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登录
#全球化
关注
Baye
1周前
越来越认同:“人类并不是活在国家之中,而是活在语言之中” 这句话。哪怕走遍全世界,很多人可能也看不到更多的东西。但是语言可以。语言对人的影响是广泛又深远的,能够改变人的世界观和思维方式。
#语言
#文化
#世界观
#思维方式
#语言影响
#全球化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1周前
对不起,全世界🌍
#世界问题
#道歉
#全球化
#国际关系
#环保
#经济
#政治
#文化
#社会责任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环球时报
2周前
英媒:“独行侠经济”成新兴力量
据订位网站OpenTable的数据,今年6月初,德国餐厅的就座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10%。
#独行侠经济
#新兴力量
#经济
#全球化
分享
评论 0
0
光明网-新华网
3周前
外资企业在华以创新助推“在中国、为世界”
以中国为“圆心”,在这里为世界创新。越来越多外资企业选择将创新作为在华投资和经营的“发展关键词”,在中国共创、与世界共赢。
#外资企业
#创新
#中国
#全球化
分享
评论 0
0
徐思远 | God wills it
3周前
“我们引进了第三世界,现在我们变成了第三世界。”
#移民问题
#全球化
#社会变迁
#经济发展
#政治评论
分享
评论 0
0
红网-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3周前
坚定不移维护自由贸易与开放合作
#自由贸易
#开放合作
#经济政策
#国际关系
#全球化
分享
评论 0
0
小火炉播客
3周前
🎙️《知行小酒馆 | 向传统经济学宣战!用非强者视角打开世界,重新理解我们的生活、投资以及经济秩序》 本播客从非主流视角切入,探讨了在全球化与地缘政治影响下,边缘国家、被冲击产业以及个体如何应对巨变,并引入了同理心经济学的概念,强调理解和尊重不同群体的需求和选择。 🎧详情
#知行小酒馆
#传统经济学
#全球化
#地缘政治
#边缘国家
#产业冲击
#同理心经济学
分享
评论 0
0
KUI YANG-葵阳先生
3周前
依靠全球化进程赚取的大量利润,转身押注到孤立主义流氓政客的独裁路上……而且目的还是为了成为“红顶商人”继续赚取全球化利益,马先生这逻辑思维能力让哲学家们都有点尴尬。 你不被卸磨杀,火烧都不同意。
#全球化
#红顶商人
#独裁
#孤立主义
#马先生
#哲学家
#卸磨杀驴
分享
评论 0
0
闲言碎语
3周前
这本书通过一艘船的命运讲述了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化下的离岸经济,信息密度很大,让我了解了不少之前不知道的行业细节。
#船运
#全球化
#离岸经济
#行业洞察
#经济史
分享
评论 0
0
A股证券交易员
4周前
甲亢姐还是犀利的:西方人是机会主义者,对自己有利,就提倡贸易自由和全球化,发展中国、全球南方崛起对自己不利,就开始提倡公平贸易、贸易保护。
#甲亢姐
#西方
#机会主义
#贸易自由
#全球化
#发展中国家
#全球南方
#公平贸易
#贸易保护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封面新闻
1个月前
当浓浓非遗遇见现代科技,千年蜀韵风采惊艳全球宾客 | 2...
#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代科技
#蜀韵
#全球化
分享
评论 0
0
左手墨迹
1个月前
说说重农抑商这个事儿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重农抑商」应该是儒家文化的要义,其实并不。它是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的时候提出来的,很显然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只是在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被作为意识形态的外衣,穿在了法家的内核的外面,所以它会被认为是儒家所推崇的。 这些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宪政的推崇,舆论圈对商鞅以及它的变法思想的批判也蔚然成风。但你若回来那个时候的经济社会史会发现,各国都在变法,商鞅没去时的秦国,可以说是国力最弱的,再不变法就会被周边已经变过法的强国吃掉,变法势在必行。于是,商鞅来了,从统治者的角度来说,变法成功了。 为什么商鞅的变法是最成功的,因为周边其他国家已经陆续推行了变法,但因为贵族的强烈反对,只能在某一方面推行,而商鞅作为集大成者,在制度、法律、户籍、文教等多个方面相互配合,做了系统性的变法,所以经过前356和前350年的两次变法之后,秦国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国家。 而所有变法,都围绕着一个目的进行,那便是最大程度的汲取民间的财力物力,实现中央集权,进而在被别人吃掉前先吃掉别人。重农抑商就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手段之一。 你知道,战争年代,国家最需要的是两样东西,一个是兵源,一个是粮草。有了兵源就可以随时反击对手或对外出兵;有了粮草出兵就有了后勤保障。但粮草需要有人在土地上持续耕种,稳定兵源就需要有人在政府可以管理得到的地方持续生育。但那时候,经商是很赚钱的,而且商人为了获利经常在各国之间流动,很难停下来成为国家的兵源和粮草补给开源。特别是某地,比如咸阳粮食丰收的时候,邯郸正好闹灾荒的时候,就会有人为获利,把咸阳的粮食贩到邯郸为卖。所以商鞅就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为了把尽量多的余粮控制在政府手里,商鞅还推行了粮食换爵位。比起贩卖时各国的重重关卡,直接拿来换取爵位还是划算的。慢慢地,秦国就积累起越来越多的财力物力,直到统一六国。虽然中间也有贵族势力的反复回潮,但有些趋势是很难阻挡的。就像毛泽东在1940年代成为中共的旗帜一样,就算不是商鞅也会有其他人来推行变法,就算不是秦国,也会有其他国家来统一天下,这是当时的趋势,非人力可挡。 有人肯定会说,为什么一定要统一呢?就不能各国和平共处?还真不能!要知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暴力机器,长期不用就会腐化、被吃掉,所以暴力机器得频繁使用。不是用来攻打别人,就是用来抵御别人的攻击,不会白养的。在当时生产力地下,剩余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更是区别。 加之,到了战国时代,人口已经达到2000多万,土地比人口更稀缺。谁占有了土地,谁就会获取更多的财富和资源。更多的土地就意味着更多的财富和资源,更多的财富和资源就意味着更多的安全和权力。这也是整个农耕时代,中华帝国都痴迷土地,崇尚统一天下的内在原因。 所以你看,即使到了后工业化商业逻辑主宰世界的今天,大部分中国人,依然痴迷土地崇尚统一。不然那句「宁愿祖国不长草,也要收回钓鱼岛」也不会久久回荡在中国上空。
#重农抑商
#儒家文化
#法家思想
#商鞅变法
#汉武帝
#意识形态
#全球化
#宪政
#经济社会史
分享
评论 0
0
🇺🇸为自由而战-天山剑客🇺🇸
1个月前
全世界都是中国来的,cnmdb 滞纳人
#中国
#滞纳人
#cnmdb
#全球化
分享
评论 0
0
红网-中国日报网
1个月前
和评理|现代国际经贸,容不下“丛林法则”
#现代国际经贸
#丛林法则
#全球化
#经济合作
#贸易战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日报网-中国日报网
1个月前
全球化智库(CCG)论坛:全球南方合作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重要
#全球化
#CCG论坛
#全球南方合作
#国际关系
#经济合作
分享
评论 0
0
澎湃新闻-运动家
1个月前
特写|龙舟鼓点,让全世界听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心跳
#龙舟
#传统文化
#中国
#历史
#体育
#文化交流
#心跳
#全球化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上观新闻
1个月前
从“实验室”到全球化,这场选拔赛开启创新创业“世界杯”
#实验室
#全球化
#选拔赛
#创新创业
#世界杯
分享
评论 0
0
艾森 Essen
1个月前
世界最伟大公司苹果,手把手帮助中国成了美国最大的竞争对手。这个访谈揭示了苹果与中国之间一种复杂、深度捆绑且充满悖论的关系。苹果在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无意间成为了中国制造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推手,同时也培养了强大的竞争对手,并深陷地缘政治的漩涡。以苹果为案例,这个节目深刻反思了全球化、跨国公司战略、产业政策以及中美科技竞争的深层问题。 苹果对华投资的惊人规模与“国家建设”效应: 麦吉指出,苹果每年在华投资高达550亿美元,这一数字不仅远超拜登政府的“芯片法案”(四年530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经通胀调整后的年度援助总额(援助16国)。苹果虽不直接拥有工厂,但通过对生产线、设备和技术的“疯狂控制”,实质上主导了生产。更重要的是,自2008年以来,苹果在中国培训了约2800万工人,这个数字超过了加州的劳动力总数。麦吉将苹果形容为中国的“职业技术学院”,认为苹果在客观上帮助中国建立了庞大的、熟练的技术工人群体和先进的制造业基础。 “无心插柳”与形势转变: 苹果最初进入中国(2000年代初)符合当时美国希望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走向民主的共识。然而,随着中国政治环境的演变,尤其是在习近平时代,情况变得复杂。2013年的“315消费者日”事件中,苹果因保修政策差异受到中国官媒的猛烈抨击。这一事件(其背后有复杂的“黄牛党”倒卖iPhone的背景)促使苹果开始更积极地与中国政府沟通,并强调其对中国经济的贡献,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在华投入和依赖。 培养竞争对手: 为了供应链的稳定和避免供应商对其过度依赖而可能破产,苹果曾鼓励其供应商也为其他公司(主要是中国本土品牌如华为、小米、Oppo、Vivo)提供服务和技术。这无意中加速了中国本土智能手机品牌的崛起。这些品牌利用苹果建立的供应链和培养的技术能力,生产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反过来蚕食了苹果在全球(尤其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地缘政治的意外“助攻”与新挑战: 在华为凭借其技术实力一度在全球销量上超越iPhone,让苹果内部陷入“五级火警”般的恐慌时,特朗普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实施了严厉制裁。这使得华为的手机业务遭受重创,客观上为苹果赢得了喘息之机,使其在华市场份额一度翻倍。然而,华为并未就此沉寂,正携其鸿蒙操作系统(Harmony OS)卷土重来,未来可能成为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重要力量。 技术溢出效应与深远影响: 苹果在中国培养的先进电子制造能力和供应链体系,其影响远不止于智能手机。这些技术和经验可以被应用于其他高科技领域,如电动汽车(被形容为“轮子上的智能手机”)、无人机,甚至军事装备。这在客观上增强了中国的整体科技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对“产业回流”的质疑: 对于苹果宣称将在美国投资数千亿美元并创造数万就业岗位的说法,麦吉表示高度怀疑。他认为,如此巨额的投资若只创造少量就业,其计算方式可能包含了股票回购和分红等。他强调,中国拥有的人口密度、特定劳动力结构以及产业集群优势,是美国短期内难以复制的。相比不切实际的“回岸制造”(reshoring),“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即与盟友国家合作)可能是更现实的选择。
#苹果
#中国
#全球化
#中美科技竞争
#跨国公司战略
#产业政策
#地缘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中国日报网
1个月前
【世界说】美企业主赞叹中国产业链优势:制造业已深深融入中国的DNA
在全球贸易局势风云变幻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产业链优势愈发凸显。美国企业家菲利普·理查森正是这一优势的见证者与实践者。作为一家高端音响设备制造企业的负责人,理查森过去27年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世界经济
#中国产业链
#制造业
#企业主观点
#全球化
分享
评论 0
0
澎湃新闻-舆论场
1个月前
人民日报读者点题·共同关注:中国为什么还需要外资?
#中国经济
#外资
#经济合作
#全球化
#外商投资
#经济发展
分享
评论 0
0
红网-交汇点新闻
1个月前
破浪·新出海记|穿戴甲“指”全球,东海小语种主播不够用!
#破浪新出海记
#穿戴甲
#东海
#小语种主播
#全球化
#指甲产品
#国际市场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日报网-央视新闻
1个月前
美关税政策令欧洲经济蒙上阴影
#美国关税
#欧洲经济
#国际贸易
#经济政策
#全球化
分享
评论 0
0
东方网-上观新闻
1个月前
以赛为核,让中国电竞力量闪耀全球|文汇?文化视点
#电竞
#中国力量
#全球化
分享
评论 0
0
程益中
1个月前
川普当政以来,不仅掀起“美国优先”的保守民粹逆流,更力图亲手终结由美国所主导的战后世界秩序与全球化蓝图。昔日西方自由民主价值赖以伸张的“和平演变”战略已告终章,战后及冷战以来高悬的“民主灯塔”之光,如今闪烁不定,忽明忽暗。未闻战火雷霆,川普白宫却率先退守;未逢刀兵交锋,民主阵营却自乱阵脚。相较之下,专制轴心不战而胜,凭借西方的自毁与退却坐收其成。此一局面,非关一人之成败,而是整个自由世界的战略崩塌。
#川普当政
#美国优先
#保守民粹
#全球化
#自由民主
#专制轴心
#战略崩塌
分享
评论 0
0
环球网-央视新闻客户端
1个月前
一场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实验 “美国制造”交出“0分”答卷
围绕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已经有不少批评声音。近日,有美国小企业主尝试了一项实验,试图验证特朗普政府所谓的“用关税促使制造业回流美国”是否可行。
#制造业回流
#美国制造
#经济政策
#产业链转移
#全球化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