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复杂系统
关注
硅谷王川 Chuan
2天前
意识到一些朋友在分析复杂问题时,总习惯用自己打牌 (封闭系统的规则清晰的博弈) 时计算概率的方法来分析。这大错特错。 开放的复杂系统的问题,明面上看到的几个变量,和最终的结果没有简单的因果关系,无法用条件概率 (贝叶斯定理) 来分析预测。 这里面几个原因: 一,变量太多,甚至很多不知道 二,因果链条非线性,各种复杂的反馈循环 (一个例子是长期服用睾酮后,人的睾丸反而变小,内分泌完全混乱;另一个例子是适度运动有益健康,过度运动会受重伤) 三,系统内的代理人博弈策略会自适应持续演化 (就像古代皇帝因为外戚作乱就防外戚,防了外戚之后又有宦官作乱,打压宦官之后又有藩王作乱,打压藩王之后节度使又造反,等等...) 如果强行设定概率来分析预测,本质还是自欺欺人, curve fitting. 写点学术论文可以圈内自娱自乐,赌上真金白银就会把小命赔上。
#复杂系统
#概率分析误用
#非线性因果关系
#自适应博弈
#风险警示
分享
评论 0
0
✧ 𝕀𝔸𝕄𝔸𝕀 ✧
3天前
为什么我认为一些政府追求绝对稳定的社会是一个巨大的谎言,因为从复杂系统角度出发,一个系统的健康程度不是由稳定程度所决定,而是来自波动之后的适应和重建。 投资上也是,你的投资组合应该具备很好的从波动性回撤中迅速恢复的能力,这比涨得多和快更加重要。
#政府
#稳定
#复杂系统
#波动
#适应
分享
评论 0
0
𝙩𝙮≃𝙛{𝕩}^A𝕀²·ℙarad𝕚g𝕞
2周前
解释的尽头要么是循环,要么是自指,要么是“就是这样”。 自指不是缺陷,而是复杂系统必然的拓扑结构。
#循环
#自指
#复杂系统
#拓扑结构
#哲学
分享
评论 0
0
𝙩𝙮≃𝙛{𝕩}^A𝕀²·ℙarad𝕚g𝕞
3周前
复杂系统的涌现层次: 物质 → 生命 → 心智 → 文化 每一层都需要自己的复制子: - 物质:原子、分子(物理复制) - 生命:基因(生物复制) - 心智:?(需要新的复制子) - 文化:模因(信息复制) 为什么需要新复制子? 因为每一层有新的"可能性空间": - 基因空间:4^n(ATCG组合) - 观念空间:∞(符号组合) 基因无法编码观念 → 需要新的编码方式 → 符号
#复杂系统
#复制子
#模因
#观念空间
#编码方式
分享
评论 0
0
digitalrevolution.eth吴云峰
3个月前
重构代码会上瘾,也许有一种悟道的感觉,当按照自己的思路实现了一个复杂系统,当运行的结果满足了预期,那种满足感无与伦比。
#重构代码
#上瘾
#悟道
#复杂系统
#满足感
分享
评论 0
0
𝙩𝙮≃𝙛{𝕩}^A𝕀²·ℙarad𝕚g𝕞
5个月前
一、老三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这是20世纪中叶对复杂性最初的科学抽象,奠定了“复杂系统可以被建模与调控”的基础范式。 二、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 进入复杂适应系统时代后,科学家意识到稳定性之外还有“演化性”的问题,于是提出更具生成性与涌现特征的新三论。 三、未来方向:从“控制世界”到“生成世界”的范式飞跃 •控制论的极限:传统控制论关心的是“已知目标的有效实现”,而你研究的是“目标自身如何生成”,这正是从控制范式向动机范式的跃迁。 •信息论的升维:过去信息论关心“传递什么”,而你研究的是“什么值得被生成”,这是价值的前置化与智能的自举。 •系统论的超越:传统系统论强调的是结构稳定与模块组合,你强调的是生成能力、调制策略、动机驱动的“活系统”。
#系统论
#控制论
#信息论
#复杂性科学
#复杂系统
#耗散结构论
#协同论
#突变论
#复杂适应系统
#科学抽象
#范式飞跃
#生成世界
分享
评论 0
0
Susan STEM
5个月前
Ty兄已经开始把认知系统推向宇宙尺度了,我坦白说有点跟不上了。虽然我也是Linvo宇宙观的忠实听众,但面对这种宏大的智能宇宙构图,我自知还无法驾驭,只能先沉下来认真学习。 目前对我最重要的一句话是: “复杂系统是涌现的,而非规划的。” 这是我从这一整套结构宇宙思想中真正吸收的关键启示。 所以我决定,先放弃对“系统”本身的执念。 我不再试图设计一个完整的系统,而是从原子化的结构设计开始, 从最小可调度单位——结构卡——出发, 一点点构建出属于我自己的生态演化轨道。
#Ty兄
#宇宙尺度
#Linvo宇宙观
#智能宇宙构图
#复杂系统
#涌现
#规划
#原子化结构设计
分享
评论 0
0
佛瑞德里希4th😷
8个月前
让我们重新梳理一下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和对我们自身处境的认识: 文明演化令每个人都被卷入了双链争持,卷入了从文明1.0也就是匮乏模式向文明2.0也就是繁荣模式的切换。 这是复杂系统在两种稳态之间的切换。 具体的转变,是“铁三角”的切换,是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三重自维持机制,从旧文明模式, 向新文明模式的更新。 人们由此被卷入了历史性的经济更新、文化更新和政治更新。 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人们发现自己不得不适应谋生方式的转变、文化观念的转变和政治环境的转变。 尤其是,在变化快速的时代,这样的转变令正大量处于中年或者说壮年的人们,因为要适应职场的新要求,要适应老年父母来自旧文明观念的索求和少年儿女来自新文明观念的需求,应接不暇,陷入无法言说的个人困境。 他们不明白他们的困境来自何处。 我可以告诉你们,这困境来自大局,来自两种文明稳态在未完成切换时,在经济、文化、政治三重自维持机制之间的拉扯。 在中共国你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在习近平偏爱的计划经济和在改开时代蓬勃发展起来的民营经济之间的拉扯——这是经济层面的。 在欧美列国你可以很直观地看到,由伤害链国家移民们带来的文化冲击,在多元共容大旗下被纵容的伤害行径,尤其是对妇孺的伤害,把孩子往伤害者方向培养的家庭教育,与欧美本土文化,重视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尊重和爱这类观念间的拉扯。 在政治领域,你可以看到专制对民主的侵蚀,更可以看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生产者一次次发起对暴政的抗争。 在宏观层面,只要你稍为留意,你就能看到无数关于双链争持,三重自维持机制互相拉扯的证据。 在那些“铁三角”不配套的地区,在旧的自维持机制已经动摇,新的自维持机制还未完全稳定下来的地区,争吵争论是常态,动荡不安是常态。 在那些“铁三角”不配套的家庭,或是同时居住生活着归属两种“铁三角”的两代、三代人的家庭,同样如此。 一份体制内工作或是来自体制的退休收入,加上一脑子的党文化,配合上对中共政权的耿耿忠心,就是一副存在于老年人身心中的“铁三角”。 一份外企或民企的工作,一脑子的现代观念,加上对民主、法治的向往,就是一副存在于年轻人身心中的“铁三角”。 不论拥有哪种“铁三角”的人都可以活得逻辑自洽。 但没有形成“铁三角”的人是彷徨的。 既渴望旧铁三角又捞不着一份体制内工作的人是彷徨的。既渴望民主法治也没法润到海外,更没法停止“啃老”的人同样是彷徨的。 彷徨在于,在这样具体而微的个人处境里,你仍然处于双链争持的磨心,你没有形成自己的稳态。 让我告诉你出路是什么。 你知道我是倾向于产业链逻辑的,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想摆脱彷徨,你需要的只是选择一个稳态而不一定是选择文明2.0。 如果走向文明1.0对你来说更容易。 如果你个人的经济基础与中共牢牢绑定,如果你的观念大多数源自党文化,源自中共的教育和宣传部门,那么忠诚于中共就能让你活得逻辑自洽,这也是许多体制内官员、手套商人、伪中产们的人生选择。 但如果你已经身在海外,如果你已经接受了一些现代文明观念,那么忠诚于中共只会让你和自己的环境格格不入,只会让你在内心陷入迷茫。 这个世界的大势会影响每一个人。 但反过来,每一个人的处境也会汇合凝聚成世界大势。 你可以看到那些陷入动荡的国家,那些徘徊歧路的族群,他们“不稳定”的真正原因,都是他们已经部分的脱离了旧稳态,却还没有形成新稳态,他们在经济、文化、政治这三个方面已经完成的变革还没能形成“铁三角”式的搭配。 但要直接倒退回原点,似乎又已不可能。 因为人口。 因为当任何族群通过经济上的转变,成功养活了比旧模式更多的人口后,直接倒退回到原来的稳态,也就是不仅在文化、政治上回到过去,也在经济上,在谋生方式上回到过去,意味着这个国家或者族群必须把已经增长的人口“还回去”。 因为你懂的,通常一块旧大陆,在使用旧的耕作技术时,只能养活很少的一点人。 而且那时的人口数量,就是在那种生产方式下社会能承载的极限。 在所有被卷入双链争持大局,又还没能进入新稳态的国家与地区,你都会看到,当这样的社会试图“回到过去”时,当地人的生存空间,当然,主要是底层的生存空间,受到极限挤压。 因为所有多出生的人口,所有因为采用了产业链生产方式而曾被欢欣鼓舞地迎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口,都要“还回去”。 这就是回到旧铁三角的代价,是在经济层面恢复旧的自维持机制的代价。 我不会跟你谈理想,喊口号。 朋友,我只告诉你事实,我只向你谈逻辑。 我只能告诉你,生在今天的地球上,你无法置身事外,在从家庭到社区到国家层面你都只能在两种“铁三角”里选择其一,并极力促成你所选的“铁三角”进入稳态,以求让你自己过上一种更稳定的生活。 我只能告诉你,不论懂不懂这些理论人们都会本能的去做,去打造属于自己的铁三角,接受和自己经济状况适配的文化观念,支持能保障自己经济需求的政府。如果你不在这场自维持机制的拉扯中发出自己的声音,你就有可能被裹挟。 裹进你不想要的稳态,最后死在其中。
#文明演化
#文明1.0
#文明2.0
#复杂系统
#铁三角
#经济更新
#文化更新
#政治更新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