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财经
科技
虚拟货币
其他
登录
#毛泽东
关注
Inty News
49分钟前
1957年,北京,毛泽东号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知识分子响应号召提意见,随后被打成"右派"。这是20世纪最大规模的政治陷阱。
#1957年
#北京
#毛泽东
#百花齐放
#反右
分享
评论 0
0
Inty News
16小时前
1959年,江西庐山,彭德怀在庐山会议上写信批评大跃进政策。毛泽东将其打成"反党集团",撤销国防部长职务。唯一敢说真话的元帅被整肃。
#庐山会议
#彭德怀
#大跃进
#反党集团
#毛泽东
分享
评论 0
0
Inty News
16小时前
1958年,中国全国,毛泽东发动"大跃进"运动。农民被强制进入人民公社,私人口粮被没收,粮食统一上交。浮夸风盛行,亩产"万斤"谎报成风。
毛泽东时代:罪行揭露与历史反思· 411 条信息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456 条信息
#大跃进
#毛泽东
#人民公社
#浮夸风
#1958年
分享
评论 0
0
Journeyman
17小时前
毛泽东对叶剑英的临终托孤, 光看文字都感到惊心动魄!
#毛泽东
#叶剑英
#临终托孤
#惊心动魄
#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未央
20小时前
转)【江青捉奸】毛泽东私人医生李志绥指证毛荒淫无道,中共高层除陈云林彪,都玩女人,随着权力的增长,毛的性欲越发变态。至文革开始后,江青只盼毛多玩些,她好在政治上尽情抓权。 如果说江青只是毛泽东工具,以前是床上工具,得天下后是政治工具,你觉得准确吗?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456 条信息
#江青
#毛泽东
#性丑闻
#权力斗争
#文革
分享
评论 0
0
海外爆料
1天前
🔥 没有日本的侵华战争,中国共产党早就被蒋介石消灭在陕北的山疙瘩里,所以几十年后当日本人访问中共国的时候,中共国党魁毛泽东就说过要感谢日本的侵华战争这样的话语,所以他们对待日本侵华战争的战犯,是非常优待的‼️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引发争议,东北沦陷背后真相揭晓· 39 条信息
#侵华战争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感谢日本
#历史评价
分享
评论 0
0
Vic Wong 黄维克
1天前
个人崇拜有多可怕 ?! 因为美国人没有吃过那种个人崇拜的苦头,所以这两年开始兴风作浪。但令人不解的是,为什么从中国移民过去的华人,也会好这一口? 当年尼克松在南美洲访问,大晴天从机场的舷梯下来、走进机场大厅时,突然感觉像下雨一样,结果发现是楼上抗议人群向他吐口水。 还记得美国的小布什,中国的温家宝都在公开场合被人皮鞋吗?虽然这样的事不值得鼓励,但起码告诉民众没什么大不了 —— 不就是政客嘛。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中国,有人和毛泽东握完手,就发誓一辈子不洗手了;还有一些来自非洲的国际友人,到天安门把毛像章别在胸前的皮肉上。 个人崇拜的最高峰,也恰恰是我身边死人最多的时期。很多人被扣上“反对毛主席”的帽子,被迫害,最后被迫“畏罪自杀”。 我亲眼看到的就有两起: 一次在上海,我去找同学玩,他家住三楼小小的阁楼。上楼时中发现他的母亲吊死在楼梯口。 另一次在成都,路过学校游泳池,池底躺着一位女老师,头朝下趴在几寸深的水里淹死了。 还有辽宁的张志新,因为批评毛夫人而被判死刑。临刑前为了防止她当众喊出反动口号,狱方事前割断了她的声带。 没想到当年的个人崇拜居然从中国跨洋搬到了美国!从前是以革命的形式强加于人,今天却换成了宗教的模式逐渐洗脑。
#个人崇拜
#文革
#政治迫害
#毛泽东
#历史反思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天前
每次上天安门,叶群总提醒林彪“一分钟”,意思是比毛泽东提前一分钟到达,太早到了怕毛泽东疑心林彪抢风头,晚到了更不行,怕毛泽东嫌林彪不恭,所以既早不得也晚不得,一分钟不早不晚恰到好处。这一分钟哪能掌握得好?李处长领著人分四种情况演习:夜里、白天、晚上; 人多或人少;交通堵塞时或不堵塞 时;车速快或慢;每一趟行车都分秒计算。每趟上天安门,毛家湾就像面临一场大阵仗,要打听出发时间,好掌握最佳的药力发挥时间给林彪服药,一听说毛泽东要出发了,这边就像救火似的搀扶林彪上车。林彪上天安门,就像老太婆的缠脚布,外表光鲜,里面乱七八糟,不但是林彪的负担,也是“林办”的负担。 ---“关于林彪的回忆” ·张 宁·
林彪折戟:权力斗争的覆灭· 53 条信息
#叶群
#林彪
#毛泽东
#天安门
#政治斗争
分享
评论 0
0
Hydrangea
2天前
川普的瓜这么大,竟然还有如此忠诚的川粉!果然正如推友所概括,川粉是新时代的毛粉啊! 所以政客一说“伟大”就要警惕了,口号喊得很响亮: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 其实是想让自己伟大,结果都没伟大,搞得一地鸡毛,党派分裂加剧,盟友信任受挫。 七十多年前,毛贼还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毛贼万岁,至今讽刺地挂在墙上。 “伟大”的口号可能不伟大,也许是灾难; “道德”的口号可能不道德,也许是操纵。
白宫称川普为超人引发争议,真理与正义的象征?· 6 条信息
#川普
#川粉
#政治
#毛泽东
#负面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2天前
🔥 茅于世:中华民族不清算毛泽东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毛泽东夺取江山后就开始杀人,镇压反革命,所谓反革命都是思想犯,大张旗鼓的杀了70万思想犯
毛泽东时代:罪行揭露与历史反思· 411 条信息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456 条信息
#毛泽东
#茅于轼
#历史批判
#负面
#政治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2天前
老奸巨猾 林彪事件后,纪登奎主持林彪专案组日常工作。有一天,周恩来、叶剑英和纪登奎一起向毛泽东汇报林彪专案。纪登奎说:“主要是我向主席汇报,因为我是具体抓这个专案的,总理和叶帅主要是一起听,后边也讲讲。这次汇报,我主要汇报有关人员的审查情况,特别讲到林彪集团意图谋杀主席等情况”。令 纪登奎诧异的是,毛泽东听了纪登奎的汇报后,并没有就案情本身问什么,而是说:“纪登奎啊纪登奎,你头上少了几根白头发。不像我、恩来、叶帅,老奸巨猾。” 纪登奎听了毛泽东的话,很是不解。汇报结束出来后,纪登奎问周恩来:“我刚才的汇报是否属实?”周恩来说:“是!”纪登奎又问:“主席信不信?”周恩来说“信!”纪登奎再问:“那主席为什么说我少几根白头发?”周恩来不再直接回答纪登奎的疑问,而是说了一句:“你刚来中央,还不适应高层政治生活。”这句话含义并不清楚,但是确实意味深长。纪登奎听到这里,就不再问什么。我当时问纪登奎:“您后来是否弄清楚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意思?”纪登奎看我一眼,并不回答我。 周恩来说纪登奎“还不适应高层政治生活”,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在后来的闲谈中,我们还聊到这样的问题。纪登奎说,周恩来从来没有解释过,对他来说,一切要依靠自己来理解领悟。在当时的中央高层,不仅那些资历深的领导人不会在这些方面指点他,而且,对于一些重大专案处理,高层领导中从来没有个人之间的意见沟通和交流。纪登奎说:“像林彪事件这样的问题,在我和周恩来之间,还有在其他政治局委员之间,除了会议上讨论,我们个人之间从来不议论。在会上的讨论中,政治局委员们说到林彪问题,都是按照主席定的调子说话,从来没有人说半个不字。周总理或者其他中央领导人,从来不说他们个人对于林彪事件的看法。所以,我根本不知道周恩来自己对于林彪事件有些什么想法。”纪登奎说的领导人之间若有若无的交流沟通,也许就是“高层政治生活的”特点之一吧。 ---散忆纪登奎闲谈人物 作者: 赵树凯
林彪折戟:权力斗争的覆灭· 53 条信息
#林彪事件
#纪登奎
#周恩来
#高层政治
#毛泽东
分享
评论 0
0
中国民主转型研究所(ICDT)
4天前
万润南:毛泽东打不倒周恩来的三大原因 被誉为”六四黑手”之一的前四通公司总经理万润南文革期间在清华大学学习,期间他曾三次在清华校园以及天安门广场近距离接触周恩来本人。通过这三次观察,万润南从周恩来身上找到了他多年以来不被毛泽东打倒的真正原因。
#万润南
#周恩来
#毛泽东
#政治斗争
#历史分析
分享
评论 0
0
Journeyman
4天前
原来如此, 1949年中共即将统一全国之际, 斯大林给出了很有诚意的offer, 而美国的offer则附加了很多条件, 这时司徒雷登请求去北平, 中共高层经讨论后同意了, 但后来美国政府紧急制止他去北平, (因为北约即将成立, 民主党害怕因此被共和党攻击) 这才有了毛泽东的文章 《别了司徒雷登》 事实证明中共做了对的选择
#中共
#斯大林
#司徒雷登
#北平
#毛泽东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天前
毛泽东是逐渐透露要江青接班的意图的。1974年11月12日,江青给毛写信,推荐谢静宜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乔冠华当副总理,迟群当教育部长,毛在信上批示:“不要多露面,不要批文件;不要由你组阁(当后台老板),要做老夫人,不要做红娘。你积怨甚多,要团结多数。至嘱。人贵有自知之明。又及。” 不久 ,江青又叫王海容向毛转达她的意见,建议王洪文当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排在朱德、董必武后面,一旦两位元老谢世,王洪文就可以出任委员长。毛对王海容说: “江青有野心,她想叫王洪文当委员长,她自己做党的主席。”这句话后来成为粉碎“四人帮”的根据。 在官方发表的文本中,“要做老夫人,不要做红娘。”十个字被删去了。曾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室务委员、周恩来生平研究小组组长的高文谦看过原件,他把删掉的十个字公布了。老夫人和红娘的典故毛泽东讲过两次。第一次是1956年,毛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他说 :“现在唱红娘的是周总理,我好比那个老夫人,必要时候出来扭一扭,扭多了, 观众就烦了。”笔者看过当时的记录稿,这个话正式发表时被删掉了。毛和周恩来的关系,是唱了大半辈子《拷红》。现在告诉江青,就是要江青善养人望,团结多数,少露面,不要争国务院和人大的位子,你的位子是老夫人--在幕后大权独揽的党的主席兼军委主席。毛泽东的家天下传位计划实在说不出口,因为这和他标榜的马克思主义、为人民服务、解放全人类等等相差太远。于是只好正话反说,“江青有野心,她想叫王洪文当委员长,她自己做党的主席。”叫王海容去散布,叫大员们去领悟。发现“江青有野心”而不除掉,就是要人们反话正听。对内告诉江青 ,“要做老夫人”,对外告诉追随者们:江青“做党的主席。” ---“毛泽东秘诏批周公” ·辛子陵·
#毛泽东
#江青
#权力斗争
#政治阴谋
#晚年毛泽东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4天前
1972年2月12日凌晨,由于肺心病在心律失常的情况下严重缺氧,毛泽东休克了。护士长吴旭君立即请来心脏病专家胡旭东抢救。毛泽东侧身躺在床上,面色青紫,已完全昏迷。经过20分钟紧张地抢救,毛泽东又苏醒过来。这次重病之后,毛泽东的健康状况再也没有得到恢复。政治局决定,由周恩来、王洪文、张春桥 、汪东兴领导一个一流专家组成的医疗组,日以继夜,关注毛泽东的病情。 当毛泽东转危为安时,他表演了一出病中交权的戏,为周恩来设置陷阱。 据在场的保健医生李志绥记述,当时的场景如下: 毛将头转向周恩来说:“我不行了,全靠你了……” 周立即插话说:“主席的身体没有大问题,还是要靠主席。” 毛摇摇头说:“不行了,我不行了。我死了以后,事情全由你办。” 我看江青双眼圆睁,两手握着拳,全身好像要爆炸了。 周恩来则小腿收回,两 手撑在膝盖上,上身挺直,微微前倾,好像凝固起来。 毛的这些话,明明地是将国家的党、政、军大权交给了周恩来,而且是当着江青的面讲出来的,我那时还余悸未定,全身大汗,没有体会到毛那时话中的意思。今日走笔,我想这是毛泽东第一 次面对自己的死亡。 毛又说:“就这样定了,你们去办吧。” 以周恩来政治上的炉火纯青,自然不会像林彪那样轻信毛私下谈话交权的许诺 ,若真交权应召开中央委员会,起码是政治局会议,当众宣布,并由中央作出相应的决议才能算数。病榻之前,当着江青的面做戏,老谋深算的毛是什么意思?周知道毛最想得到的回答是:“我建议在主席生病期间,由江青同志代主席,主持中央工作,我将像辅佐主席一样,辅佐江青同志。” 周如果这样说,是得满分的答卷。毛还得谦让一下,“就让江青当个上传下达的联络员吧。”然后,把周的建议作为中央文件印发全党。是周恩来推荐江青接班 ,不是毛泽东要搞家天下。周这样做,可换取全身而退。 周如果真的接了权,很快就会被打倒。以周的明达,岂能跳这个陷阱?他选择了第三个答案:拖。过了几天,毛的身体稳定下来,周恩来郑重其事地对张耀词说 :“请你向主席报告,我们还是在主席领导下工作。”把毛抛过来的采球又扔给了毛。 ---“毛泽东秘诏批周公” ·辛子陵·
#毛泽东
#周恩来
#权力交接
#政治斗争
#江青
分享
评论 0
0
左手墨迹
5天前
毛泽东:全国6亿人都是朕的人矿,胆敢有反对的,就发起政治运动斗死他!
毛泽东时代:罪行揭露与历史反思· 411 条信息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456 条信息
#毛泽东
#人矿
#政治运动
#负面
#历史事件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天前
1974年初的一天,毛泽东的表亲王海容(王海容的爷爷王季范是毛泽东的姨表兄)去看望他,见面先问候:“您最近身体怎样?” “离去马克思那里报到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接近了。我不是悲观主义者。世界万物都有生有灭,从最大的恒星、星系,到最小的基本粒子,都免不了一死;没有死,哪有生呀!人更是这 样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故人。这是不可抗拒的大自然规律。”毛泽东说不悲观,但语气中含有无可奈何的悲凉。 两人说了一阵闲话,回到批林批孔上来。王海容说:“我总感到周总理,虽然他很有才华,给党和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但他对文化大革命,却是貌合神离。造反派在哪里点火,他总到哪里去灭火;造反派要打倒哪些人,他也总要去保那些人。他嘴里也拥护文化大革命,但他在行动上又总是同文化大革命分庭抗礼的。” 毛泽东静静地听着,不听地吸烟,看着烟圈在空中消失,突然,说出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现在是到批周公的时候了。” 王海容兜里装着个袖珍录音机。只有她敢这么干,换个别人要杀头的。她带着毛泽东的秘密口谕回到外交部,组织一帮人大反周总理,她由司长升到副部长,渐渐地,外交部大权被她控制了。“四人帮”垮台后,王海容成了过街老鼠,外交部群众坚决追她的根子:奉了谁的指示大反周总理?群众要把她往江青身上挂,一挂上就是敌我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王海容急了,无可奈何地拿出了一盘录音带。一放,是毛泽东的声音:“现在是到批周公的时候了。”外交部一位领导说:“不要再追了,事情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把批林批孔批周公,说成是“四人帮”歪曲毛泽东的指示,是不对的。 他(她)们没有歪曲,分寸适当地、松一阵紧一阵地执行了毛的指示。毛泽东知道周恩来得了不治之症,自己也将极尽天年。但他担心如果自己先死,树大根深,在党政军民中极孚众望的周恩来,只消一句话,就能把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推倒,把十年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江青接班的格局推翻,怎么办?既不能公开打倒周恩来,就不便像对待彭德怀那样发动造反派摧毁他的身体。于是,不断地在精神上给他增加压力,折磨他,消耗他,加重他的病情,让他先走一步,就成了毛泽东的又一个“战略部署”。 1972年5月18日周恩来被查出膀胱癌后,毛下令“不开刀”,并且要“ 保密,不要告诉总理和邓大姐”。医疗专家们知道错过早期治疗的时机,等于让总理等死,以为他们的报告没写明白,要直接上书毛主席陈情。汪东兴诡称: “主席是考虑全局的,这样做是保总理。要听主席的,要跟主席的思路。” 接下来 ,按照“主席的思路”,对周恩来进行了四次打击:第一次是1973年底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周的“投降主义路线”;第二次是批林批孔;第三次是批“经验主义” ;第四次是评《水浒》,又回到了所谓“投降派”问题上。使周在惶恐不安中加速走向生命的尽头。 ---“毛泽东秘诏批周公” ·辛子陵·
#毛泽东
#周恩来
#政治斗争
#文化大革命
#权力斗争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天前
在这部著作(《晚年周恩来》)中,作者在收集大量史料的前提下,客观地揭示出了文革当中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关系,把文革历史当中一个始终被掩盖、被篡改的事实基本澄清了,那就是周恩来是毛泽东最后一个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所谓的批林批孔和后来的评《水浒》,就是针对周恩来的。这是公开在全中国老百姓 面前的政治斗争,在批周这一点上,文革中和文革后的官方舆论界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不敢点穿;而事实上在1973-1976年前后党内上层(省军级以上),毛泽东对周恩来的严厉批判早已是白纸黑字写在中共中央文件上面。批周的高峰是1 973年年底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共党史上是一个谜,因为在四人帮被粉碎之后,这次以批周为主题的会议的记录,根据周恩来遗孀邓颖超的要求,全部销毁了。邓颖超的这个做法很合乎周恩来的为人。尽管从文件上已经很难查到与会者的发言记录,但是关于这次会议还是有不少记载和回忆。《晚年周恩 来》对这次会议有详尽的论述。 除此之外,还有周恩来的侄女周秉德撰写的《我的 伯父周恩来》也从侧面涉及到了这个会议。周秉德写道: 没过两天,游泳池(注:毛泽东处)传来话,政治局会议多加几把椅子,外事口多出几个人(请注意这里),一块儿讨论讨论。但是这次会议已经发生了带根本性的变化:过去凡是研究外事口事的政治局会议都是伯伯主持,这次明确指定王洪文主持会议。很明显,伯伯已经被置在了受审席上。 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开。轮流在外等候的张树迎(周恩来的保健医生) 和高振普(周恩来的卫士)明显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原来开政治局会,都是总理第一个到会议厅,看看会场的布置情况,最后一个离开会场,与会场的服务员聊会儿家常。这次则不同,是会场都坐好了,才让总理进去;会议结束,第一个让总理出来,可会议还继续进行,是研究下一次怎么继续批判。 有一次会议开得很长,伯伯该吃治疗心脏病的药了,张树迎管不了什么规定了 ,他拿着药推门走进会场,会场里的紧张气氛一下把他的心揪紧了:真难以置信和忍受,总理单独坐在大厅的一个角上,前面搁个茶几,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一张单人沙发中。其他人围成一个圈,完全是一个批斗的架势。虽只听了只言半句发言, 张树迎便血向上涌,心脏砰砰乱跳,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却又不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似乎众口一致,声色俱厉,都在批总理和叶剑英丧权辱国、投降主义, 迫不亟待抢班夺权!江青、姚文元还提出这是第十一次路线斗争。 根据《周恩来年谱》记载,这次政治局会议之后,毛泽东对会议的评价是会议开得好。在这次会议上,乔冠华是作为外事口的代表,对周恩来进行重点批判的人物。现在的人很难理解,乔冠华是中国共产党内,由周恩来一手培养和提拔起来的职业外交家,他怎么样会成为批判周恩来,后来又堕落为四人帮内定内阁的副总理兼外交部长。这是关于乔冠华一生道路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在章含之介入之后乔冠华生活发生的变化。 章含之是一位通天的人物。她曾经是毛泽东的英文教师。毛泽东自己有英文秘书林克,何以又要聘请一位当时只有20多岁的章含之作为英文教师,这只有毛泽 东和章含之知道了。文革后期。外交部有一批小姐,她们是王海蓉、唐闻生、罗旭 等,当然,章含之也是其中非常活跃的一位,她们利用毛泽东接见外宾的机会,可以随时向毛泽东进言,在当时极不正常的政治生活氛围下,担当了一些很不光彩的角色。而章含之凭借着曾经是毛泽东英文老师的头衔,和毛泽东的关系更加密切, 以至于毛泽东想把章含之派到加拿大去当大使,而拆散她的乔冠华之间的关系。 乔冠华尽管当时已经是外交部的副部长,但是还没有走进到中南海的圈子里面 ,或者说,还置身于当时最高层的政治斗争之外。但是自从章含之走进了他的生活 ,从此乔冠华就随同章含之陷入到一股暗流当中不能自拔。 章含之在她的《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一书中,轻描淡写地谈到了1973年批周会议,并且后悔没有为周恩来讲句公正话。 事实上,她和乔冠华岂止是没有讲句公正话,他们是被毛泽东从外事口搬来的轰击周恩来的重炮。从此,乔冠华通过章含之成为毛泽东打击周恩来的一门重型武器。 ,,, 其实,历史就是历史,并没有隐瞒的必要。无论是乔冠华还是章含之,不过都是被毛泽东掌上玩弄的小棋子。现在回过来看那段历史,他们都是牺牲品。需要现代人警惕的是这些章含之现象、徐景贤现象的出现,反映了中国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是极为不彻底的。 ---“章含之故意掩盖了最重要的内容” ·史 佳· 图:周恩来和毛泽东的最后一次握手
#周恩来
#毛泽东
#文革
#政治斗争
#乔冠华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5天前
周恩来是邓小平弄权的工具 《晚年周恩来》公开了一些中共黑箱里的史料,破除了一些人为的神话,其中,周恩来与邓小平的亲密关系,就是这种神话之一。 尽管周、邓二人同为早年留法学生,1949年之后二人的治国理念也有相似之处,但二人的关系并非如外界通常认为的那样紧密和谐,周、邓之间既无紧密的 工作关系,更谈不上私人情谊。事实上,周、邓的私人情谊和政治上的紧密合作,不过是黑箱制度造成的猜测加谣传而已。正如高文谦所言:“长期以来,人们有一种误解,认为周、邓之间的个人关系很好,邓小平的复出是周恩来起的作用。事实上并非如此。从政治上来说,邓小平与毛泽东有着更深的关系。邓一直是毛的人,可以说是毛一手扶植起来的。”(《晚年周恩来》P469-470) 由此,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在中共七大上还地位平平的邓小平,却在八大上超越许多中共元老而跃升到高层核心;为什么“刘邓路线”的一号人物刘少奇,在文革中被开除党籍且尸骨无存,而二号人物邓小平却保留党籍;为什么在林彪死后不久,毛就重新启用邓出掌国务院和军队的权力;为什么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否定文革的问题上,压制胡耀邦等人公开批毛和民间思潮(西单民主墙)对毛的清算,使本来势头良好的非毛化运动戛然而止,以至于余毒至今不散:暴君加权谋大师毛泽东画像仍然挂在天安门上,他的幽灵仍然躺在天安门广场的正中,成为掩盖中共罪恶的巨大阴影。 在中共夺权的时代,邓还没有进入中共核心权力层,自然与周没有多深的关系;中共高层的历次权争之中,邓与周也并非同一战壕的战友,在30年代的苏区,邓作为铁杆毛派,与毛一起遭到党内排挤;在毛泽东时代,毛在中共八大上提拔邓出掌书记处要职,成为最高核心层的七常委之一。之后,周管政务,邓管党务,二人在工作上绝少合作。周更多是陷于具体事务之中,而邓更多是充当毛的打手,特别是在反右和中苏大论战中,邓都扮演了毛的前台打手和发言人的角色,五十万右派的人权大灾难,九评檄文对中国的外交内政的巨大负面作用,至今仍然未得到实事求是的清理。在文革中,邓之所以被打倒,就在于毛怀疑他有紧跟刘少奇的苗头,但毛还是舍不得彻底废掉邓,而是留有重新启用邓的回旋余地。所以,邓于70年代中期复出,也绝非周的提拔,而是毛的有意安排,意在制衡周的权力。何况,周又在最关键的文革前期,全力支持毛“打倒刘邓”,邓怎么可能信赖周的为官为人! 发动文革的毛泽东,已经处于病态的权力恐惧之中,对自己亲手选定的接班人从不放心,翻云覆雨的权力痉挛一再发作,一个个接班人也随之身败名裂。林彪死后,毛受到巨大精神打击,身体状态急遽下降,很有些力不从心之感。所以,毛曾一度明确表示想把权力交给周,但在尼克松访华之后,海外舆论把恢复中美关系的头功算在周的身上,国际社会对周的好评如潮,这必然使多疑的毛对周产生猜忌,怀疑周也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于是,毛便在此关键时刻再次启用邓小平,以便制衡周的权力扩张。因为,毛知道,以智慧、人脉和能力而言,他的私党“四人帮”中的任何一人,皆不如邓小平,无法对老练的周形成有效的钳制。只是由于邓复出后的咄咄逼人,与毛的私党江青等人水火不容,才有毛的再次批邓,但仍然是“批而不废”,为邓日后复出奠定了基础。 1973年,毛借中美外交问题敲打周,亲自安排了批周的中央会议,毛让邓小平以中央委员的身份列席会议。邓在会上的发言,没有批评周在中美外交上的错误,而是迎合毛的心意警告周说:你现在的位置离主席只有一步之遥,别人都是可望而不可即,而你却是可望而可即,希望你自己能够十分警惕这一点。言外之意,无非是警告周不要学林彪。如此发言的份量和阴毒,远在对周的外交错误的批判之上,是典型的诛心之论和落井下石。而周恩来象以往一样,来个自我上纲上线的深刻检讨,再次涉险过关。 同时,毛召集各大军区的司令和政委开会,先强调:如果中国出修正主义,我还可以打一仗。一打仗就能分清敌友,辨认出“谁是勾结外国人,希望自己做皇帝。”继而向与会者宣布说:“现在,请了一个军师,叫邓小平。发个通知,当政治局委员、军委委员。政治局是管全部的,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我想政治局添个秘书长吧,你不要这个名义,那就当参谋长吧。”(《晚年周恩来》P472-474)毛主观认定的“希望自己做皇帝”的人,显然是指周恩来。所以,毛抬出邓小平,先让邓在1974年率团出席联合国大会,等于制衡周在外交上的大权;接着又让邓出掌国务院和军队的实权,是为了在内政上架空周。 在如此微妙的毛、周、邓之间的关系中,遭遇坎坷而在文革后再次复出的邓小平,固然对毛的权术阴毒心知肚明,但他对周的无条件挺毛、周对文革应负的重大责任、以及周的奴颜和圆滑,也同样了然于心。他掌管最高权力之后,对周的评价,话虽不多,但一句“没有总理文革的结果可能更糟;没有总理文革也不可能拖那么长。”已经隐约地道出了邓对周并无多少好感。但这并不妨碍邓小平利用周恩来的身后哀荣,来实现自己的权力野心。 文革因毛的病死而结束,急欲重新回到政坛的邓小平,自然也要玩弄翻云覆雨的权谋功夫:复出前,他两度上书华国锋,表示“永不翻案”和“拥护英明的华主席”;而一旦复出之后,基于牟取最高权力的需要,邓从否定“两个凡是”入手,挑战华国锋的权力,而否定“两个凡是”的最佳策略,就是对民怨沸腾的文革进行某种程度的清算,并在清算中保持一种政治平衡:既清算了文革又不能完全否定中共政权。 所以,邓在推动非毛化的过程中,所用手段却是典型的毛式权谋,制造出党内高层的两条路线——“错误路线”(文革派)与“正确路线”(反文革派)——之间的斗争。于是,“四人帮”成了制造“文革浩劫”的唯一替罪羊,即便不能全盘否定毛泽东,起码也要追问毛用人不当的失察之责,而被打到的老干部们和受迫害的社会名流们就成了“反文革”的英雄。由于周恩来在党内的资历、人脉和威望,在社会名流中的人格魅力,在百姓中的无可替代的“人民好总理”形象,更由于周在文革中保护过一些人,周自然就成为反四人帮反文革的党内代表。 文革结束之初的中国,由于中共的黑箱制度,当时的绝大多数百姓,一直把周与邓视为毛的对手,把邓的复出之功算在周的身上,认为邓是周的接班人。而百姓们并不知道:70年代中期,毛泽东之所以一边发动批林批孔运动,一边重新启用邓小平,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林彪死后周恩来的权势扩张。所以,邓小平纵容改革初期的褒周贬毛,也是为了利用周在党内和民间的人望,来获取党内高层(特别是平反了的高官们)和民意的支持。 凡是经历过多灾的1976年和文革刚结束时期的国人,对当时弥漫于全中国的“褒周贬毛”思潮都会有深刻的记忆:文革浩劫之罪责,主要由四人帮及其后台毛泽东背著,即便在中共的三七开的正统评价中,毛也属于“夺权有功而建政有罪”之列。虽然,周先于毛去世,也没有像毛那样,有官方筹办的百万人盛大追悼会,有至今仍然矗立的毛泽东纪念堂,但是,百姓们自发的“十里长街送总理”,全国性的自发哀悼,以悼念周恩来的名义发起的“四五运动”,不仅表达了更真实的怀念之情,也可以称之为盛况空前,足以令躺在天安门广场正中的毛泽东亡灵感到不安。文革结束后,不仅“四五运动”得到了正名,而且对周的赞美也达到了最高潮,甚至连周生前喜欢的歌曲“洪湖水”都成为最流行的音符…… 改革初期弥漫于全国的“褒周贬毛”思潮,其产生的远因是黑箱制度下关于毛、周不和的种种传闻,近因是“四五运动”发端于对周的悼念和关于周、邓之间的继承关系的传闻,而最为直接的原因则是邓小平的政治需要。也就是说,周的身后哀荣与邓小平复出后的有限非毛化密切相关。为了巩固自身权力而推动非毛化的邓小平,必然要利用自发的褒周贬毛思潮。虽然,邓不可能公开支持褒周贬毛,但在中国的制度下,对于一种全国性的政治思潮,最高统治层的默认就等于纵容。如果“褒周贬毛”舆论对邓不利,以邓当时的权力而言,他想遏制,实在易如反掌。但邓非但没有遏制,反而任其泛滥。特别是,在“四五运动”时期,来自天安门广场的一种传闻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全国的主要城市:即周与邓之间有一种亲密的继承关系,邓的复出是周的力荐,邓被视为周的接班人。二人早年共同留法的生涯,更增加了二人亲密关系的可信度。 发动改革的邓小平是高明的政治动物,在个人权力还不稳定之时,一切政治言行皆以获取更大权力为目的。邓对已故中共元老的私下臧否是一回事,而如何公开评价则是另一回事。邓复出后对毛、周的态度,既没有是非可言,也基本上不受个人的遭遇和爱憎所左右,而是遵循邓本人的实用主义哲学,即基于个人权力和政权利益的最大化。所以,邓既要否定文革和两个凡是,在思想解放运动时期纵容了褒周贬毛的思潮,但又不能全盘否定毛泽东,一方面为我所用地利用毛的遗产,另一方面压制民间对中共执政史和文革真相的历史清算。也就是说,对邓而言,非毛化的程度取决于邓在高层权争的位置变化,当华国锋等“毛派”被逐出政坛而邓执掌了最高权力之后,非毛化的目的已经达到,邓也就自然不再纵容褒周贬毛的思潮,先是镇压了民间非毛化的核心运动——西单民主墙,继而用中共中央决议的方式为毛盖棺论定——七分功绩而三分错误。之后,著非毛化的偃旗息鼓,褒周贬毛的声音也逐渐消失。 在此意义上,作为中共高官中的不倒翁,周恩来对中共政权的最大贡献,就是将自己的工具价值发挥到极致:无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周皆是没有自我的傀儡式人物,生前的中共总理周恩来是毛泽东弄权的工具,使毛泽东时代的极权罪恶,发展到文革的登峰造极;死后的人民好总理周恩来是邓小平弄权的工具,使聪明的邓小平开创了跛足改革时代,其机会主义统治策略中延续至今。由此可见,毛、邓二人皆是利用周的工具价值的权谋高手。而在几千年的独裁制度的历史上,周恩来本人则把伴君如伴虎的为官术,发展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峰。 ---"读《晚年周恩来》" ·刘晓波·
#周恩来
#邓小平
#毛泽东
#权力斗争
#文革
分享
评论 0
0
德潤傳媒
6天前
杨兰兰是习兰兰,不是公主也是格格,一逃跑,实锤了,不然彭麻麻辟个谣呗!孟晚舟是毛泽东与孟锦云的私生女,和任正非没一毛钱关系,老毛死了老任接盘,挺仗义。习大大救孟晚舟,毛公主凯旋 感人 🪷【大谎】 001
#杨兰兰
#孟晚舟
#习兰兰
#毛泽东
#阴谋论
分享
评论 0
0
谷风
6天前
毛泽东为了测试邓小平对“文革”的态度,要邓小平主持对“文革”来一个决议。邓小平回答说:“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由我来主持这个决议不适合。”赖总统学习毛主席学到家了,知道你韩国瑜是共产党的人,就故意点名让你来做!
#毛泽东
#邓小平
#文革
#韩国瑜
#赖总统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6天前
毛發動文革由來 丁抒先生一九九五年出版的 《人禍》修訂本,這是一部研究“大躍進與大飢荒”的專著。作者收集了大量中國大陸的各種出版物,包括統計資料、回憶錄、地方志、歷史著作、官方文件、報刊評述等,作出了超越西方學者的許多論斷: 一、推論一九五九至一九六二年大飢荒死于飢饉的人數下限為三 千五百萬人,可能的數字是接近四千萬人。 二、論証大飢荒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大量出口高征購得來的糧食,揭露“周恩來極其錯誤地”反對外貿部主張售黃金買糧食救災,反而出口六百萬噸糧食買進几十萬兩黃金,否則可使數十萬飢民免于死亡。 三、論証蘇聯逼債造成中國經濟困難之說全無根據。不僅當時還債之數與中國亂花損失之數不成比例,而且,蘇聯還借給中國二十萬噸糧食解決東北的燃眉之急 ,使東北死人較少。中共對此卻不予公開。毛拒絕與蘇聯組聯合艦隊后,蘇仍向中共送來轟炸機、導彈與潛艇,協助中國仿制,直到大躍進失敗后,才中止協助中方造原子彈,因擔心中共亂來。 四、查實毛對大躍進惡果完全知情,五八年秋,毛就知道廣西餓死人,撤了陳漫遠,還說如果死五千萬人,我也要撤職,殺頭都可能。但是當餓殍千里時,他又說“錯誤就那么一點,有甚么了不得!”又公然說:“甚么時候我都不下罪己詔。 ”在國家極端困難時,縱容下面為他蓋極其豪華鋪張的行宮,勞民傷財。 五、揭示毛指揮的“大躍進”,在黨內激起嚴重的不滿,高干罵得很凶,要他下台的話都有,劉少奇主張把這慘史寫成書,編成戲,還要立碑,讓后人永志不忘 。只有林彪對毛表忠,周恩來則為毛解套。文革的陣容與圖謀,其實在總結大躍進的七千人大會上已然成型。 丁抒的貢獻,給文革研究作了極為扎實的鋪陳,而大躍進失敗正是毛走向垂死掙扎給中國帶來浩劫的開始。 ---"回首十年說批毛" ﹒金 鐘﹒
毛泽东时代:罪行揭露与历史反思· 411 条信息
#陈露文揭露毛泽东私生活内幕,权力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关系· 456 条信息
#毛泽东
#大跃进
#文革
#丁抒《人祸》
#饥荒
分享
评论 0
0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6天前
11月11日,知名美国网络主播哈桑·皮克尔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直播升旗仪式。 期间,他向直播观众展现了一张P过的毛泽东图片,几秒后立即遭到赶来的中国警察盘查。
#哈桑·皮克尔
#天安门广场
#升旗仪式
#毛泽东
#警察盘查
分享
评论 0
0
谷风
1周前
毛泽东死后不久,我党以中央文件形式在全国布置追查政治谣言,今天习主席绝非兵败如山倒,何以谣言满天飞?我看我党别忘了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否则让新时期的刘少奇、林彪一类政治骗子上台,红色江山危啊! 一.
林彪折戟:权力斗争的覆灭· 53 条信息
#毛泽东
#习近平
#政治谣言
#阶级斗争
#红色江山
分享
评论 0
0
朱韵和
1周前
九届中央政治局的产生 当时组成九届中央政治局毛泽东搭了一个小班子,把林彪、周恩来、康生、黄永胜这四个人找来,说要研究中央政治局的班子怎么搭。 九届很特殊,不是事先把名单弄好才开会,而是党代会都散会了,才开始研究这个政治局班子怎么搭建。毛泽东把这四个人叫来说他和林彪两个当后台, 周 、康和黄三个人组这班子。后来周恩来说“不管怎么说,主席还得给我们讲讲到底是多少人?”“25人到30人。 ”毛回答。邱会作当时不在场,但是他后来当选了政治局委员,黄永胜把这个情况前前后都告诉邱会作。 邱会作在回忆录里把九届政治局搭班子的过程讲得非常详细。名单一开始的范围是多大,怎么筛选,怎么反复,最后添了谁,去了谁,怎么去的……特别具体。 如果我们想了解当时中共领导核心名单的产生过程,那么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 最微妙的地方就是毛泽东对江青的态度。有一个细节是:一开始周恩来、康生 、黄永胜拿出一个23个人的名单,里面有江青,没有叶群。但是到了毛泽东那儿 ,毛泽东给江青打了一叉子,加上叶群。说,“康生推荐了王效禹,毛泽东说王效禹就不考虑了。”周恩来他们三个人拿上名单到林彪处,林彪就把叶群一勾,他们三个人又再讨论。最后三人讨论说江青、叶群还是得上,我们要说服主席。再给添上去。毛第二次再勾掉江青,这次毛泽东加上了纪登奎和李德生。到了林彪那儿, 林彪再把叶群勾掉。最后三个人开会说名单差不多了,我们只要说服林副主席把江 青和叶群加上去就行了。第三次再到毛那儿,毛说,你们说让上就上吧,我负这个责任。到了林彪那儿,林彪说:“叶群上不上,我都服从主席的安排。”最后弄出一个名单来。 ---丁东:“《邱会作回忆录》的主要价值”
#九届中央政治局
#毛泽东
#林彪
#江青
#权力斗争
分享
评论 0
0
个人主页
通知
我的投稿
我的关注
我的拉黑
我的评论
我的点赞