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

【媒体:“毁掉”孩子 不该是游戏的“锅”】 #毁掉孩子不该是游戏的锅 “游戏毁了我的孩子!叫吃饭、做作业都无动于衷,甚至趁父母睡着了偷偷拿手机打游戏”……这类场景,正在诸多中国家庭中不断上演。孩子沉迷于游戏,父母们的怒火如箭在弦,作为最显眼的“靶子”,家长们对游戏及开发商的控诉此起彼伏,仿佛只要这些游戏消失,孩子们就能乖乖听话,生活也能重回正轨。游戏,真的有这么大的“魔力”吗?被“游戏”绑架的,可能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在现实与网络的交汇点,总有一群父母,用最激烈的言辞,将矛头对准了网络游戏。在他们看来,游戏是“电子鸦片”,是吞噬孩子前途的“洪水猛兽”。指责游戏,是一种最简单、最快捷的自我保护。它能瞬间缓解内心的挫败感和焦虑,仿佛只要消灭了“游戏”,所有问题就能迎刃而解。然而,游戏是具象的,问题却是抽象而复杂的。它就像一个情绪的垃圾桶,让父母可以心安理得地将责任一股脑儿地丢进去,然后继续在“绝望”中相互安慰。这种逃避,恰恰错过了与孩子修复关系的最后机会。将游戏视为“替罪羊”的心理,本质上是一种情绪的转移。它让父母不必面对一个更痛苦的事实: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早已疏离,教育方式可能存在严重问题,甚至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自己长期处于“物理在场,精神缺席”的状态。当现实世界的教育只剩下“管理”和“控制”,而游戏世界提供了“成就”和“自由”时,孩子做出选择是必然的。游戏只是一个出口,它映照出的是亲子关系的失衡。停止抱怨和指责,父母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将自己从“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和“同伴”。父母与其焦虑地追问“为什么总是玩游戏?”,不如先问“你愿意跟爸爸妈妈聊聊最近发生的事吗?”教育的本质,是一场关于爱的修行。重建亲子关系,改变教育方式,让现实生活变得足够有吸引力,能够与虚拟世界竞争孩子的注意力,才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封面新闻)更多详情请查看原文>> :sys_link: 网页链接 https://www.sohu.com/a/933270473_120952561 :icon_weibo: https://weibo.com/5890672121/Q3NBjicgS#搜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