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文化差异
关注
Daniel Fang
8小时前
男子才到美国半个月就发视频感叹:“好多人说,只有说美国不好才有流量,我不这么认为,其实美国什么都好,就是吃的很不习惯
#美国
#饮食不习惯
#文化差异
#生活感悟
#正面
分享
评论 0
0
Meathill
9小时前
晚上去听赵传演唱会。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赵传是谁了。
#赵传
#演唱会
#怀旧
#流行音乐
#文化差异
分享
评论 0
0
Hu Ping胡平
15小时前
胡平:谈谈“中国特殊论”和“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基辛格在他的新书《论中国》(On China)里写到,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他比较了美国的价值观和中国的价值观。 基辛格说:“美国特殊论(American Exceptionalism)是传教式的。美国认为自己有责任向世界各国传播其价值观。”相比之下,中国特殊论则体现在文化上:中国不会试图改变他人的信仰,也不会声称其制度“适用于中国之外的世界”,但往往会“根据其他国家与中国文化和政治体制的相似性,来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等级的附庸国”。 在这里,基辛格提到中国特殊论。我们知道,所谓中国特殊论有好几种,分别涉及不同的问题。这里说的中国特殊论,是指中国对自身之外的世界的特殊态度。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里说:“从古代起,中国人的确十分强调中国(或华夏)与夷狄之分;但是,所着重点分野,不是种族的不同,而是文化的不同。传统上,中国人把生灵分为三类:中国人、蛮族和禽兽,认为中国人是其中最有文化的,其次是蛮族,兽类则是全无文化的……中国人不着重民族意识,正是因为习惯于从‘天下’来看问题”。因而,“中国人历来是以文化差异,而不是以民族差异来分自身与外族(‘化外’、‘夷狄’)的。中国人的民族意识更多来自文化,而不是来自政治。中国的地理位置远离其他国家,又拥有古老的文明,在这种地理、文化环境里,中国人很难设想,居然还有其他民族,也拥有发达的文明,而在生活方式上却与中国人全然不同。因此,中国人接触外来文化时,往往倾向于蔑视并且加以抵制,主要不是排斥外来的东西,而是认为外来文化是低级的、甚至是错误的”。 在古代,中国人认为自己是世界(那时叫“天下”)的中心。中国的文化是世界上最高级的文化,乃至于唯一的文化,乃至于就是文化本身。对于中国之外的地方,中国人都视为蛮夷;它们的开化程度则依其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接收程度而定。对于所谓蛮夷,中国人并不总是热衷于征服占领;就是在已经征服已经占领的地区,中国人也并不总是热衷于去把别人同化。通常,只要对方承认其“天朝”的至尊地位,也就可以了。一些西方学者所说的中国特殊论,大体上就是上面这些意思。 对于上述中国特殊论,我要指出两点: 第一,在古代,中国的统治者未必没有对外扩张征服的冲动。从秦代到清代,中国的疆域增加了好几倍,基本上都是对外扩张与征服的结果。只是限于古代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中国才没有把自己的版图伸展得更远;但是在古代帝国的兴盛时期,在中国人可直接感知的范围内,中国无疑是天下唯一的强权,再没有其他在文化上军事上可以相匹敌的强权。 第二,在古代,中国的统治者也不是没有同化他人的冲动。用古人的话,叫“以夏变夷”。不错,在不少时候,中国的统治者即便对它治下的某些边远地区也没有强制推行同化政策,不过在很大程度上,那是受制于当时的技术手段和管理的困难。如此说来,和世界上其他帝国其他强权相比,中国也不是那么特殊,不是那么例外。 无论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有多么特殊或多么不特殊,重要的是,上述心态只属于古代。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对自己、以及对自己以外的世界的看法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李鸿章有句名言,他把当时中国受西方冲击而造成的巨大变化称之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 何谓“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不少人解释说,那是因为中国被西方的蛮夷打败了,打得割地赔款。不对。在历史上,中国不止一次被所谓蛮夷打败,而且好几次败得很惨。例如蒙古人和满族人,岂止是打败了中国,而且还占领了中国,统治了中国。但是当时的中国人依然保持了文化上的高度自信。因为蒙古人满族人在占领中国之后依然接受了认同了中国的文化。不是中国人被蒙化被满化,而是蒙人满人被中国化,而且还是自愿地中国化。可见中国文化仍然是最好的文化,最高级的文化,乃至唯一的文化。 可是,和西方的冲突就不同了。在和西方的冲突中,中国人第一次发现,原来天外有天;中国的文化并非唯一的文化,在中国文化之外还有西方的文化;中国的文化也不是最好最高级的文化,至少在某些方面,西方的文化更好更高级(最起码也是不差,是不分上下)。于是,中国人失去了那种“唯我独尊”、“天下第一”乃至“天下唯一”的文化自信或曰骄傲;所谓“天朝”心态从此瓦解。这种冲击与震撼之大,现在的我们,恐怕连想象都很难想象了。 伴随着那种天朝心态的丧失,上面提到的那种中国特殊论也就不复存在了。今天的中国人,在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上可能千差万别,但都不再是、也不可能再是古代的天朝心态。基辛格讲的中国特殊论,就算有道理,也只存在于古代。因此,把这种中国特殊论套在今日中国人头上,并用来预言今后中国人对待外部世界的想法和做法,是靠不住的,是错误的。 《中国人权双周刊》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特殊论
#基辛格
#文化差异
#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文化自信丧失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1天前
马来西亚华人眼中的中共国人
民生维艰:欠薪蔓延,底层挣扎· 1201 条信息
中共统治下:民怨沸腾,社会矛盾激化· 891 条信息
多地欠薪维权频发,底层民生困境难解· 1506 条信息
民生凋敝:欠薪潮激化社会矛盾,底层陷生存危机· 1227 条信息
#马来西亚华人
#中共国人
#文化差异
#社会观察
#身份认同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2天前
确实得多看看现代美剧,提高一下自己的思想品味 了解一下咱们大陆洼地之外的男性 都是如何生活的
#现代美剧
#思想品味
#大陆洼地
#男性生活
#文化差异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2天前
😂 转:中共国高速与美国高速的不同之处,果真让全世界惊叹‼️
#中共国高速
#美国高速
#对比
#文化差异
#幽默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2天前
👍 中国式饭局座位图,你知道嗎‼️
#中国式饭局
#座位文化
#餐桌礼仪
#文化差异
#社交场合
分享
评论 0
0
Fiona ❤️& ✌️
3天前
在一个没有小费文化的国度给小费,你会收获令人惊喜的服务。
#小费文化
#惊喜服务
#文化差异
#旅行体验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Daniel Fang
4天前
这些华人,到了美国后,其实和生活在国内没有多大区别
#华人
#美国
#文化差异
#生活方式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三十多的老王
4天前
前年在新宿站 出站时看一妹子卡在了出站口 车票丢了出不去,然后也没有零钱 日语也没法跟车站的员工沟通 我就过去先用英文问了句需不需要帮忙 妹子的英文也是磕磕绊绊的 我就用中文问了句,“听得懂中文么” 妹子直接地道台湾腔,略显激动 “我会讲中文,但我不是中国人!” 我把本来要给这妹子的钱直接揣回口袋了😂 “那祝你旅途愉快吼” 然后我就出站了…
#新宿站
#台湾腔妹子
#帮助
#文化差异
#尴尬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4天前
轿子到了英国,只用了一次。
#英国
#轿子
#文化差异
#历史事件
#象征意义
分享
评论 0
0
失业观察日报
5天前
为什么美国人不懂得珍惜粮食? 👇
#美国
#粮食浪费
#文化差异
#价值观
#社会问题
分享
评论 0
0
卫斯理
5天前
应该是老了 我现在基本不看最新的电影/电视剧,总觉得味道不对,尽管他们的服装、场景都很好 就像昨晚把亚视的电视剧翻出来看,还看得津津有味 有点像家里的祖辈很热花鼓戏一样,总觉得他们看不厌,而那时候的我总觉得 - 这玩意有啥好看的
#怀旧
#亚视电视剧
#花鼓戏
#文化差异
#时代变迁
分享
评论 0
0
勃勃OC
5天前
美国 这就是美国 中国人学不会的 永远也学不会
#美国
#文化差异
#社会认知
#负面情绪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人研究院
1周前
为何东欧,东德,苏联这些共产主义政权都失败了,唯独儒家文化圈的中国,朝鲜,越南却生命力顽强?这就意味着儒家文化促进了专制统治。
#共产主义失败
#儒家文化圈
#专制统治
#中国模式
#文化差异
分享
评论 0
0
Suyutong
1周前
好多德國人喜歡中國字紋身,不如道什么人給這位酷酷的女生推荐了這兩個字。
#德国人
#中国字纹身
#文化差异
#幽默
#街头文化
分享
评论 0
0
Baye
1周前
刚开始出国旅居时,不敢刷国内社交媒体。国内每个人都在卷,在追风口,而我什么都没干,既有种过于躺平的愧疚感,又有害怕被落下的恐惧、焦虑。 但出来久了,环境变了,和各种肤色的人相遇,发现了更多生活的意义,更多元化的价值体系。内核稳定了非常多,内心充足,也更有力量去面对未知与挑战了。
#出国旅居
#文化差异
#生活意义
#内心成长
#积极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1周前
東北人的形象真是這樣嗎?
#东北人
#刻板印象
#地域歧视
#文化差异
#社会话题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1周前
中國史與世界史對照,到底能有多恐怖
#中国史
#世界史
#历史对比
#文化差异
#深度解读
分享
评论 0
0
Fiona ❤️& ✌️
1周前
昨晚见了一对跨国夫妇朋友,双方都是我研究生时期的同学,聊了不少有意思的文化差异和刻板印象。 聊到婚礼,女生(中国)说在她老家随便一摆就几百个人,男生(韩国)在济州岛所有人都来了也就几十号人。男生震撼于中国婚礼的规模人数和产业化成熟程度。在韩国他根本找不到一个跟妆的化妆师,韩国都是去化妆工作室画妆后离开。 聊到语言,因为双方都不会彼此的母语,大家真的只用英文交流。但是很奇妙的是,如果我和女孩用中文蛐蛐男孩,他一定都能明白。我问他们准备学对方的语言么?他俩都说太难了,英文就够了。 聊到领证,因为跨国婚姻系统的不透明,女生和我说其实可以只在其中一国领证(就可以做到locally single)。韩国婚姻认证有罚款这一说,也就是如果你在国外领证超过3个月才去韩国领,需要付罚金。 聊到大男子主义,原谅我对韩国男生的刻板印象,我以为他们不可能做家务。结果家里的多数家务都是男生承包了。这也让他获得了丈母娘的认可。因为筹备韩国婚礼的事情复杂,当时在香港工作的男生独自飞了4个来回处理。好会干活一男的,真棒👍 聊到颜值身材管理,因为男生念书期间还算是帅哥一枚,符合我对韩国男生精致爱打扮的印象,但是现在的状态挺放飞,黑了也胖了。他说一部分是婚姻,一部分或许也是新加坡自由的审美环境,让他过的更幸福了。 读书的时候没想到大家真的能修成正果,现在看着磕磕绊绊甜甜蜜蜜地走进婚姻,互相蛐蛐,突然有点感动。 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幸福快乐,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双人还是一群人。
#跨国婚姻
#文化差异
#中韩婚姻
#韩国男生
#婚姻生活
分享
评论 0
0
李剑芒054
1周前
道歉在中国文化,甚至整个东南亚文化中并不代表其表面意思。它不是“我错了”,而是“我服了”。因此在一方把另一方完全制服之前,道歉是不可能发生的。 在势均力敌的对战中,一方的道歉会被另一方理解为示弱。进而得到的当然不会是原谅,而是变本加厉利用对方的道歉发动新一轮进攻。因此没人主动道歉。
#中国文化
#道歉
#权力关系
#示弱
#文化差异
分享
评论 0
0
Silent Bird
1周前
在日本乾建築工,這麽悠閑?難怪回國就不適應了呢
#日本建筑工
#悠闲
#回国不适应
#文化差异
#生活节奏
分享
评论 0
0
白板报 Whiteboard
1周前
经典拉片系列之《七武士》。为什么是《七武士》?跟儿子暑假在电影院看了《拯救大兵瑞恩》之后,又看了《七武士》。儿子发现一个问题。九个派去拯救瑞恩的军人,除了汤姆汉克斯和那个胆小鬼翻译,其余人面目模糊,七人一面。但是《七武士》中七个人,个性迥异,看完过目难忘,这是为什么?我回答:因为 七武士的编剧是东方的莎士比亚:桥本忍! 下面我先来抄书桥本忍回忆如何创作出《七武士》。
#七武士
#桥本忍
#电影分析
#人物塑造
#文化差异
分享
评论 0
0
谷风
1周前
日本人认为这是你应有的权利,你试试在中国挥舞日本国旗。
#日本
#中国
#国旗
#文化差异
#民族情感
分享
评论 0
0
失业观察日报
1周前
为什么顶级天才数学家与科学家,多诞生在西方? 👇
#西方
#天才数学家
#科学家
#文化差异
#教育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