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段永平
关注
小牛OTC
8小时前
段永平三季度 美股重仓股
美股新行情:就业数据下修引恐慌· 288 条信息
#段永平
#美股
#重仓股
#三季度
#投资
分享
评论 0
0
Andy Stewart
9小时前
段永平视频太长,找了投资人朋友要了一个短一点的视频 第一遍,他说的话听起来像废话 但是只有创过业的人才知道,这些看似废话的道理,恰恰是对创业者最深入的灵魂拷问
#段永平
#创业
#灵魂拷问
#投资人
#经验之谈
分享
评论 0
0
Orange AI
18小时前
听段永平的访谈,句句金玉良言。 不要看文字总结,去听他讲了什么。
#段永平
#访谈
#金玉良言
#投资
#商业
分享
评论 0
0
紫水晶Amethyst
1天前
对于那些缺爹的投资者,再说一下段永平的投资。 段永平早期投资网易,据网上传言,投资时间是2001-2002年,投资额度是占到网易的5.05%。 如果段永平忘记了账户密码,网易总市值894亿美元。段永平持仓总价值45亿美元,还不算中间的各种分红。 需要注意的是,这可都是段永平自己的钱,真金白银的。 现在,段永平操盘的基金总市值为115亿美元。具体中间多少是段永平的钱,未知,有知道的可以补充。 换句话说,即使段永平啥都不懂,就是把密码忘了,即使面临巨大的所谓中国风险,最终投资结果也差不多。 同样的案例就是比尔盖茨。 截至2024年7月,史蒂夫·鲍尔默的净资产达到约$1572亿美元,超越了比尔·盖茨成为全球第六大富豪。他大部分财富来源于持有的微软股票。 而同样崇尚价值投资的比尔盖茨,巴菲特的好朋友,曾拥有微软股份45%,通过长年的价值投资,现在资产已经低于当年拥有微软股份4%的鲍尔默。 这说明什么呢? 的确值得思考。 这也就是我拿了一个并不出色的日本股票,用日元买入的任天堂已经超过6年了,但我真是懒得动了。 我主要想看看彻底躺平的股票究竟能跑输主动投资多少?
#段永平
#网易投资
#价值投资
#比尔盖茨
#躺平投资
分享
评论 0
0
Tw93
1天前
段永平最新这个访谈非常不错,推荐大伙一看,做自己能够喜欢的事情很重要。
#段永平
#访谈
#推荐
#积极
#喜欢的事情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1天前
有人开玩笑,北师大学生和毕业生大多穷,最后只能靠他们(段永平妈妈)小孩富裕了来捐。李敖也说过民国段子:北大老,师大穷,唯有清华可通融。 好像段永平是中国内地富豪对高校捐赠最多的?这个统计还遗漏了一些,比如对人大捐赠了 3000 万美元。可能仅次于李嘉诚,整体捐数百亿,汕头大学 60 亿。 币圈比较火的是李林给母校衡阳八中捐了 3000 万,震惊当地。另外还有骗子张宇峰给深大诈捐 5000 万,最后深大也不敢回应。
#段永平
#高校捐赠
#财富与教育
#李嘉诚
#捐赠争议
分享
评论 0
0
𝘁𝗮𝗿𝗲𝘀𝗸𝘆
1天前
#投资 看段永平采访感觉完全没登味啊,很真实,很圈粉的一期。 是我有登味?
#投资
#段永平
#采访
#真实
#圈粉
分享
评论 0
0
RamenPanda
3天前
段永平不喜欢马斯克人品,是正常个人都不喜欢马斯克人品,你一个黄皮肤的小黄人能喜欢马斯克搞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叙事? 别因为你有特斯拉股票,就装睡装傻给圆了
#段永平
#马斯克
#人品争议
#种族主义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Bill Qian
3天前
我听段永平雪球播客的一些感想 1. 一旦遇到没有诚信的雇主或者老板,一定要尽早离开。这一点,也很适合适合金融圈、科技圈、加密圈内的朋友。 2. 他从步步高、oppo 和vivo赚的钱,最高时AUM里90+%是苹果,很有意思。如果你在做一个科技公司或者项目方,那你肯定看好和深刻理解了你自己的行业,可以考虑同时买你这个行业的龙头。就好像段永平买苹果,同时又是oppo vivo的股东。他可能不是有意为之,但本质上他因为懂手机,所以从生意里赚钱,又因为他太懂手机了,所以有勇气在高峰时把整个盘子的90+%都重仓了苹果。在数字化领域,形成了哑铃策略。 3. 下过重注的只有七个:网易、雅虎(买阿里)、苹果(最高时仓位90%以上,每一次跌就买,很惊人,现在处于减仓周期)、伯克希尔(不大)、茅台和腾讯(还可以)。碰过的股票很多,但重仓过的,只有七个。他对重仓的定义,没有明说,我感觉应该超过10%。 4. 他不认自己下过重注的:英伟达(应该持续在学习,买了一点)、GE(只是一次08年的抄底而已,他认为这是一个赚到钱的错误投资)、拼多多(天使,其实投资成本很少,后来回报很大而已,后来二级也买了)、谷歌(不够重仓)、特斯拉(因为不喜欢马斯克,不喜欢特斯拉的售后服务,就早卖了)
#段永平
#投资
#苹果
#重仓
#科技股
分享
评论 0
0
总裁简报 CEO Briefing
3天前
段永平说“不喜欢马斯克,即便给我钱也不想认识他,他人品不行”。段永平的小霸王学习机,抄袭任天堂 FC(红白机)的架构,硬件设计和游戏卡带,都直接抄袭日本的FC系统。这叫人品高尚?段永平坚定买拼多多(PDD),但是卖假货的拼多多,涉及的司法案件已超16万件,这叫品行端正?
#段永平
#马斯克
#拼多多
#人品争议
#抄袭
分享
评论 0
0
XinGPT🐶
3天前
【新趋势革命与10倍的机会,下一次还有多远】 伟大的投机,无一例外,是抓住市场浪潮启动的早起上车,全仓干10倍。 你们最喜欢挂在嘴边的段永平,投资网易的时间是2001年,正值互联网启动初期,9年时间赚了百倍;投资苹果时间是2011年,移动互联网方兴未艾,持仓至今赚了60多倍。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段永平2001年投资的不是网易,而是阿里或者腾讯;2011年投资的不是苹果拼多多而是美团和小红书,结果有差别吗?有,但不多,充其量是100分和90分的区别。 投资在正确的时间,选择正确的赛道,远远比选择标的更重要。 比特币2020年至今5年,从小众资产走向合规、机构、ETF,进入对冲基金的大类资产配置,资产属性与政治地位的提升,让比特币从1万到10万,5年10倍。 22年的ChatGPT时刻后开启的AGI军备竞赛,AI浪潮席卷让英伟达从14涨到200,3年14倍,成为人类第一个5万亿公司。 这些机会是赛道性的大机会。 玩小币、合约、meme,垃圾债、小市值股,赚到钱的是天才。 而普通人这辈子能赚大钱的机会,是梭哈赛道性的机会,不是追求天才一样的短期暴富。 Beta永远比Alpha容易,吃得下饭,睡的着觉,有稳定的工作,周末可以陪家人孩子,持有3-5年赛道龙头,实现财富自由,这才是普通人应该把握的财富机遇。 很幸运,上天给了我们这代人,短短的5年时间里两次大的机会。如果有幸生在70末/80初,甚至可以拿到3-4次的大机会。 那么下一个5年10倍的赛道在哪里,这个赛道龙头是什么? 现在的比特币,或者说整个币圈,大家都看到了,疲态尽显,创新缺乏。资产角度更进一步的前提是比特币被纳入主流国家的国家储备,有希望,但很难,况且还没有时间表可以预期。在此之前,比特币只能是一个高波动的科技股属性,难以确保跑赢标普500的。 山寨币什么样,还需要我多说吗? AI赛道也轻舟已过万重山,泡沫形态初具,涨还是会涨,但是风险渐渐地开始显露,也许明年,也许后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泡沫会破。 此刻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把视野放宽去找,去学习新的领域和知识,而不是埋头在战壕里PvP。 这句话同时也是说给我自己,如果23年具备更开放的心态,也许在看到AI的趋势将起时,就不会错过英伟达和AI这一波大的浪潮。 如果人类印钞的速度没有放缓的迹象,如果人类科技还在不断地进步,下一个3年10倍、5年10倍的大赛道机会,我相信还会有,甚至不会很遥远。 希望我们都能抓住。
#新趋势革命
#10倍机会
#赛道投资
#段永平
#AI泡沫
分享
评论 0
0
K1ko妹妹的爸比
3天前
这两天段永平的雪球访谈又火了,我负责任的讲,币圈除了比特币,唯一有投资价值的项目,只有一个,就是Hyperliquid ,如果巴菲特看加密赛道,他也会买,就这么简单。 $HYPE 堪称价值投资的典型标的,它把段永平与巴菲特反复强调的公司是股票唯一买家的理念,用区块链的技术语言重新解构,创造了一套前所未有的价值捕获范式。 上一段如果你看不懂,那么我展开解释。 他们只讲了传统股市的标准答案,却没告诉你币圈的特殊玩法。这里没有公司,只有协议;没有分红,只有通缩;没有财报,只有链上数据。 段永平最核心的投资哲学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他真正想说的是:买公司的本质是买持续创造现金流的能力,而币圈里绝大多数代币,连公司的雏形都算不上——要么是靠融资款撑场面的空气项目,要么是靠营销拉盘的炒作标的,根本没有内生现金流。 你以为买平台币就是买公司?错了。 很多平台币的回购销毁是喊口号:今天说销毁50%手续费,明天就偷偷改成30%;要么销毁数据不透明,到底回购了多少、销毁了多少全靠嘴说,连个链上地址都查不到。这种伪回购,本质是割韭菜的套路。 巴菲特一辈子都在强调护城河,段永平也补充能力圈要懂商业模式的护城河,可他们没说:币圈里的护城河最容易被造假。很多项目靠首创XX概念、明星机构背书、海量空投拉盘就号称有护城河,可这些都是虚的。 真正的护城河是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内生现金流闭环。你能做的别人做不了,你赚的钱能反过来巩固你的优势,这才叫护城河。放在币圈里,就是技术硬到别人抄不来,现金流能支撑代币持续通缩,而HYPE正好踩中了这两点。 很多人买代币,看的是有没有新热点、机构有没有增持、K线好不好看,却从不问这个项目靠什么赚钱?赚的钱会不会返还给持有者?这就是段永平说的思维模式错了用投机思维做价值投资,再努力也没用,方向已经错了。 而HYPE的存在,就是给币圈的价值投资者一个校准思维的标的,它的一切价值都能被量化、被验证,没有模糊的故事,只有清晰的数据。 - 现金流是真的:链上能查到每天的手续费收入,不是靠融资款撑场面 - 回购是真的:Assistantce Fund的地址公开,回购、销毁的每一笔交易都能追溯 - 需求是真的:机构交易者、量化团队、普通用户都在上面交易,不是靠锁仓挖矿、空投硬拉的虚假需求 HYPE的价值,不在于短期涨了多少,而在于它提供了一个用传统价值投资逻辑就能看懂的标的。你不用猜政策、不用盯消息、不用看K线,只要看它的交易量、手续费、销毁数据,就能判断它的价值,这就是思维模式切换的关键。 巴菲特说等好球。币圈里的好球是确定性+可验证,不是低价格。 你需要做的是买入、持有、在退休时卖出。 如果你对价格敏感,那么对于一家人类金融交易的基建,万亿企业来说,现在低于50的HYPE是强击球区,你在等什么? Hyperliquid
币圈“1011”六倍崩盘:高杠杆爆仓潮,谁在裸泳?· 6064 条信息
#段永平
#Hyperliquid (HYPE)
#价值投资
#区块链技术
#内生现金流
分享
评论 0
0
小牛OTC
3天前
段永平回复为什么卖出特斯拉 文字 视频版。
特斯拉欧洲崩盘:销量暴跌,高管被炒· 74 条信息
#段永平
#特斯拉
#投资
#股票
#商业决策
分享
评论 0
0
Bruce
3天前
看完巴菲特的退休感言和段永平的访谈节目 写点东西感慨一下 我第一次开始投资美股是2012年 买的第一只股票就是伯克希尔 拿了两个月卖了 后来全部All in了特斯拉 明显感觉到过去这十几年资本市场 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市场结构从“公开成长”变成了“私域发育” 从2000-2010年代美股的典型路径是: 创业-增长-上市-散户参与成长-长期复利 七姐妹这些公司都是这种路径 散户能参与到公司从几十亿到上万亿的过程 但2010年之后,VC、PE、主权基金体量剧增,催生了“长期私募化”形象 一轮又一轮的融资,让企业在未上市前就已经估值千亿; 等上市时,成长空间内最“肥”的一段已经被一级市场吃完; 而普通投资者等来的是退出通道,而不是成长曲线,或者说是“浇给”。 现在的资本市场结构,概括一句话是: 资本红利前置化,散户机会后置化 在这种背景下,普通人想再复刻巴菲特和段永平的路线,已经变得越来越难。
#巴菲特
#段永平
#美股投资
#资本红利前置化
#散户机会后置化
分享
评论 0
0
BITWU.ETH 🔆
3天前
🧐 段永平:如果你不能享受等待的过程,结果再好也没意义|耐心,本身就是稀缺的竞争力 看完雪球《方三文 x 段永平》的对谈,最大的共鸣是: 真正的投资智慧,其实是「少即是多」。 要看原文的话链接在本篇末尾,大家自己查看! 段永平说: “Stop doing list 比 to-do list 更重要。” 大多数人失败不是因为没做对, 而是因为做太多没必要的事。 这与巴菲特的理念一致—— 拒绝99%的诱惑,才能抓住那1%的确定性。 不是你能做多少事, 而是能停掉多少没必要的动作。 做企业、做投资、做人, 都是一个不断减法的过程, 拒绝噪音,留下复利。 买股票就是等。 等待好公司便宜的时候, 等待市场情绪错误的时候。 段提到买苹果、买茅台, 都不是算出来的, 是「等」出来的, 看懂模式、等机会。 等一个你真正看懂的好公司, 等市场犯错。 因为大家都在追涨杀跌, 你愿意等你就是赢家! 万剑归宗在一个等字, 多么朴实无华的绝技啊! 大家都没想过: 其实“等”本身就是一种能力。 就像方三文补的那句: “耐心,本身就是稀缺的竞争力。” 这两个人, 一个在实业、一个在投资, 讲的是同一个逻辑: 短期的胜利, 靠的大抵是运气, 长期的胜利, 靠的是清醒 + 克制 + 专注。 AI、股市、币圈、周期… 每一轮看似新的浪潮, 最后都在考验: 谁能不被潮水带走。 就像我一直说的: 我唯一的目标, 就是多活几轮牛市! “如果你不能享受等待的过程,结果再好也没意义。” ——这句话,值得所有在市场里的人反复读。 建议大家可以看看整个采访,说不定你有更多收获: 《方略第13期|方三文对话段永平:做自己能够喜欢的事情很重要》
#段永平
#投资智慧
#耐心
#等待
#长期主义
分享
评论 0
0
外汇交易员
3天前
段永平回应为何不买特斯拉,称不喜欢马斯克品行,做投资实际上就是在跟他做朋友,但马斯克确实是厉害。认为现在的大部分电动车品牌肯定会被淘汰。 雪球创始人方三文问,这些年是否对特斯拉的看法有所变化。段永平表示,“没有什么本质的变,但确实觉得埃隆·马斯克这个人是厉害,他有很多想法也确实是很先进,但是投资我觉得我比较难,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不是很喜欢这个人的品行,你投资实际上你在跟他做朋友,我不想跟他做朋友,哪怕给我钱我也不干,所以我没有那么喜欢这件事情,但是我认识到他确实是厉害,而且他的东西,有很多东西很有道理,有些东西很没道理,你不知道他哪一条先出来。” “电动车生意不会太好,会很累,它差异化很小,但是特斯拉的电动车是做出差异化的。大部分电动车的生意,我觉得是会很艰苦。特斯拉总体来讲确实是做得好,款式少,东西也很单一,量又很大,那它相对来讲成本就会低,它是很可能有钱赚。 我在博客上是写过特斯拉的,我最早是很喜欢特斯拉,后来就看马斯克那些事儿,我就觉得有点不太喜欢这个人,加上我买了他们车以后,看他们的服务各方面,好多我没那么满意的东西,这又把股票也卖了,当然这是个错误的决策,我可能应该留着。我不是很喜欢特斯拉车,但是我喜欢他的Starlinks,我是它的客户,SpaceX我觉得确实也是厉害的,能够把那么大一个东西就让它降下来,我觉得太牛了。” “智能驾驶如果每个人都自己搞,其实也很累,我不知道,我不在这个行当里头,我是觉得也可能将来大家都用Google的方案或者是用某几家的方案,最后大家也是同质化的,大家的东西也都差不多,最后大家就赚个平均利润,也不是说就没有钱赚,因为它没有很好的差异化,所以它也很难有很好的利润,但是如果大家要是卷的话,卷到什么程度就不知道了,那个一定是要卷完了才会有剩下的人能够赚钱。现在我不知道有多少家在做电动车,就像我们当年做游戏机一样,可能有几百家,卷到最后就剩几家,那几家是赚钱的,但这几百家都是要倒的,所以现在看到的电动车大部分都会死掉,这个我可以肯定,谁会活下来,我不知道。”
#段永平
#马斯克
#特斯拉
#电动车
#投资
分享
评论 0
0
ilovelife
3天前
段永平应雪球创始人方三文邀请昨日在雪球进行直播访谈, 来学习下他的投资观点
#段永平
#雪球
#方三文
#投资观点
#直播访谈
分享
评论 0
0
龙共火火
4天前
段永平首次说透:我6个月赚了20倍,稀里糊涂的满仓主义者。 这可能是他退休20年来最长的一次访谈(段永平×方三文,93分钟完整版)本文整理自段永平×方三文2025年11月访谈,全长93分钟,这是他退休20年来为数不多的深度对话: 2003年,网易股价不到1美元,被纳斯达克威胁退市。 所有人都在抛售。 但一个刚从中国搬到美国的商人,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把账上所有的钱,全部买入网易。 6个月后,网易翻了20倍。 投资圈炸了。无数人涌进段永平的博客,问:"下一个网易在哪里?" 但段永平的回答让所有人愣住:"我要真看懂了,应该把整个网易买下来。而且——20年过去,我认真投资过的公司,不超过10个。" 2024年10月,在雪球创始人方三文的邀请下,段永平接受了退休20年来为数不多的视频访谈。这次对话持续了93分钟,信息量巨大,很多内容是首次公开。 而访谈中最让人震撼的,不是他怎么赚到钱的,而是他在茅台暴跌50%时,说的那句话。 一个没人相信的决定 故事要从更早说起。 1995年,段永平做了第一个让所有人不理解的决定:离开小霸王。 那时的小霸王如日中天,年销售额10亿,是中国学习机市场的绝对霸主。段永平作为实际操盘手,收入已经很高,用他自己的话说:"那时候就财富自由了。" 但他还是离开了。 原因很简单:大老板答应的股份制,从三七开,变成二八,又变成一九,最后可能连一九都没有了。 "你刮那个瓶盖,刮出屑了,你还继续刮吗?" 段永平说,"我就是刮到那个字,我就觉得,哇,这个我肯定不能再待下去了。" 注意,他离开不是因为没拿到钱,而是因为"不可信"。 "不是说有没有股份激励,因为一开始是有的,那你没有契约你就不可信了。不可信,那你给我讲什么都是不可信的。" 这个细节很重要,因为它揭示了段永平做决策的底层逻辑:他在意的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这件事"对不对"。 离开小霸王后,段永平在东莞创办了步步高。这一次,他从一开始就把股份、机制、文化全部设计好。"我们一直都就大家合作得都挺好的,说什么就是什么,所以大家很放心,彼此有很高的信任度。" 接下来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了:步步高VCD、步步高电话机、步步高学习机,一个接一个做到全国第一。 2001年,段永平做了第二个没人相信的决定:搬到美国,不再担任CEO。 "为什么要离开?"所有人都在问。 段永平的回答还是那么朴素:"他们干得比我好,我为什么要待在那个地方?" 大三那年,他看到了德鲁克的一句话 在解释为什么敢放手之前,段永平讲了一个故事。 大学三年级,他无意中看到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一句话:"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那个对我触动很大,一下就把是非的东西给拿出来了,"段永平说,"你只要花5秒钟想一下这个事情,你一辈子会省好多事。" 什么意思? 大多数人都在讨论"怎么把事情做对",但很少有人停下来问:"这件事本身,对不对?" 举个例子:步步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做代工。 为什么?"我要做代工,打不过郭台铭,对不对?"段永平跟富士康的郭台铭聊天时直接说。郭台铭也承认:"那倒是。" "但是我们做brand,我们做得很好,企业也不比他们做的小,对吧?但是我们不是靠代工跟他竞争的。" 这就是段永平著名的"stop doing list"——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30年下来,步步高的"不做清单"越来越长: 不做代工 不做电视(试过两次,都砍了) 不为市场占有率牺牲利润 不做用户价值不明显的产品 每一条都是用真金白银试出来的。 "你做了错的事情带来的恶果,那是不应该," 段永平说,"因为你明知是错事,你为什么要去做呢?" 这套逻辑用在放权上,就变成了:只要CEO们在做"对的事情",那么"怎么做"就让他们自己决定。 "我们公司的规矩就是这样,不管我反不反对,CEO做的决定就是他们做的决定,结果也是他们来自己承受的。他不能说'阿段反对,所以我没做,我没有责任'。" 这听起来很冒险。万一CEO做错了呢? 段永平的回答是:"我也不怕他们犯错。" 七八十亿现金,咚咚咚往下掉 2011年,智能手机的浪潮突然袭来。 这次,CEO们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低估了智能机替代功能机的速度。 "我们有太多的物料,"段永平回忆,"它这个降的速度太快了。我们其实一早就在开发智能机了,也知道这个趋势,但是功能机还是下了很多单,总觉得这是有一个过程的,没想到它就一瞬间就过去了。" 后果很严重。 账上的现金,从七八十亿,"咚咚咚咚咚咚"往下掉。 最危险的时候,快见底了。2012到2013年那一年,公司实际上是亏损的。 段永平专门回了一趟公司。不是去救火,而是去做最坏的打算。 "如果我们要倒的话,不要倒得太难看了," 他对团队说,"不能让供应商吃亏,也不要让员工吃亏。" 这话听起来有些悲壮。但段永平心里有底气——他在美国做投资积累的资产,一直没动,"相当于我们的后备部队一样,这个一直都没有上的。" 好在,后备部队没有派上用场。智能机一代、两代出来后,公司缓过来了。vivo和OPPO后来各自独立,都成了全球前列的手机品牌。 但这次危机暴露了一个核心问题:段永平在这个判断上,其实是失误的。 "我们其实是有失误的,就是不够敏感,"他坦率承认。 按理说,创始人这时候应该回来掌舵。但段永平没有。 为什么? 因为方向是对的,只是速度判断错了。只要是在做"对的事情",那么"做错"是可以接受的。做错的事情可以改,但做错了方向,就没救了。 "好文化的公司,最主要的就是他最终会走回正道,有一个北斗星在指引着他,"段永平说,"你仅仅是讨论生意是很容易犯错误的。" 投资世界里的同一套逻辑 2001年,段永平搬到美国后,开始研究投资。 一开始他也看图、看线。"我就看不懂,我这一工科出来的人怎么这图我就看不懂呢?他们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那样结论,我说这些结论在逻辑上都是不成立的。" 直到看到巴菲特的一句话: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我就看到那一句话了,我就突然就明白了,"段永平说,"因为剩下的就是你怎么看公司,那不是老巴能够教的。你不懂企业,你跟你讲多少理论也是白讲。" 这就是为什么段永平看懂网易的原因——因为他自己做过游戏。 "我是谁啊?我做游戏出身的,我可懂游戏了,"段永平说。 1998年,段永平还在步步高时,就做过小霸王学习机,其实就是个游戏机。他太清楚游戏这门生意了:只要游戏好玩,就一定有人玩;只要有人玩,就一定能赚钱。 所以当网易因为财务问题被做空,股价跌到不到1美元时,段永平去网易办公室转了一圈,和游戏团队聊了聊,得出的结论是:"他们是一帮很热爱游戏的人,而他们真的很认真。" 再加上网易账上的现金比市值还高,这就是个"no brainer"的决定。 于是,段永平把账上所有的钱,全部买入网易。 6个月后,网易股价翻了20倍。 很多人以为段永平找到了一个发财的秘诀。但他自己的反思是:"我要看懂了,我应该把整个网易买下来。" 这句话透露出一个关键信息:段永平对"看懂"的要求,远比一般人要高得多。 为什么20年只投了10个孔? 巴菲特说,一辈子只有一张打孔卡,上面只能打20个孔,每投资一次就打一个孔。 段永平数了一下自己打过的孔: 网易(6个月20倍) 雅虎(实际是投阿里) 苹果(最高仓位90%+) 茅台(现在最大仓位) 腾讯 拼多多(天使投资) GE(后来卖了,认为是错误) Google(小仓位) 英伟达(小仓位) 西方石油(小仓位) "差不多,小十个孔吧,"段永平说,"所以我还有很久可以做投资的。" 为什么这么少? 因为段永平有两个过滤器: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两个都通过了,才会出手。 商业模式很好理解——这生意能不能持续赚钱?有没有护城河? 但企业文化这个过滤器,可能是段永平和其他投资人最大的不同。 投苹果时,很多人看到的是iPhone的销量、生态的闭环。段永平看到的是:"他们企业文化很好,用户导向做得很好。他们不是那种很生意导向的公司,他们非常的在乎把东西做好。" 他举了个例子:十几年前,到处都在传苹果要出电动车。 段永平说:"他们绝不会有这个电动车的。" 为什么? "那么大个车,苹果能够提供的价值非常的有限,他卖什么价?他就没有足够的差异化,"段永平说,"给用户提供不了价值的东西,或者提供不了足够价值的产品,你再热门他们也不会做。" 直到2024年,苹果正式宣布放弃造车计划。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它决定了一家公司在关键时刻会做什么选择。 段永平投茅台,也是同样的逻辑。 "他们对最基本的品质的标准坚持的是很严的,"段永平说,"这是国营企业的好处。这些规矩不太有人敢改,太多的人盯着。" 他最怕的是什么?是新CEO上来,为了业绩搞"大干快上",把53度飞天的配方改了。 "好好的为什么要变呢?"段永平说。 这两个过滤器一加,能通过的公司就少之又少了。 "大部分公司都不容易看懂,"段永平说,"我也搞不懂NVDA,也没搞懂Google。" 即使是Google这样他很喜欢的公司,他也承认:"我现在有点懂了,但是又开始担心了。AI这个东西,他们的搜索生意会有多大程度被ChatGPT取代?我是不知道的。" 所以他不敢重仓Google。 那个让所有人沉默的问题 2021年2月,茅台站上2627元的历史高点。 段永平其实想卖:"因为觉得那个时候其实已经相对来讲那个时点是贵的。" 但为什么没卖? "我当时最犹豫的就是我们的仓位太大了。我卖了以后我买什么?我就开始折磨自己。然后放眼看去,我什么都买不下手。" 这才是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的困境——不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卖,而是卖了之后不知道买什么。 2024年10月,茅台跌到1200元附近,腰斩。 访谈现场,有人问段永平:你后悔吗? 段永平的回答只有一句话: "卖了以后,钱放哪儿?" 整个现场沉默了几秒。 "这个很重要,你要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其实讨论投资都是瞎扯," 段永平继续说。 他的逻辑链条是这样的: 茅台跌了50%,但基本面没变,喜欢喝茅台的人还在喝 如果我卖掉茅台,这笔钱必须找个地方去 存银行?利息才1点几个percent 买别的股票?"我敢保证大部分人是更亏的" 拿现金等抄底?"我是一个满仓主义者,拿着现金是件很难受的事情" 所以答案是:如果找不到比茅台更好的标的,那就继续拿着。 "投资不能这么想,投资这么想,你早就卖掉了,"段永平说,"那些2600说该卖的那些人,可能1200就卖掉了。" 这时候,方三文问了一个关键问题:"那如果当时有个你认为可以换过去的,你将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比茅台好的,其实你是会换的?" 段永平的回答很干脆:"当然会啊。" 这就揭示了段永平投资的终极秘密:不是"长期持有不动",而是"永远在比较机会成本"。 "投资是要卖的," 段永平说,"长期持有是一个意向,就是我买的那个刹那,我是打算长期持有的,但是你永远是在算你的机会成本的。如果你发现一个更好的公司更踏实,比方说五年前看懂了NVDA,假设你看到了今天这样的局面,你手里只有茅台,如果能够换的话,你没有道理不换。" 但关键是:你看不懂。那你就不要扯这个事。 网易的真正教训 回到开头那个故事:6个月赚20倍,是运气还是实力? 段永平自己的答案很有意思:"严格意义上其实都不算,因为我不是说我看懂了往里投的,我是稀里糊涂投的。" 什么意思? "那些钱对我来讲它并不多,所以我可以比较理性地去想这件事情,"段永平说,"如果我只有那么多钱,我还真保不住,我也可能卖掉。" 这句话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保持理性,比看对方向更重要。 "保持理性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段永平说。 他举了另一个例子:GE。 2008年金融危机时,段永平买了GE,也赚了钱。但他现在回顾,认为那是个错误。 为什么即使赚了钱,也是错误? "因为他不符合我后来决定的,你要符合商业模式、企业文化这两个filter。" 这就是段永平和大多数投资人最大的不同——他不是用"挣没挣钱"来判断对错,而是用"符不符合原则"来判断对错。 挣钱只是结果,原则才是过程。 短期可能因为运气挣钱,但长期只有原则能保护你。 所以网易的真正教训不是"如何6个月赚20倍",而是: 只投自己懂的行业(段永平做过游戏,所以懂网易) 商业模式+企业文化,两个都要过关(游戏团队很认真,商业模式清晰) 有安全边际(账上现金比市值高) 保持理性(因为钱不多,所以能拿得住) 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就继续拿着 炒股的人会很危险 访谈快结束时,方三文问:"你对普通人的投资有什么建议?" 段永平的回答很直接:"炒股是很难赚钱的,大部分的散户牛市熊市都是亏钱,80%。" "现在就更难,"段永平继续说,"有了量化基金的这种东西,以前就有,但是以前没有那么厉害,现在他更厉害。" 为什么? "因为你炒不过机器人," 段永平说,"反正你一买它就掉,你一卖它就涨,人家就是冲着你来的,割的就是你。" 那投资呢? "你如果懂的话,投资的前提是你要懂企业,"段永平说,"或者你看到了make sense的东西。" 他给了一个建议:如果真的不懂投资,那就买S&P指数,或者买伯克希尔哈撒韦。 "你知道他们是谁,你知道他们的历史,我觉得你买这个可能比什么Blackstone这些东西要好。" 但千万不要"看图看线去炒股赚钱",那样"你就是铁铁的韭菜"。 10个孔的智慧 段永平的故事里,有一个贯穿始终的逻辑:少即是多。 在企业经营上,他用"stop doing list"做减法,30年只专注做对的事情。 在组织管理上,他放手让CEO决策,自己退到幕后,反而让企业更有生命力。 在投资上,他只打不到10个孔,但每一个都经过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的双重过滤。 这背后的智慧,其实就是那句话:做对的事情,把事情做对。 前半句是方向,后半句是方法。方向错了,越努力越危险;方向对了,允许犯错,允许慢慢优化。 "我们30年下来我们犯的错误就比其他人少," 段永平说,"我觉得其实最主要的就是这个东西。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事不对我们就不做了,那不做我们不就不少犯很多错误嘛?那你攒下来不就是做对的事情的概率就大了嘛?" "就是小小的一点点的差别,30年,就是很大的差别。" 巴菲特90多岁了还在做CEO,刚刚才退休。段永平问他:"你觉得你未来还可以beat S&P吗?" 巴菲特说:"非常难,但是我觉得可能可以beat一点点。" 段永平笑了:"他就是喜欢做这件事情。" 这就是真正热爱一件事的人的样子——不是为了证明什么,不是为了挣多少钱,只是单纯地喜欢,然后一直做下去。 段永平也是一样。他每天打球、投资、享受生活,看起来"不务正业",但其实他一直在做同一件事:做自己喜欢的事,并且把它做到极致。 "我这个人一直胸无大志,我就是个普通人,能过好小日子就挺好的,"段永平说。 但正是这个"胸无大志"的人,用30年时间,在企业经营和投资两个领域,都做到了顶尖水平。 秘诀是什么? 可能就是那10个孔的智慧:少做事,做对事,把事做好。 写在最后 如果今天你的投资账户里有一笔钱,在思考要不要卖掉时,不妨问自己段永平的那个问题: "卖了以后,钱放哪儿?" 如果答不上来,那就继续拿着。 如果答得上来,那就是时候换了。 就这么简单。 网易6个月翻20倍,只是一个结果。真正的秘密,是那两个过滤器,是那个灵魂拷问,是那份对"对的事情"的执着。 或许这就是段永平最想告诉我们的:投资不难,难的是知道什么是对的事情,然后坚持做下去。 而这,需要的不是聪明,是智慧。
#段永平
#价值投资
#茅台
#企业文化
#机会成本
分享
评论 0
0
KK.aWSB
5天前
《段永平:真正的长期主义,是做一辈子都不会厌的事》 1️⃣ 做喜欢的事,是人生能走长远的唯一护城河。 喜欢带来耐力,耐力带来复利,复利才决定最终的结果。 2️⃣ 长期主义的本质不是忍耐,而是你选了一件不会厌倦的正确事情。 选对赛道、选对人,再耐心等结果,就是全部投资逻辑。 3️⃣ 投资成功靠的不是聪明,而是比别人更坚持常识。 常识比聪明更稳定:好公司赚钱、好管理层创造价值、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4️⃣ 优秀的决策来自“反过来想”,先排除所有错误的事。 不懂的不投、不睡不着的不投、不赚钱的不投,把错的排掉,剩下就是对的。 5️⃣ 人生的目标不是成功,而是自在。 找到让你每天愿意继续做、失败也不觉得浪费的事,这才值得长期坚持。 6️⃣ 运气不是运气,而是你长期站在正确的方向上。 持续做对的事,时间会把看似的好运一并送到你面前。
#段永平
#长期主义
#价值投资
#人生选择
#反向思维
分享
评论 0
0
Andy Stewart
6天前
我这次创业赚钱能力其实是从读段永平开始的 下面是我从段老师那里学习到的很多深刻的经验和道理 1. 投资只买看的懂的公司:投资的核心是买你了解的企业,而不是追逐股价波动。80-90%的人在股市亏钱,因为他们像赌徒一样操作,而真正投资者基本是非常努力的学习,一旦持有就很少售出 2. 学历不等于投资能力,坚持简单原则就好:学校教的财务知识只是基础,真正懂投资的人不会去教书。巴菲特的策略就非常简单:好业务、好管理、好价格 3. 犯小错是成长必经:别怕尝试但要守原则,在可控范围内试错,但不懂的不碰,这样才能从普通人变成高手 4. 本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做对的事难但不要投机,像开源社区,贡献代码不求回报,却收获信任 5. 投资简单胜复杂:别被高大上理论迷惑,价值投资就三点:懂业务、信管理、等好价。段永平说大学不教这个,因为太简单了,难的是大多数人做不到 6. 用闲钱投资:风险第一,懂的东西才碰,建议不懂的人买指数基金,别冒险。人生最大投资是教育,投资自己,投资教育 7. 卖股别看成本: 只看未来价值,段永平卖网易时,不是因为赚够了,而是价值判断 8. 企业文化强过策略:危机见真章,买GE时,段永平看中其文化,金融危机中GE检讨错误但文化稳固。做产品的公司,要注重消费者导向,这样才能长远胜出 9. 专注独特产品和持久需求的公司: 产品不可替代、需求未满足、价格能涨、永不过时 10. 理性与耐心是投资生活方式,别追趋势:投资要理性生活,忽略市场噪音,长期持有优秀公司,就能收获意外惊喜
#段永平
#价值投资
#企业文化
#长期持有
#理性投资
分享
评论 0
0
看不懂的sol
1周前
深度分享:投资——这四类人不太适合! 投资界大佬段永平,以其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经验,为兄弟们指明了方向。 他明确指出,有四类人并不适合投资,这些观点不仅是对投资本质的深刻剖析,更是对我们心理和行为的精准洞察。 01. 现金流焦虑者是不适合投资的。段永平强调,投资需要“闲钱和闲心”,这是投资的基础。投资是一场长期的马拉松,需要用“长期不花的闲钱”,否则在市场的波动中很容易失去理性。 如果我们还在纠结是否要全职投资,担心失去工资收入,那么我们就缺乏对投资的正确认知。巴菲特也曾说过:“如果你不能忍受股价下跌 50% 而不惊慌,就不该投资股票。” 这说明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财务规划能力,才能在投资的道路上稳健前行。如果我们连个人财务安全都无法规划,又怎么可能看懂复杂的企业价值呢? 02. 认知懒惰者也不适合投资。段永平认为,投资没有“标准答案”。他发现许多人喜欢问他“该买哪只股票”,却不问“如何判断企业价值”。 这种思维惰性注定会在长期投资中收获失败。投资必须建立在自己的深度认知上,而不是盲目跟风或抄作业,这种通常都死的比较惨。 段永平曾举过一个典型案例:2013 年茅台大跌时,有人问他“现在能买吗”,他反问对方是否看过茅台的财报、去过酒厂、了解经销商库存。对方回答“没有,但听说……”。 段永平的结论是:“这就是投机,不是投资。”只有通过自己的研究和分析,才能真正理解企业的价值,从而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03. 不适合投资的人是投机者。段永平严格区分投资与投机:投资者关注企业未来现金流折现,而投机者则猜测短期价格波动。投机行为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段永平特别警惕三种危险行为:杠杆交易、做空机制和频繁交易。 杠杆交易就像“在悬崖边跳舞”,一旦市场走势不利,既有可能坠入深渊,我们可能会遭受巨大损失。做空机制同样危险,因为“看空一只股票最多赚 100%,看错可能亏无限”。 频繁交易则会导致每笔交易都消耗投资者的认知,手续费也会长期侵蚀收益。投资不是短期的投机行为,而是基于对企业长期价值的判断和持有。 04. 情绪失控者也不适合投资。段永平认为,投资最终比拼的是心理素质。市场就像一面镜子,最终照出的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和性格。 心理强大的投资者能够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冷静,通过分析错误快速调整策略。而情绪失控的投资者往往会在市场的波动中迷失方向,做出错误的决策。 段永平强调,平常心非常重要,心态比智商更重要。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在投资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摘取慢慢变富的胜利果实。 写在最后 投资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心态。段永平的这些观点为投资者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我们在进入市场之前,应该认真审视自己是否属于这四类不适合投资的人。 只有具备足够的财务规划能力、深度认知能力、稳健的投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投资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段永平
#投资心态
#风险规避
#长期价值
#认知能力
分享
评论 0
0
赵纯想
2周前
先搜寻拼多多的崛起之路,并搜索阿里巴巴的应对之策。以完完全全的《资治通鉴》的写法,来描绘这段历史。采用编年体,研习司马光文风文体。最终形成一篇长文。 拿去做AI配音+视频吧,年入百万不是梦。 卷一 新贵崛起 序 夫商战之道,不异乎兵战也。攻城略地,合纵连横,进退存亡,皆系于一念之间。吾观当世电商之争,阿里巴巴据九州而骄,拼多多起微末而逆袭,十年之间,天下三分,可谓奇观也。今据实录,编年纪之,以鉴后世。 乙未年 春正月,黄峥筹谋创业 黄峥者,浙江杭州人也。幼而聪颖,长善计算机之学。壬午年毕业于浙大竺可桢学院,甲申年获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学位,时年二十四。遂入谷歌,师从李开复,为工程师。 丙戌年,段永平者,步步高之主也,以六十二万美元拍得巴菲特午餐,邀黄峥同往。峥时年二十六,于奥马哈聆股神之教,顿悟简单与常识之力。 归而谓人曰:"吾今知商道矣,不在繁华,而在本质。"段公赏之,曰:"此子关注事物本质,难得一见。" 后为峥之天使投资人。
#拼多多
#阿里巴巴
#电商
#黄峥
#段永平
分享
评论 0
0
小牛OTC
1个月前
段永平加仓茅台,什么逻辑?
#段永平
#加仓
#茅台
#投资
#商业
分享
评论 0
0
很大很大的橙子
1个月前
我个人觉得国内很多人其实有点高估段永平了。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国人本身就没机会真正参与美股,他们也就很难体会到美股有多香。过去十年,在美国,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分水岭,很大程度上就在于有没有参与过美股。
#段永平
#美股
#财富差距
#投资
#高估
分享
评论 0
0
Colin Wu
1个月前
有个有趣的观察,欢迎大家补充和勘误 最崇拜的企业家和企业,CZ 似乎是达里欧,何一是段永平,老徐是马云和马斯克还有乔布斯(似乎常常变化),BG 老板是拼多多和华为,然后李林和 Bybit 老板 BEN 似乎都是马斯克。不过还有个采访里面 BEN 说他最认可的是 CZ 😂
#CZ
#达里欧
#何一
#段永平
#马云
#马斯克
#乔布斯
#拼多多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