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关系

Morris
1个月前
偷听的基本上都会信,而当面指责对方大脑很难接受,哪怕是为他好也不行。成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他做错了你直接指责他,会让他有挫败感,哪怕你委婉的讲,他也能听出来你在说教,但是如果你不讲,他的错误得不到纠正怎么办?最好的方式是夫妻谈话,让孩子听到。孩子最初的学习来自于他还不会说话的阶段,其实就是听、看、模仿,这种方式被心理学称为观察式学习,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的有机肥。你和老婆说我得控制一下自己手机了,因为我颈椎疼,老婆对你说我也得控制一下我体重了,我太爱甜食了,我得控制碳酸饮料,减少碳水,多吃蛋白质,增加体能训练,你说老婆你运动是否可以带上我呢?你老婆说,当然啊,我得控制运动。 更有意思,你的孩子可能会装作在旁边看电视玩玩具,其实他在偷听偷看,并且听到了每个字。如果你老婆说,我听说孩子看电视看多了会伤害眼睛,你对老婆说,不会的,咱的孩子知道控制时间。你看你孩子偷听到了成就感,你觉得他在乎父母的赞扬吗?当然。而且他很享受这种背后的赞扬。所以赞美一个人要在背后赞美,让他偷听到效果是最好的。一会儿孩子可能就会向你展示,爸爸,你看我关上电视了,你说孩子真棒,我就知道你比爸爸更有自制力。爸爸要向你学习,你下次可不可以带我一起看电视啊,让我学习一下你的自制力。记住,让你的孩子用成就感去做事儿,而不是用焦虑,当成绩的动力只来自于焦虑的时候,成绩和健康损伤就出现了正比关系。 最后,夫妻吵架、冷战、闹离婚的,抓紧反思下自己,你让孩子学到了什么?孩子的学习大量来自于观察式学习,无意识吸收和社会参照原理相比起来说,说是最低效效用的的东西,而且副作用贼大。因为说教、指责责会直接攻击到孩子的自尊和自我价值观,触发心理防御机制,否认、反抗、退缩就发生了。而偷听是非对抗性的,信息绕过防御,直接进入大脑进行加工。而观察和偷听,孩子会觉得这是自己发现的,并且是自己做决定要这么做的,而不是被命令的,那这种自主感是内在驱动力的核心,也是从小培养内驱力的非常有效的方式。 夫妻间的对话展示了一种合作反思、共同成长的家庭氛围。孩子吸收的是这种氛围的价值观,而不仅仅是一条具体的规矩。他学到的是原来爸爸妈妈也会自我反思,事情是可以商量的,问题是可以通过沟通来解决的,所以他有事儿就会主动和你商量。看到这儿,如果你的孩子做事背着你,在外面受了欺负也不告诉你,你知道原因了吧?你想让孩子读书,你就自己拿起书看,而不是刷着手机命令他去看书。你想让孩子有礼貌,你就自己对家人对服务员温和有理。你想让孩子擅长社交,你出门在外就要主动和陌生人沟通,孩子或许不会按照你说的做,但是一定会模仿你做的。 对于应该做的事情,注意把命令改为邀请。宝贝儿,妈妈要下楼去散步,你要不要一起啊?爸爸准备煎个鸡蛋,需要一个帮手,你有兴趣吗?把工作变成游戏,把命令变成邀请,给予尊重和选择权。效果比你别玩游戏了,出去围着社区跑三圈减减肥,别玩了,来干活,要好得多。永远要记得,你是孩子的环境,而非监管强压式的管理。你管不了几年,他早晚会长大,当他决定用离开家和你对抗的时候,你肯定是乏力和妥协的。夫妻关系是孩子学习的基石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复印件如果出错了,问题大概率是在原件自己不清。你让孩子学会冲突后修复,还是学会冷战和逃避?你让孩子学会了管理情绪,还是学会发泄情绪?你让孩子学会表达爱,还是用苛责和冷漠对抗不满?教育最高的境界不是刻意的去教育,而是把自己活成你希望孩子成的样子,营造一个充满爱、尊重和成长性的环境,让孩子在其中自由的观察、模仿和吸收。
我老婆对我的影响还挺大的,娶妻当娶贤,确实会很受益,给我带来的积极影响真的是全方位的。 我以前攻击性挺强的,不是很好惹的一个人。就是那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重拳打回去,管你是大佬小佬的,看不惯就干一架再说。 所以早些年跟喷子对线的事情没少干,但这两年,遇到喷子黑子无脑喷,无脑黑,我基本都直接无视了。遇到一些前辈的批评,如果在理,我也会虚心接受。 一方面是确实年纪渐长之后,觉得时间宝贵,注意力有限,不想浪费在一些不值得的人和事上。 另一方面,主要还是这两年多和我老婆在一起之后,给我带来的影响,让我变柔和了,攻击性隐藏起来了。 早些年我的个人IP名气还没那么大,甚至还没有现在的1/10。但那时候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无论是谁让我看不惯,或者让我不舒服了,我都直接公开怼回去。 仍记得几年前,在两个挺大的付费社群里面,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对待,让我很看不惯,感到不舒服。 于是,我就直接朋友圈公开点名道姓多怼了。这两个社群都有几万人吧,嗯,大概率你们也都在里面。 后来事情就持续发酵了,传到了这两个社群的创始人那里。结果就是,两位创始人都直接来跟我道歉了,让我继续给社群多监督,继续多提建议。 有一位甚至还专门邀请我加入他们线上团队,觉得我社群运营这块经验还比较丰富,让我加入带带他们的线上团队,顺带做一些监督。 不过由于当时创业也比较忙,我还是婉拒了他的邀请。那是的社群多纯粹啊,都能听得进用户的声音,也没那么多拍马屁的人,挺怀念的。 这两年也遇到了挺多委屈的,都是创业带来的,但我都选择咽在肚子里了。也遇到过一些人的攻击,我也都没选择硬刚。 对方如果在理我就该道歉就道歉,该赔不是就赔不是,毕竟没有人能够永远不犯错。除非对方没完没了了,实在没办法那就只能开干了。 但我很少那么做,我老婆认识的有钱的老板和大佬比我多得多,也做过一些大企业的高管和ZF官员的生意。 跟这些大佬们打交道,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很重要的一个点是,和气生财,要多做双赢甚至是多赢的事。 这也是她经常跟我分享的,所以这两年受到她的影响,也越来越注重合作共赢,降低ego,多结交朋友,而不是给自己树敌。 这也是为啥我这几年付费了几十万去知识付费学习的原因,一方面是学习经验,一方面是混混圈子,多结交一些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 过去这些年做小红书,被很多同行举报,死过很多篇爆款笔记,也挂过很多号,但我都要求团队伙伴不要报复,不要举报同行的号,避免恶性竞争。 当然这也是这两年,我跟很多人都合作过,甚至跟一些同行都有合作的原因。我们给过一些同行都直接推荐过用户,也有些同行会给我们推荐用户,成交了一起分钱就好。 这也是我一直在坚持的原则,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未来我还是会坚持如此。谁规定人和人之间,只能竞争与合作二选一呢? 事实上,即使有竞争关系,也可以一起合作赚钱的,就看愿不愿意了,不是非得争个你死我活的。
Morris
2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