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冀朝铸
关注
朱韵和
5天前
“说一句对毛主席不太尊敬的话,他不但自己搞,还故意安插一些小特务,在外交部就有两位女士,一位是王海容,一位是唐闻生。王海容是毛泽东的表亲,唐闻生的父亲与我父亲在美国是同学。但这两位女士都极左,打探我们甚至是周总理的思想动态,向毛泽东汇报。”据冀朝铸回忆,当时大家被弄得人人自危,他 不得不经常给自己开玩笑来减轻压力。 “一开始大家与她俩的关系很好,她们越来越左,关系就闹翻了,外交部的人不客气地把她俩叫做‘两只蟑螂’,因为蟑螂是在晚上出来活动的,她俩也把我们整得够呛。”冀朝铸说。 1973年,中美关系发生突变,两国互设联络处,冀朝铸被派任参赞。据冀朝铸回忆,当时周总理安排,他与夫人汪向同一同赴美就任,但就在上飞机的时候,汪向同被王海容和唐闻生拦住了,最后冀朝铸只能只身赴任。 据冀朝铸回忆,在此前的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周恩来点名让他去机场共同迎接尼克松,王海容和唐闻生也不请自到。“周总理要我紧跟他,把他和尼克松的每一句话都好好翻译,我当时站在周总理后面,看着尼克松一下飞机就把手伸向周总理,摄影师赶紧拍照。” 令冀朝铸奇怪的是,第二天中国报纸的图片是王海容紧跟着周总理做翻译,而外国报纸的照片是冀朝铸紧跟着周恩来。“王海容只会几句俄文,英文一句不会,这种情况我完全不可理解。后来尼克松的女儿来中国访问,见到我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古怪的事情,于是她把美国记者拍的照片送给我。”冀朝铸说。 这张在北京首都机场飞机旁拍摄的记录了中美关系突破瞬间的照片,有站立在侧的尼克松夫人,伸手紧握的尼克松和周恩来,以及身体前倾的冀朝铸。冀朝铸说,这张照片被他放的很大,就放在他在新泽西的家中客厅里。 ---多维社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338 条信息
#毛泽东
#王海容
#唐闻生
#中美关系
#冀朝铸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天前
“毛主席呵,你是不是疯了!又是右派又是反革命,中华民族的精英都快被毁完了。”1972年,毛泽东的英文翻译冀朝铸躺在狭小卧室的地板上,看着对面墙上挂着的毛泽东画像,发出了这句深藏于心的质问。由于这一心理活动在当时无法表露,人们也无从知道它最初具有哪一种语言形式:英文、中文普通话还是湖南 方言? 2009年5月31日,在位于曼哈顿的华美协进会二楼的会议室中,冀朝铸用中文重复了这句话。被称为“中国红墙第一翻译”的冀朝铸告诉多维,中央为了让他能为毛泽东做翻译,曾派他去湖南乡下呆了半年,和农民同吃同住同耕作,直到能听懂湘潭土话才回北京。“周恩来对翻译的每个字都严格把关,但毛泽东不同,从来不过问,你想怎么翻译都行,不过大凡重大场合,周恩来都在场。”冀朝铸说。 毛泽东去世33年,年近80的冀朝铸告诉多维:“我一点也不喜欢湘潭方言。” ---多维社
毛泽东时代:罪行揭露与历史反思· 300 条信息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338 条信息
#毛泽东
#冀朝铸
#翻译
#文革
#湘潭方言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天前
冀朝铸:毛泽东是魔鬼的材料 我的下放在一个秋天清凉的早上突然结束了。当时,我坐在一辆马车的稻草堆上,正摇摇摆摆地向着农地出发。公社的大队长,一个中年汉子,从后面赶上来,气急败坏地说:「快走!你要立即向外交部报到。有车子在等你。快!」 我匆匆拿了一些尚未清洗的替换服以及一张和向同 (译按:冀的妻子)合影的照片,便被推进了车。汽车绝尘而去,只见两旁是弯下身作活的农民。我没有向司机询问原因,司机也没有说话。这是有其道理的。我们的规律非常严格,因为我的动向很可能被利用,以知悉周总理的行踪。我从不对外人透露我的工作,即使向同也知得极少。她知得愈少,麻烦也愈少。 我只能推测,我突然被传召,和当天的庆典有关,因为这天是十月一日,是建国十周年,有大型庆祝活动进行。不管怎样,我不能像刚从稻草堆上爬下来的样子出现在工作的地方。 汽车高速驶到我住所的空地停下。我立即飞奔入我的简陋的房屋,脱下我的田地衣裳,换上较为整齐的衣服鞋袜。向同不在家里。我倒出热水瓶的水,清洁手和面,以及擦去脸上的泥屑。我梳理好头发,并再三检查我没有连衣架都穿在外衣里,而左右鞋子都属同一对。(译按:冀以前曾摆过这样的乌龙。) ...... 就这样,我成为站在毛泽东右面的人。我较毛略高 -- 就中国的标准来说,毛是个高大健壮的人。我有意识地垂下头,以免过份突出。我不知他跟谁在说话,而所说的是什么,现在我都忘记了,大概是无关痛痒的闲话。但当我靠近毛的右耳复述客人的第一句说话时,毛猛地向旁闪开,阴阴地向我瞟了一眼,说:「你声音太大了!」 为了翻译得清楚,我开始的时候确是音量较大。我吸了一口气,把声音降低,侥幸再没有乱子发生。在这一次,以及以后十多年无数次为毛的翻译中,毛都只是当我是一副说话的机器。不能说他是无情的人,只是他对我的存在视而不见,和周恩来的当我是一个人,完全不同。 「优雅」,是许多人对毛泽东的形容词。他烟不离手,但却不是疯狂抽烟的人。他动作缓慢,从容自得,有帝王之状。我留意到一些其他的领导人,试图模仿他的表情。他的眼睛经常半眯着,好像静静地想着遥远的事情。他前额非常宽阔,表现得有大智慧。而他的皮肤,对于一个快将七十岁的老人来说,是十分幼滑,唯一例外是他左下颔的那颗著名的痣。正如一个外国作家的描写那样:「和其他人相比,他似乎用不同的材料构造。凡人的情感不能进入他的心中。」毛泽东真是一块魔鬼的材料,像许多共产党人那样,是“特殊材料做成的”,十二分的邪恶充满了他们的全部生命。 ---(译自:冀朝铸《在毛之右的人》Ji Chaozhu:The Man on Mao's Right) 图:1970年12月,毛泽东(右二)与斯诺(左一)在天安门城楼上,左二为冀朝铸
#冀朝铸
#毛泽东
#翻译
#回忆录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个月前
刘建生:照片造假 从王海容图片的一段公案说起 王海容最出名的一张照片,就是她在首都机场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号称“改变世界的一周”时,她作为首席翻译站在周恩来总理身后第一个。(图1) 但遗憾的是,这是一张假照片。 据说,当时周总理特地把外交部英文水平最高的冀朝铸调来,作为尼克松 首次抵京访华的翻译。 在首都机场,周总理对冀朝铸说:“小冀靠我近一点,每句话都得准确地听清楚,准确地翻译。” 只见“空军一号”缓缓地停下,尼克松和夫人帕特走出舱门向大家挥手,然后走下舷梯。 在还没完全走到舷梯下面时,尼克松总统就远远地朝周恩来总理伸出右手——据说此行前尼克松曾经仔细研究过历史,知道当年杜勒斯不肯和周总理握手的事情。尼克松的举措就是要向全世界表示,此行是美国主动的。 站在周恩来身后的冀朝铸,在多年后仍清楚记得这一幕。他说:“总理马上迎上去,我也跟了上去。我知道自己不能站得太近,也不能站得太远。”然后,冀朝铸为尼克松翻译出了那句名言:“我跨越了辽阔的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图2) 1972年2月21日的这一瞬间被无数镜头定格。第二天,站在周恩来身后那位高大的翻译——冀朝铸几乎出现在美国所有的报纸上。 奇怪的是,在中方发表的照片中,周恩来的身后却变成了王海容,原本是冀朝铸的位置变成一块空白。冀朝铸说,他也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才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地“消失”的。 若干年后,尼克松的女儿朱莉特地给他寄来了美国记者所拍的照片,冀朝铸这才又重新“回”到了总理身后。(图3) 至于为什么把冀朝铸换成了王海容,这个问题只能问周总理了。因为当时都是他老人家审稿定稿的。 (刘建生:新华社摄影部中央组记者)
#王海容
#冀朝铸
#尼克松访华
#照片造假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