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

朱韵和
1个月前
从尼克松、田中角荣相继访华,一直到1973年秋季法国蓬皮杜来京,这一连串重磅人物的访问都给北京的社会层面带来许多细微的变化,官方有了改进诸项工作、弥补市容不足的动力,原有的一些简陋、凑合方法因此得以改善,整个城市的服务功能在调节之后明显有了良好的提升。 市民的副食供应由此得到切实的 保障,商店中的食品、农产品比以往大大丰富,副食品的售卖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有了难得的改观。譬如水产公司规定变质有味的鱼不准上市,对质量太次的小带鱼不准投放市场,零售店禁止出售冻盘里边夹杂的坏鱼。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市革委会财贸组推广西单菜市场大肉带毛、带血、带泥、带土和痘肉“五不卖”的经验,人们所不喜的不雅外观的大肉就此难以摆上案板。过去副食店是用敞篷汽车运送大肉,承受尘土洒落,此情景难免会为外宾观察到。副食部门当即决定在尼克松来京前夕,以领导、职工和技术人员三结合的方式,突击改制帆布篷汽车,限令在2月20日全市八十余部运肉敞车全部篷盖化,并规定苫盖不严,司机不准开车。 存在多年的副食店小吃店的卫生问题也终于摆在财贸组的工作议程里,譬如生鱼、生肉和糕点柜台的部位挨得很近、小吃店脏乱差拥挤不堪等等,都是顾客意见很大,多年未得解决的。市里一声令下,副食部门紧急开会商讨,决定迅速在全市范围内做出调整。最生硬的一条决定是,为了避免外宾在公园见到乱扔的鸡骨、鱼刺,市里强令除了颐和园听郦馆、北海公园仿膳食堂和中山公园来今轩外,所有公园里的其它饭馆不再经营炒菜。 有趣的是,商业副食部门重点关照了尼克松随行人员及记者所住的饭店及周围的商店,陈列了品种齐全的名特商品,制造琳琅满目的观感,随时销售,随时补充,一直供应到贵宾离京。 尼克松访华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中方却因国家形象、外交观瞻的政治面子需求,吹皱了一池原本封闭的静水,深深地触动了京城的方方面面,带来了某些改变的机遇和可能。这是尼克松本人在来华前万万想象不到的,相信他当时对这些的中国国情特别是基层状况的了解也是远远不够的。 ---陈徒手:尼克松访华接待工作的内部布置
朱韵和
1个月前
1971年夏秋之际,中美两国政府确定尼克松总统访华的意向,消息传出立即轰动全世界。 在世人惊奇万分的同时,中共高层更觉棘手的是,在高调反帝几十年后,怎么能让党内各级干部及广大民众的头脑及时转弯,接受“美帝国主义头子”即将来到北京这样匪夷所思的严酷事实。从当年冬季开始,一直到1972年2月 21日尼克松到达北京之际,中方先后开展了三个阶段的尼克松访华内部教育活动,下发多种学习材料,组织宣讲活动,努力平抚党内外的思想强震和巨大疑虑。 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接见在延安就相熟的美国记者斯诺,交谈长达五个小时之久,后来形成了只供传达的官方简本《谈话纪要》,并择要刊发《参考消息》。此次被中央钦定为基层群众需要反复学习、解开疑惑的主要材料之一。毛在讲话中几次强调尼克松是自己主动要求到中国访问的,中方是被动接受的。这样充满优越感的表态排遣了民众的思想惶恐和焦虑,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外交政策上的难堪,显示中方强大示人、不可藐视的主体一面,倒看出美国人的几分狼狈和焦急。 毛说:“(尼克松)他早就到处写信说要派代表来,我们没有发表,守秘密啊。他对于波兰那个会谈不感兴趣,要来当面谈。”“尼克松要派代表来中国谈判,那是他自己提议的,有文件证明,说愿意在北京或华盛顿当面谈,不要让我们外交部知道,也不要通过美国国务院。神秘得很,又是提出不要公开,又是说这种消息非常机密。”他很明确地表态:“为什么要让右派来?就是说尼克松,他是代表垄断资本家的。当然要让他来了,因为解决问题,中派、左派是不行的,在现时要跟尼克松解决。” 斯诺问:“主席愿意见他(尼克松)吗?”毛回答了一段事后闻名全国的著名语录:“我说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当作旅行者来谈也行,当作总统来谈也行。总而言之,都行。”1971年7月三联书店曾内部发行小册子《美国友好人士斯诺访华文章》,里面刊载斯诺的报道《同毛泽东的一次交谈》(首发美国《生活》杂志),内容与中方公布的相近:“毛说,外交部正在研究让美国人左、中、右都来访问中国,是否应当让代表垄断资本家的尼克松这样的右派来呢?应当欢迎他来,因为,据毛解释说,目前中美两国之间的问题要跟尼克松解决。毛将高兴同他谈,他当作旅行者也行,当作总统也行。” 这本小册子发行较广,是新闻封闭的环境中少见的西方出版物,涉及文革路线斗争、刘少奇失败、新生事物等诸多敏感话题,但毛邀请尼克松访问是其中最让外界好奇的焦点。出版说明中称斯诺是美国比较严肃的资产阶级作家兼记者,长期以来,同情我国革命,尊敬毛主席,注意研究中国问题,并强调“斯诺的文章在西方有一定影响”。小册子的下发,表明高层欲借斯诺的文字提前散发信息,以此去做通中高级干部的思想工作。 凭着高度专一的领袖权威和不可置疑的解释权,毛泽东诙谐轻松、举重若轻的语态很好化解了国内民众的困惑,反而让民众颇为受用和自傲。那时中方还一如既往地在越南、柬埔寨、拉美等热点问题上保持反美的理论姿态,这也从侧面舒缓了“尼克松访华”对社会层面的压迫感。 当时周恩来也多次在内部讲话中引到台湾问题,言语之间给人们的印象,似乎尼克松来京是为了解决统一台湾的大事。这也多少淡化了干部群众对尼克松之行的恶感,逐渐减弱了群众最初的震惊程度。但是,无论如何,形势突然转弯的思想后果还是如官方预料得那样严重,不少单位上报了群众在学习活动中自发提出的疑问,有的单位多达一百多条,充满了对“美帝头子”突然来京的疑惑和本能排斥。市委宣传部门及基层单位党委无力全盘解答,只能笼统地表态说,“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提问题,找答案,自我教育。” ---陈徒手:尼克松访华接待工作的内部布置
朱韵和
1个月前
刘建生:照片造假 从王海容图片的一段公案说起 王海容最出名的一张照片,就是她在首都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号称“改变世界的一周”时,她作为首席翻译站在周恩来总理身后第一个。(图1) 但遗憾的是,这是一张假照片。 据说,当时周总理特地把外交部英文水平最高的冀朝铸调来,作为尼克松 首次抵京访华的翻译。 在首都机场,周总理对冀朝铸说:“小冀靠我近一点,每句话都得准确地听清楚,准确地翻译。” 只见“空军一号”缓缓地停下,尼克松和夫人帕特走出舱门向大家挥手,然后走下舷梯。 在还没完全走到舷梯下面时,尼克松总统就远远地朝周恩来总理伸出右手——据说此行前尼克松曾经仔细研究过历史,知道当年杜勒斯不肯和周总理握手的事情。尼克松的举措就是要向全世界表示,此行是美国主动的。 站在周恩来身后的冀朝铸,在多年后仍清楚记得这一幕。他说:“总理马上迎上去,我也跟了上去。我知道自己不能站得太近,也不能站得太远。”然后,冀朝铸为尼克松翻译出了那句名言:“我跨越了辽阔的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图2) 1972年2月21日的这一瞬间被无数镜头定格。第二天,站在周恩来身后那位高大的翻译——冀朝铸几乎出现在美国所有的报纸上。 奇怪的是,在中方发表的照片中,周恩来的身后却变成了王海容,原本是冀朝铸的位置变成一块空白。冀朝铸说,他也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地“消失”的。 若干年后,尼克松的女儿朱莉特地给他寄来了美国记者所拍的照片,冀朝铸这才又重新“回”到了总理身后。(图3) 至于为什么把冀朝铸换成了王海容,这个问题只能问周总理了。因为当时都是他老人家审稿定稿的。 (刘建生:新华社摄影部中央组记者)
朱韵和
2个月前
“反攻大陆……解救同胞……反攻大陆……救中国……” 1971年7月15日,尼克松总统在电视讲话中透露,他已经派遣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博士秘密到中国同周恩来会谈。他还说他已接受了在1972年5月以前访问中国的官方邀请。 蒋介石在台北得知了这一消息,他感到恼火和沮丧。他指示驻华盛顿“大使”沈剑 虹向美国当局提出严正抗议。他只能这样做了。 本来已难以视事的蒋介石几乎被击垮了。他手里拿着一份英文版的《中国日报》,问沈剑虹看过没有。沈答看过,蒋又问尼克松的北京之行及其含意。 听完,蒋介石神色凝重:“今后,我们必须比从前更要依靠自己,更努力建设我们的国家。” 蒋介石的身体每况愈下,7月22日中午,副官照顾蒋介石吃午饭,没有想到他吃到一半,东西全都吐出来了。副官将他抱起,放到卧榻上时,蒋介石突然昏厥过去。医生们只好在中兴宾馆成立一个急救站,动员“荣总”的医生、护士抢救。 翁副官立刻凑近蒋介石的嘴边,细细听着他犹如呓语的每一个字———“反攻大陆……解救同胞……反攻大陆……救中国……反攻大陆……救……中国……反攻……” 1975年4月5日那天,台北的天气特别闷热,晚上8点55分,蒋介石的心脏一点反应都没有。于是立刻向宋美龄和蒋经国报告这个最新消息。 这也是最后的消息———等蒋经国从七海官邸火速赶来时,蒋介石早已归西,没有给蒋经国留下任何遗言。 (本文摘自《国共往事风云录》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作者:尹家民)
朱韵和
5个月前
李肃:蒋对中美在1970年代发展关系,尼克松、基辛格 访问中国大陆,甚至发表上海公报等,他对这些事情是怎么看的? 郭岱君:他很关心的。对于基辛格到中国大陆访问,后来尼克松访问,他都是密切关注的,觉得他们都是叛逆了,没有坚守反共的阵容。他日记中有很多非常详细的批评,但事实上也没有办法, 自己只能在纸上埋怨。 李肃:他在日记中有没有显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如果不能阻拦的话,至少能减少这方面的损失和压力? 郭岱君:蒋其实是在每一个战役,不管是军事战役还是政治战役,他都做很详细的计划和沙盘的推演。所以说你谈到了联合国保卫战,那真是非常的详细,很精彩的,然后中日断交的问题能不能再拖延,能不能阻止?以及后来基辛格去访问中国大陆,尼克松也访问的时候,他都非常注意。他也有一些想法,但后来当然是没有办法。在联合国保卫战中他还是发挥了作用。比方说当时我们驻美大使是叶公超,在美国负责联合国的事情,但另一方面蒋介石他们又有第二管道,透过蒋经国和克莱恩,就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驻台湾的主任。所以一个是正式的管道通白宫,另外还有第二管道。这时蒋介石的参与都是相当大。到了中日断交,以及日本承认中国大陆并建交,以及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时候,蒋是非常的愤怒,可这个时候我想世界的大局走势是如此,他能做的也非常有限。 所以他一生都苦,尤其到了晚年他也非常的苦,因为到了1960年代以后冲击跟横逆是一个一个接着而来,对他来讲都是不顺。虽然这个时候台湾经济发展的非常蓬勃,可蒋介石更关心的还是能不能够反攻,还是中华民国能不能够重新回到中国大陆。但是很遗憾,就是在他走之前,我们看他的日记都是,他只能够自我鼓励,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然后说主耶稣说必会赋予我以复国大任,一定会保佑我,事实上最后他还是走了。 ---读蒋介石日记最多的人 作者: 杜林 萧雨 诗乔
民主党控制的USAID这次被马斯克直接一锅端了简直是大快人心。还记得川普在2020年被盗选后,世界依然是和平的,可是民主党上台后这个世界就乱成了一锅粥。2021年拜登在扔下几十亿美元装备后逃离阿富汗,有人说撤出阿富汗是川普的主意,所以说民主党坏啊,人家说川普当初说的是和平撤离,塔利班不能伤害任何一个美军士兵,否则川普让他全家死绝,结果民主党就故意大逃亡。这种事民主党老做了,尼克松访华两个国家仍然没有外交关系,轮到卡特上台就直接裤子脱了自己坐上去了。拜登逃走之后,还在持续给塔利班通过USAID输血,他乐见阿富汗塔利班和伊朗打个你死我活。 俄乌战争,美国号称援助了乌克兰1750亿,泽连斯基说只收到760亿,其中700亿还是武器,民主党这回扣吃的,一千亿啊,这可都是我们纳税人的真金白银,马斯克和川普这次真的刨了民主党的根了,真不知道黄左是怎么舔得下去的,要么他们不交税,要么他们也是占我们纳税人便宜的。 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那就更别提了,从2005年以色列撤出加沙地带开始,加沙人全靠吃福利,将近20年都在操比生孩子,愣是把人口从130万干到230万,都不用工作,和黄左们一样是美国纳税人养活着,然后还用USAID和联合国近东救济处的钱搞恐怖袭击。 那些资助DEI,同性恋组织,变性人组织的,说真的我都觉得不算什么了,可你资助反对你的恐怖组织,这不就是养寇自重啊?没有恐怖组织就没有USAID存在的意义了,所以只要有USAID一天,恐怖份子就能活一天,美国纳税人的钱,资助了绑架美国纳税人的恐怖组织,民主党的恶真像狗屎一样,臭不可闻,也只有黄左能吃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