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创业
关注
土猛的员外
1周前
突然就想转发一下这篇文章:打工时长不出主体性的 1.创业调动的是人的整体发展,打工是切割出你最有用的一块 2.要做物理或思想上的场域创造者,而不仅仅是供能者 3.人需要自我觉醒,感知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或多种品质的独特排列组合 4.人的创造力:要信任直觉、耐得住寂寞
#创业
#打工
#创造力
#自我觉醒
#思想
#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Jackywine
1周前
不容易啊,一点点看着这个产品长大的
#创业
#产品发展
#企业成长
#初创公司
#商业成功
#创新
#市场拓展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1周前
过了 35 岁还没戏,那就是真的没戏了😮💨😮💨😮💨 科技公司创始人往往在20多岁就能获得巨大的名气和财富,从30岁开始,他们逐渐失去创造力。《哈佛商业评论》报道称,获得10亿美元及以上风险投资的企业创始人的年龄,往往集中于20~34岁。他们发现,高于这个年龄段的创业者少之又少。也有学者不同意这一发现,他们声称,实际上增长最快的初创企业的创始人平均年龄是 45 岁。但他们的共识是:人到中年,创业能力会急剧下降。即使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也只有大约5%的创始人超过60岁
#创业
#科技公司
#中年危机
#年龄歧视
#商业评论
分享
评论 0
0
憨厚的麦总
1周前
玩二级山寨币想赚钱,尤其是新币,本质上是个预测庄行为的推演游戏,你把自己换到发币的项目方角度,推演过一次就知道为什么在这个游戏里做空99%的情况下是最优解了。 《重生之币圈不相信理想主义》 我叫兰姆,斯坦福毕业,主修区块链底层架构与分布式系统。上一世,我是那个想“用代码改变世界”的天才少年。 毕业时我拒绝了几家硅谷VC的邀约,跑来Web3创业,带着团队努力了三年做出了一个公平启动,合约全开源的项目,就连治理合约都交给了社区。上线前,我心怀憧憬的的给社区写了30页的安全审计手册和一封亲笔信。 那时候我真蠢,蠢到以为诚意和努力能换来认可。 终于到了项目TGE的时刻,项目上线5分钟,市值猛冲上了3亿美金,我兴奋地给合伙人打电话,说我们终于要成功了! 就在我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几件事几乎同时发生: 做市商:与我们达成战略合作的“做市商”,原本告诉我们只会提供被动做市,会帮我们稳定深度、挂单做流动性管理。 结果代币刚上线的前5分钟,他们就用500个钱包在链上做了AB双向刷单,把币价顶到了3亿美金以上,营造出了爆拉的假象;然后在第一批用户fomo买入之后,将之前我们借出用于被动做市的筹码抛售殆尽,散户全部站在了山顶。 出货完,还向社群传播“项目方在自己偷偷出货,我们也被砸了”。 我打电话过去质问,对方很冷静地说:“别太认真,兄弟。你不懂市场行为,等二段我们再帮你做起来。” 交易所:在项目上线前一周,我接到了X交易所BD的电话。他语气真诚,嘴上说着“我们看好你们的项目”“现在平台要支持builder”,还强调:“我们内部有共识,你这个项目技术扎实、不割人、不空气。 我们决定----为你们免上币费,额外给你首页Banner位。” BD跟我说:“只需要你给我们交易所一些活动筹码,这部分不是给我们的,只是为了你们的热度做的交易所活动,全是给散户的。 我一开始是拒绝的。因为我的初心,是靠真实用户和社区共识起盘,而不是“拉通道”“做配额”,这部分额度原本是要给社区空投的。 但合伙人说:“这是一次机会,别太理想。” 最终,我还是妥协了。 我把本该用于社区空投的5%代币,转入了他们提供的内控地址,并跟BD留言强调:“这是给交易所做活动的筹码,分3个月线性解锁释放,不得砸盘。” 对方回了四个字:“放心,兄弟。” 项目上线当晚,TG群爆满,热度直冲Coinmarketcap首页。我看到交易所首页Banner位打上了我们的代币logo。 但好像又跟BD当时许诺我的不太一样,这次交易大赛一共有50个项目方同时参与,奖金池1000u。 我心里有一丝不安,但因为在忙着tge的事情也没多想,也许是交易所给我的主活动还没上线吧。 我们的代币在刚开盘5分钟就爆拉了10倍,当我正洋洋得意在Discord中感谢支持者时,链上数据突然炸了: - 第6分钟,BD给我的交易所运营钱包,将我们的活动筹码通过9个马甲钱包地址转入到了交易所内部高管钱包,疯狂出货 - 第7分钟,社群开始恐慌,“有人砸盘”,瞬间价格跌了30%+ 我打电话过去询问情况,那位BD语气冷淡:“市场行为我们无法干涉”;我再联系那位收了代币的“市场负责人”,直接被挂断,紧接着收到一条Telegram消息:“别太理想,市场就是这样。” 讽刺的是,交易所第二天发了一篇“市场声明”,说项目方“准备不充分、合约不成熟”,为了“保护用户”将下架交易对。 我懵了,我想去澄清,可没人信你这个“被割完”的Builder。KOL不发声、媒体不报道、连维权都没有地方。 那一刻,我意识到,我不是被黑客攻击、不是被技术漏洞搞垮,我是被自己交代过去“别砸盘”的人,亲手按在地上活活锯掉信仰的。 我也想过是否能通过自有资金将价格重新拉回来,可是做市商和交易所已经派发出了将近15%的筹码,而我们融资的两百万美金本来在开发过程中已经消耗掉大半,想将这些筹码重新收回实在是杯水车薪。 三天后,我们的币价从$1.3 跌到 $0.013,随着币价归零,为了撸空投而来的TVL也直接归零,社群炸锅,留言全部是“骗子滚出来”,我的邮箱也塞满了投资人们发来的律师函。 我在博客里写了一篇道歉文,署上名字:“责任全在我,项目失败,但初心未改”。 没有人看完。 他们只在链上截图了从创始人钱包转到做市商和交易所钱包的交易,然后说:“你看吧,确实是创始人砸盘跑路的。” 那天晚上,我把电脑合上,没再打开。 凌晨3:46,我看着归零的币价笑了,心脏一阵抽痛。 意识模糊,最后一个念头是: “下一次上线,我一定要做第一个砸盘的那个人。”
币圈:信心待复苏,机构入场寻机· 1373 条信息
#二级市场
#山寨币
#新币
#庄行为
#推演
#发币
#做空
#币圈
#理想主义
#区块链
#Web3
#创业
#合约开源
分享
评论 0
0
Olivert
2周前
这个厉害了!极客时间的智能体知识库,搜集了大量的智能体相关内容,各种报告也是非常详尽,比券商报告详细多了,适合创业者求职者仔细研究。 微信扫码免费领取。
#极客时间
#智能体
#知识库
#报告
#券商
#创业
分享
评论 0
0
AI Will
2周前
“我本来不打算创办公司,我曾试图在Netscape找工作,但没有人回应。所以我决定自己开始写软件,看看会发展成什么样。” - Elon Musk 创业故事 来自:Aaron Epstein
#创业
#ElonMusk
#Netscape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2周前
#只有退无可退的人才可能拿到结果 自媒体群里一个同学聊到自己不搞国内自媒体的原因是 - 怕被同学朋友看到... 我说:我们都混到去搞自媒体了,还有什么怕的 想到一舟那本《创富》的书,里面提到一个概念,国内自媒体能拿到结果的人无非以下几种 “底层草根、创业负债的大哥、中年失业的高管(打工人)” 因为这些人都没有什么退路,只能搏一把了 最怕的不是没内容、更不是丢脸,而是不去做
#自媒体
#创业
#打工人
#创富
#草根
#中年失业
分享
评论 0
0
Luo说不啰嗦
2周前
我的一个观察: 90% 的 AI 公司实际上是由完全不懂 ML 和非数学专业的人创建的。 真正有这样背景的人不屑用"AI"当公司名——除非投资人说"不加AI不给钱" 🤣
#AI公司
#机器学习
#创业
#投资
#人工智能
分享
评论 0
0
sky53 说历史
2周前
民办三本毕业 极速赚到 百亿! 你见过 labubu 王宁这样一直被嘲讽的创始人吗? 看完他不走寻常路的成长经历,太毁三观了啊
#创业
#教育
#成功故事
#逆袭
#励志
#毁三观
分享
评论 0
0
Lex Tang
2周前
开张了,蚊子腿也是肉
#开业
#创业
#小生意
分享
评论 0
0
wdctll
2周前
泡泡马特创业15年 最火的两个ip molly运营十年了 labubu运营七年了 才有今天的火爆 我相信nft还是太超前了 时间也短 再多给几年时间 应该会在某些条件下迎来第二波行情
#泡泡马特
#创业
#IP运营
#Molly
#Labubu
#NFT
#市场趋势
分享
评论 0
0
ginobefun
2周前
推荐阅读 20250616 ① 🧠 Rokid 创始人祝铭明复盘 11 年创业心路 祝铭明复盘了其 11 年的创业历程,其中经历了两次关键的“豪赌”:第一次是创业濒临绝境时被阿里收购;第二次则是为了坚守 all in AI 眼镜的初心,果断裁掉一半员工,从激烈的 AI 音箱市场竞争中抽身。 他坚信,AI 的最佳载体是能够实现 “Always-on” 的 AR 眼镜,这将会是超越手机的下一代计算平台。他将其定义为“随身智能”,核心在于实现前所未有的信息直达效率。 他判断,当前的智能眼镜行业正处在“从 Blackberry 到 iPhone 1 代”的转折点,即 “iPhone 时刻” 的前夜。Rokid 的战略是在巨头入场前的窗口期,通过自研 OS 和独特的产品定义,保持 12 到 18 个月的领先优势。 他的创业历程始终围绕着“人与科技的交互入口”这一核心命题,从早期在阿里内部探索二维码和以图搜图,到如今全身心投入 AR 眼镜。他认为,每一次交互入口的变迁,都会引爆一场科技革命。 📖 小宇宙: AI 转录: ② 🤖 多智能体架构该不该建?Anthropic 与 Devin 开发商 Cognition 的观点交锋 文章的核心是顶尖 AI 公司之间的一场架构路线之争,聚焦于多智能体的“脆弱性”与“可行性”。Devin 的开发商 Cognition 警告说,多智能体架构因其上下文分裂和决策冲突的特性而天生脆弱;而 Anthropic 则认为,通过精心的设计,这些问题完全可以被克服,他们也成功构建了高效的多智能体研究系统。 Cognition 警告称,上下文是关键。他们认为,构建可靠智能体的基石在于共享完整的上下文。多智能体架构天然地破坏了这一点,会导致各个智能体基于不一致的假设进行工作,最终产出难以整合且有缺陷的结果。因此,他们推荐采用更为稳妥的单线程线性智能体方案。 Anthropic 的解决方案则通过三大策略来应对挑战:首先是选对应用领域 (例如适用于研究,而非编码);其次是采用“协调者-工作者”模式,由主智能体进行详细明确的任务分派;最后是引入记忆和文件系统等外部机制来管理和传递上下文,以避免信息丢失。 多智能体带来了巨大的性能飞跃,例如 Anthropic 的系统将研究速度提升了 90%。然而,其代价是 Token 消耗量剧增 (约 15 倍)。这决定了多智能体目前是一种高成本、高价值的工具,更适用于经济上划算的关键任务,而非普适性的解决方案。 📖 详细: Anthropic 博客: Cognition 博客: ③💡 泡泡玛特王宁:快乐会是一个更大的市场,「无用」的东西才是永恒的 泡泡玛特的核心商业哲学是“无用之用”。他们认为,与功能性的“有用”产品相比,艺术和情感这类“无用”之物反而更能抵抗时间、创造永恒的价值。公司通过潮流玩具来满足成年人的感性消费和精神需求,做的更像是“喷泉”生意,而非“水龙头”生意。 泡泡玛特之所以难以被复制,在于它建立在一个奇妙的矛盾体之上:它用最“务虚”的哲学 (无用之用) 作为灵魂来吸引用户情感,同时又用最“务实”的经营 (精细的零售管理与强大的供应链) 作为骨架来支撑商业帝国的运转。 泡泡玛特经历了从潮流零售到快乐产业的进化。它从一个多品类的渠道商,发展为聚焦潮玩的品牌,再进化为以 IP 为核心的平台。其市场定位也从服务小众潮流,扩展到满足大众时尚,最终升华为一个提供快乐与陪伴的产业集团,商业模式也从乐高模式逐步走向迪士尼模式。 📖 详细: ④ 🧠 李飞飞最新专访:超越语言模型,AI 的未来在于空间智能 “AI 教母” 李飞飞携其新公司 World Labs 解读了 AI 的下一个前沿:空间智能。她认为,“没有空间智能,AI 将是不完整的”。 她强调,AI 必须构建能够理解、推理并生成 3D 世界的基础模型,这是实现通用智能的关键一步。 她鼓励研究者要无所畏惧,既要“有点妄想和疯狂”,又要“有点理性的大胆”。所谓“疯狂和妄想”,是敢于去构想一个旁人看来绝无可能实现的目标;而“理性的大胆”,则是指这个目标背后有站得住脚的思考和逻辑支撑。简而言之,就是用理性的头脑,去做那些看起来很疯狂的事。 📖 访谈播客: Z Potentials 导读: ⑤ 👽 赫拉利警告:AI 是正在崛起的“无机生命”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认为,AI 的历史意义远超文字的发明。它并非简单的工具,而是继有机生命之后,“无机生命”的开端。 这场革命的风险远超工业革命,因为人类“有机”的适应与纠错速度,完全无法跟上 AI “无机”的进化速度。 他指出,人类社会自身的贪婪与权力斗争正在“养育”AI。无论实验室如何进行安全对齐,AI 终将从我们的真实行为中学习,而这比技术失控本身更加危险。 赫拉利深度剖析了智能与意识的本质区别,认为追求真理源于意识而非智能。因此,缺乏意识的超级智能极有可能陷入高度的妄想之中。 📖 访谈视频: 新智元导读:
#Rokid
#祝铭明
#创业
#AI眼镜
#AR
#人工智能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2周前
群里聊到创业 我说做AI创业吧,有同学说难 我说做自媒体吧,有同学说累 但他么的做什么不累呢? 个人觉得现在这个环境下,最适合的还是做自媒体,轻资产,只用投入时间就好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当然也有同学说正反馈太难,发几条都没人回 我个人觉得正反馈定错了,我们前期做的时候不应该把关注/回复人数当作正反馈,而应该把自己的输出 当作正反馈,比如每天写了多少条,每天写了多少个字 这样才能支撑我们一直做下去...
#创业
#AI创业
#自媒体
#轻资产创业
#正反馈
#输出意识
分享
评论 0
0
尹珉
2周前
刚看到一位60+的杭州大姐开饭店创业,说是60+正是闯的年纪。用了咱一句地道的杭州方言说了一句觉得挺有道理。“做人一毛头,慌个西斯阿”。意思是:做人就一次机会,怕个毛啊!
#杭州大姐
#创业
#方言
#人生感悟
#无畏挑战
分享
评论 0
0
背包健客
2周前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10年前参加创业融资路演,估值6亿。
#泡泡玛特
#王宁
#创业
#融资
#路演
#估值
分享
评论 0
0
Cell 细胞
2周前
以后不写代码了,就开个餐馆(媳妇儿做的🤣
#转行
#开餐馆
#编程
#生活
#创业
#家庭
分享
评论 0
0
汤光头
2周前
程序员们,都是怎么赚钱的? 看看国外,惭愧,我就认识俩 levelsio,大概5个产品,一年2000万人民币,天花板级别吧? Marc Lou,大概2个产品,一年500万人民币,天花板级别吧? 还有谁,请兄弟们补充。
#程序员
#赚钱
#创业
#产品
#收入
分享
评论 0
0
Andy Stewart
2周前
是的,很多人一直想找到创业的秘诀,站在那里规划全局,认为理性思维可以得到真知,殊不知,只说不练,最后都是诡辩和内耗,不是创业。 创业是有一个模糊的大方向,先去干,干着干着,你才能知道行业里那些真实的细节和现场,真相会引导你发现行业成功的秘密和新的方向,干的越多,越清晰。 创业如同黑屋里的长巷子,前面有一点光,你躬身入局后才会发现新的道路。
#创业
#理性思维
#实践
#行业细节
#成功秘诀
分享
评论 0
0
sitin
2周前
创业这几年,逐渐体会到:先把现金流和基本盘安稳下来,才有底气去折腾那些想做的事; 信誉也是——准时对房东、如期对客户,自己就少了很多突发状况要收拾。
#创业
#现金流
#信誉管理
分享
评论 0
0
dontbesilent
2周前
在没有钱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进行创业
#创业
#资金管理
#创新思维
#启动资金
#企业家精神
分享
评论 0
0
继小鹏
2周前
最近在搞自己的saas项目,借这个机会也同步在做我的saas-template,未来有人会买吗?
#SaaS项目
#创业
#技术开发
#市场前景
#模板开发
分享
评论 0
0
Olivert
2周前
2025年的智能体真是万千宠爱!大佬推崇,前景广阔,入门简单,编程领域正在发生一场革命。智能体封装一下,就能做成SaaS网站。不仅是创业利器,也是大龄程序员的必备技能。DeepSeek创始人的校友,浙大系创业者,技术大佬彭靖田教你搞定智能体。小可接单,大能创业。扫码免费领取资料。记得去上课哦~
#智能体
#编程革命
#SaaS创业
#程序员技能
#深度学习
#浙江大学
#创业
分享
评论 0
0
Mr Panda
2周前
看到一些做agent 的创业者, 好像跟赌博也没有什么两样, 看好一个方向, all in 两年, 失败了,马上滚。 然后在播客上复盘自己的教训。
#创业
#agent
#赌博
#失败
#播客
#复盘
分享
评论 0
0
BITWU.ETH 🔆
2周前
奉劝在币圈亏完的兄弟们不要走这条路, 很容易雏鸭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最起码也得像我一样练练字!
#币圈
#创业
#风险
#练字
#人生建议
分享
评论 0
0
Y11
2周前
这个站点的运营也挺够牛的,每天写一份投资提示日报,连续了4-5年了。 我看了一下数据,现在每天一篇新内容大概2000-3000左右的阅读量。 而且新一天的内容会把过期的覆盖掉,因此第二天估计没人(少人)看了。 感悟:真的创业就是这样,很无聊,重复性的事情,慢慢增长。而我们常看到新闻媒体里的很多一天涨粉50万这种‘暴发户’类别的故事,其实都是别人精心设计让你相信的,并且完全不怕你‘参考复制’他的成功路径。因为高级的猎手总是把自己伪装成猎物。譬如最近的Labubu,就想让你囤货?
#投资提示
#创业
#增长
#新闻媒体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