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子女教育
关注
德潤傳媒
2周前
辛辛苦苦供孩子读大学,结果毕业出来跟自己做同事了
#子女教育
#大学毕业
#就业选择
#亲子关系
#家庭情感
分享
评论 0
0
iPaul
1个月前
现在这个年代,养儿怎么可能防老… 出不出国,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从经济角度而言,生养孩子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但在养育的过程中,自己得到了情绪价值,孩子也帮自己抵抗了人生的虚无。
#育儿
#情绪价值
#人生意义
#经济压力
#子女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9YearFish
1个月前
这个月收入到目前 6W+ 了,不出意外的话,到月底今年累计就跟过去一年的收入差不多了。 说起来我现在比过去,在经济上肯定更宽裕了,但我却还是会因为小钱而陷入内耗。 前天收到一笔钱,五位数,晚饭前我想去买点卤味,我在美团、抖音上转了半天,去了家里楼下两家卤味店,最后在紫燕百味鸡要了美团 21.8 的套餐,服务员舀了一勺,我一看,就一点点,我跟服务员说不要了,最后啥也没买,20 块钱,真可笑。 完了我都觉得很纳闷,几十块钱而已,我明明挣了钱,我为什么舍不得?那一瞬间我都想哭,我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还记得有一次朋友来家里吃饭,我买了 80 块钱绝味鸭脖,老婆开玩笑的说。我从来没买过这么多给她吃。 如果是身边人想要,如果是我老婆说要吃,我毫不犹豫会买。我自己有这个需求,我却要压抑自己?我没有配得感? 我觉得这些都是跟小时候成长环境造成的。 为什么朋友来家里吃饭,我会准备好吃的喝的? 应该是小时候,家里来客人,家里也总是拿出好吃的好喝的招待客户,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家里来人,因为有很多好吃的。 好吃好喝招待人并不是要面子,是对客人的尊重。 那回到我自己,为什么我舍不得? 我记忆中,小时候我妈总是跟我说 - 家里条件不好 - 这个太贵了 - 还欠 XX 钱 等等 所以从小我印象中,都家里穷,事实也是,我现在还记得,小时候有人来家里讨债,那时候我还不懂,只是感觉气氛不对,我爸有点惆怅的应付别人。 我也不知道那时候为什么欠钱,记忆中爸妈一直也很忙碌,我妈忙着厂里打工,我爸做一点小生意,很小的那种,应该是这个生意赔钱了。记得在赶集的时候,他和别人不知道哪里搞来那种仿古的青铜器,摆摊卖,甚至有一年街上卖过竹篙,晾衣服的竹篙。我猜这两次应该是他最窘迫的时候。 所以,我们家穷吗?我并不觉得,我记得初中时候,我想买台电脑,我爸说中考考上了就买,后来在高一的暑假,买了人生中第一台电脑,我现在还记得 19寸三星显示器,技嘉的主板,AMD 的CPU 花了我爸 4300 左右,过了很多年,我已经大学毕业了,我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那台电脑是家里最贵重的「财产」。 后来这台电脑陪我上了大学,大学的时候,我发现班里有些同学,他们可能经济体条件更差,我最少吃喝不愁,但有些同学必须的去勤工俭学。我记得有一回室友急性肠胃炎,半夜住院,我们几个人陪他一起去,凑不齐医药费,办不了住院。我拿出高考完爷爷叔叔们给的一万块垫付的。 在大二下学期,我突然反应过来,我好像什么都不会,毕业我该怎么办?那时候正好参加了一个校外培训机构的体验课,想去,学费 4000,我犹豫了几个晚上,跟我妈打了个电话,我妈说,你想学就去吧,我给你钱。挂了电话,我就哭了。在学完以后,我很快就出去实习了,晚上回学校,还能干点私活,那时候一个月工资2000+,住学校,一顿饭不到 10 块钱,真的是太爽了。后来买了第二台电脑,ASUS K53 也是 4000多,这回应该是没问家里要钱了。 我想表达的是,无论我们家的经济情况怎么样,我父母已经把他们最好的给了我。我并不觉得在物质上、情感上我是有缺失的,反而,我觉得我相对很多人来说,我的童年是丰盈的。 我还是舍不得吃卤味,只能怪我妈了。再就是怪自己,缺失没赚到足够多的钱。其实很多钱花了就花了,不要内耗。 现在我不想让我儿子也有这种心态,我有时候会跟他说,爸爸最近赚了一点钱,我们去 XXX 吧。最重要的是,让他觉得,没有钱我们赚就行了。而不是强调,没有钱,我们就不要了,我们就压抑自己的需求。 昨天给他买了个一个滑板,他很开心,我也很开心。起因是,暑假刚开始的时候,他今天突然说想买一个有钢铁侠图案的滑板,我觉得他只是想一出是一出,正好学校要求跳绳打卡,我就跟他说什么时候可以一口气跳 50 个。我就给他买,昨天他终于做到了,睡前我给他买了,今天早上在床上睡觉,他就问我到了没。 真好,希望能把自己走过的错路,让他少走一点。
#阶层固化:求变之路,殊途同归· 634 条信息
#童年经历
#金钱观
#父母影响
#消费观念
#子女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1个月前
尽管天天骂美国,但聪明的又钱人却不听党的话,把后代都送给美国了🇺🇸!?
#移民美国
#中国富人
#子女教育
#中美关系
#社会讽刺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1个月前
一个送孩子去英国读书家长的自白
#英国留学
#家长自白
#教育支出
#子女教育
#情感 переживания
分享
评论 0
0
biantaishabi
1个月前
这次大学同学20年聚会,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是家庭和睦,夫妻关系挺好,孩子心理状态也比较健康。跟我商学院同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感觉我的好多商学院同学毕业后都走出了一条基本相似的路: mba毕业后挣了点钱,然后开始出去搞搞女的,然后离婚或者跟老婆分居,然后都不咋管孩子了。这是为什么?
#同学聚会
#家庭和睦
#夫妻关系
#子女教育
#商学院对比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1个月前
跟𝕏友学育儿 去年,我开始关注一位名叫云风的𝕏友。他曾是游戏开发者,早期在网易参与开发了《大话西游》,后来去了阿里,继续从事游戏开发工作,最终辞职开始开发独立游戏和Ant游戏引擎。根据他的失业保险金,可以推算出他之前的工资相当高,月薪接近4万元,年薪应在45万元以上。 云风擅长策略类游戏,喜欢研究复杂的游戏规则,并且有非常强的分析能力。他能够一针见血地看透事物的本质。例如,有一次,编程随想被抓,许多人猜测可能是豆瓣暴露了他的身份,但云风认为,编程随想曾通过安全员认证,这其实是他暴露的重要信息。全国通过认证的只有十几个人,通过排查便可以轻易找到他。云风的这种分析能力令人钦佩,我们这些文科生往往对他怀有深深的敬佩。 但让我最感动的是他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做法。他有两个孩子,大儿子十一岁,女儿六七岁。云风从不掩饰孩子的不足,比如他的小女儿数学不好,他坦然承认这一点,并且找出问题的根源,帮助她慢慢补上。他从更高的角度讲解初等数学,孩子很容易理解,也能够举一反三。他还会从历史、政治等方面为孩子们讲解复杂问题,从唐朝讲到甲午海战,再讲到原子弹,深入浅出,令人敬佩。 云风还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他一开始带孩子读《窗边的小豆豆》,后来孩子自己主动阅读《哈利波特》。作为理科生,他从独特的角度分析《哈利波特》,尤其是书中对青春期的敏锐感受和感人细节,这调动了孩子的阅读兴趣。此外,云风并不反对孩子玩游戏,反而带着他们一起玩Switch游戏,通过游戏让孩子获得收获,避免沉迷手机或网游。 云风还带孩子一起攀岩,锻炼身体。他认为,父母爱运动,孩子自然也会爱上运动。孩子其实是父母的复制品,如果父母整天沉迷短视频,不要指望孩子能认真读书和思考。从云风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优秀的程序员是如何培养下一代的,他的教育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我甚至把他的一些内容都录了下来,以便进一步学习和借鉴。
#云风育儿
#程序员父亲
#子女教育
#阅读兴趣培养
#家庭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凤凰网-凤凰网综合
2个月前
二孩家庭,一碗水真的端不平?
#二孩家庭
#家庭关系
#子女教育
#公平
#挑战
分享
评论 0
0
Jacobson🌎🌸贴贴BOT
3个月前
网友分享:55岁开三轮的爸,33岁智力障碍的妈,育有6名子女,其中2个孩子天生残疾。我在想,这样的家庭,连续生下六个孩子有想过孩子的感受吗?社会能为你兜底一辈子吗?挺无语的,可怜不起来,除了孩子。
#家庭
#智力障碍
#天生残疾
#社会关注
#子女教育
#社会保障
分享
评论 0
0
Morris
3个月前
在中国,父母常被视为无条件的付出者,但现实中,许多父母并不具备真正“当父母”的能力。他们用“我是为你好”、“血浓于水”来掩盖情感上的控制与伤害,一旦子女违背他们的安排,就被贴上“不孝”的标签。这种情感绑架常常来自他们未被疗愈的创伤、自恋式的人格需求以及对孩子的功能性利用。很多孩子成长在压抑和冷漠中,不是被关爱,而是被要求服从。 真正的情绪暴力,不是偶尔的争吵,而是长期、持续、不可预测的贬低、操控和精神打压。这种互动模式深刻地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和自我认知,塑造出焦虑、回避、甚至混乱的依恋模式,影响一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无法发展出稳定的自我,而是不断压抑真实的感受,只为维持“和谐”的家庭表象。 长大后,我们常陷入一种撕裂的状态:外在要扮演“孝顺”的角色,内心却充满愤怒、恐惧与逃避。这并不是冷漠,而是一种认知觉醒。我们逐渐看清,那些曾被称作“爱”的行为,其实充满了条件、操控与自我投射。这种觉醒虽然痛苦,却是我们开始为自己负责、疗愈内在伤痕的重要起点。 当我们选择疏远父母、设立情感边界,并不是背叛家庭,而是出于自我保护。这不是“不孝”,而是对自己生命和情感健康的尊重。代际观念差异可以理解,但它不能为情感暴力背书。如果父母无法理解你的改变,那是他们未完成的情感成长。守住内心的真实感受,哪怕被误解,也是走向成熟和自由的勇气之路。
#父母角色
#情感绑架
#情绪暴力
#家庭关系
#子女教育
#心理健康
分享
评论 0
0
失业观察日报
5个月前
复旦教授梁永安:穷人家的孩子,从学校开始,更容易成为被别人设计好的NPC。 上是法律准则,下是道德底限, 左是长辈期许,右是同龄竞争。 👇
#梁永安
#社会话题
#教育系统
#贫富差距
#子女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6个月前
10后们谈80后父母长辈:“他们的思想就是老一辈思想,很封建的那种”“家里人把我们的未来都安排好了,但我不想这样做,内心会反抗”“他是把他们没有完成的梦想寄托在我们的身上”
#代际冲突
#子女教育
#个人自由
分享
评论 0
0
央视网-央视网
7个月前
94.6%受访青年认同好家风是子女真正的“起跑线”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早早开始“鸡娃”,却忽略了对孩子品德的塑造和培养。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66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4.6%的受访青年认同好家风是子女真正的“起跑线”。
#青年
#好家风
#子女教育
#起跑线
#社会调查
分享
评论 0
0
网易新闻-界面新闻
8个月前
35岁裸辞成为港漂,只为子女的教育新出路|在春天许一个愿望
35岁裸辞成为港漂,只为子女的教育新出路|在春天许一个愿望,刘萍,港漂,香港,教育,裸辞,留学,春天
#裸辞
#港漂
#子女教育
#愿望
#春天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