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27 岁,市值三万亿刀 9 月 27 日,Google 迎来了 27 岁 生日。对一家互联网公司而言,这个年龄意味着什么呢?它不再年轻了,但 Google 依然处在风口浪尖。更重要的是,Alphabet 的市值刚刚突破三万亿美元,成为继苹果、微软和 Nvidia 之后,第四家迈入“三万亿俱乐部”的科技巨头。 看完这两个消息,感觉这种巧合更像是一种启示:从最早基于 Page Rank 的搜索工具,到如今无所不在的生态系统,Google 已经走过了 PC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在它的下一个阶段,人工智能显然成了主角。 Alphabet 的股价上涨并非无缘无故。9 月 15 日,Google 市值首次突破三万亿美元的背后,来自资本市场对人工智能的乐观预期。尤其是 Gemini 2.5 和 Nano Banana 图片模型的发布,让投资人看到了 Google 在 AI 赛道的进攻态势。 Gemini 2.5 最大的特点,是将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整合到一个统一界面中,Nano Banana 的图像一致性让大模型图片的处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火爆全网。它不再是单一模态的聊天工具,而是一个全能的 AI 平台。这一动作显然是直接对标 OpenAI。 在企业服务领域。Workspace 用户已经可以基于 Gemini 创建自定义的 “Agents”,自动化处理复杂的工作流。这意味着 AI 的边界也在被迅速扩张。 全球最大的视频平台 YouTube 坐拥 27 亿月活用户,也在悄然发生变化。YouTube 正在测试与推出 AI 摘要、生成式辅助评论、以及面向购物的视频内商品联动等功能;同时 Google 一直强调将 AI 能力嵌入广告与电商闭环,提升转化与营收。这些新功能可不是为了 AI 而 AI,而是直接贡献收入的工具。AI 已经成为 Alphabet 市值增长的核心引擎。 当然了,Google 并非一番风顺,风光的另一面就是压力。9 月 24 日,美国弗吉尼亚州法院开庭审理了一场关键的反垄断案件,矛头直指 Google 的广告技术业务。 包括 Chrome,Google 似乎一直和垄断官司黏黏糊糊,分分合合。 广告肯定是 Google 的基本盘啊,几十亿美元的营收,数以百万的中小企业广告主,都依赖 Google 的广告体系运转,然而美丽国的司法部要求 Google 出售其广告交易平台 AdX,并进行结构性改革,就问你怕不怕? Google 说,你听我狡辩——不对,你听我解释一下:you know,这样的拆分会破坏互联网的经济支柱,不仅 Google 会割裂,整个广告体系也发生混乱,等等。 无论结果如何,这场审判都预示着数字广告行业可能迎来一场根本性重构。加上美国与欧洲在九月同时推出更严格的 AI 监管法案,Google 所承受的监管压力,正在前所未有地加剧。 Google 本身在中国是没啥业务的,所以说市值和反垄断,其实和我们关系不大。但 Chrome 也在变啊。Chrome浏览器在国内的用户可不少。 9 月 18 日,Google 宣布 Gemini 将深度集成到 Chrome 浏览器中,覆盖桌面和移动端。他们称之为“下一个 Chrome 时代”。 这意味着什么呢?过去,你需要单独打开聊天框来询问 AI。现在,在浏览器的地址栏里,就能直接得到答案。Gemini 不再只是一个对话式的工具,而是逐渐演变为操作系统级的助手,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 当然了,国内的空气里,还没有 Gemini。 但从产品层面,这是 Google 对微软和苹果的回应。微软把 Copilot 深耕在 Office 里,苹果则在系统层面嵌入了智能功能(虽然很烂,但应该会越来越好)。Google 的选择是:让 Gemini 成为整个网络体验的入口,在 AI 时代,浏览器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提升到了战略级的地位。 另外,AI 并不是孤立的,它正和广告、云计算一起重塑 Google 的商业版图。 在广告领域,Google 在九月推出了名为 “Power Pack” 的策略,把 AI Max 深度整合到搜索、PMax 和 Demand Gen 广告系列中,进一步推动自动化。同时还推出 Commerce Media Suite,允许品牌在第三方电商平台投放 Google 广告,试图打通更广阔的商业场景。 在云和基础设施方面,Alphabet 计划 2025 年投入 750 亿美元,用于 AI 和基础建设。他们发布了全新的 AI 芯片 Ironwood TPU,并与 Nvidia 合作,在 Blackwell 平台上为企业提供更安全的 AI 代理服务。这是一场面向未来的豪赌。 在 OpenAI 和 Perplexity 崛起的时候,很多人说 Google 老了,已经不能打了。未来是年轻人的天下。现在看起来并非如此,Google 和中国的华为、腾讯等公司一样,在充满韧劲的穿越多个周期。 Google 27 岁生日,市值突破三万亿,Gemini 正在全面融入核心产品,如果说前 20 年,Google 是搜索的代名词;那么未来 20 年,AI 会不会成为它的新身份?答案正在慢慢揭晓。 这个过程,对国内的互联网大公司和我们这样的创业公司,同样充满启发。 加注 Google 😁
宝玉
1周前
注册地址: 什么是“5天AI智能体强化训练营”? 这是一个为期5天的在线强化课程,由Google机器学习研究员和工程师精心打造,专为想要深入了解AI智能体(AI Agents)的开发者而设计。通过这个课程,你不仅会深入了解AI智能体的基础概念,还将亲自动手,掌握将它们从大语言模型(LLM)原型转化为真实可用的生产系统的技能。 具体而言,你将学习AI智能体的五大核心组件:模型(Models)、工具(Tools)、任务编排(Orchestration)、记忆(Memory)以及评估(Evaluation)。课程每天都会将理论深度讲解与实际动手实践紧密结合,让你在课程结束后,就能构建、评估和部署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AI智能体。 课程是如何安排的? 每天,你都会收到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学习材料,包括: 📚 每日任务 你将获得相关的白皮书资料、一段由NotebookLM生成的配套播客以及对应的动手编程实验(Codelabs)。这些内容可以根据你自己的节奏灵活安排学习。 💬 Discord讨论社群 Kaggle的官方Discord服务器将专门开设讨论专区,你可以在这里提出任何学习中的问题,与其他学习者和Google专家实时互动交流,获得更深入的理解。 🎥 每日直播研讨与问答(AMA) 每天课程的核心作者和专家都会在Kaggle的官方YouTube频道进行直播研讨,针对当天的内容深入讲解,并直接回答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同时,直播中也准备了有趣的小惊喜,让你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 🆕 课程结业项目(Capstone Project) 课程最后一天(2025年11月14日),你可以选择参与真实世界的Capstone结业项目。通过这个项目,你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丰富个人作品集,还能赢得Kaggle徽章、周边礼品,并有机会被Kaggle和Google的社交媒体隆重表彰。 ⸻ 每天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第一天:AI智能体与智能体架构入门(Introduction to Agents & Agentic Architectures) 你将了解什么是AI智能体,它们有哪些关键特征,以及智能体架构(Agentic Architectures)相比传统的大语言模型(LLM)应用有哪些不同,从而为打造智能、自主的系统打下坚实基础。 第二天:智能体工具与MCP互操作(Agent Tools & Interoperability with MCP) 在这一天里,你会深入探索AI智能体如何通过工具(Tools)和外部API“主动采取行动”,并学习如何通过模型上下文协议(Model Context Protocol,简称MCP)轻松发现和调用各类工具。 第三天:上下文工程——会话与记忆管理(Context Engineering: Sessions, Memory Management) 你将掌握如何构建能够记忆历史对话并维持上下文的AI智能体,学会为智能体实现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和长期记忆(long-term memory),让智能体能够处理复杂、多轮的任务场景。 第四天:智能体质量保障——可观测性、日志、追踪与评估指标(Agent Quality: Observability, Logging, Tracing, Evaluation, Metrics) 你会学习如何评估与改进AI智能体,掌握可观测性(Observability)、日志记录(Logging)和追踪分析(Tracing)等重要技能,了解哪些关键指标(Metrics)能有效衡量并优化智能体的表现。 第五天:从原型走向生产(Prototype to Production) 最后一天,你将超越本地测试,学习如何真正部署与扩展AI智能体。课程会介绍如何将智能体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让其他用户能实际使用,还将讲解如何通过Agent2Agent(A2A)协议创建真正的多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 system)。 ⸻ 参加完本次强化训练营,你不仅掌握了AI智能体的核心技术,还能立刻动手,将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与项目中,真正发挥AI智能体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