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巴菲特
关注
看不懂的sol
22小时前
一图看懂:美股标普头部的20年收益率对比!(长期价值投资启示录) 其实巴菲特的 “价值投资 ” 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价值投资,而是一种特殊的投资策略。 一般主动投资策略分为两种,分别是购买价值股和成长股。 学术上评判价值股的指标,包括市盈率 、市净率 、股息率等等,而判断成长股的指标包括利润增长率、销售额增长率 等等。 价值投资强调从过去财务数据衡量现在是否便宜,成长股投资强调用过去财务数据预测前景。 当然,大部分投资策略并不是纯价值或纯成长,而是兼而有之,还要考虑波动率。 巴菲特自己说 “自己策略是格雷厄姆和费雪的结合,但主要是格雷厄姆”—— 其实就是同时强调便宜和成长性,而便宜更为重要。 巴菲特著名的 “护城河” 理论 ,其实是成长股的概念,强调垄断地位、品牌、知识产权等对企业未来成长带来的确定性。 很多 “价值投资者” 的问题,就是在于过去强调买好企业,不在乎企业是否便宜。 就比如茅台肯定是好企业。 和一个人争茅台是否是好企业,那纯粹是鸡同鸭讲,浪费时间。 但是,茅台股价贵不贵,是需要分析的。 买在高点,不说赔钱,但肯定几年内不会大赚。 学界在检验(模拟)各类投资策略时,无论是价值投资、成长股投资、低波动率投资,还是各类混合投资,都很难长期获得和巴菲特相同的收益率(年化超过 20%)。 巴菲特和大部分学界检验策略的主要区别,在于 “集中投资 ”。 学界在检验一种投资策略时,比如价值 — 龙头 — 成长 — 低波动混合投资: 首先,选股市前 20% 的企业 —— 这样可以避免小企业交易额太少,策略无法推广或极值影响, 其次,将这数百个企业按行业分类,将其中各行业销售额前列的龙头股筛选出来(比如,销售额超过行业平均值 50% 以上的企业) 接着,在龙头股里选市盈率最低前 50%,又在 50% 中选过去 5 年平均利润增速最快的 50%,最后再在其中选过去 5 年年化波动率最小的 50%。 这样选出 20 只股票左右过去股市的数据,模拟它们的收益。 但实际上,巴菲特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一般最多重仓 5 只股票 —— 这和大部分的模拟投资策略,以及金融基础知识 —— 分散投资(分散风险),都是相抵触的。 所以,李录在总结巴菲特价值投资的策略时,提到巴菲特的创新在于强调 “能力圈 ”。 也就是,巴菲特并不仅根据财务报表投资,他还要非常懂相关企业的业务,然后在企业低价时,感觉重仓、集中投资。 这里有个问题,或者说关键点,就是巴菲特等著名投资人有两个散户无法比拟的优势: 1. 巴菲特从最早的投资开始,就可以接触企业的管理层,其中很多企业的管理层是他的朋友,所以巴菲特对这些企业真实业务的了解,远远超过普通散户。(再比如李录认识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对他的工匠精神十分钦佩) 2. 巴菲特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做生意,所以他对商场有直观的感性认识,知道哪些是好生意,哪些是坏生意,而不是像大部分投资人,包括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的判断完全依赖财务报表和 PPT。 (再比如,国内林园也做过很多生意,是最早参与过北京土地排名的私企老板,所以他基本不碰房地产) 大部分人对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法,应该首先学找到价值股 —— 低价格,但实际上大家都是在找高成长股。 在股价明显高估,价格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坚持持有,然后成为 “被动价值投资”…… 如果坚持普通人能够掌握的价值投资,自己的性格(认知)也能忍受投资波动,简单的定投BTC,那么即便无法获得 50% 以上的年化收益,获得 20-30% 的左右收益是有轻松的 —— 这已经肯定可以跑赢一线城市房价了。
#美股
#价值投资
#巴菲特
#投资策略
#茅台
分享
评论 0
0
Bruce J
3天前
或许我们忽视了一个细节 当巴菲特和段永平提出“不懂不投”理论时 他们其实都已经40岁以上了 而在40岁之前要做的就是多学、多懂 然后找到自己最懂的领域,All in
#巴菲特
#段永平
#投资
#40岁
#学习
分享
评论 0
0
AB Kuai.Dong
1周前
以前看巴菲特的传记《跳着踢踏舞去上班》,没有理解这本书的标题含义。 现在 ETH 破 4000 了,再看账户,我也理解了这个享受上涨的过程,谁走路不开心到跳舞? Tom Lee,Lee 神
比特币震荡,以太坊承压,Solana崛起?· 1647 条信息
#巴菲特
#ETH
#Tom Lee
#4000美元
#跳舞
分享
评论 0
0
Inty News
1周前
巴菲特最大的败笔
#巴菲特
#投资
#失败案例
分享
评论 0
0
比特币总裁
1周前
自从股神巴菲特称比特币为“老鼠药的平方”以来,比特币已上涨接近10倍,看来股神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币圈:山寨币盼涨,机构牛再现?· 3168 条信息
#比特币
#巴菲特
#投资
#加密货币
#价值
分享
评论 0
0
曹長青
2周前
巴菲特被视为“股神”,但他买股票,竟做不过前美国议长佩洛西:据统计,过去10年,巴菲特的股票增长185%;而佩洛西和她丈夫的股票增长720%,是巴菲特的4倍!是佩洛西懂股市、料事如神吗?不是!是她利用议长身份得到政府决策情报、等于“内线交易”。今川普总统受访时明说:“南希·佩洛西利用内幕信息致富,她和丈夫一起发了大财,我认为这太可耻了。” 美国国会正要通过法案,禁止议员及家属买卖和持有单股股票,并要调查佩洛西“内线交易”的可耻行为。佩洛西的净资产已高达2.61亿美元,她的好日子快到头了。
#巴菲特
#佩洛西
#内幕交易
#股票
#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2周前
干货!终于有人把“市销率”说清楚了,一个被投资者抛弃的估值方法! 巴菲特却一直钟爱! 为什么了兄弟们更好理解,本篇文章帮你搞明白估值,解读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 在二级市场,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如何给股票定价。 所有的恐惧贪婪追涨杀跌的本质是, 不知道什么价格是相对安全的,因此会被各种庞杂的消息影响。 🚩一、市销率、市盈率、市净率、是什么? 1、市销率(PS):公司市价与主营业务收入比 市销率(PS)=股价/每股销售收入=股票总市值/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市销率的基本概念,是指投资如果获得公司1元的销售收入需要投入多少钱,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条件下,一般来说市销率越小的公司越值得我们投资,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赚钱的成本更低, 但实际应用并没有这么简单,往往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影响。 过去在国内的二级股票市场,市销率并不怎么常用, 因为A股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本身就有要求,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在科创板上市,注册制也逐渐推进,未来投资对于市销率将会越来越重视。 ----------------- 2、市盈率(PE):公司市价与盈余利润比 市盈率最初是公司经营评估数据,本质与企业的经营状况挂钩, 它是财会专业中最简单、最基础的算式之一。 市盈率(PE) = 股价/每股收益 = 股票总市值/公司净利润 其实很好理解,因为PE正好等于回收成本的时间。 假设,你心血来潮投资楼下的面馆。你和老板、老板娘三人一共出资9万,即,面馆市值9万。过去一年,面馆净赚2万。那么,面馆的市盈率为PE=9/2=4.5. 不难算出,只要面馆稳定盈利4年半,你和老板、老板娘全都能回本。 如果把面馆换成某上市公司,把老板、老板娘换成公司大股东,故事里的“你”就是千千万万散户的缩影。 在公司每年都能稳定盈利的条件下,市盈率越低,散户投资回本的速度越快。 为了适应不同公司财报中,不同的利润结算方法,以及市场各种情况下的估值要求。 逐渐演变出以下三种常用的市盈率计算公式。 优缺点、适用情况也已经注明。 最常用的是滚动市盈率(PE-TTM),每季度更新一次,时效性最强。 ----------------- 3、市净率(PB):公司市价与净资产比 市净率(PB)=股价/每股净资产=股票总市值/公司净资产 公司净资产,简单来说就是公司的总资产减去负债之后的钱。 净资产一般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部分是公司开办当初投入的资本,包括目前市场的溢价部分,比如20年前开工厂100万买了一块地皮,现在值500万了; 另一部分是公司在经营之中创造的,如生产的产品等等,净资产也包括接受捐赠的资产。 每股净资产,是指股东权益与总股数的比率, 其计算公式为:每股净资产= 股东权益÷总股数。 这一指标反映每股股票所拥有的资产现值。 每股净资产越高,股东拥有的资产现值越多;每股净资产越少,股东拥有的资产现值越少。 通常每股净资产越高越好。 市净率越大,表示市值与净资产的比率越大,市净率越小,则比率越小。 对于市净率来说,是越低越好。 低市净率意味着投资风险小,万一上市公司倒闭,清偿的时候可以收回更多成本。 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这三个指标, 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市盈率, 对于市净率和市销率,则是起着辅助作用。 但是,兄弟们需要注意,市销率的优点: 第一,就是适用面比较广,一家公司可以没有多高的利润,但一定会有营业收入,如果连营收都没有,那就别关注它了。 第二,就是市销率能够适应新时代互联网经济,一般高科技互联网企业大多都具有轻资产、大营收、低利润的特征,这也是成长股的典型特点,但这些企业用传统市盈率或市净率估值,几乎没用。 ----------------- 🚩二、估值的本质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深度讲解这些估值方法之前,网叔先说下估值的本质。 经济学上有句话: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既然有波动,就有高估和低估的时候。 价格高于价值,就是高估。价格低于价值,就是低估。 高估的时候买,就可能要承担价格向下波动的风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买贵了”。 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谁都懂。但实践起来,尤其是到了股票和基金市场,不少人就只看见价格,看不见价值了。 为什么看不见?不知道怎么如何判断市场的真实价值罢了。 怎么判断市场的真实价值? 用估值。 估值,是一种研究方法。借用“估值”工具来判断市场价格是高于内在价值,还是低于内在价值。 在市场价格低于内在价值的时候,买入。在市场价格高于内在价值的时候,卖出。 当然,估值只是一种方法,是为了研究投资标的的内在价值而诞生的,实际应用中,切不可为了估值而估值。这点一定要牢记。 另外,这个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估值方法也有局限性,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场景。 不过幸运的是,有无数的前人绞尽脑汁设计新的估值方法,久而久之,就有许许多多的估值方法了。 接下来,带大家盘点下市场上主流的估值方法和它们的局限性。 ----------------- 🚩三、常见的估值方法详解 1、市盈率(PE) 市盈率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 他在1934年出版的《证券分析》一书中写到:一只普通股的价值是其当期收益的一定倍数,这个倍数一部分决定于当时的人气,另一部分决定于企业的性质与记录。 这个一定倍数就是我们所说的市盈率(PE)。 PE = 市值 / 净利润 = 股价 / 每股收益 简单点理解,市盈率(PE)就是企业市值除以企业净利润。 比如,一家企业一年赚10个亿,市值是100亿,那市盈率(PE)就是10倍。 市盈率高低意味着回本时间的长短,掏100亿买下这家一年赚10个亿的企业,10年才能收回100亿的投入成本。 通常来说,市盈率越低,回本时间越短,对投资者越有利。 根据净利润选取时间的不同,市盈率分为静态市盈率、动态市盈率、TTM市盈率。 静态市盈率 = 市值 / 上一年度净利润 = 股价 / 上一年度每股收益 比如,现在的静态市盈率是“市值 / 2020年净利润”。 动态市盈率 = 市值 / 下一年度净利润 = 股价 / 下一年度每股收益 比如,现在的动态市盈率是“市值 / 2021年净利润”。 TTM市盈率 = 市值 / 过去四个季度净利润 = 股价 / 过去四个季度每股收益 比如,现在的TTM市盈率是“市值 / 2020年二季度至2021年一季度的净利润”。 不过市盈率也不是万能的: 首先,不同行业的市盈率是不同的,对比性不强。比如,过去10年,中证白酒的平均市盈率是85.57倍,中证银行的平均市盈率只有27.10倍,白酒比银行的市盈率高多了,但不能据此说白酒的估值远远高于银行。 其次,即使同一行业内,企业成长性、基本面不同,市盈率也会有较大差别。比如,同样是银行,招行的市盈率是92.89倍,宇宙行(工商银行)的市盈率只有9.93倍,但是大家还是喜欢买招商银行,而不是PE更低的工商银行。 最后,亏损的企业没有办法计算市盈率。业绩波动较大的周期企业/行业,市盈率也不能准确反映真实估值情况。(具体分析,下文展开) ----------------- 2、市净率(PB) 实际使用中,市净率通常用来弥补市盈率的不足。 比如亏损的企业,或业绩波动较大周期性企业,用市盈率很难反映出企业真实估值情况,这时就要用到市净率了。 PB = 市值 / 净资产 = 股价 / 每股净资产 PB的意义是,企业账面价值1块钱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被估值多少。 通常来说,PB越低,公司估值越低。 值得注意的是,PB就是PB,没有什么静态PB、动态PB、PBTTM的说法。 原因也很简单,净资产是个时点数,最新一期的净资产就是公司的全部净资产。 净利润是个区间值。只有年度利润或连续4个季度的净利润才能反映公司一年的经营成果。 另外,市净率通常用来评估重资产公司,对于互联网等轻资产公司意义不大。 小结一下: 市盈率和市净率主要适用于成熟行业/公司,能快速判断出企业估值高低。 但对于一些高成长的行业/公司,市盈率和市净率并不适合。这时就要用到市销率(PS)和PEG了。 ----------------- 3、市销率(PS) 市销率是由菲利普·费雪(成长股价值投资策略之父,著有传世名作《怎样选择成长股》)的儿子肯尼斯·费雪提出来的。他在《超级强势股》一书中写道:价格营业额比率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这个比率中的营业额部分通常比企业的其他大部分变量稳定。超级公司盈利大幅下滑的现象很常见,但是营业额大幅下滑的现象却很少见。 PS = 市值 / 营收 = 股价 / 每股营收 比如,一家企业市值是100亿,营收是20亿,那市销率就是5倍。 一般来说,市销率越低,代表企业估值越低。 另外,要注意的是:市销率通常用来评估一些高成长、还没有盈利、或者盈利很少的优质轻资产企业。比如美团、拼多多、哔哩哔哩…… 对于一些业绩稳定,增长也有限的大蓝筹,老老实实用市盈率或者市净率就好了。 ----------------- 4、PEG估值法 PEG指标,是成长股投资大师吉姆·斯莱特在1960年代提出的,后经传奇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发扬光大。 PEG估值是在市盈率(PE)估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弥补了PE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PEG告诉投资者,同行业的公司中,在市盈率一样的情况下优先选择那些增长速度高的公司,或者在增长速度一样的情况下选择市盈率较低的公司。 PEG = PE / 净利润增速 注意!实际应用中,通常用现在的市盈率除以企业未来几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速,而不是过去一年或几年的净利润复合增速。 比如,企业当前市盈率是20倍,未来几年净利润复合增速是20%,那PEG就是1,企业估值合理。 当PEG大于2时,公司业绩增速跟不上估值预期,可能严重高估。 同理,当PEG小于0.5时,公司业绩增速远高于估值预期,可能严重低估。 最后,不要滥用PEG指标。 首先,PEG指标同样适用于基本面好、业绩增速快的成长股。对垃圾股、周期股等用PEG指标就有点缘木求鱼了。 其次,在彼得林奇的体系中,20倍PE基本是就是他给一个企业的最高估值了。 他认为长期复合增长20%的股票已经算是超级成长股了,超出这个范围的增速大多不可持续,安全边际不够。 5、现金流贴现法(DCF) 现金流贴现法最早可追溯到经济学家约翰•布尔•威廉姆斯。1937年,他在哈佛商学院博士论文(1938年出版为《投资估值理论》)中提出股息贴现模型(DDM)。他的解释是:像牛奶之于奶牛,鸡蛋之于母鸡,股票价值体现在股息分红上。 他认为,将企业未来的股息分红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贴现到现在就能计算出企业的真实价值。 在他的基础上,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埃斯瓦斯·达莫达兰将股息替换成企业自由现金流,正式提出现金流贴现模型(DCF)。 他在经典教科书《估值》中写道:企业估值是指对企业内生价值的估计,企业内生价值即为企业资产使用期限内所产生的预期现金流量的现值。企业内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企业资产预期能够产生现金流金的大小、持续时间长短及其可预见性。 补充个概念:现金流量又称自由现金流,就是企业产生的、在满足了再投资需要之后剩余的现金流。实际应用中,自由现金流计算公式如下: FCF(自由现金流) = EBIT(息税前利润) - Taxation(税款) + Depreciation & Amortization(折旧和摊销) - Changes in Working Capital(营运资本变动) - Capital expenditure(资本支出) 现金流贴现法(DCF)计算公式如下: V0 :企业内在价值 t :企业能够产生自由现金流的年数 CFt :第t年自由现金流 r :折现率(通常用无风险利率(国债利率)加一定风险溢价来表示) 将企业未来t年的现金流按照一定的折现率(r)折现到现在,就能计算企业的内在价值了。 巴菲特对这个模型极为推崇。在1992年的《致股东信》中,他写道:在写于50年前的《投资估值理论》中,约翰•布尔•威廉姆斯提出了价值计算的数学公式,这里我们将其精练为:今天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在资产的整个剩余使用寿命期间预期能够产生的、以适当的利率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不过,推崇归推崇,由于假设条件过多,巴菲特还真不怎么用现金流贴现法计算企业真实价值。 查理·芒格曾说过:“巴菲特有时会提到‘折现现金流’,但是我从来没见过他算这个。” 对此,巴菲特的回答是:“没错,如果还要算才能得出的价值那就太不足恃了。” 是的,通过自由现金流折现模型确实能够计算出企业的真实价值。但这个计算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条件之上: ①你要估算企业能生存多久; ②还要估算企业自由现金流增速; ③还要给一个合适的折现率。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个参数估算错误,结果可能就南辕北辙了。想计算出企业真实价值,真没那么容易。巴菲特不怎么用现金流贴现法计算企业内在价值也在情理之中。 ----------------- 总结: 市销率的核心价值在于弥补PE在亏损企业估值中的缺陷,从“收入规模”角度提供估值参考,但需结合行业特性、利润水平、现金流等指标综合分析。 对于投资者而言,它是基本面分析的“补充工具”,而非唯一标准,需与其他指标形成体系化的估值逻辑。
#市销率
#估值方法
#巴菲特
#投资
#基本面分析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周前
《结构化勤奋》 去翻了翻巴菲特和芒格对不会投资的人的吐槽,主要还是集中在说那些人不去做最基础的事情 比如很多做“投资”做了很久的人,竟然不懂得基础的会计知识,没有看公司年报的习惯 超越这些人,易如反掌。实际上几乎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靠完成基础、简单的动作,超越 90% 的人 芒格所说的“蠢”,并非指智商(IQ)上的欠缺,而是指一种“心性”(Temperament)上的懒惰和一种违背常识的行为模式 之前我发视频说,做自媒体,先发 100 条,无师自通 评论区有人说自己发了 1000 条了也没几个粉丝,点开一看,1000 条都长一个样,从不迭代,只是闷头往死里发 先发 100 条的意思是迭代次数为 100,如果迭代次数为 1,那么发了 10000 条也等于只发了 1 条 瞎勤奋,实际上还是懒惰。我们需要的是结构化勤奋 所以一方面我觉得进入任何一个行业都很简单,因为只要掌握基础常识,就可以成为 Top 10% 另外一方面又觉得每一个行业做好都很难,因为仅仅是超越 90% 的平庸路人,是远远不够的
#结构化勤奋
#基础常识
#迭代
#巴菲特
#芒格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3周前
亏损200万后,悟了!价值投资为什么是反人性的? 这里给兄弟们分享一下《价值》读书笔记 1、选择与谁同行,比要去的远方更重要 2、高瓴资本实战总结:价值投资的 4 个认知黑洞,多数人栽在第3个 3、当老子遇上巴菲特:如何用东方哲学驾驭西方金融? 金钱永不眠。 “格局” 一词看似宏大,其实和我们息息相关: 投资,要有大格局,洞察真正的机会; 创业,要有大格局,辨明行业的趋势; 工作,要有大格局,抓住问题的本质。 许多人将巴菲特的金句倒背如流,却永远无法像股神一样取得成功。因为,他们根本不具备巴老的格局观。 而《价值》一书里,张磊以一整章的篇幅讨论 “伟大格局观”。他将这个宏大命题拆解成 4 个要素,很值得反复品味。 1 / 5 深刻的洞察力 伟大格局观的第 1 个要素,是深刻的洞察力。 屠夫愿把洞察力列在第一位,因为…… 它是信息的源头,是形成伟大格局观的基础。 《教父》的这句台词,一针见血:半秒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深刻洞察力的一个体现,在于从大局到细节多加研判,从转瞬看到趋势。 在时代浪潮中发现未被满足的需求,并且找到满足需求的方案,这是一个优秀企业家的能力。 能够准确地识别和分析这样的企业,最终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这是一名优秀投资者的能力。 深刻的洞察力,还需要辨别 “变化” 与 “不变”。只有看到变化,才能知道哪些东西不变;也只有看到不变,才能意识到哪些东西在变化。这种辩证的思维,也能促成我们养成持续反思的习惯。 2 / 5 超强的同理心 伟大格局观的第 2 个要素,是超强的同理心。 同理心(empathy)不等于同情心(sympathy):前者是一种换位能力,后者是一种怜悯情感。 股神巴菲特就是一个拥有超强同理心的人。他总能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假设自己处于相同位置和环境下,分析现有企业状况里哪些是管理者造成的、哪些不是。这种能力,有助于辨别出股市中的 “落难王子”,挖掘出具备真正成长潜力的公司。 经常见到不同 “投资流派” 之间相互掐架: 你是 “技术分析”,我是 “基本面分析”,掐! 你是 “价值投资”,我是 “成长型投资”,也掐! 即便吵了千百回,他们也没认真聆听过对方,只是单纯地重复自己先入为主的观点。 缺乏同理心,会让你变得狭隘,难以博采众长。 3 / 5 专注的执行力 伟大格局观的第 3 个要素,是专注的执行力。 这个要素其实包含了两个要点:专注和执行。 专注,是成功投资者和优秀企业家的共同答案。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都表示过:自己的成功要归功于专注。 《巴菲特与盖茨的财富护城河》列举过专注力塑造的三重维度: ① 专注于特定的领域,你才能成为行家里手 ② 专注于有限的技能,你才能习得一技之长 ③ 专注于重要的任务,你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光有专注还远远不够,你需要执行力推进到底。看准了一个目标,义无反顾地投入,再小的事也做到极致 —— 这是执行力的体现。 谈到执行力,很多人会联想到职场里的具体工作,其实需要执行力的远远不止这些。 许多人有投资的想法,少数人有投资的方法,只有极少极少数能坚持执行。 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在外部消息纷扰之下,在相互攀比吹嘘之下,在迟迟不见效果之下,没几个人能坚定不移地执行自己的投资策略。 投资,向来知易行难。 4 / 5 长期主义理念 伟大格局观的第 4 个要素,是长期主义理念。 许多人制定了储蓄计划,制定了理财方案,制定了投资策略,最终都落不到实处。为什么?因为 “短期看不到效果”。 想为未来储蓄,为了一件眼前就想要的东西,放弃了…… 想照计划理财,一看收益不如炒鞋的朋友,放弃了…… 想按策略投资,持有一个月就是不见涨,放弃了…… 放弃的人,顺应人性;但是投资,需要反人性。 更准确地说:投资本身是反 “动物性” 的。 什么是动物性?但求眼前享受,不愿延迟满足。追热点,薅羊毛,贪图 “免费”,想赚 “快钱”…… 这些是动物性的行为,不需要任何理性思考。 可是投资需要理性,更需要终胜思维:投资者必须着眼长期,赚 “大钱” 而非 “快钱”。 海外顶级机构的投研报告,能让你赚到快钱吗?不能。 为什么屠夫要对这些报告进行提炼、翻译和解读?因为长期主义的践行者,能通过这些提升认知;通过更高维度的认知,赚到与之匹配的财富。 咱们赚的不是 “快钱”,而是 “大钱”。 正如资产配置研究院所提供的两个独特价值 —— 第一,渠道:跨越语言障碍,掌握全球顶级机构投资观点; 第二,时间:提升学习效率,穿越长篇大论直击精华要领。 拥有长期眼光的投资者,都是终身学习者。他们懂得这两者的真正价值。 5 / 5 写在最后 最后的最后,让我们来重温一下 “伟大格局观” 的 4 个要素吧。 1、深刻的洞察力,要求我们认清事物本质,洞悉 “变” 与 “不变”。 2、超强的同理心,要求我们做到换位思考,兼容并包,博采众长。 3、专注的执行力,要求我们聚焦于一点,以强大的执行力做到极致。 4、长期主义理念,要求我们着眼长期,终身学习,不屈从于动物性。 我相信:坚持长期主义,不屈从于动物性,是成功投资者的必备品质。 和屏幕前的兄弟们共勉~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309 条信息
#价值投资
#反人性
#长期主义
#格局观
#巴菲特
分享
评论 0
0
DinoDeer
3周前
如果没有 AI,被这些垄断巨头笼罩下的互联网,暮气沉沉,多么令人绝望。 人类最擅长的不停的造梦,这是更大的社会贡献。 难怪马斯克会瞧不上巴菲特。 这个角度,段的贡献也没啥。
#AI
#垄断巨头
#马斯克
#巴菲特
#社会贡献
分享
评论 0
0
Inty News
1个月前
黄仁勋身家超巴菲特,达1440亿美元! 截至周五美股收盘,英伟达上涨0.50%,最新市值为4.02万亿美元。有机构数据显示,黄仁勋净资产达1440亿美元,超过了沃伦·巴菲特(1430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九。
#黄仁勋
#英伟达
#巴菲特
#财富
#科技
分享
评论 0
0
麦田 Rye 🇺🇦
2个月前
一群醉汉举办舞会,没喝酒的巴菲特和索罗斯也参加了。巴菲特不管别人,整个舞场都保持清醒,按自己的节奏,跳了他认为的最后一曲就撤了;索罗斯装醉,和醉汉们打成一片,跳得比醉汉还醉,然后在真正的最后一曲之前撤了。走出舞场,巴菲特说,“他们醉了”;索罗斯说,“这帮傻逼”。😂😂😂
#巴菲特
#索罗斯
#舞会
#醉汉
#行为艺术
#投资大佬
分享
评论 0
0
Rocky
2个月前
原油爆涨📈,中东局势动荡! 利好巴菲特持仓:西方石油
#原油爆涨
#中东局势
#巴菲特
#西方石油
分享
评论 0
0
麦田 Rye 🇺🇦
2个月前
今天上午9点,巴菲特家乡,美国中部城市奥马哈的一家食品厂的工人正在忙碌工作。突然,传来一阵急促敲门声,“开门!我们是国土安全部的!”,然后联邦官员冲进厂房,要求所有工人立刻停下手头工作,分三组排队:美国人,有工签,无合法签证;随后,大约70多名工人被ICE官员押走。有没有白色恐怖的感觉?
#巴菲特
#ICE执法
#非法移民抓捕
分享
评论 0
0
Cell 细胞
2个月前
📚「真格基金推荐书单」 对于投资一事,巴菲特如是评价道:"学习投资很简单,只要愿意读书就行了。"希望大家能从中学到些许,为自己未来的做好进一步迭代与规划。
#投资
#读书
#巴菲特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2个月前
巴菲特是如何快速分析一只股票? 巴菲特在选择股票中,往往通过分析财务报表筛选企业,在《跳着踢踏舞来上班》一书中写到,记者向巴菲特问到:你的主意都从哪来?他回答:只靠阅读,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阅读。 通过年报阅读,分析具体的财务指标,进行初步筛选。 1、净资产收益率 这个指标反映的是公司运用资本的能力,常用公式为ROE=净利润/平均净资产。又可通过杜邦分析法将净资产收益率分解为三个要素:ROE=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财务杠杆。它作为一个指标,能够总体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巴菲特认为,净资产收益率要高于15%。(以下标准分析均引用贵州茅台2023年、2024年财报,)。 例:茅台23年、24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为:34.19%、 36.02%,净资产收益率上升2个百分点。但考虑到茅台公司账上有着大量现金趴在账上,未得到有效利用,2024年除去现金的净资产收益率可能达到50%左右。换句话说,就是茅台公司会在两年之内收回自己投入的成本。 2.毛利率 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产品的毛利率直接反映了产品的利润空间,打比方产品100元,成本40元,则毛利率为60%。巴菲特认为毛利率要高于40%。高毛利率意味着产品具有独特的优势,护城河相对较宽,抗风险能力较强。 在中国白酒行业毛利率相对较高,以茅台为例,23年、24年毛利率分别为92.11%、92.0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3、净利率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实际上就是实际到手利润,它是扣除所有成本和费用的利润。如果一家公司毛利率很高,但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过高,就会侵蚀利润,导致净利润不理想。巴菲特认为净利率要>5%。 以茅台2023年、2024年为例,净利率分别为49.5%、51.2%,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说明茅台可能管理费用或者销售费用下降。 以上为巴菲特选股的三个标准,但分析公司远不止这三个标,包括市盈率、差异性等。
#巴菲特
#股票分析
#财务报表
#投资策略
#净资产收益率
分享
评论 0
0
陶瑞 TaoRay
2个月前
两个礼拜前我的朋友们都去做空特斯拉了,我没有。我当时就惊讶自己竟然在意一个永远都不可能认识我的马斯克。他出钱竞选、努力搞DOGE,到底是为了什么?他真的是个大善人。如今吃力不讨好。真是不如埋头赚钱,在金字塔尖看愚蠢的人拆掉大坝被水淹,巴菲特就是这样的。等淹完了再去山下抄底廉价资产。
#特斯拉
#做空
#马斯克
#DOGE
#巴菲特
#抄底
#资产
分享
评论 0
0
知识分享官
2个月前
一个实验各种搞大钱策略的开源项目:AI Hedge Fund 使用多个 AI 智能体协同工作来模拟 AI 驱动的对冲基金交易决策,该系统包含 15 个专业智能体,分别模拟巴菲特、芒格、格雷厄姆等投资大师的投资哲学,同时配备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情绪分析等功能模块。项目支持多种大语言模型,具备回测功能,但仅用于教育目的,不进行实际交易。更不适用于大A。 链接:
#AI Hedge Fund
#开源项目
#AI智能体
#对冲基金
#投资哲学
#巴菲特
#芒格
#格雷厄姆
#基本面分析
#技术分析
#情绪分析
#大语言模型
#回测功能
#教育目的
分享
评论 0
0
Lao Mao
2个月前
每天琢磨下各种奇怪的事情,也挺有意思,譬如,巴菲特可能不会买医疗健康保险,但他一定会花大价钱做体检,他应该只有为了符合投资逻辑而持有现金,他真正需要用钱的时候根本不需要自己的现金。想明白这些逻辑,也是一个开心。
#思维逻辑
#投资策略
#巴菲特
#健康保险
#体检
#现金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0xWizard
2个月前
世间的道理都是通的。 孙子兵法说,敌人是不可战胜的,我们首先要保证自己不败,然后等待以及诱导敌人的失误。 巴菲特说,最重要的就是不死,然后耐心等待机会,等待市场“犯错”。 孙子兵法说,五事七计,先做好自己的 swot 分析,保证实力碾压,保证基本面超越对手,再聊计谋。先胜而后战。 段永平说,做企业最重要的是守住本分做好产品,而不是那些大家都认为的“营销好”;做投资也是守住本分,而不是追求快速暴富。 我看书,最怕念错经,曲解智者意思的时候,最简单的就是看世界上曾经各个领域,最牛逼的人,都是怎么讲的,交叉验证,自己再去实践。 这就是工程学讲的“冗余备份”,一座桥,为了不塌,要保证主体出问题,依然有冗余的安全保障。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为了保证不错的离谱,也要借鉴同样的思路。
#孙子兵法
#巴菲特
#段永平
#投资
#企业管理
#SWOT分析
#战略
#耐心等待
#不败之地
分享
评论 0
0
UNICORN⚡️🦄
2个月前
以交易为生 在别人口中的样子 亏损的时候 说我们是赌狗 勉强养家够了 说我们投机分子 赚大做强了 成了投资大佬,民间巴菲特 其实 我们没有变过 从始至终都在做同一件事
#交易
#投资
#投机
#亏损
#投资大佬
#巴菲特
#金融
分享
评论 0
0
亚洲金融 Asia Finance
2个月前
比亚迪,将车藏进烂尾楼,成本谁承担?中国商务部将会见比亚迪,要求解释0公里二手车,即将库存时间较长的新车,上牌注册为“已销售”状态后,再以二手车名义出售。巴菲特和芒格,在李录的忽悠下,投资背书了王传福的比亚迪。比亚迪的债务,比恒大更严重。王传福比许家印严重?
#比亚迪
#烂尾楼
#0公里二手车
#商务部会见
#投资
#巴菲特
#芒格
#债务危机
#恒大问题
#王传福
#许家印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3个月前
猜想:巴菲特不会可能去买联合健康吧。。。 都是保险? 确实可以考虑长期布局了。
#巴菲特
#联合健康
#保险
#长期投资
#股市布局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3个月前
巴菲特不会想买联合健康了吧。。。 都是保险?
#巴菲特
#联合健康
#保险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个月前
为什么投资大神巴菲特在最后一次股东大会上,没有推荐任何的投资技巧的书籍,也没有吹嘘过自己任何的传奇经历,反而是推荐了一部中年女人的纪录片,叫做《成为凯瑟琳·格雷厄姆》。我特意搜来去看了一下啊,我认为这背后的深意,我看到至少有三层,比任何一条投资建议和技巧都值得你我细细的品味。 那第一层呢就是坚守原则。我们想象一下这个处境啊,你今年45岁是个全职太太,你老公突然自杀了,留下了你跟四个孩子,外加上一家濒临破产的公司,华盛顿邮报,这个就是凯瑟琳格雷厄姆的起点。但是后来呢他却带领着这家报社报道了震惊世界的水门事件,成为了新闻史上传奇的人物。其实很少有人能知道啊,巴菲特是华盛顿邮报的大股东之一,这个决定差点就让巴菲特的投资血本无归。但是呢他却在股东大会上盛赞这个决定。巴菲特亲口说是他教会了我有些原则比利润要更重要。他在那个年纪接手华盛顿邮报的时候,连最基本的商业知识都没有。但是在这种压力下,他依然坚守原则的这个勇气,正好就是巴菲特投资哲学中最核心的那个部分。你们有没有想过啊,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在20多岁的时候就开始害怕30岁,35岁就面临到人生天花板。但是有些人他就是在45岁左右才开始实现人生开挂的。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容易受到非常多短期的压力,但是这种压力呢非常容易让我们向自己的原则屈服。但是长期来看,坚守自己的核心价值,坚守自己的原则,才是真正制胜之道。 那第二层含义呢就是永远都不晚。45岁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被贴上了没机会翻身的标签了。但是对于凯瑟琳来说呢,这却是她人生的起点。没有经验,没有背景,还带着四个孩子,她却在大部分人都认为最不可能的环境下实现了自我价值。巴菲特原话说啊,他说他是在一个全都是男性的董事会里面,每次发言都战战兢兢的,但是他从来都不逃避。我们的人生剧本随时都有可能会被改写。无论说大家你们现在的年龄有多大都不要认为是太晚了或者说太早了。真正的成长往往都是开始于最艰难的那个时刻。 那第三层含义呢就是93岁的巴菲特啊,在他职业生涯的告别演出上,推荐大家看凯瑟琳的这个故事。而不是自己的投资传奇。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深刻的价值表达。他说的一句话叫投资很重要,但是比投资更重要的就是你支持什么样的人,以及你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凯瑟琳在面对尼克松政府威胁的时候曾经说过,他说有些原则值得我们赌上一切,这句话也是巴菲特一生的座右铭。很多年轻人在年轻的时候都非常的迷茫。但是我们想一下,如果我们到了人生的最后阶段,我们回头看的时候,最看重的不是我们这一辈子赚了多少钱,而是这一辈子的体验和我们在关键的时刻,我们是不是站在了自己认为正确的那一边。 我想巴菲特他之所以推荐这个纪录片,就是因为凯瑟琳她身上啊体现出来两个非常稀缺的品质,就是信任和勇气。水门事件期间,你们知道他信任的那两个非常年轻还没有经历的记者的判断,这两个记者在当年只有二十来岁,但是他依然有勇气对抗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威的人物就是美国总统巴菲特,他自己的投资生涯也是信任与勇气的典范。08年金融危机最恐慌的日子里面,他向全美人民都在喊话,说最好的日子还在前面。你们知道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啊,最难获取到的不是知识或者说技能,而是这些以外的东西。比如我们去信任正确的人,以及在不确定中还要往前走的勇气,这两种品质才是决定了我们人生高度的关键。大家都知道有句话呢叫做一个人做的事儿。我们每个人人生中都会遇到自己的水门事件。就是那些迫使我们在原则跟利益之间必须要做出一个的选择时刻。 我看到过一个心理学的报告啊,他说自从苹果手机出现之后,人们焦虑的情绪明显要升高的非常的多。在这次股神告别的舞台上,他没有留下的任何的投资秘诀,反而是推荐了一个女人从45岁开始传奇的纪录片。我认为他的这个推荐啊,就是在告诉我们,成功的秘诀不在于我们掌握了多少的技巧,而在于我们面临人生十字路口时的选择。最好的投资时机,其实往往就是在于你最不相信自己的那个时刻。无论说我们现在年纪有多大,或者说我们在于什么样的处境,我们人生的这支股票啊,都有随时翻倍上涨的可能性。
#巴菲特
#投资
#纪录片
#凯瑟琳·格雷厄姆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