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估值
关注
袁起Hashman
1周前
Google昨晚是红色收涨的 $GOOG 市场很聪明,很警惕高估值和泡沫的风险,基本面强,业绩好,估值水平低的谷歌这波基本没跌。AI的确开始出现一些乱象,主要功劳在OpenAI,急功近利地激进,放大风险,制造焦虑,引发恶性竞争。的确应该多保留一些现金,以待未来的清算。
DeepSeek数据泄露:德国下架,信任崩盘· 428 条信息
#Google
#AI乱象
#OpenAI激进
#市场警惕
#估值
分享
评论 0
0
Salonbus
3周前
AI 不是泡沫。 现有的估值是泡沫 AI 应用越多,对于成本和收益的计较就越多 现有的平台,ROI 哪几个能打平?
马斯克的xAI融资计划引发市场热议,估值高达2000亿美元!· 25 条信息
#AI
#泡沫
#估值
#ROI
#成本收益
分享
评论 0
0
Jesse Lau 遁一子
1个月前
又来一个100亿美金估值以上的私营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排行榜 Safe Superintelligence (SSI)凭Ilya的名字就获得估值320亿,排第6
马斯克的xAI融资计划引发市场热议,估值高达2000亿美元!· 25 条信息
#人工智能
#私营公司
#估值
#Safe Superintelligence
#Ilya Sutskever
分享
评论 0
0
YL (Yucheng Liu)
1个月前
创业增长路径选择:是纵向做深(在一个平台做到极致),还是横向做宽(快速复制到新平台如Reddit)?我们最近的讨论是,横向扩张对估值更有想象力。你怎么看?
#创业
#增长路径
#纵向做深
#横向做宽
#估值
分享
评论 0
0
大宇
1个月前
看到一些国外VC投的币圈项目,动不动融资数亿美元,估值几十亿美元,真的纳闷,这真的假的?是不是骗老实人哦。 拿1亿美元,还真的需要投资吗?直接招个团队拿1000万美元做也能做出来吧?
Pump Fun计划发币10亿美元,40亿估值引发市场质疑· 307 条信息
#币圈
#VC
#融资
#估值
#质疑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1个月前
作为交易员必须知道的价值投资的几种思维方式!! 一、做投资就是做生意 巴菲特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我想说,做投资本质上就是做生意,买股票就是和大股东合伙做生意。 选择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和谁一起做。买股票跟我们开餐饮店在赚钱区别不大。 投资的目的,就是想通过公司赚的利润分红来赚钱,只是恰巧股票流动性好、而我们顺便从估值中赚点而已。 二、弱者思维 我们要努力做到足够懂,但我们始终是不够懂的。我们在市场中,始终是弱者。弱者如何保护自己? 1)选择商业模式比较好的企业,会减少很多经营风险,幺蛾子比较少; 2)要确保估值足够低,要有安全边际,估值中price in了各种风险; 3)虽然是基本面投资者,也需要看看K线,看看市场在想什么,是不是有什么东西我没有看到或者不够重视,我们需要80%相信自己+20%怀疑自己。 三、胜率与赔率 基本面的胜率来自商业模式、竞争格局,基本面的赔率来自成长空间。低估值决定了价格上的胜率和赔率。最完美的机会当然是商业模式好、成长空间大、估值低的东西,当然这种高胜率高赔率的机会是很难遇到的。大多时候需要做一些折中。 四、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 投资看的是未来机会,与过去没有关系。多少钱买的,股票最高涨到过多少跌到过多少,亏了多少赚了多少,都与是否买卖或持有它没有关系。影响投资决策的是未来的机会多大、风险多大、胜率赔率多大。沉没成本不参与投资决策,机会成本才是决策的核心要素。 五、归零思维 我一直有一种归零思维,假如某个持仓归零了、对我的影响有多大,面对某个机会、我最大愿意亏完多少钱去赌这样一个机会,很自然就会对仓位大小形成非常具象的感觉。所以面对不同胜率赔率的机会,有些机会我愿意用1%的身家去赌、有些我愿意用10%去赌、特别巨大的机会我愿意用最多30%的身家去赌。 六、足够懂如何定义 段永平对懂的标准是看懂它未来10年的自由现金流。我对懂的标准是:对它的核心竞争力和成长空间有微观的感知,当它们发生变化时我能第一时间感知到。 如果春江水暖鸭先知,做到鸭就是足够懂。 共勉!
#价值投资
#商业模式
#风险控制
#估值
#未来机会
分享
评论 0
0
AB Kuai.Dong
1个月前
Tom Lee 于早间回归到了人们视野中。 他表示,市场出现回调洗牌是必然的,一些公司确实不配那么高的估值。但是现在这些龙头企业的市盈率,对比 1998 年暴跌那波,泡沫还是太小了。 同时他补充,那次回调,也是未来 18 个月暴涨前的最后一次接家人们的机会。 暗示珍惜最近市场的回调,该上车上车。
#Tom Lee
#市场回调
#龙头企业
#估值
#上车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1个月前
泰达如果真的以 5000 亿美金估值融资,那就和 OpenAI 一起成为了市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 币安之于 Coinbase,有点像泰达之于 Circle。 因此牛市情况下,币安的估值理论上也能有 5000 亿美金。OKX、Bybit 等估值应该可以有 1000 亿 到 2000 亿美金。熊市情况下则所有币圈公司全部要缩水到 1/4。
#泰达
#OpenAI
#币安
#估值
#加密货币
分享
评论 0
0
Dr.Hash“Wesley”
1个月前
tether 号称 币圈美联储, 5000亿刀估值你觉得高还是低
#Tether
#币圈
#美联储
#估值
#金融
分享
评论 0
0
链研社
2个月前
Walrus+seal = onlyfans ,web3 版的 onlyfans 应该值多少钱? 关于估值我查了一下 onlyfans 2025 年 5 月的最新估值为 80 亿美元。 2024年OnlyFans总营收达到72.2亿美元,收入 80% 分给创作者,在支付给创作者分成后的净收入为14.1亿美元,税前盈利为6.84亿美元。 但是我裤子都脱了啥也没看到,有没人放点刺激的图片上去 #WAL
#OnlyFans
#Web3
#估值
#创作者经济
#WAL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2个月前
91助手从头烂到尾(使用体验上) 但人家卖了19亿刀 相比豌豆荚体验一直在线,只卖了2亿刀
#91助手
#豌豆荚
#收购
#估值
#移动应用商店
分享
评论 0
0
BITWU.ETH 🔆
2个月前
看到这张图你慌了不?—— 从短期估值角度来看, #Bitcoin 下行支撑位将在 10w 美元附近。 那些在12w拍断大腿的人,再跌到10w你会毫不犹豫地买入吗? 知易行难,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BTC市场震荡,巨鲸减仓引发价格波动· 592 条信息
#比特币
#估值
#下跌
#10万美元
#投资
分享
评论 0
0
Crypto_Painter
2个月前
“既然上市公司可以买币拉估值,那以太坊基金会为啥不买BTC拉ETH?” 这问题感觉有点怪怪的,但想了半天好像也不是不行呀? 怎么看?
#以太坊与比特币价格波动引发市场热议· 196 条信息
#以太坊基金会
#BTC
#ETH
#加密货币
#估值
分享
评论 0
0
大宇
2个月前
XRP市值3000亿美元 约等于SPACEX估值 ——论币圈估值的好笑程度
#XRP
#市值
#SpaceX
#估值
#币圈
分享
评论 0
0
链研社
2个月前
欧泡时间到,一天 50% 的 OKB 很久没有享受过这种推背感了 虽然没有分红,也不代表股份,未来盈利不确定。但相当于公链估值还是便宜的,机构需要有人对资产托管负责,而不是追求去中心化和匿名,交易所还是优先选择,所以之后公链价值会不会被稀释?公链的护城河还是不太够,我们也不需要那么多公链。
OKB价格暴涨引发投资者狂欢,现货获利翻倍!· 196 条信息
#OKB
#公链
#交易所
#估值
#机构托管
分享
评论 0
0
Biteye
3个月前
🔥 本轮以太坊能否站上1万美元?6种估值方法测算 ETH从4月低点一路反弹,目前站在4500美元关口。 如果说2024年是比特币ETF点燃牛市的开端,那么2025年,很可能轮到以太坊登场。 本文用6种估值方法,拆解ETH能否冲击10000美元大关!👇
ETH牛市再现,突破4000美元引发市场情绪波动· 171 条信息
#以太坊
#ETH
#1万美元
#估值
#牛市
分享
评论 0
0
XinGPT🐶
3个月前
【ETH资产被华尔街重新定价 】 ETH估值多少对于华尔街算合理呢? 当前1400亿美金的稳定币发行在以太坊,以太坊市值5600亿美金。 按照2028年2万亿稳定币总规模来计算(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预测),假设其中1万亿发行以太坊,那么Forward市净率才0.56,这样看以太坊市值还算高吗?
#ETH
#华尔街
#稳定币
#估值
#贝森特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3个月前
美股就是这个世界最大的赌场 正如比特币是世界上最不可篡改的资产一样 单从这个角度来说 美股,永远也不会死 本身都不一定需要什么价值 所谓估值、价值 无非是从一堆泡沫中 选一个更好的而已
#美股
#赌场
#泡沫
#比特币
#估值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3个月前
设计软件初创公司 Figma正式启动首次公开募股(IPO)计划,拟筹资约 10 亿美元。 根据一份证券申报文件,Figma 表示将发行约 3700 万股,定价区间为每股 25 至 28 美元。按 IPO 完成后的总股本计算,若按发行价区间上限估算,Figma 的估值将达到 136 亿美元。
#Figma
#IPO
#首次公开募股
#估值
#融资
分享
评论 0
0
AB Kuai.Dong
3个月前
很多大厂打工人都在用的 Figma,要上市了。根据最新文件透露,Figma 要把自家股票上链流通发行。 目前该公司,持有 7000 万美金的比特币 ETF,并被批准可再买 3000 万美金的比特币。 预计 IPO 募资估值,将达到 160 亿,约每股 25 至 28 美元。比 2022 年 Adobe 尝试 200 亿收购,报价要低很多。
#Figma
#IPO
#比特币ETF
#股票上链
#估值
分享
评论 0
0
加密橘子🍊cryporange 🔆
4个月前
在大家玩nft的时候,我有了关于对新媒体的思考 现在看来,pump算属于新媒体品牌吧 新媒体品牌的概念,pump token能在web2 讲故事吗?能开始挑战传统媒体体系吗? 故事往这个方向讲,估值上限、市梦率能提高吗?
Pump Fun计划发币10亿美元,40亿估值引发市场质疑· 307 条信息
#NFT
#新媒体品牌
#PUMP Token
#WEB2
#估值
分享
评论 0
0
K2 Kai
5个月前
【Pumpfun 40亿大吸血,势要榨干市场最后一滴血?】 Pumpfun,这个自诩“Solana迷因币发动机”的平台,简直是厚颜无耻,在流动性最差的时候发币融资,估值高达40亿,这不是创新,也不是赋能,这是一场赤裸裸的流动性掠夺,一场对 Solana 生态的疯狂吸血! 把 $SOL 当提款机,让散户来当接盘侠? Pumpfun就是币圈最大的寄生虫,自2024年1月上线以来,Pumpfun卖币从未间断,根据链上监测,已卖出503,343 $SOL ,价值高达约 7.87亿美元,平均售价约 156 美元。 Pumpfun的融资计划暴露了其急于套现的意图,截至2025年1月,推出超过600万个迷因币,但市值>100万美元的竟不足0.005%,98.7%的代币死无葬身之地,每天不是在割人就是在准备割人,pump赌场简直是畜生。 更离谱的是,Pump上的所有meme币加起来的总市值,也就只比这次他们募资金额多5 亿美元而已。 讽刺的是,平台日收入已从巅峰期的1500万美元骤降至几百万美元,用户活跃度腰斩,每日新发代币数量从7万暴跌至3万,吸干流动性后,留给市场的只剩一地鸡毛。 赚了7.38亿手续费,却一分钱不回馈生态,现在还要割散户10亿,荒谬至极;明知市场脆弱,仍要发币,就是落井下石。 Pumpfun的发币,是对Solana生态和散户投资者的双重背叛。它以“迷因经济”的伪装,行吸血掠夺之实;以“创新平台”的名义,建不道德赌场;以40亿估值的泡沫,榨干市场流动性。
Pump Fun计划发币10亿美元,40亿估值引发市场质疑· 307 条信息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169 条信息
#PUMPFUN
#Solana
#迷因币
#估值
#流动性
分享
评论 0
0
Frank
5个月前
最近被meta收购了49%的股份,估值来到了290亿美元,但这家由反华的年轻华人创办的公司一直有着不小的争议,经常被质疑说是靠第三世界劳务外包的血汗工厂,唯一跟ai相关的就是公司域名。 回顾Scale AI的发展历程,这家公司2016年由Alexandr Wang和Lucy Guo在硅谷创立,最初以为AI模型提供高质量标注数据为主,很快通过自动化工具和众包外包模式拿下自动驾驶、电商、OpenAI等大客户,收入飞速攀升。2019年,公司获得了知名风投Founders Fund的投资,正式成为AI领域的独角兽企业。 从2020年起,Scale逐步将业务拓展到国防、卫星遥感、灾难评估等更高附加值领域,为美国国防部等机构提供影像识别和战场态势感知等AI服务。随着AI大模型的兴起,Scale也推出了面向企业的模型评测、对齐和数据返修等SaaS平台,2024年完成了新一轮10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Nvidia、Amazon和Meta。 不过,支撑Scale高速成长的运营模式一直饱受争议。首先,公司的数据标注主要依赖菲律宾、肯尼亚等地的低价外包劳工,标注员时薪普遍低于2美元,工资拖欠和无申诉渠道的问题频发,2024年甚至被美国劳工部以“合同工误分类”正式调查。虽然后续美国方面撤案,但相关的集体诉讼和国际NGO的批评从未消停,牛津大学等权威机构也公开指出其不符合最低公平劳动标准。 其次,Scale深度参与美国国防AI项目,包括Maven与Thunderforge等,涉及自动化杀伤决策和智能指挥系统,引发诸多学界和民权组织的强烈批评。公司CEO多次强调“国家安全优先于商业伦理”,但这种强硬姿态只让道德争议持续升级,目前公司的国防业务仍在大幅扩张。 再次,Meta大举入股后,谷歌等大客户纷纷担忧数据安全与利益冲突问题,甚至传出终止合作的消息。美国监管机构有可能要求Meta和Scale建立更明确的数据流隔离甚至推动部分业务拆分,因为这种资本与客户的深度捆绑事实上已引发行业公信力危机。 最后,创始团队内部的治理也曾遭受质疑。早期联合创始人Lucy Guo被董事会罢免后,自己创业又因涉嫌违法内容被诉讼,外界对公司治理文化提出了不少质问。 整体来看,Scale AI已成为AI基础设施领域举足轻重的玩家,但其劳工用工、军工合作、数据安全和公司治理等多重争议,令其未来能否持续高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在监管越发严格、客户和社会期望提升的今天,这家估值29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能不能笑到最后值得持续关注。
#Meta
#收购
#估值
#抗议
#华人企业家
#争议
#规模AI
#自动化工具
#人工智能
#劳务外包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5个月前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10年前参加创业融资路演,估值6亿。
#泡泡玛特
#王宁
#创业
#融资
#路演
#估值
分享
评论 0
0
Loners Liu
5个月前
周末无聊去翻了泡泡玛特的招股书,发现了一个好玩的事,19年6月,王宁将2%的股权以345.32万的价格转让给Molly的设计师王信明,估值为1.7亿,应该是为了拿到独家IP给出的股权激励; 半年后王信明便按照100倍的估值(那一轮估值25亿美金)大概出让了自己10%的股权,套现了500万美金给正心谷资本(LVC Amusement LP),按照IPO 1:10拆股计算,这部份目前大概价值9000万美金; 在IPO的时候,王信明依然持有1.5%左右的股份,大概2000万股左右,账面价值也在3000万美金到小10亿美金之间波动,而IPO之后在2022年Q4-2023年Q4,都已经跌破了2020年投资人的投资成本,不知道有多少投资人能扛过这个低谷吃到最后上涨红利,但从最初的50万美金,短短5年,账面就已经增加了快2000倍,还不包括Molly销售带来的各种分红,这种双向奔赴互相成就也给中国商业史留下了浓厚的一笔; 当然后面泡泡玛特股价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功于Labubu的大火,但他的设计师Kasing Lung自己确没有吃到对应的股权红利,不过最近看新闻看到他俩都在香港买了豪宅,总之恭喜。
#泡泡玛特
#招股书
#股权转让
#IP激励
#估值
#资本运作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