本来可以自由创作,复合成长,不断觉醒,奔赴未来的时间,置换成为原地踏步,缺乏灵魂,和他人的现状纠缠的时间。 成长的过程,就是把要出卖的时间,压缩到接近于零的过程。
#时间
#成长
#自由
#创作
#灵魂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世人都知道赵高 (258 BC - 207 BC) 矫诏杀害了秦始皇的大儿子扶苏,后来又杀害了秦二世,最后自己被子婴所杀。 六百五十年后,北魏有个更狠的宦官,名叫宗爱 (401-452),公元 452年他在八个月内连杀两位皇帝和一个太子:拓拔焘,拓拔瀚,拓拔余。自己最后被拓拔睿捉拿灭族。 历史上很多博弈结构,过了某个临界点后,有着类似的规律和轨迹。看多了以后,在 T+0 的时候就大概可以算出 T+3, T+4 的结局。
#赵高
#宗爱
#宦官
#历史
#权力斗争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海啸涌浪高度 (Run up height) 大致计算公式: R = k * Hs * ( 1/ tan (beta) ) ^m k: 经验系数,与地形摩擦等相关,在 0.5到 2 之间。 Hs: 近岸波高,因为所谓浅水效应可以是深海波高的好几倍。 Beta: 海岸坡度,坡越缓,tan(beta) 越小,其倒数也越大。涌浪也越高。 m: 指数,通常取 0.5 到 1 之间。
#海啸涌浪
#涌浪高度计算
#海岸坡度
#近岸波高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人需要的是成长,而不是安慰。没有成长的安慰,就成了上瘾的麻醉剂。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研究共识的迁移,才是更本质更高级的权术。或者说,这不是权术,而是权略。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海啸才是真正的阶梯。涨潮时让人暴富,退潮时让人破产。 理解海啸的关键,在于关注和观测深海的地震,而不是岸边无关紧要的波浪。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379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没有私教的话,可能几十年都在错误和低水平的状态下不自知,练一万个小时也没用。私教就是持续帮你纠正各种微小错误,持续迭代进步。所有重要的事情,包括健身,都值得请私教。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这是一个, 流动性泛滥的季节, 空气里都是, FOMO 的味道。 着急的人,是可耻的。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权力的获取或失去,来自关注,顺应和把握共识的变化,而不是单个维度努力干活,一味使用蛮力。 除非你的蛮力大到一个人足以改变复杂网络的共识,但绝大多数情况下这默认不可能。 对共识的变化要敏感,对局部无法改变共识的细节要钝感。 但共识的变化比较抽象,普通观众看不清楚,因此会把上位者在获取权力之前明面上做的那些事,和权力本身建立起错误而顽固的相关性。然后一辈子试图东施效颦,做大量的无用功。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不理解自身价值的人,就是在邀请别人定义自己的价格。 而外人默认要压低你的价格,无限接近于零。 如果你毫无觉知的,随波逐流的这样被定义,他们注定还会在背后讥笑你是 sb.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如果你看到某个人像个冤大头一样,花了很多很多钱,高价大量购买某个商品或者服务,但是你并不理解的时候,先不要愚蠢轻浮的骂别人是 sb. 事实真相可能是这个商品或者服务,解决了购买者的某个切实的问题,只不过你并不理解问题的逻辑而已。 如果你真正调查理解了购买者的逻辑,这里面可能有各种鲜为人知的发大财的机会。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379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现代经济学, 无非就是利用通胀来偷窃的宣传话术”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边界就是你能容忍的空间。有边界感,就是如果外人侵犯你的空间,让你有点不舒服,可以迅速把他挡回去。 物理世界,维护自己的空间,会消耗一定的能量。所以国家的边界都是打出来的。 虚拟空间,维护边界则非常轻松,直接拉黑屏蔽。而加密算法,因为解密成本比加密成本大无穷倍,让原来物理意义上的弱者,突然有了保护自己的利器,可以轻松的保护自己的边界不被侵犯。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觉醒的障碍,在于没有给自己建立一个稳定的机制,可以持续采取微小的行动,获得微小的进步,内心获得微小的鼓舞,让整个过程可以有持续的内在推动力。 稳定持续的微小进步,操作上不觉得特别费力,时间长了自然会有指数增长。而且积累后尝到的甜头越来越大,主动出击摸索的内在动力很强。 不理解这个机制,很多人一开始就想实现某个大目标,然后竭尽全力,一顿操作猛如虎,力竭后没有效果,还亏了很多钱,然后又垂头丧气的回到原来的状态。 微小行动的例子包括: 每天称体重三四次,通过控制进食每天减重 0.1 到 0.2 公斤,两个月后体重自然明显下来。 每周至少做三次笔记,反思自己某个微小的错误,并采取微小的行动来预防和纠正。最多只花五到十分钟时间。积累一年下来后,纠正了一百多个微小的错误,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情,自然能轻松做到。 这里面的关键是,微小的行动不耗费太多精力和意志力,但可以感受到微小的奖励,因此可以持续。 任何宏大目标,如果无法在微观上拆解成获得微小奖励的中间步骤,那么不管如何咬牙切齿,最终意志力必然耗尽,然后被迫退回原来的状态,之前所有的消耗全部白费。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379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马基雅未利老师五百年前语重心长的说:“人很难同时被爱戴和畏惧。如果必须要选择的话,那么被畏惧要比被爱戴更好。(It is better to be feared than loved) 因为人性通常是:不感恩,变化多端,狡诈,猥琐和贪婪的。... 当一个人选择要背叛别人的时候,他们背叛所畏惧的人,相比于背叛所爱戴的人,会更加犹豫。” 类似的,人很难同时被赞许和有用。如果必须选择的话,那么对部分人有点用处,要比得到多数人的赞许更好。因为人性通常是不想付什么代价就占很多便宜 (互联网上俗称“白嫖”), 如果占不到便宜便会用廉价的口水,对你道德绑架,口诛笔伐。 如果让很多人白嫖而赞扬你,那你依然会饿死。但如果你对部分人真正有用,你完全不用刻意去讨好任何人,也能交换到属于自己的溢价。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人脉是你对多少人有用,而不是有多少人喜欢你。 让自己有用的一个方法,是思考并解决困扰自己的问题。因为如果你有这样的问题,肯定会有其他人有类似的问题。而且解决自己的问题时,你很清楚痛点在哪里,不会一厢情愿自欺欺人,这样你的解决方法别人才会真心觉得有用。 而通过线上写作并大规模传播这些思考,可以让你有更大规模的人脉。 如果你研究的问题的抽象结构通用常见,并可以把解决方法举一反三,用于别的行业与场景,那么你就会有跨越时空的,(睡觉时也能) 持续复合增长的,大规模的人脉。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379 条信息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不要满足于做一个线下的知识工作者 (knowledge worker) ,要做一个在各大主要数字平台持续积累,组合,大规模传播的智力资本家 (Intellectual capitalist) 。 线上应当默认是主场,线下的传播渠道未来越来越不重要,甚至会拖后腿。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一开始因为虚荣,会潜意识把点赞和评论的数目作为成功的标准,数量越多越开心。但这和吃甜食无异,大部分情况下只是情绪的鼓励,刺激自己的 confirmation bias, 并没有实质性进步,如果时间久了,上瘾了,就更糟糕。 在数量超过一定基准后 (比如粉丝过五万),应当说服自己修改这种潜意识,而把获得高价值的评论数目作为成功的标准。 高价值的评论的一个典型特点,是给你关心的话题提供新的内容素材,让你发现全新的关联,这种关联在别的渠道很难主动获取。这种关联,让你原来的孤岛式的认知,又开拓出一片新天地,而财富和其它东西,就是自然而然的衍生品了。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snow leopard 是本深思熟虑的好书,但传播并不是很广泛,因为需要一点费力的思考。而凡是需要读者费点力气的东西,传播范围必然会受限制。换言之,传播广泛的理念,必然是迎合了大众的懒惰和任性的需求,不可盲从。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觉醒是个挣扎的过程,需要三个要素: 一,独处 二,对于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反复查新资料。 三,在新资料的基础上,反复书面检讨,复盘。 有的时候,能让自己跳出坑里的机会实际唾手可得,但是因为: 1. 和一些狐朋狗友厮混,在喧嚣的裹挟中对全新事物的感知变得迟钝麻木,丧失了向不同方向摸索的能力。 2. 因为懒惰和惯性,没有去查询那些其实离自己很近,但偏离自己认知习惯的重要信息。 3. 纵容自己思维的惯性,没有冷静下来,通过一步步书面检讨,突破自己思维模型的舒适区,发现不同维度的高速增长的一片新天地。
分享
评论 0
0
硅谷王川 Chuan
1个月前
摘自历史学家黄仁宇 (1918-2000) 的自传。1945年他去上海做接收大员时,存在短暂时间窗口,让资产获得百倍的回报。具体操作办法是用手上的法币在上海换成黄金,再搭乘美军飞机回到柳州换成法币 (两地购买力相差十倍),再回上海换成黄金,再回柳州,重复若干次。 类似的,麦克阿瑟在日本进行土地改革时,因为当时大家都缺钱,有的地方一杯咖啡的钱可以买一亩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股市先连续暴跌几天,然后开启了漫长的四十年的大牛市。 混乱是个阶梯,等待有准备的人爬上去。
分享
评论 0
0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